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填報這14種情況會被退檔

2020-08-28 高考課堂

志願填報對每個高考生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每年都會有因志願填報而遺憾的事情發生,有些時候,即使同學們的分數達到投檔線,也可能出現被退檔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呢?家長和考生又該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檔或達線退檔的情況呢?

為什麼會出現高分落榜或達線退檔?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為因素。

主要表現有三種情況:

1:考生總分高於院校錄取線而沒有達到專業線並且不服從調劑。

2:高考總分達到相應批次錄取線,但相關科目較差或因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要求而予以退檔。

3:因各院校投檔線的人數都比實際錄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檔線上的「邊緣生」,很可能遭遇進檔後退檔的風險。

14種退檔類型及預防對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檔比例暗藏風險: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

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著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說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一般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報考時需要格外謹慎。

預防對策:

①「邊緣生」儘量選擇那些往年首輪投檔不滿額的院校。

②專業上不要過分挑揀並儘可能服從調劑。

③所報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數餘量。

④不能用錄取院校的最低分來判斷是否能達線。

2.檔案材料填寫有疑問,填寫錯誤或作假

預防對策:

考生填表時書寫要規範,字跡要清楚;嚴格按志願順序填寫;各種材料要真實客觀;表格完成後最少核對二次。

3.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專業標準

進檔後遭遇退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考生對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中要求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相關內容不了解,盲目填報引起的,志願填報一定要看清專業報考的條件。

預防對策:

熟悉體檢標準和特殊院校招生錄取條件,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避免誤闖「紅燈」。

4.所報專業相關科目成績偏低

許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並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語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要達到100分;錄取漢語言文學專業要求語文成績達到90分;錄取到經濟類專業數學成績至少要達到100分等。

一般來說,文史類專業、外語類專業、中醫學類專業對語文、文綜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理工類專業對數學、理綜科目的成績要求高一些。

醫學類專業、對化學、生物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外語、外貿專業,對外語筆試成績和口試成績都有一定要求。

預防對策:

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楚所報院校的要求。

5.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錄取線

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如天津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這種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的學生。

假如你參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選。最低錄取分往往就是最後一名被錄取的考生分數,有時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門)專業與最高(熱門)專業間的分數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間。

預防對策:

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

6.對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

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不絕對,只能作為填報志願的參考。

導致「大小年」現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該校錄取分數線的影響;

②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

③宣傳力度;

④幾十萬考生志願填報情況。

考生要避免「志願扎堆」,僅靠簡單尋找「大小年」規律作為志願填報的依據是根本不夠的,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縱橫分析,全面考量。

預防對策:

①參考該校連續三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說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說明是「小年」。「大小年」現象是一種人為因素造成的現象,要全面分析,靈活運用。

②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於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實力,只選「三熱」

不少考生在填報時只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

預防對策:

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選好保底院校。

8.不重視提前單獨招生院校

單獨招生分為單獨招生錄取院校和自主招生兩類。

單獨招生院校比較特殊,對考生特長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儘管招生數量少,但也有不少較好的特色專業。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

預防對策:

建議填報此類院校,擴大院校與專業的選擇範圍。

9.忽視第二批次院校的填報

第二批次院校數量大,有相當一部分不錯的專業,其畢業就業情況好於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別是一些新興的專業應予以關注。

預防對策:

重視填報好第二批次院校,為考生增加選擇的機會。

10.過分重視專業,不服從調劑

考生專業要求較高或不服從調劑(或不填寫),造成進檔後被退檔的風險。

預防對策:

①專業志願要考慮「服從調劑」。因平行志願的院校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

如果考生在填報專業中分數不算高,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就會造成進檔後被退檔。

在「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志願組合中,既要敢於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後被退檔。

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

②專業志願冷熱搭配要適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專業取分高低,不能全報熱門或高分專業,要保持專業志願間要有3-5分的差距。

如對專業沒什麼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調劑」。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簡章》形成死檔

有的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

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願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後才能與第一志願的考生排序;

有的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形成「死檔」。

預防對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二是量力而行,選報志願留有餘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願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12.沒有正確理解高招錄取關鍵環節而退檔

平行志願錄取過程的兩個關鍵環節是:

