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 1900歲的四門塔九頂松居首

2020-12-20 大眾網

  南部山區四門塔景區側柏

  長清區五峰山景區銀杏

  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國槐

  平陰縣孔村鎮黃連木

  長清區靈巖村青檀

  歷城區王舍人街道旱柳

  章丘區文祖街道甘泉村流蘇

  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西府海棠

  鋼城區顏莊鎮油松

  萊蕪區大王莊鎮板慄

  12月30日,由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主辦的濟南「十大樹王」評選活動揭曉。經過各區縣園林和林業綠化主管部門及相關單位推薦、專家確定入圍名單、網絡投票、專家考評等環節,評選結果正式出爐。

  本次評選出的「十大樹王」分別是:南部山區四門塔景區側柏(樹齡約1900年)、長清區五峰山景區銀杏(樹齡約2000年以上)、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國槐(樹齡約1300年)、平陰縣孔村鎮黃連木(樹齡約2500年)、長清區靈巖村青檀(樹齡約1000年)、歷城區王舍人街道旱柳(樹齡約100年)、萊蕪區大王莊鎮板慄(樹齡約1300年)、鋼城區顏莊鎮油松(樹齡約550年)、歷下區大明湖街道西府海棠(樹齡約420年)、章丘區文祖街道甘泉村流蘇(樹齡約800年)。

  到底誰是濟南最古老的樹?

  據濟南植物學會理事長劉飛介紹,此次「十大樹王」評選,經過很多專家的各方面考證。至於說哪棵才是濟南最古老的樹,其實現在測算起來並不是很精確。從專業性來講,樹齡測定是最複雜也是最麻煩的,有些樹齡的測定會危及樹的安全,比如從樹芯裡取樣做碳14。所以他們只能採取穩妥的方式,根據樹木的生長規律、歷史記載等方面來推測。如果一定要精確數據,只能鋸掉樹幹看年輪,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劉飛表示,「目前我了解到的,濟南最老的古樹是五峰山的那棵大銀杏,傳說它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是孔門弟子所種,但是也還需要再考證。而平陰的黃連木,據說有2500年的樹齡,可沒有經過證實。在目前掌握的情況中,四門塔中的九頂松樹齡應該相對來說比較準確,它在神通寺建寺時(距今1400年)就已經存在了,當時有記載樹長得很漂亮很茂密,這個是有史料考證的,經過推算目前已經有1900年歷史。」

  劉飛透露,此次「十大樹王」評選,把四門塔側柏列為榜首,一是因為它年代比較久遠,而且考證得比較準確,再一個它的長勢很旺。

  史上最大規模古樹名木普查

  據悉,2019年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開展了我市古樹名木普查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查清了全市現有古樹名木的數量、種類和分布的總體情況與動態;古樹名木的樹種、樹齡、保護級別、生長地點、生長環境和生長狀態;古樹名木的生態、歷史、文化、觀賞和科學價值;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狀況。據調查,我市境內有古樹32個科55個屬80個種,共有古樹名木單株33348株、古樹群47個。其中500年以上一級古樹76株,300年至500年二級古樹588株,100年至300年三級古樹32684株。

  據了解,在2019年的普查之後,有關部門在城區、重點景區及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重點生態保護區域內,選取價值重要、生長勢瀕危、生長環境差的90株古樹名木進行了養護復壯。針對不同位置、不同樹種等條件分類處理,做到「一樹一策」,主要採取了防腐處理、樹洞修補、搭設支撐、修繕樹池、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措施,有效延續了古樹名木的歷史文物、種質資源、觀賞旅遊等多重價值。

