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東路圍蔽後,僅留了一條窄窄的人行道供行人通行。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施工現場已經緊貼著商鋪了。新快報記者曾泓/攝

■新快報記者黃穎實習生練潔儀

市政施工圍蔽路段商業調查

今年7月初,獵德大橋北延線天河北隧道工程正式圍蔽施工,天河東路又開始了近5年來的第二次圍蔽。這次圍蔽僅開始了一個多月,就有商鋪關門大吉,還有業主降一半租金來招新商戶。

現場

人少、車多、噪音大

天河東路的圍蔽路段,從太古匯北側開始,一直延伸到天壽路。上周六中午1時,記者在現場看到,圍蔽路段施工已經開始,挖土機轟鳴,兩側馬路煙塵滾滾,有的路段更是堆滿了挖出來的泥土。馬路兩側的人行道被圍了起來,行人只能走到店鋪前的小道上。不過,由於施工噪音大,灰塵滾滾,路上的行人很少,而且大多是途經的,少有人願意逛店。而有的地方車道又被改成人行道,但路上不少沙井蓋被掀起,有的只是用「雪糕筒」堵住以作警示,行人一不小心就會被絆倒。

與路上寥寥可數的行人相比,天河東路的車流卻非常大。部分車道被圍蔽後,該路段經常堵車。即使是周六的中午時分,這一段路仍然在堵車。

商戶

有士多店關門大吉

在天河東路和天壽路交界位置的一家快餐店裡,雖然是中午時分,但40多平方米的店裡只有一個客人在吃飯。店主曾女士說:「因為路口經常堵車,我們自己出入都很不方便,更別說顧客了。」她表示,道路圍蔽施工後,來光顧的客人少了三分之一。在快餐店旁邊的一家店更是關門大吉了,門口還貼了轉讓的告示。曾女士告訴記者,這原來是一家士多店,之前有營業的,前兩天才貼出了轉讓告示。「可能是生意不好,士多店就乾脆關門了。」

而附近一家服裝店店員也表示生意額最近少了近三分之一。「以前這一段路停車方便,堵車現象也不多,現在圍蔽後根本停不了車,而馬路對面的公交車站也搬走了,行人更少了,對我們的生意影響很大。」生意不好,商戶們紛紛盼業主能降租金,不過希望卻比較渺茫。快餐店的曾女士說:「從9月開始,業主還要加我們500元/月的租金呢,要求業主降租金根本不可能了。」

地膽說商情

月租跌至225元/m2

據悉,天河東路圍蔽施工才過了一個多月時間,但商鋪租金已經大幅下滑。滿堂紅商鋪部高級經理郭海波表示,7月初天河東路剛圍蔽時,已經有不少租戶開始找中介放盤轉租,該路段街鋪租金也從之前的400-500元/平方米/月降至300-400元/平方米/月,而個別商戶甚至不收頂手費也願意轉租出去。郭海波說:「天河東路曾圍蔽過一年多時間,當時很多商戶損失慘重,商鋪租金更跌至200元/平方米/月,所以不少商戶都寧願轉租撤場。」

美聯物業工商鋪總監林泊山更表示,在天河東路靠近天河北的一段,有一間面積110平方米的街鋪放租,圍蔽前業主叫價450元/平方米/月,現在租金降了一半,225元/平方米/月就願意交易了。而另外一間面積260平方米的商鋪,原來租金叫價6.5萬元/月,現在降至4.5萬元/月。

不過,租金雖然降了,但商鋪售價卻沒有降多少。郭海波表示,天河東路街鋪原來售價8萬-10萬元/平方米,在道路再一次圍蔽後放盤的業主反而少了,放盤價也要8萬元/平方米左右。「很多業主都不想在這個節點放盤,因為肯定賣不起價。」

5年兩次圍蔽商戶很受傷

據了解,這次天河東路啟動的是獵德大橋北延線天河北隧道工程,工期需要兩年時間,施工對周邊商戶的影響非常大。而這已經是天河東路第二次實施圍蔽了。2008年,獵德大橋北延線至天河路隧道的開建,將天河東路圍蔽了一年多時間。當時的圍蔽對天河東路商業氛圍影響也很大。天河東路上一家士多店老闆對當時的圍蔽仍記憶猶新。他說:「當時路上行人少了很多,我們的生意額降了超過三分之一,是勉強撐過來的。當時很多店都熬不住撤場了。現在又要圍蔽施工,我也很擔心,如果實在撐不住就只能關門了。」

