建立健全梯級培訓體系 打造專業社工人才

2020-12-17 佛山在線

「佛山社工青春體驗營」是佛山日報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與佛山市民政局合作的一項大學生公益體驗活動,活動開展四年來吸引了近百名社會工作專業或佛山籍學子參與其中。今年7月,體驗營活動以「激揚青春放飛社工夢」為主題再度起航,招募16名大學生進入全市5家優秀社工機構,通過跟隨一線社工實習的方式,全方位學習社會工作專業技巧,體驗社會工作酸甜苦辣。

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吳啟榮為大學生佩戴「激揚青春放飛社工夢」工作證。/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今日,2017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將迎來盛大閉幕,實習團隊也將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青春體驗,帶著收穫和不舍與社工青春體驗營揮手再見。「不但收穫了專業實習經驗,也讓我對佛山社會工作發展有了更多正面和樂觀的看法。」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一年級的張露說:「通過體驗我感受到了社會工作的意義和個人價值,我願意畢業後紮根佛山開展社會工作。」

十年發展 佛山社工志在千秋

自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建設宏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決策部署以來,佛山市民政局緊緊圍繞「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心,立足佛山實際,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著力推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社工發展十年來,佛山民辦社工機構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發展迅速。據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共有民辦社工機構155家,相比2012年42家增長2.7倍; 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8093人,其中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6268人、市社工員1825人,相比2008年170人增長46.6倍。按2015年底我市常住人口數量743.06萬計算,每萬人持證社工數達10.9人,持證社會工作人才數量及每萬人持證社工數均位居全省前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持續培育本土社工人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政法學院以及佛山社區大學先後成為「佛山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育基地」,成就我市專業社工人才的搖籃。不僅如此,市民政局近年來多方位打造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創新大賽,並聯合佛山日報社舉辦「社工青春體驗營」等實踐平臺,促進本土社工專業學子成長,獲得市民廣泛好評與認可。

精益求精 打造專業社工人才

創新社工發展模式,深入傳播社工服務理念。近年來,除了開展「佛山社工青春體驗營」等活動外,佛山市民政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還制訂了包括《佛山市民政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實施細則》在內的多項指導性文件和政策,致力於將佛山社會工作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推進佛山社會工作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吳啟榮表示,為加強市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佛山市委、市政府更是於2012年出臺了社會工作制度性文件——《佛山市關於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為佛山社工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為培育更多市內社會工作從業者,市及各區民政局制定了社會工作人才崗位設置及薪酬指導的配套文件,完善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隊伍的評價、激勵機制。市、區還積極組織、資助基層社會工作者參加社工資格考試,並與香港、廣州等高校合作開設社會工作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班,聘請來自香港、廣州等地的專家學者提供智力支持等。

政府搭臺,機構唱戲。據統計,自2015年建立社工員登記制度以來,我市培訓並通過考核市社工員累計達1803人,各級民政部門以及各社工機構累計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社工培訓達47000多人次。爭學趕超,五區接連開展社工督導人員培訓,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社工人才,帶動了行業發展。其中,2016年佛山市民政局投入財政經費39.3萬元,培養40名社工督導人才,而截至2017年7月底,這一數據已經超過百人,極大地帶動了市內社工行業的發展。

跨界合作 實現社工網上招聘

除了積極推進我市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外,如何幫助社工快速實現崗位匹配,幫助社工學有所用成為了市民政局的工作重點。

「佛山市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實現了社會組織人才招聘與求職需求高效對接,未來市民政局還將攜手市人社局加大對平臺的宣傳、應用和推廣力度,不斷豐富平臺的服務內涵,使其成為我市社會組織人力資源對接的重要陣地。」吳啟榮表示,今年3月15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聯合主辦的佛山市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籤約儀式暨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活動在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舉行,吸引了市民近2000 人次。

「當天現場招聘10 分鐘,我們才收了2 份簡歷,但是大數據平臺上我們已經收了5 份簡歷,真是太方便了。」面對平臺招聘的便捷和高效,市博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王怡穎十分欣喜,直言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實現個人信息與社工機構無縫對接,極大縮減了社工機構招聘人才的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

市內社會工作需要發展,人才是第一推動力。為了推進社會組織在我市健康持續發展,吳啟榮表示,在隨後每年的「嶺南社工宣傳周」期間,市民政局將與市人社局攜手舉辦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會,為有需要招聘的社會組織免費提供服務場地。

