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對「過勞死」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08 龍泉問源

最近河北大家都在關注,我曾經的同事很多都是河北的,對那片土地我也非常熟悉,而今,在北方刺骨的寒冷冰封的隆冬,我曾經的同事在奮戰。他們令我淚目。我們有一個好的黨和政府,我們有一個團結的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相信河北很快就會戰勝眼前的困難。不說多了,感情的奔湧將會滿眼是淚,因為接下來要寫今天的內容。

今天這個題目是比較沉重的。最近網上一則拼多多的員工在崗位猝死的消息(大家從網上可以找到細看看),讓我把「過勞死」這個話題提到我們這來談談。先從網上找了個醫學上的定義,是這樣說的:"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2011年"過勞死"已經威脅到一線職工並向白領階層蔓延。過勞死尤其是青壯年過勞死現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過勞死":過度勞累工作導致死亡。該詞源自日本,最早出現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日本經濟繁榮時期。過勞死並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人體就像一個彈簧,勞累就是外力。當勞累超過極限或持續時間過長時,身體這個彈簧就會發生永久變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導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八十年代起,"過勞死"成為日本列島的熱門話題。所謂"過勞死",就是指由於長時間加班工作導致過度疲勞而猝然死亡。

明白了「過勞死」這個定義後,我就不再談其他的,專門來談一下,我們題目上的HR要不要承擔責任的問題。作為HR負責一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你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是的,企業就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以君子見利忘義為恥,作為企業積累財富贏利是沒有錯的,但也要講究方法和道義,總不能致員工生死於不顧。員工的工作環境,員工的工作時間,員工的工作內容,這些都需要我們HR來細心布置關心員工身體健康來安排來科學制定。可以說企業裡員工的「過勞死」,HR要承擔工作失職的責任。可能我說得比較武斷,這個朋友們可以和我私下來探討。接下來,我想說一下,人命關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更何況是自己企業的員工呢,在出現「過勞死」之前 ,我們HR至少要做些什麼,讓我們在工作中少犯點錯,讓我們的員工可以健康開心的在企業工作。

首先,在企業的人力資源戰略中,要體現企業所有的員工就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同時倡導員工跟隨企業一起成長和發展。企業要制定相應的員工管理制度。

員工的工作環境,我們要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進行布置,儘量讓員工有一個愉快的工作環境,同時我們HR要請安全方面的專家進行現場檢查,請他們提出建議。

員工的身體,除了進入公司要進行體檢以外,至少每年應當進行一個全員的個人全面的身體體檢,不要省這點錢。

員工的崗位工作內容要進行科學制定,同時要同員工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在工作時間內不能完成工作內容的員工,要進行調崗、換崗、培訓或解除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之外禁止員工加班工作。

HR要將企業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比如相關的員工福利:商業保險、各種津貼,等等。)納入到企業的管理制度中。

HR平時也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了解相關的一些規定:國家勞動法對員工的勞動時間專門做了詳細的規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也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這樣的情形可以認定為工傷。

除此之外,HR要在企業的管理會議上,對業務部門的經理進行培訓如何管理員工方面的知識內容,強調經理們在工作中不僅要關注自己的工作和身體健康,同時也要關心本部門員工的身體健康。

每一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一樣,但我們HR在對待員工身體健康這個問題上必須要一樣,保護好自己的員工,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投入工作,在具體措施和做法上,HR一定要主動,要有作為,企業裡的很多事情是需要我們主動去說服管理層,主動去做的。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要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多保重!

上期圖片的寓意是:萬事(柿子)如意,平(蘋果)安快樂!


