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2020-12-22 紅網

相關報導:永州: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紅網時刻永州12月9日訊(記者 周純)12月9日上午,永州市舉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永州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振平致發布詞,專題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資源概況、主要工作及成效等方面等情況。市林業局二級調研員何曉東答記者問。

記者:永州古樹名木很多,請問有哪些古樹名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

何曉東:剛才宋局長給大家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的總體情況,永州的古樹名木資源在數量上是全省最多的,也很有特色,在歷年的全國、全省權威認定中,都榜上有名。其中,影響較大的有:

最老的銀杏。位於東安縣南橋鎮馬皇村,是全市樹齡最大的古樹,也是全省最古老的銀杏樹。據考究,該樹系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所栽種,距今約2500年。2016年,入選「全國十大最美古銀杏」;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銀杏王」。

最大的香樟。位於祁陽縣黎家坪鎮官塘村,是全市胸徑最大的古樹,胸徑達到6.5米,需要十餘人才可合抱,樹齡達到1130年。2018年,被評為「湖南省樟樹王」。

最高的楓香。位於雙牌縣茶林鎮靛口村,是全市最高的古樹,樹高超過50米。

最稀有的多脈鵝耳櫪。這是中國特有植物,位於冷水灘區花橋街鎮金山嶺村。據專家考證,樹齡百年以上的多脈鵝耳櫪在全國都非常罕見,該樹樹齡已達120年。

最美的古銀杏群。雙牌縣茶林鎮桐子坳村的銀杏群落全國有名,是國家級4A景區,在100多畝的面積上集中生長了120多株100年~950年的古銀杏樹,素有「中國銀杏第一村」「永州秋天最美村莊」等美譽,是非常受歡迎的網紅打卡景點。

此外,在2018年全省評選出來的100株最美古樹中,永州市佔23株。其中,有代表性的樹種有:

1、雙牌縣理家坪鄉新幹橋村1100年古樟樹

2、新田縣金陵鎮千馬平村庵子衝1500年古銀杏

3、江華縣大圩鎮苗竹村400年古杉木

4、江華縣白芒營鎮柏家村270年古馬尾松

5、江華縣白芒營鎮柏家村270年古楓香

6、雙牌縣五裡牌鎮塘基上村260年古桂花

7、雙牌縣麻江鎮荷葉塘村500年古柏木

8、江華縣沱江鎮小洛坪村230年古羅漢松

9、永州市金洞管理區金洞鎮小金洞村505年古楠木

10、永州市金洞管理區曬北灘鄉野株源村800年古南方紅豆杉

記者:在古樹名木管護方面,我們有哪些創新舉措?

何曉東:在具體措施上,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亮點:

一是二維碼掛牌。在資源普查的基礎上,對所有古樹名木進行掛牌管理,記錄了樹種的基本屬性,明確了保護單位和責任人員。同時,設置了科普二維碼,市民通過手機掃一掃,便可查詢該樹更加詳細的信息,進而達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二是認管認養。結合義務植樹,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古樹名木認管認養活動,鼓勵市民參與古樹名木的日常管理和保護工作。通過古樹認管認養活動,呼籲社會人士積極投身到關愛古樹的隊伍中來,爭當古樹保護志願者。目前,全市14個縣區已完成首批2000餘株古樹的認管認養工作。

三是搶救復壯。編制了重點保護古樹名錄,定期對樹體長勢進行觀測、記錄和分析,針對衰弱樹體,多次邀請中南林科大、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技術專家前來會診,科學制定養護方案和復壯計劃。今年以來,已通過「一樹一策」搶救復壯計劃完成了65株古樹名木的復壯,效果很好。

四是立法保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市人大的指導下,永州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這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了省裡的好評。

記者:立法保護是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一個亮點,那麼,請問《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有哪些方面的特點?

