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700餘株古樹名木「喜提」身份證 掃一掃知前世今生

2021-01-21 紅星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2月21日報導 在成都街頭走一走,會發現好多古木都一改往日隻身掛「古樹名木」的名牌但缺乏具體信息的現象,現在古木們搖身一變,變成了有「身份證」的樹。只要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掃一掃名木古樹身上的新「身份證」—二維碼,關於它們的身世、來龍去脈、家族信息立即一覽無餘。

這全都得益於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的古樹名木二維碼科普應用項目。記者了解到,此項目歷時一年,先後完成了微信公眾號申請認證、「古樹名木二維碼科普應用系統」域名申請、備案和創建、生成二維碼、銘牌製作等各項工作。截至目前,掛牌工作已進入尾聲,中心城區1700餘株古樹名木均已陸續完成掛牌,換上了新「身份證」。

工作人員為古樹頒發身份證

成都市綠化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古樹名木二維碼科普應用項目以古樹「身份證」為核心,整合了現有的古樹名木位置、特徵、環境狀況等近百項信息,構建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資料庫。再以古樹名木掛牌為載體,以微信公眾號為應用端,形成集古樹名木管理、日常巡查、科普宣傳、市民互動、信息查詢、資料收集等多功能、互動式的信息共享平臺。另外,本系統也為跨部門的數據共享預留了接口,並為將來實現遠程實時監控、環境感應等物聯網功能模塊的應用擴展提供了基礎。

喜提身份證的古樹

據介紹,通過建立完善的、可擴展的古樹名木管理構架,合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既節約了管理成本,同時提高了古樹名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更加大了古樹名木的推廣宣傳力度。

