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疫情致冬至聖誕無聚會 望春節有團圓飯吃

2020-12-20 讀創

聖誕將至,尖沙咀商場又搭起繽紛布置,但在嚴峻疫情下氣氛冷淡

第四波疫情持續,本港昨日再多100人確診新冠肺炎,累計確診個案突破7000宗,平均每千人中有一人中招。政府宣布明天起再次收緊防疫措施,包括食肆禁晚市、關閉美容院等13類處所。不過,不少受疫情重挫的行業質疑,新一輪防疫措施只是「炒冷飯」,無助控制疫情,「系咪還要無限輪迴?」有市民慨嘆病毒不會自己跑掉,政府措施有如「頭痛醫頭」,疫情「斷尾」無望,感慨冬至無得做冬、聖誕無得歡聚,要求政府採取更果斷措施,儘快做全民強制檢測,真正有效「清零」,「希望春節有餐團年飯食!」

美容業:儘快全民強檢!

疫情下,餐廳食肆多次收緊防疫措施,美容院等13類表列處所明日起亦要再次關閉。在銅鑼灣開美容院的王小姐形容是迎來第三次「被開刀」,坦言感到絕望。她說,疫情下美容院已累計停業逾一個半月,由於是自己開的小店,未有僱用其他人,政府不少防疫補助她都未能受惠,現時只能靠熟客生意勉強支撐,但每個月都要貼錢經營。王小姐希望政府可以更強硬,不要再無限重複老舊的防疫措施,否則疫情根本無法受控,社會的經濟損失、政府的防疫紓困支出,都是白費。「不如快點做全民強檢,讓香港儘快『清零』。」

餐飲業:是否會無限輪迴?

「餐飲業已經『吊鹽水』大半年,是不是還要無限輪迴?」經營菜館的羅先生說,對政府推出的新一輪防疫措施感到失望,「現在這些措施根本沒用!還是會有第五波、第六波……」他認為,新一輪防疫措施與應對前幾波疫情時如出一轍,時緊時松,但無法徹底控制疫情,「最慘就是這樣,沒生意硬撐著,政府處理疫情也不夠強硬,業界半死不活。」羅先生坦言,冬至、過年是飲食旺季,現時根本不敢奢望能做生意,若政府再不推出強硬措施,例如強制檢測、強制使用「安心出行」,預期疫情仍然會反覆,到時菜館就只能關門大吉。

市民:只是想吃餐團年飯!

不少市民認為現時防疫措施較寬鬆,才令疫情「斷尾」無望。80多歲的鍾先生坦言,最近每天都過百宗確診,「出街都提心弔膽」,他認為政府應向內地學習,進一步收緊措施,包括加重罰則及加強執法,並儘快推行全民檢測,達至「清零」目標。「成年都話要防疫減少聚會,儘快搞掂疫情,淨系想食餐團年飯!」

「長痛不如短痛,政府應該下決心解決問題。」市民周先生說,疫情持續近一年,不少人都已出現抗疫疲勞,政府不能再拖,必要時應出「辣招」,例如封鎖爆疫的大廈一段時間,嚴防社區傳播,同時要嚴防外國重災區輸入個案,「當然市民摒棄自私行為,自覺守法都好重要」。

港漂:或提前返內地發展

來自深圳的詹小姐是來港三年的「港漂」,以前她幾乎每個星期都回家,但自二月爆發疫情後,她就一直困於香港。「看見內地疫情控制得這麼好,一直覺得香港也可以很快恢復,但想不到從五月開始一次次推遲通關。本來第三波疫情平復了一段時間,覺得有希望,但看到第四波疫情如此嚴重,已經絕望。我已經做好了隔離14日回家過年的打算。」她認為,特區政府在抗疫時顧慮太多,又擔心限制自由,又擔心打擊經濟,措施缺乏力度和持續性,做不到內地一樣封鎖大廈、消毒確診者途經路線等。她坦言對未來一年的情況感到悲觀,或會提前回內地發展。

強檢者須禁足等候檢測結果

近日多個場所持續爆疫,高風險人士肆意周圍走,恐向外擴散「播毒」。行政會議昨日通過修例,提供明確法律框架,政府可要求爆發感染的處所人士最長七日「禁足」,檢測結果出來前不可擅離。法例雖出但仍為「紙上談兵」,具體安排尚未落實。被問及葵盛西邨是否會援引新例,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稱,當衞生署評估風險後,不排除有需要時啟動相關法律。

陳肇始表示,若認為某個處所有重大感染風險、或為預防疫情,政府可透過「限制與檢測宣告」,要求該處所人士必須進行強制檢測。屆時指定處所人士要留至所有人完成檢測並得知結果後,才可以離開。若懷疑環境受感染,而令留在該處所人士增加感染風險,可將有關人士轉移至指定地點等候結果,或要求相關人士到檢測中心接受強制檢測。

陳肇始指出,在任何情況下,宣告為期最長七日,超過12小時,政府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基本物資等支援,有特殊需要的人士(例如緊急醫療需要),可向政府申請離開,但須遵守相關的防疫規定。違者可被罰款2.5萬元,監禁六個月。