第一個環節是根據學校志願投檔,第二個環節是根據專業志願錄取。

第一個環節是第二個環節的前提,只有當你的檔案順利投入志願學校後,學校才會根據你的專業志願進行錄取。

平行志願可給考生增加選擇機會只在第一個環節起作用,與第二個環節沒有關係。

如山西一位家長給孩子報志願,理想專業是金融專業,為了保證專業並增加錄取機會,他在平行志願的前四個學校都選擇經濟類專業,這類專業招生數不足的學校寧肯空著也不填,而且專業均不服從調劑,而在第五個學校也就是最後一個院校填報了服從調劑。

這位家長的想法是,第一個院校進檔後如不能被金融專業錄取,不服從調劑就會進入第二個院校,如第二個院校還不能錄到金融專業就會落到第三個院校,直到第五個院校別無選擇時再服從調劑。

事實上,這位家長沒有把平行志願投檔程序搞清楚,如果該考生符合進檔條件被前面任何一個院校投檔,經濟類專業錄取不到又不服從調劑,根本不能進入下面的學校,只能作退檔處理。

13.堅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們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數量多,錄取的機率就會大些,但實際的情況是本地院校錄取人數多,報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預防對策:

立足長遠,擴大錄取機率。省外院校錄取人數少相對報考的人數也較少。

14.考生定位不準,院校「扁平」,造成滑檔

預防對策:

平行志願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間要有梯度。

每個志願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願梯度。

如果將分數差不多的幾所學校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第三志願順序,結果會使這幾個志願變為一個志願,第一個院校落榜,其後的志願也不會被錄取,浪費了錄取機會,導致所填志願都成為無效志願,造成整體滑檔或志願全部被採空的問題。

也有的考生甚至將分數更高的分數列為後續志願,形成志願倒掛(即無效志願)。

一般來說,院校志願梯度以20到30左右為宜。

考生如何才能避免被退檔?

高校退檔主要有這些理由:部分學校調檔比例超出1:1,而報考考生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不符合學校錄取要求;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為避免退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設置志願梯度,不要盲目「衝一衝」,也許你的檔案衝進了某個高校,但由於部分學校調檔比例超出1:1,而你剛剛踩上投檔線或超該校投檔線不多,可能被退檔;

(2)一定要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和各高校在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方面的要求,把工作做細;

(3)儘量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填報服從志願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服從志願,包括「學校服從」志願和「專業服從」志願。

其中「學校服從」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報院校錄取後,願意由計算機自動調劑投檔至該批其他未錄滿的院校;「專業服從」是指考生在學校不能滿足其所填專業志願的情況下,願意調劑到該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錄滿的專業。

填報服從志願可以降低被退檔的風險,但也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學校或者專業。

並不是選了服從志願就一定會被調劑,只有在未被自己所報院校錄取或不能滿足其所填專業志願的情況下才會被調劑。調劑的學校和專業不一定都是「冷門」或「不好」的;由於種種原因,有些「熱門」的專業沒有錄滿,在這種情況下,你也有可能被調劑到這類「熱門」專業。

在這裡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對「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時,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確對學校非常滿意,而且也沒有特別不喜歡的專業,服從調劑也無妨。

事實上,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對院校的專業不一定都了解,某個專業暫時不喜歡,進校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了這個專業之後,又慢慢喜歡上了。但若考生確實對某些專業比較心儀,有「非讀不可」的想法,則可適當降低院校的層次,選擇自己滿意的專業。



