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雞眼又不是雞眼,腳底長了這種繭不但疼還會傳染

2020-12-22 騰訊網

隨著天氣轉暖,戶外運動的增加,有一種皮膚病也開始慢慢增多。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門診近日就來了這樣一對焦急的母子。

患者母親:醫生,你快幫忙看看,我兒子才6歲,這腳底怎麼像老太太的腳,長滿了老繭。

醫生:您先別著急,讓孩子把襪子脫掉,我給您仔細檢查一下。

患兒:醫生你不會弄疼我吧,我滑旱冰的時候腳可疼了。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石紅喬主任湊上前拿出簡易皮膚鏡查看,便發現了問題。只見小男孩嬌嫩的腳底板多處汙灰色的丘疹連結成片,表面角化,粗糙不平,較大一處皮疹上有數枚小黑點,仔細檢查腳趾間隙還有散在細小發亮的丘疹,石主任解釋,這些也都是蹠疣的早期,後面還會逐漸增大。這位患者年紀小,正處在活潑好動,喜歡玩耍、蹦跳的階段,任由蹠疣發展會影響到小朋友的生活,建議採用雷射和外用藥物的治療。

小朋友也能接受的治療方案

患者母親:打雷射疼嗎?馬上孩子就要開學了,我兒子平時愛運動,就怕打針,又怕疼,今天就我一個人來的,我怕他不能配合治療呀。

醫生:這樣吧,考慮到患兒是多發性蹠疣,普通雷射不一定一次可以打完,且容易復發,加上怕疼又有迫切的行走需求,蹠疣皮損通常深入真皮層,並伴有廣泛角化,因此單一的治療效果局限,且易復發。我們的治療思路以破壞疣體,刺激局部免疫反應,調節皮膚生長為主要手段。我為他制定一個「點陣雷射+中藥外用泡腳」的方案。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王丹旭醫生介紹,點陣雷射可發出均勻的多束微小雷射直達真皮層,在中心範圍內形成剝脫帶,以達到去除疣體,刺激局部免疫反應。當雷射治療完成後,以具有抗病毒、軟堅、散瘀的中藥外用泡腳,皮損雷射打孔處更利於藥液滲透,且連續每天堅持泡腳,更好的進行抗病毒治療,降低復發率。全過程無需麻醉,操作簡單,小朋友配合度高。

「外傷、摩擦、多汗」這些都是蹠疣誘發因素

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石紅喬主任介紹,蹠疣通俗點說就是長在腳上的疣,為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實是尋常疣的一種特殊類型,因為發生在足底,長期走路穿鞋受壓後大多數往往呈較為表平的丘疹,不易被發現,直到走路疼痛或者數量突然增多時才引起重視。一般通過直接或者間接傳染,外傷和摩擦是其誘因,當然足部的多汗也與其的發生有關。蹠疣具有傳染性,也有自愈性。但是自愈需要的時間較長,有的甚至數年,加上其傳染性大於其自愈性,所以皮膚科醫生都會建議治療。

目前單個或數量較少的蹠疣,建議以雷射、冷凍治療,但需要反覆多次治療,易復發,而且通過治療後也有可能產生疼痛及疤痕,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多發性蹠疣建議局部外用藥物,配合物理治療,嚴重者需全身治療。南京市中醫院石紅喬主任,採用點陣雷射聯合中藥外用泡腳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且方便易行,為眾多兒童、有迫切行走需求的患者提供了優質可行的治療方案。

蹠疣的預防措施是什麼?

石紅喬主任提醒,蹠疣與足底多汗有一定的關係,因此,保持腳底乾淨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要注意減少對皮疹的擠壓摩擦,保持鞋襪乾燥,有助於皮疹消退,能有效預防蹠疣。還需要勤換鞋墊,因為治癒後穿回舊鞋子,容易使得疾病復發。

