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纖維的前世今生!聽浙江大學高超團隊講述

2021-02-18 高分子科學前沿

近期,浙江大學高超老師團隊應邀在國際材料學領域頂級期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發表題為"A Review on GrapheneFibers: Expectations, Advances, and Prospects "的綜述。高超團隊在綜述中從四個角度呈現了石墨烯纖維的特點:製備技術、形態控制、結構與性能的關係以及結構功能一體化。石墨烯纖維是由石墨烯片沿一維方向宏觀組裝而成的新型碳質纖維。碳質纖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860年,彼時斯旺和愛迪生先後將碳絲密封起來,利用碳絲的導電性能和灰體輻射的原理製備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電燈泡。100年後,日本的近藤昭男等人開始了碳纖維的研發,作為一種具有極高機械強度和模量的高性能纖維,碳纖維在承重和複合材料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2年,清華大學範守善院士提出了將碳納米管作為基本單元組裝宏觀碳質纖維的理念,並利用幹法牽伸的技術成功得到宏觀連續的碳納米管纖維。碳納米管纖維繼承了碳納米管良好的傳導性能,且具有極佳的柔性。2011年,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利用溼法紡絲的技術製備出宏觀連續的石墨烯纖維。不同於以往的碳質纖維,石墨烯纖維的構築基元是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機械強度等性能的二維晶體石墨烯,纖維的內部結構三維有序、緻密均一,有潛力將碳質纖維的性能推向一個新階段。高超教授團隊用一張眼圖從四個方面枚舉了石墨烯纖維的特點。從製備技術上看,石墨烯纖維展現出四大優勢(4 advantages):可以批量生產的氧化石墨烯原料;氧化石墨烯自發形成的液晶結構;氧化石墨烯原絲的自融合和自癒合能力;種類多樣且成本低廉的還原方法。從形態上看,通過調控紡絲的工藝可以得到六種形態的石墨烯纖維:實心柱狀、帶狀、中空、螺旋狀、多孔和核殼結構。石墨烯纖維三維有序的結構具有四大優點(4 merits):超大的晶體尺寸;可以嚴格控制的缺陷密度;內外部豐富的褶皺;能夠複合多種維度的客體分子。在多個領域發揮功能(X-uses and applications):多功能織物、輕質導線、能量收集及轉換、可穿戴儲能裝備、柔性電子器件、神經信號記錄微電極等。石墨烯纖維的工程化圖3. 石墨烯纖維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在每個環節中的期望、成果和挑戰石墨烯纖維製備的主要原料是氧化石墨烯,其組裝方法多種多樣,目前主流的技術手段仍然是溼法紡絲。在溼法紡絲過程中,氧化石墨烯經過剪切流動、凝固成型、牽伸取向等一些工序之後得到結構密實的氧化石墨烯纖維,再經過化學還原和石墨化處理之後即可得到石墨烯纖維。經過數年的發展,石墨烯纖維的單批次生產規模從數米長提升到了數公裡長。在將石墨烯纖維的生產推向工業化的進程中,高超教授團隊列舉了現階段在每個環節中已經所取得的成果、所遇到的挑戰以及期望實現的目標。高超教授團隊從構築單元的組裝方式出發詳細探討了石墨烯纖維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如圖4所示,在組裝過程中,石墨烯片的堆疊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鬆散堆疊,另一種是緊密堆疊。鬆散堆疊得到的石墨烯纖維在內部和外部會形成豐富的褶皺,通過調節褶皺的幅度可以製備高柔性的電子器件,也可以與其它材料實現緊密的界面結合,或者負載其它維度的分子形成具有多種性能的複合材料。石墨烯片的緊密堆疊可以得到結構緻密的高性能纖維。對於高性能的石墨烯纖維纖維,可以進一步的從七個角度出發對纖維的結構進行優化,它們分別是:密度、晶界、孔隙率、直徑大小、軸向取向、徑向堆疊以及層間作用力。這些微結構從力學性能和傳導性能的角度決定著石墨烯纖維的強度、模量、導熱和導電性能。通過結構優化,石墨烯纖維的機械強度已經超過2 GPa,模量達到400 GPa,導電率達到一百萬西門子每米的級別,而導熱係數也超過了1500 W m-1 K-1,在某些領域超越傳統的碳質纖維。圖6. 石墨烯纖維已經實現和潛在的結構功能一體化應用從軍用和民用兩個領域出發,高超教授團隊綜述並展望了石墨烯纖維的應用領域,主要是結構功能一體化的場景。在軍用領域,比如汽車、輪船、人造衛星等,所有需要輕質、高強和導熱支撐體的零件都可以用到石墨烯纖維。在民用領域,依託於良好的導電性能,機械強度和柔性,石墨烯纖維可以做為輕質導線在極寬的溫度範圍內工作;另外,石墨烯纖維可以製備成柔性織物穿戴在人體表面,作為纖維狀電池或者電容器的電極實現儲能器件的可穿戴,可以利用電熱轉換實現醫療保健和電磁屏蔽,也可以開發石墨烯纖維的光電性能實現遠距離的信號傳輸。該綜述是納高研究團隊對近十年來石墨烯纖維領域研究工作的系統總結,對該領域的發展問題進行了剖析,並對石墨烯纖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納米高分子高超課題組的方波博士和博士生暢丹,許震特聘研究員和高超教授為共同通訊。該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部重點專項基金的資助。