加強引領 推進社工黨建潮流

加強社工機構黨建工作,促進社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今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把佛山選定為全省唯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綜合監測區。藉此契機,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大膽創新,切實加強包括社工機構在內的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首創「1+N」群組鏈模式,促進社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借鑑網絡社交媒介工具QQ群、微信群易於交流互動,信息資源共享的應用原理,以「類型相近、行業相同、地域相鄰」為切入點,對社會組織進行分類,劃分成若干群組,群組由「1(龍頭社會組織、黨組織)+N(群組內若干社會組織)」,鼓勵群內加強互動交流,更鼓勵群組之間彼此連接,相互借鑑,實現資源共享。

為建立社工機構登記管理和黨建工作「三同步」管理機制,市民政局配套出臺了《佛山市民政局關於推進社工行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通過推行『1+N』群組鏈黨建模式,凝聚社會組織力量,有利於解決市內社會組織和社工機構黨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主體鬆散、人員經費不足等多項問題。」吳啟榮強調,抓社工機構黨建工作,是今年佛山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了區域覆蓋、群組共建,去年我市就開始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方面逐步搭建黨建引領的機制,」吳啟榮向記者介紹,通過推行登記註冊、年檢、等級評估與黨建工作「三同步」,將等級評估中涉及黨建工作分值從20分提升至50分,並具有一票否決作用。「沒有單獨設立黨組織的,不能評為5A等級; 黨建工作考核不及格,不能評為3A以上級別。」市民政局將持續探索社會組織負責人審核制度、黨建工作承諾制等多項制度,積極推動市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程。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記者宋世偉