相關焦點

  • 高考填志願注意!這14種情況會被退檔
    志願填報對每個高考生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每年都會有志願填報遺憾發生,有些時候,即使同學們的分數達到投檔線,也可能出現被退檔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呢
  • 高考志願填報容易被退檔的11種情況,千萬不要等到落榜了才看
    ,但是每年也都會有關於志願填報的遺憾發生,有時,即使考生的分數達到投檔線,也可能出現被退檔的情況。學霸菌綜合整理後,對以下填報志願可能出現的11種退檔類型提出預防對策,家長和考生們收藏好哦~預防對策:①專業志願要考慮「服從調劑」。因平行志願的院校可填報多個,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
  • 被退檔的這14種原因,你「踩坑」了嗎?
    志願填報已經截止,部分考生在等待錄取的時候,會擔心自己的分數剛好卡在自己填報的院校的投檔線上,這樣被退檔的風險似乎很高。出現這種情況會是什麼原因呢?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退檔?小編整理了以下14種退檔原因,看看你在志願填報時是否「踩了坑」。
  • 考生報志願 兩種情況會被退檔
    從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獲悉,針對近日高考考生填報志願諮詢問題匯總,什麼情況下會被退檔備受考生和家長關注。市高招辦昨天對此進行了權威解讀。什麼情況下會被退檔呢?「這兩種情況會導致退檔。」市高招辦工作人員介紹,一是考生被投檔到院校(專業組)後,進行專業分配,由於考生達不到所填報的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不滿足所填報院校(專業組)相關專業特殊要求,如身體條件要求、單科成績要求等。市高招辦工作人員列舉三種被退檔的例子來解讀。第一種,比如,小天考了612分,被投檔到A大學1組。該專業組共設有10個專業。
  • 高考志願填報,5種原因導致退檔,4個辦法規避風險
    文|冷絲欄目|高考志願填報高校招生實行平行志願,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盡力規避退檔風險,但是,每一年都有部分考生因為個人填報不當而導致退檔。退檔造成的後果是較為嚴重的——直接滑落到較差的高校後者調到後一個批次。實際上,造成考生被退檔的原因雖然很多,約有5種情況;規避退檔風險的辦法也是很多的,至少有4種辦法。只要稍微留心,一般情況下,考生都能夠有效規避風險。
  • 退檔:填報志願時要非常關注的問題
    退檔,是每年高考都會出現的普遍問題,也是讓考生和家長最為糾結的問題。退檔的原因有多種,但如何避免被退檔,這一要考生地填報志願時進行科學的分析,還要對志願學校的錄取政策有充足的了解,提前做好準備。一般來說導致高考退檔的原因有這幾個方面:一、招生政策導致的退檔。
  • 掌握高考平行志願填報技巧,以防「退檔」
    高校具體使用哪一種方式, 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但也有一些高校的錄取原則是總分優先,專業之間沒有級差。就是說將錄取範圍內考生按總分排隊,當分數未達到第一專 業志願錄取分數線時,則看是否達到了第二專業志願錄取分數線,依次類推直到錄取到最後一個專業志願,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要仔細研究章程中的專業錄取規則,採取針對性策略)和單科成績要求。
  • 高考志願填報被「退檔」的5大原因,很多考生敗在了第二條
    每年高考志願填報時,都會有不少考生遇到退檔的情況,那麼退檔原因究竟是什麼?考生在填報時又該如何避免退檔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志願填報時經常出現的五種退檔情況,希望大家在報考時能夠規避!03身體條件不符合要求這類原因被退檔是最為遺憾的,每年都會出現少數因為身高、視力等身體條件不達標的考生被退檔的情況,這是因為考生沒有仔細了解所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盲目填報。
  • 填報專科志願,不服從調劑,也有可能退檔
    在填報志願環節,提前批志願填報和本科批次填報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而到了專科批次填報志願關注度有所降低。但不管是本科批次,還是專科批次,如果專業沒有服從調劑,同樣會出現退檔的情況。根據平行志願的相關投檔規則,共有6個志願,如果在投第一個志願時,被退檔的話,只能在下一個批次進行投檔了。
  • 第一志願錄取不了,會直接被退檔嗎?
    (重點2:第一志願滿人了會檢索第二志願,這時候還沒有被退檔)不幸他所填報的35個院校專業組都滿人,哪都沒位置投了,這就是投檔失敗,只能等補錄了。(重點3:所有志願都滿人,投檔失敗也可以理解為被退檔了)考試院的計算機處理完這8萬考生的檔案之後,他們的工作就告一段落了;而來排隊領取檔案的院校會拿著各自的考生志願回家,關上門來進行專業錄取,可以說院校接下來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 小心「脫檔」和「退檔」!專家這樣支招高考志願填報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專家這樣說脫檔 與 退檔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劉玉祥看到高考成績後,填報志願應當更加精準和有效。從往屆考生的教訓看,填報失誤導致的結果主要表現為脫檔與退檔。這兩種情況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率,原因在於考生沒有圍繞本人成績和高校招生要求填報志願。
  • 高考志願填報,這三種做法最容易滑檔退檔,家長一定注意