通訊員 張明 莫禹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腳底長雞眼,一走路疼?簡易的小妙招,或能讓雞眼慢慢自行脫落
    有些人的腳上,尤其是腳底和腳趾間,容易長類似黃豆的小硬結,摸起來很硬,有疼痛感,小硬結的顏色發黃,頂端比較突出,看起來有點像雞的眼睛,所以這些小硬結被稱之為「雞眼」。雞眼其實有可能長在手上、腿上或其它任何皮膚部位,但以長在腳上比較多見。
  • 腳底長雞眼怎麼治療
    核心提示:腳底長雞眼讓患者很痛苦,常因疼痛而影響行走,雞眼是皮膚增厚形成的角質物,會深深得長到皮膚內部,長雞眼和足底或足趾長期受壓和摩擦有關,平時應注意預防護理和治療。   腳底長雞眼讓患者很痛苦,常因疼痛而影響行走,雞眼是皮膚增厚形成的角質物,會深深得長到皮膚內部,長雞眼和足底或足趾長期受壓和摩擦有關,平時應注意預防護理和治療。
  • 雞眼傳染嗎?雞眼怎麼治療?
    雞眼是皮膚病的一種,針對雞眼傳染的問題,大家想必是很關心的吧!那麼雞眼會傳染嗎?雞眼有什麼治療方法呢?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雞眼會帶來什麼危害呢?下面跟著重慶迪邦皮膚病醫院戴溱慧教授一起認真的了解下吧!雞眼傳染嗎?雞眼是不會傳染的。雞眼主要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和摩擦而產生,不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不符合傳染條件。雞眼其實就是自身腳底、趾間的皮膚長期受刺激或摩擦使皮膚角質化形成的。
  • 為啥「雞眼」反反覆覆?
    起「雞眼」,很多人都不陌生:一碰就疼,走起路來更是苦不堪言!年齡增大、長時間站立以及不合腳的鞋子,這一系列的「因」往往會造成雞眼。肥胖的人群,腿腳處的負擔就會加重,腳底的摩擦力就會增多,也易出現雞眼。另外,對於年紀大、病程長的糖尿病人,由於下肢血管病變等,會影響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雞眼問題會加重。」張偉說。 出現雞眼後,一般來說是很難自愈,而且總是反覆,怎麼回事?
  • 腳底長了小硬塊,走路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小心是它
    人腳底總是容易長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一種小硬塊,就使人疼痛難忍。一般我們會認為腳底的硬塊是雞眼,但其實根據成因的不同,小硬塊還有可能是疣。一、疣和雞眼有何區別雞眼是由於不斷地摩擦刺激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的厚繭,所以雞眼是以角質栓的形式出現,表面是平滑的,在不進行針對性按壓時,往往是沒有明顯痛感的。而疣就不同了,疣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伴隨的是腳底脫皮,腳臭等其他類似真菌感染的情況。
  • 預防長雞眼的方法有哪些 - 百度經驗
    雞眼是由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的圓錐形角質層增厚,有角質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外面。雞眼可壓迫局部的感覺神經,而引起劇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艱難。長了雞眼是很痛苦的,很疼,不敢走路,但是只要認真的預防,是不會得上這樣的疾病的。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該如何預防吧。
  • 腳底長了小硬塊,疼痛難忍?注意:不一定是雞眼,還有可能是疣
    由於對腳的關注度較少,這使得腳底剛長出雞眼後,很少能第一時間察覺,等到發現時,雞眼已經比較大了。腳每天被我們踩著,雙腳一直處於被壓迫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若走路姿勢不良、穿的鞋子不合腳、鞋底太硬等,腳底受到的摩擦變大,這樣局部就會長出圓錐形的角質物,也就是雞眼。
  • 腳上長雞眼,走路都疼,是怎麼回事?教你土方法,消除雞眼
    相信很多人都長過雞眼,一般都是長在腳底,出現的時候非常的疼痛,會影響到走路,不能正常的運動,很多人都比較好奇,為什麼自己會有長雞眼的情況。其實這個跟我們平時穿的鞋子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腳上會長雞眼?長期站立,平時經常站立的人或是走路,就很容易出現雞眼,這個是因為人體在站立或是行走時,那腳部的負重就會增大,特別是腳底。腳部的皮膚是容易受到擠壓或是摩擦,頻繁進行這樣的行為,那出現雞眼的頻率也會增大。
  • 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
    核心提示: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腳底長硬東西,可能是雞眼,也可能是其他問題比如蹠疣、胼胝等,這幾種問題的處理方法都不同,應該分辨清楚後再進行治療。下面來講講雞眼、蹠疣、胼胝的症狀特點。   腳底長的一個硬的東西是雞眼嗎?
  • 腳上長了雞眼很疼走不了路怎麼辦?