編輯丨梁楚靜

相關焦點

  • 大鵬社工 | 三級人才培養體系,助力社工專業成長
    深圳市大鵬新區社會工作協會立志於構建立體化三級人才培養體系,整合各方力量,紮實推進「基礎知識培訓+骨幹人才培育+社工講師團培育」相結合的社工人才培養策略。其中基礎培訓主要是針對入職三年及以下的社工提供基礎教育培訓課程;骨幹人才培育主要是針對項目負責人、督導助理、資深社工提供骨幹人才專項培訓課程。
  • 構建「梯級漸進」體系 重慶一高校打造社會實踐育人共同體
    記者20日從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獲悉,其旅遊與服務管理學院發揮旅遊類專業優勢,構建了梯級漸進的社會實踐體系,正在打造社會實踐育人共同體。  重慶第二師範學院作為重慶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的成員單位,已連續4年對口幫扶石柱。2018年的夏天,該學院組建「調研高山避暑民宿,助力中益精準扶貧」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重慶市石柱縣中益鄉。
  • 湖南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2—2020)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法規、政策和制度體系,造就一支規模適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使之適應構建和諧湖南的要求,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社會服務需求。  1.人才總量穩步增長。
  • 社工專業畢業生是否只能逃離「本行」?
    來自廣州、上海等地高校社工專業的調研結果也顯示,畢業生不入本行的情況十分普遍。這一現象發人深省:社工專業畢業生為何鮮有人問津一線社會服務機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為社會領域改革順利推進提供人才支撐?中央組織部等19個部門和群團組織2012年聯合發布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要求,到2015年,我國一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增加到50萬人。但據民政部今年公布的數據,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僅有30多萬,距離2015年的目標缺口接近20萬人。在「社改熱」和「缺社工」的大背景下,高校社工專業畢業生照理絕大部分會從事本行,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 定製培養方案、專業培訓團隊……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定製培養方案、專業培訓團隊…… 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貴州代表團參賽選手 韋順水:我在2018年9月份通過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來到寧波技師學院模具專業學習,學校為我專門制訂了一個單獨培養方案和成立了專業的教師團隊,如果沒有老師們的培養,我不可能站在國賽的賽場上。
  • 社工人才需求上升 考證通過率不足三成
    社會工作師人才需求上升社會工作師是近幾年的新興行業,它活躍於社區、婦聯、慈善機構等多個領域,漸漸地,也開始向衛生、教育等廣大領域繼續擴展,社會工作師越來越得到人們和社會的廣泛認可,社會工作師考試也變得愈來愈搶手。隨著社會工作專業化和職業化進程的推進,社會工作行業蓬勃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逐漸增多,社工成為更多人的職業首選。
  • 「傳授專業知識,培養社工人才」
    「傳授專業知識,培養社工人才」 ——第二期社工師考前培訓 本網訊:張飛/文圖為落實確山縣「牽手計劃」項目和「三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支持項目有關培養當地社工專業人才隊伍的要求2020年8月14日,駐馬店市新未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第二期社工師考前培訓。本次培訓由新未來負責人肖主任帶領,新未來全體社工及其他相關社工共計13人參加。
  • 學者觀察:建立健全「三大體系」 為人民安全織密防護網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立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進一步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以及從體制機制上完善公共衛生管理、強化責任指明了方向,為建立健全新時代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提供了行動指南。
  • 我國有專業社工近50萬名 社工服務機構達4686家
    原標題:我國有專業社工近50萬名 社工服務機構達4686家   據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3月15日是第10個國際社工日。民政部部長李立國15日在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我國已培養近50萬名專業社工,發展4686家民辦社工機構,開發了18萬餘個社工崗位,成立了455個社工行業組織。
  • 社工專業人才培養要以能力為本
    實踐表明,整體抗疫的確需要發揮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支持廣大社工、義工和志願者面向社區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務。這是社會工作的專業優勢的體現:首先,社工機構長期紮根基層,主動回應群眾需要。通過整合跨地域的心理諮詢師、醫務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等專業隊伍,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志願服務群,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協助社區和方艙醫院做好疫情科普、患者心理疏導以及家屬安撫等工作。其次,社會工作的專業使命是幫助困難群眾,維護社會正義。
  • 通專結合,加快社會工作人才體系建設
    因此,需要建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性的人才隊伍。一是建立社工專業本科生和碩士生人才培養體系。對於社工專業本科生,側重社工專業基礎知識、相關知識技能以及社工基本態度的培養,主要培養方向是為社區、學校、公益組織等輸入一線社工或從事其他相關行業的通才。
  • 民政部就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作出解讀
    最新發布的《社工規劃》提出要進一步加強社會工作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工作專業學歷學位體系,改革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培養模式,促進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教材建設,加大社會工作專業教師隊伍培養力度,提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培養能力、擴大專業教育培養規模。通過加強專業教育,不斷為專業社會工作事業發展培養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質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二是完善職業水平評價制度。
  • 劉運梅代表: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教育培訓制度
    為此,劉運梅帶來了《關於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家教育培訓制度的建議》的議案,她建議從四個方面加強對民營企業家的教育培訓工作:  一是把民營企業家的教育培訓工作制度化,納入黨委、政府「市場主體人才培育工程」的重中之重。
  • 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  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江蘇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重點項目「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
    會議專題研究了江蘇即將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江蘇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通報了《省社工協會青少年事務社工專委會2020年度工作計劃》。與會人員圍繞《意見》,就如何貫徹落實《江蘇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推進實施重點項目「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工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省民政廳副廳長周恆新、團省委副書記周亮出席會議並講話。
  • 國家開放大學社工學院今年正式招生 打造全齡教育社工人才培養平臺
    據民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有40多萬人,佔全國總人口數的0.29‰,較「發達國家和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佔總人口數3‰左右」的比例還有很大差距。  從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正式批准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設立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起,我國社會工作教育正式恢復重建,到目前為止,全國有300多所高校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每年培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3萬多名。  「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不足,是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 12年,鎮江持證社工已達2200人 社工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社工實務水平...
    自2008年鎮江市第一次組織社工培訓以來,鎮江市民政局連續12年舉辦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前免費培訓,截至2019年底,鎮江市擁有持證社工2200人,其中助理社工師1547人,社工師653人。2017年,鎮江市民政局啟動了社會工作骨幹人才五年培養計劃,通過自薦或推薦、資格審查、筆試、面試、結果公示等程序,每年選拔30名優秀持證社工參加為期一年的能力提升培訓,目前已完成社會工作骨幹人才培養三批次,培養社工骨幹90名。通過一系列的培養,一批「實力派」社工脫穎而出,截至2019年底,2名社工被授予江蘇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稱號;4名社工獲選江蘇省首屆「最美社工」榮譽稱號。
  • 國家層面百餘個文件提明確的要求 社工專業人才培養刻不容緩
    共青團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大力培養青少年事務社工,開發專門崗位,提高服務青少年的專業化水平,這些都為開展新時代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李森說,截至2017年底,我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已經有10.6萬人,學校社工是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中的重要力量,推動社工在校園開展服務,既有利於幫助學生提高適應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又能有效促進學校、家庭、社區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形成教育的合力。
  • ...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全國鄉鎮(街道)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健全四級聯動機制。建立省級指導、市州統籌、縣級為主、鄉鎮配合機制,推動各地搭平臺建隊伍、提素質建網絡、強功能優服務,在市州全部建立指導服務中心,縣(市、區)設立社工總站,1940 個鄉鎮(街道)實現全覆蓋。二是健全資金保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