相關焦點

  • 「過勞死」算職業病嗎?
    此外,由於自身體質、遺傳、其他隱性病因也可能導致死亡,因此證明死亡與工作勞累之間因果關係的難度較高,以民事侵權為由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在司法實踐中獲得支持的可能性也較低。輿論壓力下,有的用人單位可能會以 「人道主義」名義給予「過勞死」員工的家屬一定補償,但這種「人道主義補償」並不能成為獲得救濟的常規渠道。「過勞死」一詞起源於日本,日本法律對「過勞死」有較為明確的規定。
  • 中國每年"過勞死"60萬人 如何走出過勞的時代?
    過勞死——職場不能承受之重「過勞」似乎已成中國職場的常態。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2015年7月,江蘇省某演藝集團員工王某,被單位同事發現死在了宿舍,後公安機關認定為心源性猝死。王某去世前最後一次演出工作時間長達十餘小時。法院酌定該演藝集團對王某死亡造成的損失承擔20%的賠償責任。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站臺上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同事們都說他這幾年工作太拼,長期加班熬夜,表面看似強壯,實際已積勞成疾。
  • 80後怎成「過勞死」主力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餘少祥看來,過勞死從來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事實也確如此,儘管很多人認為「過勞」引起死亡,可從已有醫學文獻來看,沒有任何流行病學調查證據支持「過勞死」的發生與過度勞動直接相關。 「過勞死」的說法最早來自日本,而在日本,「過勞死」也是以「保障勞動者權利,規範企業責任」的法律概念出現的。
  • IT男過勞死是法律缺位之觴
    然而,日趨嚴峻的形勢下,我國對「過勞死」的法律規制仍然貧瘠與缺位,眾多「過勞死」事件的處理結果,用人單位都無須承擔法律責任,若出於人道主義給予死亡員工家屬一定補償,已然可以稱為「善」後。在如今倡導以人為本的中國社會,為何能容忍員工以如此殘酷的方式「自願」加班勞累至死?
  • 遏制「加班文化」, 避免「過勞死」悲劇,科學合理去工作
    「第二輪班」是指女性不僅和男性一樣承擔有酬勞動,還要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的現象。隨著中國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很多女性參與社會活動,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禁錮使得「第二輪班」現象普遍。雖然「過勞」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但「過勞死」,卻常常處於無法律保護的尷尬境地。
  • 中國每年「過勞死」達60萬人,誰該埋單?
    過勞死——職場不能承受之重 「過勞」似乎已成中國職場的常態。過度加班又是導致過勞死的首要原因。有資料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達60萬人,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2015年7月,江蘇省某演藝集團員工王某,被單位同事發現死在了宿舍,後公安機關認定為心源性猝死。王某去世前最後一次演出工作時間長達十餘小時。法院酌定該演藝集團對王某死亡造成的損失承擔20%的賠償責任。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站臺上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同事們都說他這幾年工作太拼,長期加班熬夜,表面看似強壯,實際已積勞成疾。
  • 什麼是過勞死-過勞死信號—危險症狀一覽
    「過勞死」十大危險信號為:  一是「將軍肚」早現;  二是脫髮、斑禿、早禿;  三是頻頻去洗手間;    注意:具有上述兩項者,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擔心,但要改變生活習慣。具有上述三至五項者,為「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度疲勞的徵兆。六項以上者,為兩次「紅燈」危險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開始幹預。
  • 三分之二白領每周加班超5小時 避免「過勞死」靠自己
    過勞  一個多月沒休息過,每天加班到凌晨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成都某廣告公司的攝像師張顯澤,據張顯澤介紹,從上個月開始到目前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都處於精疲力盡的狀態。「白天拍片子,晚上就需要剪片子,剪一部分都要凌晨四五點了,然後睡兩三個小時,又要起來拍片子。」張顯澤說,進入年末以來,片子變多了,事情也多。
  • 英報:過勞死提醒中國人「懶散些」
    這就意味著每年有60萬人要面對銀行實習生莫裡茨·埃哈特的命運——他2013年死在了倫敦(很可能因為工作太辛苦),導致整個金融業都在反思西方銀行從業人員是否應該活得懶散些。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4日報導稱,每年真會有超過50萬人辛勤工作到喪命嗎?一年時間裡倒下60萬人著實是個大數目。更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將其看成是精確的統計數字,而應該理解為一種強烈的訴求。
