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人數不足、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追加招生計劃等情況下,高校完不成招生計劃時,就要向社會公布招生缺額計劃,即徵集志願。這就給第一志願錄取落選的考生提供了第二次填報志願的機會。
位於大慶市的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是黑龍江省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屬於農林類大學,今年遭遇了招生難。該大學三次出現在徵集院校名單中,最後一次徵集志願居然無人問津。
有網文介紹,去年江蘇一理科考生成績394分,當年填報了重點大學中山大學,並選擇了服從調劑。沒想到的是,中山大學江蘇投檔線為393分,他被錄取了。有人稱,這個考生是「撿漏王」,真會填志願啊!
高考
如果說上述考生撿漏上名校是個別現象的話,今年撿漏的考生可不是個別。例如,今年遼寧省提前批次錄取多所高校出現斷檔,分數線紛紛暴跌,出現低分考生上名校現象。據悉,中央人民公安大學、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等也出現斷檔。
據悉,內蒙古一考生分數是578分,全自治區分數位次排名為2095名,卻被清華大學錄取。廣西有一個文科考生,分數是516分,超過一本線16分,被國防科技大學泰語專業錄取。
今年的高考後,重慶的一名高分考生很背運,考了687分,卻被名校退檔,不得不選擇了徵集志願的大學。究其原因,就在於該考生填報志願時沒有選擇服從調劑。假若該生選擇了服從調劑,結果就會不同。
高考志願
上述情況不過是高考趣事。我們覺得更為有意義的事情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普及高等教育的時間已經提前來臨。這關乎到更多高考生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也就是說,考不上名大學不重要,重要的是考進大學深造不再那麼難了!
去年年初,教育部發布《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稱,我國已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
再看看近年來全國高考實際錄取率,2017年為81.01%,2018年為81.13%。而隨著職業院校擴招,高考實際錄取率繼續走高,而且地區差異大。浙江、內蒙古、廣東、福建、廣西、河北等省高考實際錄取率超過90%,其中浙江高達94.95%。
高考改革
去年6月,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顯示,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57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
我國有這麼多的大學,這無疑為考生提供了充分選擇的機會。且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即將邁入普及化階段,高考錄取率數據攀升,多元化招生改革,對很多考生而言,只要努力了,考上大學就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