相關焦點

  • 天河東路圍蔽 1公裡路要繞一小時?
    推薦:天河東路至天壽路23日起圍蔽 約需圍蔽一年 》》天河東路圍蔽25條公交線將臨時調整   天河東路施工引發連鎖反應圍蔽後首個上班日——天河堵路●現場  廣州鬧市圍蔽施工 開車1公裡路要繞一小時  短短700米的圍蔽施工,就因為它身處天河區最為繁華的中心地段
  • 天河客運站將建地下人行通道,已開始圍蔽改造!
    ,在天河客運站正門東側路面開始圍蔽施工,這是要做什麼?目前,廣汕路天河客運站段南北兩側人行通道僅依靠天河客運站西側斑馬線連通,改造後將有效連通廣汕路南北人行通道,進一步保障行人過街安全,車輛通行也更加順暢。
  • 廣州天河公園部分地塊將圍蔽施工
    廣州地鐵十三號線二期工程建設近期有新進展,天河公園站即將進入第二階段圍蔽施工,建成後將與十一號線、二十一號線換乘。昨日,廣州地鐵發布消息,經過審慎研究,預計從3月20日起,對天河公園西南端進行圍蔽施工,同時逐步退還二十一號線的施工用地。廣州地鐵強調,施工時將採取多項措施嚴格控制圍蔽面積和時間,並優化作業工序和作業時間,儘量減少對遊園市民和周邊居民的影響。
  • 十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10月11日起將圍蔽施工
    十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建成後,將與二號線白雲文化廣場站實現付費區連通。目前,齊富路為雙向八車道,寬34.6米,車流量相對較小。廣州地鐵組織專家對圍蔽施工方案進行了多次優化研究,為了減少地鐵施工對市民出行的影響,最終選擇分兩期進行圍蔽施工。
  • 廣州地鐵13號線二期有了新進展 天河公園將借地圍蔽施工
    新借地分4年逐步退還天河公園站是地鐵21號線、13號線及11號線的換乘站。其中,21號線從員村經天河公園站,向東北行進,是廣州市增進東部新城與中心區的快速聯繫的重要紐帶;13號線是加強城市東西部區域與中心城區聯繫的一條重要軌道交通;11號線是一條環城的地鐵線,串聯城市主要交通集散點。
  • 下周一起,達道路、農林東路、中山一路等有施工,出行需留心
    東山口附近的街坊看過來下周一起達道路、農林東路、中山一路部分路段將會圍蔽施工大家出行時要注意啦~>為加快推進廣州市全面剿滅黑臭水體工作,完善沙河湧排水功能,越秀區市政管理部門將於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開始對達道路北段、農林東路和中山一路達道路口進行雨汙分流管網施工,期間需佔用一條行車道進行施工,施工工期約2個月。
  • 高明滄江南路圍蔽施工一年,改為雙向4車道通行
    25日,滄江南路改造提升工程開始圍蔽施工,將分三階段對招商熙園至碧桂路長約1906米的道路進行圍蔽。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整體提升及排水系統完善,施工期約一年,明年3月25日左右預計可完成提升。此前每逢暴雨或颱風天氣,滄江南路都會變成「一片澤國」,且由於高明大道正在加緊改造提升,滄江南路也承擔著分擔部分交通壓力的角色,其改造提升備受高明市民的關注。
  • 十二號線潯峰崗站 本周六起圍蔽施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馬潤韜)記者從廣州地鐵獲悉,為建設地鐵十二號線潯峰崗站,施工單位計劃於7月6日夜間對潯峰山東路(悅峰一街至瀾溪街段)實施圍蔽施工,屆時該路段的交通組織將有調整,預計持續至2022年年底。
  • 市區美麗華酒店旁的人行道變停車場 行人難通行
    入夏以來,市區美麗華酒店旁的人行道變成了停車場,近百輛摩託車、小汽車停放在人行道上,行人難通行。據附近群眾反映,這些車大多是附近單位員工的,可能是因為放到單位停車場太曬,就把車停放到了人行道樹蔭下。
  • 成都這處人行道僅40釐米寬 行人抱怨:像在走平衡木 當地街道辦回應了