來源:大公報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疫情下香港聖誕氣氛仍在 但餐飲店家很無奈
    中新社香港12月24日電 (記者 史冰筠)儘管疫情嚴峻,但香港的聖誕氛圍依舊濃鬱。但在不斷收緊的防疫措施背景下,商鋪店主們估計這個聖誕和新年消費季並不如聖誕歌曲般「歡喜」。聖誕來臨,香港聖誕氛圍日見濃烈,大大小小的商場和酒店照例布置各種各樣的聖誕裝飾。尖沙咀K11MUSEA商場今年將聖誕樹做成金色,5棵金樹上掛滿了暖黃色的燈,藝術感十足。市民不斷在樹下照相,金色的燈光投射到人們的身上,引發圍觀者讚嘆:「好靚啊!」陳女士和朋友是特地來這裡「打卡」的,「聽人講這個聖誕樹拍出照片很好看。」
  • 今年春節大家怎麼吃團圓飯?這位武漢市民上傳了自家的年夜飯……
    防控疫情,無疑讓今年春節變得不一樣。很多人取消了原先在飯店預訂的大家庭年夜飯,改為小家庭在家,吃上一頓濃濃家鄉味的團圓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的記者們也紛紛在家鄉拍下自家的年夜飯、團圓飯。綜觀這些視頻可以看出,今年團圓飯雖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團圓飯裡濃濃的傳統和親情。 武漢無疑是今年春節最受關注的地區之一。武漢市民的團圓飯還好嗎?坐標武漢的UP主「銀河那邊迪月亮」上傳了自家的年夜飯(題圖為該視頻截屏)。
  • 香港市民消費意欲降低 商戶:史上最「寒冷」冬至
    中新網12月23日電 綜合港媒報導,受持續的暴力衝擊事件影響,香港市民消費意欲大減,今年冬至對不少街市、商戶及食肆,乃至旅行社而言,均是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至。 冬至街市淡靜 海鮮檔主:要數天才可售完存貨冬大過年,不少香港市民會在冬至當日一早到街市買菜,為家人準備一頓豐富的冬至飯,九龍城街市內不少檔販22日特地增加進貨量,以應對預期會增加的需求。
  •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一封信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一封信 2020-12-18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疫情回落緩慢 中小學幼稚園停課延至春節假期
    中小學、幼稚園停課延至春節假期 陳肇始指出,自2020年12月10日起,社交距離措施已收緊至上一波疫情的最嚴格水平,並已維持三周,但確診數字相比上一波疫情緩和的速度較慢,仍存在反彈風險,而且不時出現大型群組暴發,令人憂慮。
  • 江西各地冬至習俗大全,冬至快到了,遠方的你要回家吃團圓飯?
    12月21日,將迎來2020年冬至節氣,我們將迎來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飲食一直都有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不過,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那麼,在江西冬至時節都吃些什麼呢?
  • 香港疫情這麼嚴重,聖誕節怎麼過?
    作者:索有為 韓星童 王嘉程  艱難的2020年終於走到尾聲,香港第四波疫情仍未平息,限聚令和餐廳禁晚市堂食雙雙加身,港人大規模歡慶聖誕計劃唯有擱淺,小新走訪了不少人,看到他們用各自方式祝福新年、苦中作樂的群像。
  • 冬至別下館子了,教你幾道家常菜,冬至就在家吃團圓飯更有意義
    今天冬至,又是個團圓的日子,這個時候別下館子了,在家做頓飯給家人吃是再好不過了,那麼冬至吃什麼好呢?下面就教大家做幾道好吃的家常菜,冬至就在家吃團圓飯,喜歡的朋友趕緊學起來哦。  紅燒雞腿  用料:雞腿吃多少買多少、檸檬可選、姜一小塊、蔥一小把、生抽適量、老抽少許、料酒比生抽少比老抽多、冰糖少許、食用油少許;  做法  1.取一兩片鮮檸檬,擠汁淋在雞腿上,醃製15分鐘。
  • 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的一封信
    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的一封信市民朋友們:冬至將至。在這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確保冬至祭祀安全有序,現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健康祭祀。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墓區應主動出示健康碼,為不熟悉操作的老年人提前列印好健康碼,自覺服從墓區防疫管理,鞏固大家共同努力獲得的防疫成果,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冬至、聖誕、傳統與國運
    一個世紀以來,在歐美基督教地區以及亞非等傳統非基督教地區,總的趨勢是,聖誕歡慶中的世俗性逐漸超越了它的宗教性。圖為2017年12月24日晚,上海一間娛樂場所,民眾參加平安夜「枕頭大戰」。視覺中國 資料圖去年冬至在香港度過,我特意吃了餃子以為慶祝。
  • 香港疫情嚴峻!全港停課推至1月10日,最嚴限聚令延長!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今日有85宗確診,病人編號為8154至8238,患者年齡分布1至89歲、40男45女,當中21人在社區檢測中心發現。包括鯉魚門邨鯉生樓共有3個單位中招,3戶都並非同樓層及座向,有患者跟「跳舞群組」相關;德泰大廈則有3個單位6人確診,2戶同座向,有患者涉及「跳舞群組」及工作場所,但未肯定是否被上班地點感染。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指,早前確診的男護士,其密切接觸者、九龍醫院延續護理病房女護士亦確診。她最後上班日為12月16日,無病人及同事是其密切接觸者。