相關焦點

  • 北京現有古樹名木四萬餘株 將建立古樹文化公園
    人民網北京4月29日電 (尹星雲)前幾日媒體曝光了北京門頭溝區窯神廟公園附近7株大國槐缺乏保護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立即責成門頭溝區園林綠化局對報導情況進行核實,加強古樹資源保護。經現場勘查,有4株國槐達到古樹標準。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 安慶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掃一掃牌子上的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地獲取該古樹的信息,包括樹齡、位置、樹高、生活習性、歷史人文等,實在是太方便了!」12月8日,安慶遊客劉珏在天柱山風景區內對新更換的古樹名木保護牌讚不絕口。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同樣,在望江縣雷池鄉雷港村東風文化園內,一棵200多歲的重陽木雖然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枝幹遒勁,濃陰匝地。
  • 70868株!四川發布全省古樹名木名錄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科研和經濟價值,保護古樹名木是延續城鄉歷史文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其中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歷史、文化、觀賞以及科研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
  • 墨江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近日,為加強對古樹名木和古樹群的保護管理工作,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對全縣境內的25株一級古樹完成古樹名木掛牌管理工作。墨江縣古樹資源豐富,據普查數據,全縣共有古樹單株980株。其中,一級古樹13種25株,二級古樹160株,三級古樹795株。
  • 武義縣給8813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最高可賠500萬元| 武義縣給8813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最高可賠500萬元|
  • 北京用心呵護古樹名木 換發新版「身份證」住址」精確到釐米
    來源:人民日報6月27日,北京天壇公園管理處工人為祈年殿前的一株古樹掛上一級古樹銘牌。賀 勇攝開欄的話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我國各地古樹名木眾多,僅北京就有4萬餘株。紅牆碧瓦,古樹參天,盡顯古都神韻。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餘年的建都史,除了給北京這座古都留下數不盡的歷史古蹟、文化遺產,還留下4萬餘株古樹名木(其中古樹3.9萬餘株、名木1300餘株)。它們是首都悠久歷史的見證,在展示古都風貌、體現古都特色、弘揚歷史文化、寄託鄉思鄉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冰城現有古樹名木1588株!這些「壽星」都有私人保健醫
    龍頭新聞記者 李丹隨著冰城天氣轉暖,自3月中旬開始,哈市園林部門已經全面啟動園林綠化春季整治,截至目前,已經有6700餘株大樹完成「春季理髮」。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市古樹名木達1588株,榆樹佔八成。
  • 廈門同安區:規建30座古樹小公園 保護古樹名木
    ­  木棉古樹­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農林局獲悉,廈門同安區第七期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將於下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10年來,同安區分7期對595株古樹名木中的214株進行掛牌保護和開發利用。­  為摸清同安區古樹名木的「家底」,從2009年至今,同安區農業與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共7期的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2015年,又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經實地調查,共普查出595株古樹名木並掛牌。據介紹,每一株掛牌的古樹名木有了新版「身份證」,上面有16位數字,每個號碼對應一株古樹名木,通過該號碼,可以找到古樹名木的準確位置。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位於祁陽縣黎家坪鎮官塘村,是全市胸徑最大的古樹,胸徑達到6.5米,需要十餘人才可合抱,樹齡達到1130年。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樟樹王」。最高的楓香。位於雙牌縣茶林鎮靛口村,是全市最高的古樹,樹高超過50米。最稀有的多脈鵝耳櫪。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原標題: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位於祁陽縣黎家坪鎮官塘村,是全市胸徑最大的古樹,胸徑達到6.5米,需要十餘人才可合抱,樹齡達到1130年。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樟樹王」。最高的楓香。位於雙牌縣茶林鎮靛口村,是全市最高的古樹,樹高超過50米。最稀有的多脈鵝耳櫪。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據介紹,截至2015年底,珠海現存古樹名木2063棵(其中名木8株),並進行了G PS定位建檔,保護率達100%。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國家一級古樹有8株,樹齡位於300-499年之間的國家二級古樹有27株,樹齡位於100-299年的國家三級古樹有2020株;8株名木中,樹齡20年左右的有4株,樹齡100年的有4株。
  • 樹梢下的記憶——紹興古樹名木調查
    現存古樹名木92597株何為古樹名木?按照我國《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古樹是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則是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那麼,紹興究竟有多少古樹名木呢?
  • 6月起北京古樹掛新版身份證 增設二維碼和拉丁文樹名
    新一輪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5月底調查工作全部完成,6月起全市古樹更換新版「身份證」。這是北京市第四次開展全市範圍的古樹名木資源調查,上一次全市古樹名木家底大調查是在2007年。
  • 土右旗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為了加強群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更加有效保護全旗古樹資源,近日,土右旗林草局為土右旗古樹名木統一掛牌。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綠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林業發展和人民的歷史記憶,保護古樹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意義。
  • 深讀丨四川7萬多株古樹如何「安度餘年」?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12月上旬,四川省綠化委員會發布全省古樹名木名錄,據最新統計,全省共有古樹名木70868株,其中古樹70777株、名木91株,樹齡達到或超過1000年的有3347株。李守劍介紹,普查要認定登記「上戶口」之外,還要掛牌,記錄樹種、編號、樹齡、保護等級等信息,相當於給每株古樹都辦了一張身份證。劍閣縣劍門關鎮被保護起來的兩株古柏。(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攝)工作人員給古樹實施保護措施。
  • 彭澤投40萬元為古樹安家 1700年古樹不再「寄人籬下」
    本報訊 (江西日報記者萬仁輝)由於長在老城區,彭澤縣一株具有1700年歷史的古銀杏樹常年遭遇「寄人籬下」的尷尬,其枝葉在舊民房中散開,生長受阻。11月3日,記者了解到,彭澤縣投入40萬拆除古樹附近民房,並設置保護性柵欄,為古樹建了獨院。
  • 藏不住了 西山公園620歲的紫薇上《古樹名木》名錄
    日前,四川省《古樹名木》名錄公布,記者在一級古樹名錄中看到,我市共有2棵名木,數百棵古樹被收錄在冊。其中包含西山公園一株樹齡約620年的紫薇。據史料記載,這株紫薇在明末時期,被移種至成都溫江一地主莊園內,當時就已有約300年的樹齡。
  • 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
    本報訊(記者 宋金豔) 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近日,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公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全州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和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林業專家張用憲:古樹名木的守護者
    為了更好地保護項王手植槐,從2010年起,張用憲開始培育子代項王槐,經過不懈努力,在2016年成功培育出6株「項王手植槐」子樹。在淮安周恩來故居有一棵省級二級保護古樹、樹齡逾百年的觀音柳。退休後,張用憲到淮安參觀周恩來故居時,發現觀音柳歪斜內腐嚴重。回到宿遷後,他立即著手撰寫關於搶救修復觀音柳的建議方案,轉交給淮安市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