  • 臺行政院擬修「勞基法」挽救「過勞死」
    近日據臺灣TVBS電視臺報導,臺灣上月20日傳出一例疑似過勞死案例。今年初以來,「過勞死」便成為臺灣媒體曝光率頻密的一個詞彙——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有多起疑似過勞死案例發生,其中既有年僅20多歲的大樓保安、30歲的工程師、40剛出頭的醫師,也有剛過「知天命」年齡的司機,他們都是因長時超負荷工作而引發猝死,這不能不引起整個社會的高度關注,無論年齡、職業、身體強健與否,所有人都在面臨過勞死的潛在威脅,這已然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 人社部關於「過勞死」是否納入工傷的答覆
    」的建議收悉,經商衛生計生委,現答覆如下:   正如你們在建議中所說,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由勞動者長期超負荷、超強度工作引發的「過勞死」現象時有發生,但目前我國關於控制「過勞死」方面的法律還有待完善。
  • 白領猝死引「過勞死」立法呼聲 網友:先給加班費
    那時候我覺得我也要『過勞死』了。」  「過勞」已經成為我國白領的工作常態,而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中並無「過勞死」這一概念,更談不上對其如何認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博士董尚雯坦言,認定「過勞死」 的確十分複雜。「因為並沒有一種直接的病叫做『過勞死』,這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而且都以其他形式表現出來。如何證明這種積累的過程是由工作而非自身因素引起,存在很大爭議。」
  • 雙語:應對「過勞死」 日本公司用無人機趕員工回家
    近年來,「過勞死」已經成為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視。迫於政府的壓力,企業也開始出奇招來應對「過勞死」問題。日前,一家日本公司就計劃用「音樂無人機」來驅趕加班的員工。專家表示,如果活兒沒幹完,回家不是一樣要繼續幹?這就是個騙局。
  • 韓媒:因為「過勞死」頻發 中秋節前韓國快遞員要罷工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韓媒:因為「過勞死」頻發,中秋節前韓國快遞員要罷工【環球時報記者 張靜】在中秋節來臨之際,很多韓國人因疫情取消回鄉探親,隨之而來的是快遞數量猛增。據韓國KBS電視臺17日報導,由於近期接連出現快遞員「過勞死」現象,韓國快遞行業最大工會「快遞勞動者過勞死對策委員會」當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決定從本月21日起停止快遞分揀作業,直到快遞公司同意僱更多人手。該委員會於本月14日至16日進行的調查顯示,95.5%的投票者(即4160名快遞員)贊成全面拒絕分揀作業,這或將導致快遞工作出現延遲。
  • 公務員考試熱點:熱點模擬題之過勞死
    華圖教育事件概述2011年4月13日,新浪微博上一則「普華永道美女碩士過勞死」的帖子引起網友關注,僅一晚上就有近萬人轉發。帖子中說:「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部門一名入職僅半年的員工由於過度勞累引發急性腦膜炎,不治身亡。」儘管是否為過勞死尚無定論,但白領的工作強度和健康狀況著實令人擔憂。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過勞死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模擬:過勞死 2017-02-24 11:30 來源: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過勞死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練習:過勞死 2017-02-13 09:40 來源:
  • 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
    過勞死?蔡志忠每天工作18小時吃一頓飯,從沒生過病進過醫院天妒英才,過勞死讓人觸目驚心,你會不會擔心自己:不知哪天會溘然離世呢?蔡志忠,一步一步、日日夜夜,就為著一個理想,堅持了半個世紀。他說——在那條件匱乏的年代,大家都來不及長大,誰都沒有背景與家庭支援,每個人都知道:一切要靠自己,親自主導自己的未來!後來我發現,鄉下小孩很獨立,韌性強過都市小孩,有很高的憂患意識。我除了會畫漫畫,還自學足以上臺表演的魔術,學會放電影,後來又學會開車。
  • 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實為心臟性猝死估算人數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最近,有關「中國每年超60萬人過勞死,超過日本成過勞死第一大國」的消息廣泛轉載於各大媒體。「過勞死」這一話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求真」欄目記者調查發現:「60萬」這一說法實為醫學研究中對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的估算,傳播中有外媒誤將「猝死」譯為「過勞死」。
  • 借錢人死了擔保人如何承擔責任
    一般來說,擔保人只有在借款人不償還時才負責,但如果借款人死亡,擔保人需要負責嗎?借款人死亡的擔保人有責任嗎?擔保是指當事人為了使債務人按照法律或當事人之間的協議履行債務而實施債權的法律制度。擔保一般由當事人雙方籤訂擔保合同。擔保活動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