相關焦點

  • 濟南市古樹名木「十大樹王」出爐!萊蕪、鋼城有樹上榜!
    今天上午,由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主辦的濟南「十大樹王」評選活動在千佛山風景名勝區舉行。(樹齡約1900年)、千佛山風景名勝區國槐(樹齡約1300年)等10株古樹名木為濟南市「十大樹王」。據介紹,本次普查,是全市古樹名木普查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市古樹名木的數量、種類和分布等情況,建立起古樹名木保護檔案。目前,我市現有古樹名木單株33348株、古樹群47個,分屬於32科55屬80種。
  • 華鎣有棵樹被評為「最具人氣古樹名木」
    樹王 獨 樹 一 幟 四川省「十大樹王」暨「百佳古樹名木」評選活動獲獎名單 (部分)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原標題: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 湖南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原標題: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日前出臺,並已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據悉,這是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條例》明確了責任主體、職責、公民義務、違法行為處罰措施和執法主體,讓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永州是千年打卡勝地,古樹名木數量全省第一,共76795株,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952株,最古老的銀杏有2500年樹齡,先後被評為 「全國十大最美古銀杏」「湖南省銀杏王」。
  • 古樹「大觀園」 名木看崇信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子恆評估樹齡達3270年的「華夏古槐王」,是罕見的樹王。在崇信,古樹可以成群。經普查統計,全縣共確定古樹名木193棵,一級保護的有45棵,二級保護的有44棵,三級保護的有104棵;按樹木種類分:國槐85棵、側柏(含龍柏、三異柏)27棵、娑羅樹1棵、柳樹13棵、杜梨7棵、榆樹17棵、皂角樹7棵、青岡6棵、細裂槭2棵、黑彈樹1棵、絲棉木3棵、棗樹5棵、軟棗1棵、核桃5棵、鐵架木1棵、楊樹3棵、椿樹3棵、松樹2棵、法國梧桐4棵。
  • 大溪邊「父子銀杏」 獲「省十大最美銀杏樹王」稱號
    上月30日,筆者從開化縣林業部門獲悉,日前,由省林學會組織評選的「浙江省十大最美銀杏樹王」揭曉,開化縣大溪邊鄉大橋頭村陽光自然村的「父子銀杏」名列其中。  據了解, 「父子銀杏」均是開化縣掛牌的古樹名木,估計樹齡分別達1000餘年和500餘年,兩樹相距20餘米,一大一小,人稱「父子銀杏」。
  • 「林中之城」郴州,讓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走出深閨」
    郴州是「林中之城」,古樹名木品類和數量繁多,天然林資源也十分豐富。這裡有獲得過「湖南樹王」稱號的十裡村千年古南方紅豆杉,也有被譽為「華南第一松」的滁口國有林場馬尾松基地。  在湖南省政協此次為期4天的調研過程中,他們走過了哪些地方,有了哪些發現?
  • 1060歲的寧波樹王"五叉樟"得到了新藥方 再活500年
    1060歲的「寧波樹王」五叉樟。有寧波樹王之譽,又稱浙江第一樟。1997年,經過市民投票,它獲評寧波市十佳古樹名木第一名。  今天是植樹節,很多市民可能已經親手種下了不少小樹苗,但很少有人會去關心這些小樹苗今後的生長情況。而對於前人種下的,已經生長了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樹名木,關心者更是寥寥。
  • 淮濱為550歲樹王國槐「編戶籍、建檔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符浩 毛瑞龍早就聽說在淮濱縣新裡鎮黃李寨村有一棵幾百年的古樹,11月24日,記者親身感受了古樹的神秘魅力。在現場,記者看到,歷經了500多年風霜雨雪的古樹,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樹高約9米,樹幹長出了許多新枝。「這是我縣年齡最大的古樹,被稱為『樹王國槐』,今年550歲了,為一級古樹。」淮濱縣林業局局長彭大國告訴記者。
  • 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評選揭曉
    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在剛剛結束的「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評選活動中,濰坊市廣大市民通過微信投票等形式,選出了最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這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分別為:高密拒城河社區銀杏、大楚家村小葉樸,青州範公亭公園唐楸宋槐、彌河上院村古槐,安丘書院銀杏,昌樂響水崖子村雪柳,壽光丁家殿子村古槐,寒亭西楊家埠大觀園中段國槐,濰城東風街國槐,臨朐沂山萬年松。  據了解,目前,全市有古樹30118棵,主要分布在臨朐、青州、安丘、諸城等。      (記者 紀哲)  想爆料?
  • 廣州古樹名木現狀堪憂 百年古樹難熬煙燻火燎
    □新聞調查  第四批古樹名木月底出爐  記者近日獲悉,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在專家們的指導下,第四批廣州古樹名木名單已成文,目前正上報廣州市政府審批和專家們的鑑定論證。至於向全社會正式公布廣州市第四批古樹名木名單儀式,初步擬在本月月底舉行。
  • 青州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齊魯網濰坊9月9日訊(青州電臺 王復明 張國榮)近日,青州範公亭公園內的唐楸、宋槐入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青州市範公亭公園內有唐楸2株,樹齡1300多年,樹高15米;宋槐3株,樹齡近900年,樹高在20米左右。公園因範仲淹惠政知青州而得名。
  • 上海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對古樹名木進行養護
    中國園林網6月11日消息:近幾年,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加強對古樹名木的管護力度,指定專人定期巡視古樹的生長情況。一旦發現古樹周邊環境發生改變或其生長環境需要進行保護、改善時,及時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今年又對西佘山3株二級保護古香樟的石駁進行拓寬,擴展其根系生長空間,改善生長環境。
  • 廈門同安區:規建30座古樹小公園 保護古樹名木
    ­  木棉古樹­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農林局獲悉,廈門同安區第七期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將於下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10年來,同安區分7期對595株古樹名木中的214株進行掛牌保護和開發利用。­  為摸清同安區古樹名木的「家底」,從2009年至今,同安區農業與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共7期的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2015年,又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經實地調查,共普查出595株古樹名木並掛牌。據介紹,每一株掛牌的古樹名木有了新版「身份證」,上面有16位數字,每個號碼對應一株古樹名木,通過該號碼,可以找到古樹名木的準確位置。
  • 林業專家張用憲: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宿遷網訊(記者 汪學飛 通訊員 王文芹)12月初,83歲的張用憲再次迎來高光時刻:在江蘇省委老幹部局、省委離退休幹部工委聯合舉辦的全省首屆最美老幹部志願者評選中脫穎而出,高票當選「全省最美老幹部志願者」。
  • 武義縣給8813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12月18日,從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日前該縣出資為全縣8813株古樹名木投保了公眾責任險。這意味著,在保險有效期內,因極端天氣或意外事故導致投保的古樹名木倒塌或樹枝折斷,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可得到保險公司賠償。武義是個「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176.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9%。
  • 樹梢下的記憶——紹興古樹名木調查
    現存古樹名木92597株何為古樹名木?按照我國《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則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那麼,紹興究竟有多少古樹名木呢?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相關報導:永州: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紅網時刻永州12月9日訊(記者 周純)12月9日上午,永州市舉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永州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振平致發布詞,專題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資源概況、主要工作及成效等方面等情況。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發布會現場一、永州古樹名木很多,請問有哪些古樹名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答:剛才宋局長給大家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的總體情況,永州的古樹名木資源在數量上是全省最多的,也很有特色,在歷年的全國、全省權威認定中,都榜上有名。
  • 土右旗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為了加強群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更加有效保護全旗古樹資源,近日,土右旗林草局為土右旗古樹名木統一掛牌。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綠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林業發展和人民的歷史記憶,保護古樹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