何曉東:從前期的工作來看,現有的《森林法》《城市綠化條例》《湖南省林業條例》等法律法規條例,雖然有一些條款涉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但都比較廣泛,針對性、操作性不強,缺乏具體的措施、標準和辦法,導致一些損毀古樹名木資源和自然生境的行為難以定性定案,給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因此,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古樹名木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是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是永州市通過立法方式規範古樹名木及其自然生境保護,融匯歷史文化傳承的先行先試。《條例》共有28條,主要有六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進一步明晰責任主體,推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進一步強化公眾保護古樹名木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和義務,充分調動公眾保護古樹名木資源的積極性。

三是凸顯規劃引領,將古樹名木保護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四是強化資源保護,從養護責任人、養護技術等方面提升古樹名木資源保護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五是明確古樹名木的移植和禁止行為,各地將因地制宜地促進古樹名木就地保護,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

六是突出執法權威,對破壞古樹名木資源的具體違法行為在處理上有法可依,嚴肅處理,破壞損毀古樹名木的不法分子將受到震懾,古樹名木的保護效果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實錄)
    今日永州訊(記者 彭麗霞) 12月9日上午,永州市舉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宋振平致發布詞,專題介紹了全市古樹名木資源概況、主要工作及成效等情況。市林業局二級調研員何曉東答記者問。
  • 湖南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原標題: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出臺  《永州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日前出臺,並已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據悉,這是全省首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條例》明確了責任主體、職責、公民義務、違法行為處罰措施和執法主體,讓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永州是千年打卡勝地,古樹名木數量全省第一,共76795株,其中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有952株,最古老的銀杏有2500年樹齡,先後被評為 「全國十大最美古銀杏」「湖南省銀杏王」。
  • 呈貢區城市管理局召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會議
    近日,呈貢區城市管理局組織召開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會議,孔子書院、段家營社區、三臺寺等7家古樹名木保護責任單位參加會議。 會議分為三個議程,一是各古樹名木保護責任單位介紹了2020年養護情況和2021年養護計劃;二是市政管理綜合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2020年古樹及後續資源巡查情況、存在問題及2021年養護要點進行了反饋;三是組織各單位學習《昆明市城鎮古樹名木和古樹後續資源保護辦法》和《中共昆明市呈貢區委辦公室 昆明市呈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
  • 對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
    本報訊(記者 宋金豔) 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批准,近日,迪慶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公布《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明確全州古樹名木實行分級保護管理,其中樹齡在500年以上的國家級保護植物和樹齡在1000年以上的古樹實行特級保護。該《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杭州市繪製「戶口簿」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
    新華網浙江頻道10月24日電 (記者 嶽德亮) 浙江省杭州市規劃局等日前正在開展全市古樹名木測繪普查的工作,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對西湖區、上城區等五城區的古樹進行測繪定位,繪製"古樹名木分布圖"。今後住宅、道路等工程項目進行規劃審批時,如果發現與古樹衝突,將在設計中落實古樹名木的保護方案,或者修改原設計方案,以保證古樹不被破壞。
  • 《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施行
    本報海口10月31日訊(記者邵長春實習生王歡歡)記者今天從省林業廳了解到,《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從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從該日起,砍伐我省名木或者一級保護古樹的,將面臨最高40萬元的罰款。
  • 新換二維碼「身份證」 安慶古樹名木保護在行動
    新的保護牌以貓頭鷹形狀為背景,表達了動植物和諧共生的主題。牌子上除了基本信息外,還增設了二維碼即新版「身份證」,這一創新舉措能讓更多遊客在遊覽過程中了解到古樹的基本情況和背後的人文歷史故事,提高市民主動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
  • 廈門同安區:規建30座古樹小公園 保護古樹名木
    ­  木棉古樹­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農林局獲悉,廈門同安區第七期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將於下月完成。值得一提的是,10年來,同安區分7期對595株古樹名木中的214株進行掛牌保護和開發利用。­  為摸清同安區古樹名木的「家底」,從2009年至今,同安區農業與林業局組織開展了共7期的古樹名木保護與利用工程。2015年,又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全面普查,經實地調查,共普查出595株古樹名木並掛牌。據介紹,每一株掛牌的古樹名木有了新版「身份證」,上面有16位數字,每個號碼對應一株古樹名木,通過該號碼,可以找到古樹名木的準確位置。
  • 廣州古樹名木現狀堪憂 百年古樹難熬煙燻火燎