    高考志願填報,滑檔和退檔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原因是很多考生和家長在進行志願填報時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楚,或者是對志願填報和錄取的規則認識不準確,造成了志願填報的策略失誤,最終導致滑檔或者退檔。在一個錄取批次裡面,一個考生的電子檔案最多能被考試院投出去一次,如果沒有投出去,這就是滑檔;如果考生的檔案被投到了某個目標院校,院校在進行專業分配時,該考生的某些條件明確不符合專業規定,那麼該考生的檔案就會被退回去,就是大家說的退檔。滑檔和退檔的後果是及其嚴重的,也就意味著該考生在本批次已經結束了,只能走徵集志願或者下個批次的志願。
  • 廣東高考志願填報熱點問答,這幾件事沒做好很可能會被退檔
    問7:錄取時,在什麼情況下考生檔案會被高校退檔?答:從往年錄取情況看,高校退檔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一是不服從專業調劑被退檔。各高校在專業錄取時,有不同的專業錄取原則,考生檔案被投到所填報的院校後,如果所填報的專業志願不合理,按學校錄取規則都不能錄取,又沒有填報專業服從,學校無法進行專業調劑,則該考生就可能被退檔。從我省近幾年實施平行志願的情況看,因專業不服從而退檔的考生佔了退檔考生的大多數。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特別慎重考慮好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問題。二是因體檢不合格或報考專業受限而退檔。
  • 志願填報反面案例,694分被名校退檔,二次徵集志願才被錄取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這句話指的就是高考志願填報。對於高考生而言,高考季最重要的不僅僅是高考,志願填報也是同等重要。如果把高考比作高考「將士們」在考場「奮勇殺敵」,那麼志願填報則好比如何分得更理想的「戰果」,不然之前的努力就都都白費了。
  • 播優私塾姚老師:14種退檔類型及預防對策
    最後只能選擇復讀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達線退檔甚至高分落榜? 14種退檔類型及預防對策1.政策性落榜投檔比例暗藏風險: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3.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專業標準進檔後遭遇退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考生對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中要求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相關內容不了解,盲目填報引起的,志願填報一定要看清專業報考的條件。
  • 容易被退檔的11種情況,一定要仔細看
    ,有時,即使考生的分數達到投檔線,也可能出現被退檔的情況。,對以下填報志願可能出現的11種退檔類型提出預防對策,同學們和家長們一定提前收藏!預防對策:1、專業志願要考慮「服從調劑」。因平行志願的院校可填報多個,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如果考生在填報專業中分數不算高,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就會造成進檔後被退檔。
  • 放榜在即,分數出來後如何正確填報志願防止「滑檔」和「退檔」?
    考生們通常會選擇以下幾種方式:一、自主摸索有一部分考生和家長會依據報考指南,根據各高校以往的錄取分數線和招生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分數志願。二、花錢託人代辦現在有些專業人士開展了專門幫人填報志願的「業務」,只要你捨得花錢,人家會根據你的高考分數和個人需求為你量身打造最適合你的專業和大學,讓你剛好夠到分數線,不會出現「滑檔」和「退檔」現象。
  • 高考填志願知識點——平行志願為何也會退檔?
    之後將會為大家持續發布高考志願填報相關技巧及信息,請您點讚+關注,會持續更新的哦。但是從平行志願實行這幾年看,考生填報平行志願退檔的比率跟未實行平行志願之前差別不大。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大部分考生退檔的原因都是填報志願時選擇了專業不服從調劑
  • 第一志願被退檔後,有什麼後果?可以被第二志願錄取嗎?
    在志願填報當中,考生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滑檔或者退檔,因為這離自己的理想專業又遠了一步。即便如此,每年高考仍然有很多考生不小心被退檔了。其實退檔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及時的進行挽救,並且在常常關注徵集志願,一般情況下還是能夠被大學錄取到的。那麼考生被退檔後,可以錄取第二志願嗎?如果第一志願被退檔之後,有什麼後果呢?如果你不清楚的話,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 規避退檔風險,高考志願填報務必仔細研讀了解招生章程關鍵內容
    考生被投檔後,進入學校閱檔提檔階段,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可能被學校退回到省招生考試院,也就是被「退檔」。教育部規定,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高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原則上控制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如考生不服從調劑,還是會有被退檔的風險。因此,考生和家長務必了解清楚目標學校的調檔比例和相關承諾,志願填報時儘量避免被退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