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漢語教學促兩國交流

2020-12-14 環球網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成立於2009年,目的是普及漢語教學和推廣中國文化。孟柱億教授是韓國外大孔子學院首任院長,在過去的3年半的時間裡一直致力於孔子學院的發展。他專注於增進兩國友好交流,發揮著民間外交橋梁的作用。人民網近日有幸採訪到了孟柱億院長,並就他的人生哲學和為在韓推廣漢語教學等問題展開了交流。

以下是採訪實錄:

記者:首先,請您向人民網中韓兩國的網友打個招呼。

院長:各位人民網的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在網上見到各位。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為什麼選擇學習漢語,分享一下您學習漢語過程中的一些小故事。

院長:當時距離中韓建交還很遙遠。那時我們所了解的中國,是根本沒有往來,「非常遙遠」的國度。而且我們之間還有一段悲劇的歷史。我上中學的時候,注意到美國和中國改善了關係。尤其是尼克森總統訪華事件,讓我重新審視亞洲局勢。雖然年齡很小,但我對外交很感興趣。美中關係的改善,我認為這是一件大事。同時我也意識到今後韓國也有可能改善同中國的關係。我認為為了未來,應該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所以我選擇了學習漢語。

當時,能聽到漢語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情。我周圍的朋友知道我是學習漢語的,都很驚訝。那時學習漢語的條件不是很好,沒有太多學習漢語的教材,但是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就像剛才提到的,當時在韓國能聽到漢語都是一件很新鮮的事情。我想要練習漢語就要找會說漢語的人。在首爾能找到會說漢語的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雖然有一些華僑開辦的中國餐館,但是去中國餐館練習漢語總是有限的。而且後來我了解到並不是每一位華人都會說漢語。當時我經常去明洞找一些會說漢語的人聊天。現在回味一下,其實我當時還是很勇敢的。互不相識的人,就去找他們聊天。但是不管在哪裡,華人都是好客的,我很冒昧,還是受到了他們的歡迎。

記者:現在去中國和您第一次去的時候,感受上有什麼差異?

院長: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很多中國朋友並不知道「韓國」這個國名,但是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當時是叫「南朝鮮」。現在最大的變化就是,如果我去中國,介紹自己是「南朝鮮」來的,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很新鮮,很奇怪。

我第一次去中國,是韓國即將舉辦奧運會的1988年8月。

記者:您怎麼評價韓國的漢語教學的開展情況,為此都做了哪些努力?

院長:我雖然已經從事漢語教學30年,但我還是一個學生,還需要學習漢語,了解中國。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習漢語以及漢語教學的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學習漢語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教材。但是現在的教材很多,很容易能找到關於中國文化、地理、政治等各方面的教材。也很容易在附近找到學習漢語的地方。漢語教學在韓國已經十分普及。

雖然學習環境改善了,但是學習外語本身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

漢語學習的語音關,對我們來說門檻太高。漢語還有聲調。我早期做過語音方面的研究。因為我認識到,我們學習漢語的時候,同樣一個音節,不同聲調,怎麼分辨?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而且開始說漢語的時候有很大的心理障礙。掌握好聲調才能順利度過語音關。還有語法問題。有人看到「我喜歡你」這樣的句式,也就是「主語+動詞+賓語」的語序。他們就認為這是和英語一樣,但具體來看和英語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語法,還有詞彙問題。韓國人在學習漢語時在漢字詞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有我們預想不到的困難。

就像我剛才介紹的,雖然學習漢語的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還需要解決一個「非目的地語環境」的問題。在不是漢語的環境中,開口說漢語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怎麼讓學生開口說話呢?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發了「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執行任務。因為是在漢語的環境中,他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就必須說漢語。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順利地克服了張不開口的心理障礙。這之後他們覺得開口說話也不是什麼大事了,大家都有了信心。之後,他們對學習漢語就更有興趣了。

我們還舉辦了中國文化活動。同學們通過這種活動不僅了解了中國文化,還具備了直接接觸中國人的感性認識,而且還可以說漢語,這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他們了解了中國文化,就會想學習漢語,了解中國,交中國朋友。這樣的文化活動,不僅為同學們提供了增加知識的機會,也是他們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還舉辦了孔子學院中國老師的韓語演講比賽。韓語比賽同樣不僅僅是學習韓語的過程,也是了解韓國,深入韓國生活的過程。總的來說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

此外,我們去年還舉辦了韓中大學生論壇,這是大學生文化交流中的高端活動。通過這種論壇,我們可以讓青年學生認識到韓中有什麼不同,有沒有文化誤讀現象。年輕人交流比較單純,很容易成為朋友。

