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8 0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高大偉:歡迎來到天津世界智能大會全球對話,很高興能邀請到兩位專家和我們進行這次很有意義的對話。首先,請問蘭賽教授,在你看來為什麼人工智慧如此重要?
蘭賽:人工智慧就像是神奇的魔術棒,它能與最前沿的技術結合,創造出智能的東西。比如,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結合就產生了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市場需求。因此,我們將迎來智能化的未來。這就是人工智慧的魔力。
高大偉:非常感謝你提到智能化的未來,以及字節與算法的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坐在蘭教授旁邊的是著名教育專家王華教授。我想問問王教授,你怎麼看科技對教育的影響?
王華:我認為至少有兩方面的影響,一是科技對教學方法的影響,二是科技對社會的影響。從教學方法來看,我認為科技正把我們從簡單的傳授知識推向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即人工智慧、情商和共創三者的結合。第二,關於社會影響,我們看到新技術可以促進教育公平,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更廣泛地接觸到科技,開啟個性化的學習旅程。
高大偉:這一點很有意義,因為你認為人工智慧將會帶來更具包容性的教育模式,這對我們的社會發展來說也非常重要。蘭教授、王教授,再問兩位一個問題。世界智能大會將會討論許多不同的技術。展望未來,從技術變革角度而言,你認為我們最需要關注是什麼?
蘭賽:這是一個好問題。我認為未來最需要關注的是科技如何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隨著技術進一步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更多地關注隱私保護。我們需要讓科技與人類和諧共處。這對於我們的社會來說是一個挑戰。
高大偉:非常感謝。你們都知道,我來自巴黎,當你們談到美國生態系統、中國生態系統,我就會自然地想到歐洲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可能也需要在世界智能大會上討論中國、美國和其他科技生態系統的問題。我知道你們的時間很寶貴,所以我問最後一個問題。技術在本質上是與創新緊密相連的。如何推動創新也是天津世界智能大會的議題之一。我想問的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如何促進創新?如何確保我們的學生或商業領袖具有創新思維?
蘭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關注基礎研究、基礎科學教育。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所以我相信,未來中國會有更多的創新。
王華:我想補充兩個關鍵詞,一是去中心化,二是擴大開放。中國已經是一個創新大國,如果我們能在創新領域進一步去中心化,學習全球先進技術,我相信中國會在科技領域更加成功。
高大偉:天津世界智能大會的召開表明我們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全球化的中國,還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中國,它將越來越有能力引領全球創新。非常感謝王華教授、蘭賽教授。
王華、蘭賽:謝謝你,大偉。
原標題:《高大偉對話王華教授、蘭賽教授:智能大會將帶來更具包容性的教育模式》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