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糖,我相信沒有哪個寶寶不喜歡吃糖,因為他們對於糖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於是很多父母會把其作為哄娃利器,孩子吃得高興了,家長也省心。看起來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但最近世衛組織對於孩子吃糖給出的建議是:食品生產商不應在嬰兒食品中加入糖分或甜味劑,若含有應進行標註並說明商品不適合3歲以下嬰幼兒。
世衛組織調查了7955種嬰幼兒食品或飲料產品中的數據,部分生產商增加了糖分,這會對孩子有以下影響:
1. 影響牙齒健康
三歲以下嬰幼兒還處於幼齒階段,含糖食物會直接對牙齒造成危害,糖分解後變成酸腐蝕幼齒。
2. 導致肥胖
甜食本身極易引起肥胖,大家應該都很了解。但肥胖的背後,則是會引起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
3. 抑制食慾、依賴糖
孩子吃了甜食之後,血糖會快速提高,孩子感覺飽了,吃飯時,自然而然主食就吃得少了,而飯後餓了,會繼續吃高糖食物,時間久了,會導致飲食不均衡,影響身體和智力發育,還會對糖產生依賴。
當然我們日常所吃的主食也是含有糖的,但這些天然食物中的糖家長不必擔心,真正要控制的是游離糖。
這樣做,可以有效減少糖的攝入:
(1)買兒童食物前,先看配方表
當配方表中有這些成分:白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澱粉糖漿、果葡萄漿、麥芽糖等成分時,家長就不要給孩子購買了。
(2)水果優先於果汁
家長在給孩子吃水果時,最好不要去渣或者榨汁,直接給孩子吃水果,對孩子健康更有益。而外邊飲品店的鮮榨果汁,家長也儘可能不要給孩子購買,鮮榨果汁的水果可能不新鮮,而且大部分果汁都會添加大量蔗糖進行調味。
(3)不要讓孩子過早吃含糖飲品
家長已經知道了含糖食物對孩子的影響,而且一旦給他們吃了之後,會很難阻止。那麼,家長一開始就應該儘可能不讓他們接觸到糖,奶油蛋糕、碳酸飲料、乳酸菌飲品等高糖食物,很多大人對這些食物的抵抗力都很差,更別說孩子了。所以,家長應該把握好,儘量不讓孩子吃這些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而壞習慣的養成,也會影響孩子一生。這就需要家長多費心思,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