  • 冬至百福至,你準備好吃團圓飯沒有?
    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正是發生在「冬至一陽生」之時。且看《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卻說曹操在大寨中,與眾將商議,只等黃蓋消息。當日東南風起甚緊,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東南風起,宜預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
  • 冬至大過年!廣州餐飲店推特色套餐,不少市民選擇出外就餐
    記者走訪廣州市內部分食肆餐館,發現粵菜餐館更重視冬至,團圓餐也離不開雞魚鵝肉和寓意「團團圓圓」的湯圓。冬至大過年,不少市民選擇出外就餐坐落於沙面的白天鵝賓館有7家餐廳,最出名的當屬摘得米其林一星的玉堂春暖餐廳。玉堂春暖為高檔粵菜館,大眾點評上人均消費451元。
  • 冬至史話
    冬至過節的習俗,最早起源於西周,正式成型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沿襲至今。最初的冬至節,如同現在的春節一樣被重視。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逐日加強,代表下一個日月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歲首)。《漢書》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周秦時期的先民,在冬至這一天,要舉行祭祖與賀歲等儀式,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自漢武帝推行夏曆(即農曆)之後,才出現了專門的春節,但冬至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向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稱為「賀冬」的祝賀儀式,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
  • 冬至滷菜市場提前火了
    貫穿冬至元旦春節蘇式滷菜茶食聯袂登場「每年冬至前都要軋鬧猛採購杜三珍滷菜」,昨天一位提前「批量採購」滷菜的市民說,準備全家聚一聚提前過節,多買點「吃一夜」。「蘇式滷菜、糕點茶食等銷售大旺季從15日起提前啟動」,據杜三珍、趙天祿掌門人周斌介紹,為配合「雙12蘇州購物節」活動,從即日起啟動的「蘇州好味道」展示、體驗、故事徵集活動將延續到明年2月,貫穿冬至、元旦、春節等重大節點,杜三珍、趙天祿等蘇幫滷菜、蘇式茶食製作團隊提前總動員,從組織貨源、挖掘復原到加緊生產,冬至前拉開場子的「蘇州好味道」展示品嘗等系列活動豐富多彩優惠多多,請市民品嘗體驗。
  • 救死扶傷16年,他第一次和父母爺爺吃中秋節團圓飯
    因為今天,他要和85歲的爺爺、年過花甲的父母、姐姐一起吃團圓飯。 忙活一下午,三個多小時,趙明東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豐盛的團圓飯。舉起酒杯,一家人開開心心吃團圓飯。
  • 別問了,廣州的冬至,真不止吃湯圓!
    但其實,冬至並不只是吃湯圓餃子!特別是在廣州,冬至的習俗和美食,你都完全了解嗎?舊時的冬至習俗冬至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古人認為冬至陽生,過了冬至,白晝就會一天比一天長,所以自古以來,冬至都是最受重視的節氣之一。古代的廣府人過冬十分隆重,有祭拜祖先、舉行開學禮、吃魚生、餵耕牛吃「大餐」以及「飼耗」等習俗。祭拜祖先
  • 冬至吃什麼?紫砂鍋燉湯領銜三主食
    一家圍在一起吃什麼,是冬至節日每家每戶都要考慮的大事,在南方流傳上千年的風俗「冬至大於年」,這一天比春節還熱鬧,食物比春節還要豐盛。冬至吃什麼那麼冬至吃什麼?第一:冬釀酒。蘇州的冬至節應該是最熱鬧的,每家每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雖然現在有可能不在家裡直接做飯,那得也要到飯店裡聚餐一頓,到飯店裡定包廂得提前幾個月訂,否則就沒有桌位了,不管在飯店還是家裡,冬釀酒是少不了的,冬釀酒成為冬至一道主食。冬釀酒喝起來有點兒甜,裡面有桂花,一打開就有桂花香味,酒精度2度左右,老少皆宜,價格不貴。
  • 冬至,回家吃湯圓啦!
    冬至冬至一到意味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數九」寒天無錫人有這樣的說法「乾淨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乾淨年」意思是冬至這一天如下雨一到冬至遠方的遊子會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和家人圍坐在爐邊熱熱鬧鬧吃頓團圓飯驅散整個冬天的寒氣每一個節氣
  • 今年冬至家庭聚會,喝點好的
    不管南方北方,這一攤,闔家團圓圍坐一桌,包餃子吃湯圓、下廚做一桌好菜,犒勞辛苦的一年,滿滿一桌好菜好飯,就是比不可少的存在冬至喝酒不僅不僅能起到養生的效果,也能起到驅寒暖身的效果正所謂「餃子就酒,越喝越有」但是餃子雖然好吃也不宜吃得過飽,酒雖然好喝也不能喝到頭昏腦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