---完---

來源:高超課題組

聲明:凡本平臺註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平臺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並不意味著本平臺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們的微博:高分子科學前沿歡迎和我們互動

添加主編為好友(微信號:gfzkxqy,請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邀請您加入學術圈、企業界、碩博聯盟、北美、歐洲、塑料、橡塑彈性體、纖維、塗層黏合劑、油墨、凝膠、生物醫用高分子、高分子合成、膜材料、石墨烯、納米材料、表徵技術、車用高分子、發泡、聚醯亞胺等一系列技術交流群。同時可以在菜單中回復交流群」,獲取群目錄。

添加 小編  微信(務必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

邀請您入討論群

( 微信二維碼  掃碼添加)

我們的QQ交流群:451749996(務必備註:名字-單位-研究方向)

投稿 薦稿 合作:editor@polysci.cn

相關焦點

  • 浙大高超、許震團隊《AFM》:插層增塑紡絲法在高結晶度石墨烯纖維...
    石墨烯纖維是石墨烯片沿軸向有序堆積排列而成的連續相組裝材料,是由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團隊於2011年首次提出並率先製備的高性能多功能新型碳基纖維,具有高導電、高導熱、低密度等特性,在柔性導線、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鋰電池、傳感器等方面展現出誘人的前景,成為新的學術研究熱點。
  • 浙江大學許震、高超團隊:以氧化石墨烯為例初繪二維大分子構象工程...
    基於兩個基本問題的深入思考,近期,浙江大學許震、高超團隊應邀在《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上發表了題為「Co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Two-Dimensional Macromolecules: A Case Study with Graphene Oxide」
  • 浙江東華纖維製造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石墨烯纖維
    浙江東華纖維製造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石墨烯纖維 2020-10-13 09:01:13 來源:紡織網   什麼是石墨烯?
  • 浙大許震、高超團隊:以氧化石墨烯為例初繪二維大分子構象工程藍圖
    近期,浙江大學許震、高超團隊應邀在《Accounts of Material Research》期刊上發表了題為「Co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Two-Dimensional Macromolecules: A Case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袁勇麟教授向學生講述《協和的前世今生》 楊競雯/攝袁勇麟教授是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原院長,學院沿用其校名,希望繼續創造獨具我院特色的新的大學文化。」袁勇麟教授表示。《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談及學院的「今生」,
  • 2016年不可不知的10大石墨烯科技前沿!
    1.浙江大學高超團隊實現高性能石墨烯纖維的規模化製備浙江大學教授高超研究團隊近日在石墨烯纖維的規模化製備及高性能化等方面再次取得新突破,兩篇論文先後發表於《先進材料》。高超團隊針對如何提升石墨烯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導電性能兩大關鍵問題開展了系統研究。
  • 阜陽本土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在網絡走紅
    原標題: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背後的故事最近一段時間,本土文化紀錄片《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在網絡上火了。紀錄片用光影,記錄了奎星樓的「前世今生」,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點讚。紀錄片是誰拍的?是如何拍出來的?
  • 浙大科學團隊無機材料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高超教授團隊最近設計製備出了高度可拉伸的全碳氣凝膠彈性體,並且表現出優異的性能,今後有望應用在柔性器件、智慧機器人及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浙江大學高超團隊與石墨烯的結緣高超團隊與石墨烯的情緣已有十年之久。「石墨烯本身是一個『很小』的材料。國際科研領域已經對它的納米級結構分析得非常透徹了,我們想看看,把它組裝起來變『大』後會怎麼樣。
  • 去看明城牆600年「前世今生」
