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說一句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這句話指的就是高考志願填報。
對於高考生而言,高考季最重要的不僅僅是高考,志願填報也是同等重要。如果把高考比作高考「將士們」在考場「奮勇殺敵」,那麼志願填報則好比如何分得更理想的「戰果」,不然之前的努力就都都白費了。
當然,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是我們志願填報的前提,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多選擇的權利,但是並不代表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就一定會有讓自己滿意的結果。有的考生在志願填報環節出現了失誤,結果導致白白浪費了自己來之不易的高分。
雲南省今年高分考生很多,理科700分以上人數高達135人,就連文科也驚人地出現了1位700分以上考生,這個數據讓人瞠目結舌。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位主人公,他並非700分以上考生,但是他的成績依然十分優異,694分,排在210位。因為有14名同分考生的緣故,所以他的真實排名應該在全省197-210位之間。
按理說這樣一名成績優異的考生,雖然不能輕易確定被清華北大錄取,但是國內其他一流高校也應該 沒多大問題才對。然而事實卻讓我們感到驚訝。最終的結果是,這名考生第一志願被退檔,最終進行二次徵集志願,才被一所「985」大學錄取,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名考生的志願填報讓人看不懂,他自信地將清華北大放在了前兩位,隨後是復旦、上海交大醫學院,最後是中科大。根據云南省發布的一分一段表,以及清華北大往年在雲南省的招生計劃,這名考生應該能夠推測出,他這個分數幾乎不可能上清華北大才對,然而他卻依然堅持將清華北大放在前兩位。最後結果可想而知。其中清華大學今年在雲南省理科提檔最低分715分,北京大學提檔最低分713分,這個分數不是他踮腳就能夠得著的。
而除了清華北大之外,下一梯隊就是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這樣的一流名校了。這名考生並沒有選擇上海交通大學,而是退而求此次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然而他本以為這樣的報考方式穩了,可今年雲南省的高分考生真的太多了。其中復旦大學理科最低提檔線為710分,即便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提檔線也高達701分,他的計劃再次落空。
不過只要沒被提檔,那麼後面的志願就還有機會。於是到了他第5個志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的學校實力也是相當不錯,如果最後能被中科大錄取,也還算是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他運氣不錯,分數線剛好比中科大提檔線693分高1分,然而被提檔並不意味著能夠確定被錄取。因為提檔分數和專業分數並不同。
提檔之後,會根據你報考的專業,以及該專業今年的招生計劃進行擇優錄取。假設該專業只招3人,而報考該專業且被提檔的有5人,那麼就會根據成績排名擇優錄取前3人,後2人自然就不能被錄取。然後再看這2人是否服從志願調劑,如果服從,那麼如果其他專業沒招滿,則自動調劑到其他專業。如果不服從志願調劑,那麼就只有退檔了。
尷尬的是,這名考生並沒有選擇服從志願調劑,所以等著他的就只有被退檔。對於這名考生的選擇,我也能夠理解。既然你是奔著好的專業去的,那麼就應該知道該專業的競爭強度,同時更應該結合今年自己所處的位次以及該專業的熱度進行一個初步分析,如果沒把握,還不如降低學校預期,報考分數相對的一流高校。
被退檔之後,這名考生要麼選擇復讀,要麼選擇填報徵集志願。對於這名考生而言,694分選擇復讀似乎並不是很樂意。於是便準備在徵集志願上下功夫。結果一來二去,最終二次徵集志願才被電子科技大學錄取。要知道他這個分數直接報考電子科技大學,專業幾乎隨便選。然而徵集志願再報考電子科技大學,那麼剩下的專業就不見得是什麼好專業了,對於他而言,將來大概率會轉專業,甚至還會考研。但願他未來一切順利吧。
這個反面案例再次提醒大家,志願填報一定要多花心思,這不是想當然就可以了,而要結合大量的數據分析,來判斷自己被錄取的概率。比如結合自己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判斷出自己所處的位次,然後分析自己幾所心儀高校往年在自己所在省份的招生計劃情況,然後再分析自己心儀專業近些年的熱度情況,最終再合理確定報考院校以及專業。
填志願不是想當然,且填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