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江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為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對全縣境內的25株一級古樹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管理工作。墨江縣古樹資源豐富,據普查數據,全縣共有古樹單株980株。其中,一級古樹13種25株,二級古樹160株,三級古樹795株。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 安慶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地獲取該古樹的信息,包括樹齡、位置、樹高、生活習性、歷史人文等,實在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安慶遊客劉珏在天柱山風景區內對新更換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讚不絕口。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同樣,在望江縣雷池鄉雷港村東風文化園內,一棵200多歲的重陽木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枝幹遒勁,濃陰匝地。
-
成都1700餘株古樹名木「喜提」身份證 掃一掃知前世今生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2月21日報導 在成都街頭走一走,會發現好多古木都一改往日隻身掛「古樹名木」的名牌但缺乏具體信息的現象,現在古木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有「身份證」的樹。
-
北京用心呵護古樹名木 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
為每株古樹名木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4月下旬,在地壇公園亭樓琉璃間,工作人員手持一個雷射測距定位儀和一臺實時差分GPS定位裝置,對一棵古樹安裝定位裝置,儀錶盤上測出了坐標,精確到釐米——這是北京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現場。
-
廈門同安區:規建30座古樹小公園 保護古樹名木
木棉古樹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農林局獲悉,廈門同安區第七期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將於下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10年來,同安區分7期對595株古樹名木中的214株進行掛牌保護和開發利用。 為摸清同安區古樹名木的「家底」,從2009年至今,同安區農業與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共7期的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2015年,又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經實地調查,共普查出595株古樹名木並掛牌。據介紹,每一株掛牌的古樹名木有了新版「身份證」,上面有16位數字,每個號碼對應一株古樹名木,通過該號碼,可以找到古樹名木的準確位置。
-
北京現有古樹名木四萬餘株 將建立古樹文化公園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尹星雲)前幾日媒體曝光了北京門頭溝區窯神廟公園附近7株大國槐缺乏保護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立即責成門頭溝區園林綠化局對報導情況進行核實,加強古樹資源保護。經現場勘查,有4株國槐達到古樹標準。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這裡給150棵古樹名木「體檢」復壯,最高齡已有370年
>完成了一次「健康體檢」復壯以更加科學的方式保護這群有生命力的「綠色古董」坪山最高齡古樹已有370年何謂古樹名木?按照古樹等級劃分,樹齡350年以上的二級古樹有1棵,200年以上的三級古樹13棵,100年以上三級的古樹136棵;按照樹種劃分,有榕樹55棵,樟樹35棵,龍眼26棵,荔枝10棵,水翁9棵,秋楓5棵,紅鱗蒲桃4棵,樸樹2棵,白蘭、筆管榕、人面子、杧果各1棵。各類古樹名木在轄區6個街道均有分布,大部分生長狀態相對較好。壩光銀葉樹,估測樹齡500多年。
-
古樹「大觀園」 名木看崇信
在崇信,古樹可以成群。經普查統計,全縣共確定古樹名木193棵,一級保護的有45棵,二級保護的有44棵,三級保護的有104棵;按樹木種類分:國槐85棵、側柏(含龍柏、三異柏)27棵、娑羅樹1棵、柳樹13棵、杜梨7棵、榆樹17棵、皂角樹7棵、青岡6棵、細裂槭2棵、黑彈樹1棵、絲棉木3棵、棗樹5棵、軟棗1棵、核桃5棵、鐵架木1棵、楊樹3棵、椿樹3棵、松樹2棵、法國梧桐4棵。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原標題: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
廣州古樹名木現狀堪憂 百年古樹難熬煙燻火燎
□新聞調查 第四批古樹名木月底出爐 記者近日獲悉,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在專家們的指導下,第四批廣州古樹名木名單已成文,目前正上報廣州市政府審批和專家們的鑑定論證。至於向全社會正式公布廣州市第四批古樹名木名單儀式,初步擬在本月月底舉行。
-
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
本報訊(記者 宋金豔) 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近日,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公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全州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和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武義縣給8813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境內複雜的地形和溫暖溼潤的氣候,孕育了豐茂的森林資源,遍布眾多古樹名木,古樹名木資源居金華市前列。記者了解到,目前為止,武義縣境內分布有木本植物820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南方紅豆杉和鍾萼木2種;共有古樹名木8813株,其中一級保護古樹207株,二級保護古樹551株,三級保護古樹8055株。
-
壽縣:古樹名木「健康卡」 「一樹一策」有保障
日前,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壽縣建成區外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設計項目中標公示,這標誌著壽縣古樹名木將全部建立「健康卡」,實行「一樹一策」保護。 壽縣共有一、二、三級古樹名木43棵,涉及全縣12個鄉鎮。
-
杭州市繪製「戶口簿」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
新華網浙江頻道10月24日電 (記者 嶽德亮) 浙江省杭州市規劃局等日前正在開展全市古樹名木測繪普查的工作,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對西湖區、上城區等五城區的古樹進行測繪定位,繪製"古樹名木分布圖"。今後住宅、道路等工程項目進行規劃審批時,如果發現與古樹衝突,將在設計中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方案,或者修改原設計方案,以保證古樹不被破壞。
-
林業專家張用憲: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救治古樹名木讓千年老樹返老還童項王故裡景區裡有一棵項王手植槐,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最長壽的樹。這棵項王手植槐一直是宿遷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向每一位遊客「講述」著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在淮安周恩來故居有一棵省級二級保護古樹、樹齡逾百年的觀音柳。退休後,張用憲到淮安參觀周恩來故居時,發現觀音柳歪斜內腐嚴重。回到宿遷後,他立即著手撰寫關於搶救修復觀音柳的建議方案,轉交給淮安市有關部門。他的建議引起淮安市相關部門的重視,淮安市政府專門安排園林部門工作人員來宿遷拜訪張用憲,商討救治方案。
-
樹梢下的記憶——紹興古樹名木調查
古樹是記錄地球生態變遷的活文物,保存著彌足珍貴的物種資源。古樹與名木,亦是當地歷史文化和親情記憶的重要標誌。有著2510年建城史的古城紹興,究竟有多少古樹名木?它們的生存狀態如何?這些大樹下面發生著怎樣的故事,收藏著怎樣的鄉愁?對此,記者日前進行了一番調查。
-
《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施行
本報海口10月31日訊(記者邵長春實習生王歡歡)記者今天從省林業廳了解到,《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該日起,砍伐我省名木或者一級保護古樹的,將面臨最高40萬元的罰款。
-
湖南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原標題: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日前出臺,並已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據悉,這是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條例》明確了責任主體、職責、公民義務、違法行為處罰措施和執法主體,讓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永州是千年打卡勝地,古樹名木數量全省第一,共76795株,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952株,最古老的銀杏有2500年樹齡,先後被評為 「全國十大最美古銀杏」「湖南省銀杏王」。
-
「林中之城」郴州,讓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走出深閨」
郴州是「林中之城」,古樹名木品類和數量繁多,天然林資源也十分豐富。這裡有獲得過「湖南樹王」稱號的十裡村千年古南方紅豆杉,也有被譽為「華南第一松」的滁口國有林場馬尾松基地。 在湖南省政協此次為期4天的調研過程中,他們走過了哪些地方,有了哪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