記者:您怎麼看待中韓建交20多年來,兩國在文化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漢語教學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院長:韓中建交20多年來,我們對雙方的認識都有很大的變化。就像我剛才介紹的一樣,我第一次去中國的時候,很多中國朋友聽到「韓國」都覺得很陌生,不知道是哪個地方。現在他們反而對「南朝鮮」比較陌生,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韓國人對中國的認識也有很大的變化。過去,我們單純地認為中國是一個實行計劃經濟的社會。現在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十分開放的,很有活力,而且實行的是市場經濟,和別的國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現在,中國人通過很多渠道非常了解韓國。對於韓國首位女總統樸槿惠,很多事情中國朋友比我們還熟悉。

記者:今後中韓交流會向哪個方向發展?怎樣推動漢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院長:據悉,中國新領導人很了解韓國,曾訪問過韓國,很了解韓國的經濟狀況。同時,樸槿惠總統也非常了解中國。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兩國的領導人都關注對方,並對對方有著深入地研究和了解,這對促進兩國的交流會有很大的幫助。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習漢語的人會更有動力。

以前的漢語教學已經為韓中兩國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需要更加努力解決一些問題。韓中兩國從文化的角度看,「大同小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韓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也有差異,這就是「小異」。但即使是「小異」也是不可忽略的客觀存在的差異,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在我們學習漢語的過程中,要用對待「小異」的態度,認真學習。由此,我相信兩國的交流也將邁向一個更高的層次。(孫偉東)