    今年7月3日,是明孝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6周年的紀念日,明孝陵博物館推出了《匠心鑄造——南京明城牆故事展》,講述許多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動人傳說,帶你解密這座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前世今生」。
  • 聽,20000棵池杉講述它們的前世今生
    一葉扁舟划過,水波蕩漾,樹影婆娑,猶如這一株株池杉正在講述他們的前世今生。池杉,杉科落羽杉屬植物,也稱池柏,沼落羽松,耐溼性很強,適合長期在水中生長。池杉原產於北美東南部沼澤地區,為古老的孑遺苗木之一,於上世紀初作為珍稀樹種引進到我國,當時的種子可謂與黃金同價,由荷槍實彈的士兵一路押送,來到江漢平原生根發芽。
  • 3所高校開設課程 講述武漢前世今生
    近兩年,為了讓在漢讀書的學生更好地了解他們學習和生活的城市,華中科技大學、江漢大學、長江職業學院等高校陸續開設了介紹武漢城市史的課程。  華中科技大學:  課堂搬到武漢歷史文化街區  上周六,華中科技大學夏增民老師帶著20名學生前往武昌老城北片及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進行現場教學,實地了解武漢的前世今生。這是華中科技大學針對啟明學院學生開設的特色公選課——《文化與自然遺產》。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大學的「前世今生」
    教育名嘴「張雪峰」說過近年來,學校紛紛進行更名操作,一個個高大上的「XX科技大學」「XX理工大學」「XX工業大學」紛紛出爐,反而逐漸讓人們看不懂這個學校曾經的重點辦學了,而也讓家長們愈加困惑。如何進行大學的選擇才是正確的?還是要了解大學的「前世今生」。
  • 浙大研發石墨烯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可用於紅外光電器件領域
    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由浙江大學高超、許震團隊和浙大科創中心微納電子學院徐楊團隊合作完成,論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方波博士和微納電子學院的Srikrishna Chanakya Bodepudi博士。該工作探索了宏觀石墨烯纖維在中紅外區域的發光和探測性能,並基於此構建了首套纖維基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 石墨烯纖維紗的性能及其應用
    在國內,相關技術人員通過打開分子鏈,嵌入金屬模板,利用高科技高溫煅燒這一航天技術,成功從玉米芯纖維素中研製出生物質石墨烯,全球首創,成為2016年纖維新秀。   用石墨烯纖維面料的獨特功效   1、體溫即可激發的遠紅外   石墨烯特有人體體溫激發遠紅外功能,促進血液微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效放鬆肌肉緩解疲勞,用石墨烯纖維面料製作貼身衣物,親膚能改善血液微循環,緩解慢性疼痛,有效改善人體亞健康。
  • 10個角度揭秘前世今生,我信了!
    或者會不會是這些特殊的人擁有自己的非凡能力,是因為他們前世做過同樣的事情?比如莫扎特的音樂之所以能夠完成他的驚人的壯舉,正如他聲稱的那樣,因為他在很多次輪迴中都是音樂家。2015年,英媒曾報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5歲男童盧克·呂爾曼,從2歲開始,他就不時向父母講述自己的前世。盧克稱,他上輩子是一位名叫帕姆的黑髮女子,30歲的時候因從失火的房子中跳出喪生。
  • 講述成語的「前世今生」——讀《王立群智解成語》
    整本書講述了近300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語故事,在這些成語中,有的我們能脫口而出,卻不知它出自何處;有些我們經常引用,卻不明白它的演變;還有的成語我們行走在大街小巷隨時都能看到,卻不清楚它背後隱藏的感人故事。正如王立群所說的:「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對於成語,我們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  今生作者是善男信女至誠聽  聽念三世因果文今生守寡為何因  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  前世忘恩負義人今生眼明為何因  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
  • 《X戰警》的「前世今生」,團隊協作比個人英雄更重要
    區別於以往所看見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那就是去掉了個人英雄,強調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而到底是顛覆世界還是維護世界,「變種人」又該何去何從,也找到了生存之道。正邪不兩立,正義往往最終是會戰勝邪惡的。但是在X戰警身上,除了他們每個人鮮明的特徵,性格之外。還有亦正亦邪的人物,像是魔形女、萬磁王、還有可愛的金剛狼羅根。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