    8月23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錦江區書院街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該處狹窄的人行道為多年前道路擴改後,因地制宜形成的極個別現象,關於市民的反映,將會向相關部門反映,研究有沒有進一步的優化和改善方案。僅約40釐米的人行道市民反映:人行道太窄僅40釐米寬,人車混行存安全隱患8月23日,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武成大街,這條路為雙向四車道,同時設有非機動車道,但是在道路的一邊,本來寬敞的人行道突然變成一條狹窄的人行通道
  • 人行道上安裝隔離墩 輪椅和嬰兒車無法正常通行
    近日,有市民反映位於盤龍區白雲路與北京路交叉口一人行通道安裝了隔離墩,行人推嬰兒車或輪椅路過無法正常通行。 這裡是是十字路口人流量大,這樣一擋過路的確不方便,像我們推嬰兒車的還可以抬過去,如果是坐輪椅的行人就直接沒辦法走,我覺得可以留一個通道供推車的或者輪椅的行人過。」一推嬰兒車女士說。
  • 廣州地鐵十二號線潯峰崗站將圍蔽施工,交通繞行指引看這裡
    現有主要道路通行情況 (註:紅色線為往佛山方向、藍色線為往市區方向)一期圍蔽潯峰山東路(悅峰一街至瀾溪街段)第一期將對潯峰山東路(悅峰一街至瀾溪街段)(含兩側綠化帶)進行圍蔽,圍蔽區域長655米,主要進行地面附著物和管線遷改、圍護結構與蓋板施工,計劃2020
  • 廣州地鐵11號線石圍塘站圍蔽施工,這些路面交通變化要注意
    廣州地鐵今日通報,因施工需要,3月28日起,芳村大道石圍塘鐵路跨線橋(下稱「跨線橋」)附近路段將實施圍蔽施工,這標誌著廣州地鐵十一號線石圍塘站(工程暫定名)在完成前期施工準備後,即將進入車站主體結構施工階段。
  • 廣西南寧現「迷你人行道」 一人通過還得勉強走-迷你人行道 分號...
    原標題: 廣西南寧現「迷你人行道」 一人通過還得勉強走  東方網1月26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廣西南寧百姓反映在南寧市鬧市區有一段路出現了一條「迷你人行道」,目測僅30釐米左右,百姓出行極為不便。
  • 清華東路人行道變「停車場」,居民「無路可走」
    布滿樹蔭的人行道,卻被很多計程車、網約車佔據,農業大學南門至志新西路之間的清華東路南側便是如此。這兩年,在道路南側的人行道上停放的計程車越來越多,雖有樹木遮陽,但來往行人只能在車與車的空隙中穿行,或是下到自行車道上行走。附近居民希望,這些司機可以換個地方休息,給居民留出行走空間。
  • 北京清華東路人行道變停車場,停放大量計程車網約車
    布滿樹蔭的人行道,卻被很多計程車、網約車佔據,農業大學南門至志新西路之間的清華東路南側便是如此。這兩年,道路南側的人行道停放了大量的計程車,雖有樹蔭但是來往行人還要去自行車道上行走。附近居民希望,這些司機可以換個地方休息,給居民留出行走空間。
  • 沒了牆 廣州天河公園更靚了
    ■天河公園和外面公路之間已經沒有阻隔物。
  • 人行道僅兩腳寬 設計和通行能力已遠遠達不到現實
    鄭州市花園北路跨賈魯河橋因橋面窄,人行道更窄,僅有兩步長,沒有盲道。鄭州市民反映,此橋修建早,花園北路到賈魯河後,由路面到橋面,橋面變窄。南為連霍高速上下橋口和汽車客運北站、地鐵口,北有居民聚集區,目前該橋的設計和通行能力已遠遠達不到現實情況。
  • 徐州這些時間和路段,禁止通行!
    1、2020年10月21日-2021年5月20日,對解放北路(二環北路—閘口東街)實行交通限制,分期、分段封閉人行道、車行道施工,施工圍擋範圍內禁止車輛、行人通行,全線禁止機動車輛停放。2、2020年10月21日-2021年6月12日,對解放北路(閘口東街—環城路)實行交通限制,封閉施工,壩子立交禁止車輛、行人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