相關焦點

  • 浙江外國語學院與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合建孔子學院
    歲末將至,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與浙江外國語學院在杭正式籤署《關於合作共建孔子學院的執行協議》,這將是中國在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成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由國家漢辦委任浙江外國語學院與赤道幾內亞國立大學合作共建。中國與赤道幾內亞兩國建交於1970年。
  •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三周年院慶活動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三周年院慶活動   2012年10月31日,為慶祝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建院三周年,韓外大孔子學院在校內舉辦了「喝奶茶,觀中國美景,看電影,品中國文化」的系列中國文化體驗活動。
  • 做中秘文化交流的使者——記秘魯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
    秘魯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 中方院長 朱玉山  秘魯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Instituto Confucio-Pontificia Universidad Católica del Perú,以下簡稱「孔院」)是秘魯第一所孔子學院。國家漢辦2007年12月與秘魯天主教大學籤訂了共同創辦孔子學院的協議。
  • 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建院十周年慶典
    馬來亞大學副校長祖來娜(YONG ZULINA ZUBAIRI),馬來亞大學孔子學院外方院長艾琳(NOOR.ZALINA BINTI MAHMOOD),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孔子學院工作處處長金利民、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執行院長張曉慧,孔子學院中方院長王正海等出席活動。400餘馬來西亞各界人士及孔院師生歡聚一堂,共同慶祝孔子學院成立十周年。
  •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韓流漢語」冬令營結束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韓流漢語」冬令營結束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1月11日,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的學員們圓滿完成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為期兩周的「韓流漢語」冬令營活動,滿載著收穫回到了首爾。
  • 關西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舉辦成立10周年活動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大使銜總領事李天然、日本枚方市副市長長沢秀光、關西外國語大學理事長谷本榮子、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張旺熹,北京語言大學孔子學院合作聯盟的大學校長、中外方院長,還有來自日本各大學孔子學院的代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300餘人出席。 在26日慶典開幕式上,李天然對關西外大孔院在搭建中日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培養漢語青年人才,推進中日交流上取得的成績予以高度評價。
  • 大連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總部外派漢語教師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紀實
    月15日晚,我校召開面向孔子學院總部外派漢語教師的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劉宏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我校外派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公派教師、漢語教師志願者及海外專職教師共計54人與孔子學院工作處全體人員相聚雲端。  慰問開場,海外的你們是家人遙遠的牽掛  首先我校孔子學院工作處向海外師生表達了親切的慰問。
  •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秘魯天主教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揭牌
    上海外國語大學與秘魯天主教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揭牌
  • 北京語言大學孔子學院聯盟工作會在關西外國語大學舉辦
    日本關西外國語大學理事長谷本榮子、短期大學副校長谷本和子、伊斯蘭瑪巴德國立現代語言大學校長穆罕穆德·賈法爾、日本北陸大學理事長小倉勤、專務理事周航、土耳其奧坎大學校長穆斯塔法·科薩克、羅馬尼亞康斯坦察奧維第烏斯大學校長索林·魯吉納、副校長米哈伊·格爾圖、伊斯蘭瑪巴德國立現代語言大學副校長穆罕穆德·易卜拉欣、羅馬尼亞錫比烏盧奇安布拉卡大學副校長莉維亞·艾莉等11位聯盟大學校領導和12所孔子學院的中外方院長出席了會議
  • 韓國圓光大學孔子學院:教學推進本土化 交流促進產業化
    中新網9月6日電 韓國圓光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陳明舒即將任滿回國,益山市教育局長李洙炅和一批中小學校長依依不捨。在告別聚會上,幾位校長表示,陳院長是我們的好朋友,真希望他能繼續留下來。陳明舒與這些校長的友誼結自孔子學院這個平臺。
  • 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舉行第十屆韓國高中生漢語大賽
    (圖片由韓國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提供)    「第十屆韓國高中生漢語大賽」決賽6日在韓國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韓外大」)孔子學院舉行。來自韓國各地的20名參賽選手晉級決賽,他們在舞臺上不僅展示了優秀的中文水平,更展現出良好的文化素養和人文底蘊,贏得現場觀眾的一致稱讚和陣陣喝彩。   按照比賽規則,大賽分為預選賽和決賽兩個環節,根據是否具有在華留學經歷分為A、B兩組。
  • 孔子學院的公共外交使命 ——以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為例 _新聞中心...
    除了常規的舉辦文化活動和語言教學活動,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實踐公共外交的具體方式還包括:參加社區志願服務,志願翻譯服務,義務漢語教學活動,向學校和其他非盈利機構捐款,深入當地社區和家庭,講座活動,危機處理,建立合作等。
  • 歐洲商務孔子學院在巴黎揭牌
    翟雋表示,北京外國語大學和歐洲高等商學院合辦孔子學院,必將培養出更多思維開放活躍、具備世界眼光的商界精英,希望兩所學校為兩國民眾尤其是青年增進彼此認知、了解、信任和友誼打開一扇新的窗口,為中法關係的持久深入發展提供更多後備人才。
  • 陪伴孔子學院成長 架起中越交流橋梁——專訪越南河內大學孔子學院...
    河內大學孔子學院越方院長杜青雲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費青朵、唐偉強):12月的越南河內陽光明媚,秋高氣爽,在河內大學孔子學院門前,幾個大學生正在排練中國舞蹈。越方院長杜青雲也在為孔子學院成立五周年紀念活動做著準備工作。
  • 中國人民大學海外共建孔子學院系列訪華團來華交流活動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副校長杜鵬會見訪華團,訪華團參訪了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系和藝術學院,參觀了圖書館和校史館,兩校就人文社科、藝術、科學、孔子學院建設及相關領域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京期間,哥斯大黎加大學孔子學院教育工作者團還參訪了國家漢辦、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單位,就孔子學院工作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孔子課堂建立、中哥多領域文化交流及學者互訪、學生互派及青年交流等多方面話題展開深入討論。
  • 西安交通大學與山梨學院大學共建孔子學院正式成立
    他堅信兩校友誼通過孔子學院的建立將更加牢固,也由衷地期待孔子學院在山梨縣能夠開展優質的漢語教學,這將加深山梨民眾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推動中日友好事業長期發展。古屋光司校長表示,全校定將齊心協力通過孔子學院培養出精通漢語的優秀人才,為山梨縣的進一步繁榮以及中日兩國友誼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2019上海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招聘7人公告
    上海外國語大學創建於1949年,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進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上外自2007年開始孔子學院建設工作,目前已與歐、美、亞、非、拉地區10個國家的高校和機構合作,承辦了10所海外孔子學院,致力於推廣中華文化,溝通世界文明。
  • 山梨學院大學孔子學院舉辦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年會
    10月24日,日本孔子學院協議會年會網絡會議舉辦。會議由日本山梨學院大學孔子學院主辦,全日本孔子學院及孔子課堂協辦,來自日本的15家孔子學院及3家孔子課堂的代表等70餘人參加會議。我認為中國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對人類事業非常重要,尤其期待著孔子學院發揮重要作用。」胡志平向疫情期間堅守在教學崗位的中文教師們表示感謝,並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他強調,今後孔子學院的發展應該更加注重數位化和網絡的作用,為加深人們對孔子學院的進一步理解和認知,各孔子學院應該相互支持與合作,直面挑戰,勇敢地接受考驗,把孔子學院辦得更好。
  • 日本武藏野大學成立孔子學院
    人民網東京10月14日電 (記者 賈文婷)日本武藏野大學13日為孔子學院成立舉行揭牌儀式,這是在日本境內成立的第14所孔子學院。武藏野大學學院長田中教照、中國駐日使館公使銜參贊範建民、中國國家漢辦副主任夏建輝、天津外國語大學校長修剛參加了揭牌儀式並致辭。
  • 北陸大學孔子學院在日舉辦「孔子學院杯」桌球巡迴賽
    「孔子學院杯」桌球賽。 日本前任文部科學省大臣、東京奧運會顧問、眾議員馳浩在活動現場的致辭中表示,北陸大學孔子學院通過漢語教學,推動了當地與中國的語言文化交流,也通過桌球比賽等體育項目的開展,為中日兩國民間,特別是兩國青少年之間的友好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