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社工青春體驗營」是佛山日報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與佛山市民政局合作的一項大學生公益體驗活動,活動開展四年來吸引了近百名社會工作專業或佛山籍學子參與其中。今年7月,體驗營活動以「激揚青春放飛社工夢」為主題再度起航,招募16名大學生進入全市5家優秀社工機構,通過跟隨一線社工實習的方式,全方位學習社會工作專業技巧,體驗社會工作酸甜苦辣。
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吳啟榮為大學生佩戴「激揚青春放飛社工夢」工作證。/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今日,2017關愛大學生公益行動將迎來盛大閉幕,實習團隊也將結束為期一個月的青春體驗,帶著收穫和不舍與社工青春體驗營揮手再見。「不但收穫了專業實習經驗,也讓我對佛山社會工作發展有了更多正面和樂觀的看法。」就讀於廣西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研究生一年級的張露說:「通過體驗我感受到了社會工作的意義和個人價值,我願意畢業後紮根佛山開展社會工作。」
十年發展 佛山社工志在千秋
自2006年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作出建設宏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的決策部署以來,佛山市民政局緊緊圍繞「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心,立足佛山實際,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著力推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社工發展十年來,佛山民辦社工機構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數量發展迅速。據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底,我市共有民辦社工機構155家,相比2012年42家增長2.7倍; 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達8093人,其中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6268人、市社工員1825人,相比2008年170人增長46.6倍。按2015年底我市常住人口數量743.06萬計算,每萬人持證社工數達10.9人,持證社會工作人才數量及每萬人持證社工數均位居全省前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持續培育本土社工人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政法學院以及佛山社區大學先後成為「佛山市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育基地」,成就我市專業社工人才的搖籃。不僅如此,市民政局近年來多方位打造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創新大賽,並聯合佛山日報社舉辦「社工青春體驗營」等實踐平臺,促進本土社工專業學子成長,獲得市民廣泛好評與認可。
精益求精 打造專業社工人才
創新社工發展模式,深入傳播社工服務理念。近年來,除了開展「佛山社工青春體驗營」等活動外,佛山市民政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還制訂了包括《佛山市民政局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實施細則》在內的多項指導性文件和政策,致力於將佛山社會工作推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推進佛山社會工作朝更好的方向發展。」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吳啟榮表示,為加強市內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佛山市委、市政府更是於2012年出臺了社會工作制度性文件——《佛山市關於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為佛山社工人才發展指明了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為培育更多市內社會工作從業者,市及各區民政局制定了社會工作人才崗位設置及薪酬指導的配套文件,完善了社區社會工作服務隊伍的評價、激勵機制。市、區還積極組織、資助基層社會工作者參加社工資格考試,並與香港、廣州等高校合作開設社會工作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班,聘請來自香港、廣州等地的專家學者提供智力支持等。
政府搭臺,機構唱戲。據統計,自2015年建立社工員登記制度以來,我市培訓並通過考核市社工員累計達1803人,各級民政部門以及各社工機構累計組織開展各種類型的社工培訓達47000多人次。爭學趕超,五區接連開展社工督導人員培訓,培養了一批高層次社工人才,帶動了行業發展。其中,2016年佛山市民政局投入財政經費39.3萬元,培養40名社工督導人才,而截至2017年7月底,這一數據已經超過百人,極大地帶動了市內社工行業的發展。
跨界合作 實現社工網上招聘
除了積極推進我市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外,如何幫助社工快速實現崗位匹配,幫助社工學有所用成為了市民政局的工作重點。
「佛山市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實現了社會組織人才招聘與求職需求高效對接,未來市民政局還將攜手市人社局加大對平臺的宣傳、應用和推廣力度,不斷豐富平臺的服務內涵,使其成為我市社會組織人力資源對接的重要陣地。」吳啟榮表示,今年3月15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民政局聯合主辦的佛山市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籤約儀式暨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活動在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舉行,吸引了市民近2000 人次。
「當天現場招聘10 分鐘,我們才收了2 份簡歷,但是大數據平臺上我們已經收了5 份簡歷,真是太方便了。」面對平臺招聘的便捷和高效,市博睿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王怡穎十分欣喜,直言社會組織服務人才招聘求職平臺實現個人信息與社工機構無縫對接,極大縮減了社工機構招聘人才的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
市內社會工作需要發展,人才是第一推動力。為了推進社會組織在我市健康持續發展,吳啟榮表示,在隨後每年的「嶺南社工宣傳周」期間,市民政局將與市人社局攜手舉辦社會組織專場招聘會,為有需要招聘的社會組織免費提供服務場地。
加強引領 推進社工黨建潮流
加強社工機構黨建工作,促進社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今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把佛山選定為全省唯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綜合監測區。藉此契機,市民政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大膽創新,切實加強包括社工機構在內的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首創「1+N」群組鏈模式,促進社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借鑑網絡社交媒介工具QQ群、微信群易於交流互動,信息資源共享的應用原理,以「類型相近、行業相同、地域相鄰」為切入點,對社會組織進行分類,劃分成若干群組,群組由「1(龍頭社會組織、黨組織)+N(群組內若干社會組織)」,鼓勵群內加強互動交流,更鼓勵群組之間彼此連接,相互借鑑,實現資源共享。
為建立社工機構登記管理和黨建工作「三同步」管理機制,市民政局配套出臺了《佛山市民政局關於推進社工行業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通過推行『1+N』群組鏈黨建模式,凝聚社會組織力量,有利於解決市內社會組織和社工機構黨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主體鬆散、人員經費不足等多項問題。」吳啟榮強調,抓社工機構黨建工作,是今年佛山市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了區域覆蓋、群組共建,去年我市就開始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方面逐步搭建黨建引領的機制,」吳啟榮向記者介紹,通過推行登記註冊、年檢、等級評估與黨建工作「三同步」,將等級評估中涉及黨建工作分值從20分提升至50分,並具有一票否決作用。「沒有單獨設立黨組織的,不能評為5A等級; 黨建工作考核不及格,不能評為3A以上級別。」市民政局將持續探索社會組織負責人審核制度、黨建工作承諾制等多項制度,積極推動市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程。
來源丨佛山日報
文丨記者宋世偉
編輯丨梁楚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