    因為工作原因,每天都是高跟鞋陪伴,客人面前步履翩翩滿面堆笑,實際上腳疼的不行,面對自己是愁眉不展,疼得都走不了路,腳上的雞眼已經很長時間了,怎麼挖都長起來,該怎麼辦呢?雞眼的形成是由於局部皮膚長期抗體受到擠壓摩擦而造成增生的角質層。
  • 腳底硬塊可能是病毒疣,不一定是雞眼!
    腳底若出現硬塊,就是雞眼嗎?
  • 走路總感覺腳底疼痛有疙瘩你要小心啦 這可能是雞眼啊!
    走路總感覺腳底疼痛有疙瘩你要小心啦 這可能是雞眼啊!好發於經常行走或長久站立的人中,往往 摘要:   有些人在走路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腳有點痛,似乎腳底長了一個隔腳的東西,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雞眼了,那麼究竟腳上是怎麼會長上這樣一個東西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腳上長雞腳是怎麼回事,希望能幫助大家解決心中的疑惑,並且帶來一些幫助。
  • 為何有人腳底會長「雞眼」?熱水泡腳能去除嗎?告訴你靠譜的辦法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的腳底會長雞眼,對正常活動與腳部健康都有很大的影響,雞眼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長呢?放著不管會不會自己好?如何才能有效的緩解呢?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早了解早受益。雞眼的大小跟黃豆差不多,突出於皮膚,顏色多為黃色,數量可多可少,看起來很像雞的眼睛,也就因此得名了。雞眼一般會長在腳底或小腳趾的外側,由於腳部經常受到壓迫、摩擦或擠壓,腳底皮膚就會自我保護,不斷變厚變硬,跟老繭似的,久而久之就會長成雞眼。
  • 腳長「雞眼」是怎麼回事?試試這些方法,幫你徹底「消滅」雞眼
    雞眼,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疾病,一旦出現雞眼的話,對生活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走路都不敢用力,因為特別疼,那麼腳上長雞眼是怎麼回事?一、腳上長雞眼是怎麼回事?而常見的情況就是下面幾種了:1、長期穿不合腳鞋子一雙舒服的鞋子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鞋子不合腳的話,就容易形成腳墊、厚繭,我們的腳長期受壓、摩擦,就容易出現腳雞眼,甚至引起腳部局部結構畸形。
  • 腳底板長了小硬結? 也許你得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
    小周(化名)3月前發現左足底長出一個小硬結,不癢不痛。鄰居王娭毑建議他用雞眼膏治療,她還說,自己以前就是用雞眼膏貼好的,效果非常好。如今3個月過去了,小周的「雞眼」不但沒有治好,反而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小周終於忍不住到醫院就診,湖南中醫附一中醫外科陳其華教授檢查後說,小周長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zhí)(yóu)。
  • 手上長雞眼怎麼辦
    得過雞眼的人肯定知道那種疼到不敢走路的感覺,想像一下鞋裡有個石子膈著肉你還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嗎?今天我就來帶大家了解下雞眼。  雞眼一般發病於青壯年和老年人,主要原因是長時間的站立行走對腳的摩擦和長時間壓迫所造成的。通常會在腳底長出倒錐形的角質栓,行走時會有疼痛感。  如何治療雞眼?
  • 蹠疣當雞眼 傷腳又傷身
    最近一段時間,小張發現自己的腳底有一處皮膚突了出來,並有疼痛感,小張認為這是雞眼,就自行貼上了雞眼膏。可幾天下來,不僅疼痛感沒有消退,反而原來皮膚突出部位還開始向周圍蔓延。這時,小張才匆匆前往皮膚科就診,皮膚科的醫生告訴小張,他腳底長的不是雞眼,而是蹠疣。那麼,蹠疣是什麼呢?這和雞眼又有什麼區別呢?
  • 腳底上長了「雞眼」怎麼辦?如果不管會自愈嗎?告訴你靠譜辦法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受到了「雞眼」的破害,尤其是上班族的女性,長期穿著高跟鞋,雙腳活動的空間範圍非常小,經常擠在一起,就容易長老繭,以及「雞眼」。這「雞眼」到底是什麼呢?所謂的雞眼會經常出現上腳趾的關節處、腳底下,看起來和老繭非常相似,其形狀是一個黃色的小圓點,和雞眼大小差不多,所以命名為雞眼。觸摸雞眼部位會很硬,並且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對付雞眼,在民間還有很多妙方、偏方,在小攤上還賣很多藥材、藥膏,宣傳短時間內就能痊癒。
  • 【微科普】腳底有硬塊不一定是雞眼 可能是病毒疣
  • 長雞眼別擔心5個實用治療雞眼的方子
    雞眼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多長在腳底,形狀有點像雞的眼睛,所以大家都叫它雞眼。雞眼是受皮膚長期壓迫或摩擦產生的,角質層變厚,類似於小硬幣一樣大小很堅硬的肉刺。長了雞眼雖然說感覺問題不大,但是很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走路困難,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