    廣州市政園林局將於本月底公布第四批名木古樹名單,那麼廣州市目前現存的古樹名木情況如何?昨天,記者巡城進行逐一探訪。  □新聞調查  第四批古樹名木月底出爐  記者近日獲悉,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在專家們的指導下,第四批廣州古樹名木名單已成文,目前正上報廣州市政府審批和專家們的鑑定論證。
  • 姑塘鎮:多措並舉 加強古樹名木保護
    九江新聞網訊 古樹名木具有科研、歷史、文化、生態、旅遊等多重價值,保護古樹名木就是保護歷史、保護文化,就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姑塘鎮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加大保護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 土右旗古樹名木有了「身份證」
    為了加強群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更加有效保護全旗古樹資源,近日,土右旗林草局為土右旗古樹名木統一掛牌。古樹名木是一個地區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綠色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林業發展和人民的歷史記憶,保護古樹名木具有重要的生態、歷史、文化意義。
  • 「林中之城」郴州,讓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走出深閨」
    動新聞—湖南省政協赴郴州開展「加強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調研    調研組先後前往汝城縣大坪國有林場天然林保護區、資興市滁口國有林場馬尾松基地、資興市東江街道重陽木古樹群落、蘇仙區飛天山鎮古楠木群、桂陽縣正和鎮系列古樹群等地,圍繞古樹名木和天然林保護的基本情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下一步打算與建議等內容展開調研。
  • 濂溪區姑塘鎮多措並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古樹名木具有科研、歷史、文化、生態、旅遊等多重價值,保護古樹名木就是保護歷史、保護文化,就是踐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以來,濂溪區姑塘鎮高度重視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採取多種措施,加大保護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 實地查訪178棵古樹後檢察官心疼了!古樹名木也要「老有所養」
    古樹名木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但由於對古樹不重視導致的保護、管理不規範現象,讓古樹們的生存狀態堪憂。近期,永康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世界保護好一株樹」專項調查和保護行動,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讓古樹名木「老有所養」。「專項行動中,我們組織幹警赴轄區內16個鎮街區,依法對部分古樹名木損害情況進行現場取證。」
  • 樹販子神通廣大 海南古樹名木"流落他鄉"(圖)
    資料圖片    中國園林網2月2日消息:媒體記者通過暗訪得知,一些地方竟然在幾年的時間裡賣掉了上百棵大榕樹;只要交2萬元,賣家就能把一棵樹齡高達300多年的古刺桐樹運送出島。     海南的古樹名木,正在大量流失,如何守護海南的古樹名木,成了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 濰坊評出「十大最美古樹名木」
    本報8月11日訊(記者 韓傑傑)11日,記者從濰坊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辦公室獲悉,經過前期推薦及評選,「濰坊市民喜愛的十大最美古樹名木」名單日前揭曉,其中安丘公冶長書院的銀杏樹樹齡最長,可追溯到2500年以前。
  • 海南:砍伐名木或一級保護古樹 最高罰40萬
    中國園林網8月1日消息:「砍伐名木或者一級保護古樹的,每株處二十萬元以上四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捐資、認養古樹名木的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在古樹名木保護牌中享有一定期限的署名權……」在7月30日召開的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的《海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下稱《規定》)對古樹名木的屬地管理
  • 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多措並舉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
    古樹名木是林木資源中的瑰寶,是大自然留給我們活的文物,也是民族文化、歷史的見證,對研究本地區的歷史、文化、氣候、自然條件等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價值。為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這一特殊資源,努力提高全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包河區不斷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責任落實,多措並舉開展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一、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為準確掌握全區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現狀,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2020年6月以來,安徽合肥市包河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工作。
  • 2000多棵古樹名木有了「護身符」
    ,千呼萬喚的《珠海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試行辦法》)正式發布,今後對古樹名木的保護除了普查、建檔、掛牌等常規動作,珠海市民和企業還可以捐資、認養名木古樹,並享有一定期限的署名權。    南都記者獲悉,早在2014年,珠海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便被納入當年政府規章立法計劃,經過多年醞釀,《試行辦法》即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行,將把珠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提上新高度,並納入規範化、法制化軌道。
  • 武義縣給8813株古樹名木上保險
    12月18日,從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日前該縣出資為全縣8813株古樹名木投保了公眾責任險。這意味著,在保險有效期內,因極端天氣或意外事故導致投保的古樹名木倒塌或樹枝折斷,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可得到保險公司賠償。武義是個「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共有林業用地面積176.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