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中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

2020-12-19 科學知識點1

值得驕傲!中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

人才的爭決定了國家之間的競爭,現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都十分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當然,我們國家也不例外。每年全世界都有各種各樣的創新型專利被申請,也有很酷哦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今天我們要說到的,當然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我國航天科工203所首次獲得了中國專利金獎。

具體來說,這一獲獎的專利是一臺可以實現了CPT原子的頻率標準的裝置,並且準確來說,這一專利金獎是由航天科工二院所獲得的,我們大家可能對於原子頻率標準這一概念不是特別的清楚,接下來我就為大家具體解釋一下。

我們所談道德原子頻率標準就是說可以通過原子進行躍遷的頻率的穩定性來確定更加精準的時間的頻率信號。

我們今天獲獎的這一設備的製造擁有很多的技術難關,但是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最終還是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將這一成果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這一成就對於我國的量子力學等方面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且在此期間,我國航天科工二院就一直致力於這一方面的研究,據官方回復,現在這一技術已經被應用在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們所獲得的這一專利金獎在全世界的範圍內都是會得到認可的,所以足以說明我國這一技術的成熟。

不僅僅是在量子力學相關方面的研究,我國這幾年在方方面面都作出了巨大的成就。我們在這裡也溫馨提示大家,我們所發明創造出來的東西一定要申請自己的智慧財產權,這樣才可以保證自己的智慧結晶不會被有心之人利用。

現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越來越好,更加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一定要重視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國家的未來就掌握在這些人的手中。

當然我們也一定能要走創新的意識,創新不僅僅是局限在國家的大層面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都可以進行創新。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俄羅斯米格-41戰機曝光,速度比殲-20快2倍,輕鬆吊打隱形機

中國第三艘055正式試航,和前兩艘比有細節改進,做了哪些優化呢

中國天問一號有多大?首次發射就是世界第一,其重量高達5噸

相關焦點

  • 航天科工203所首獲中國專利金獎
    日前,航天科工203所發明專利「一種實現CPT原子頻率標準的方法及裝置」(專利號ZL 201510956144.9)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是航天科工集團二院首次獲此殊榮。203所作為我國主要時頻標準及應用研製生產單位,長期承擔多型原子頻標研製任務,部分產品的性能指標已居國際先進水平,其發明專利通過光噪聲抑制、躍遷信號相干解調等技術突破,實現了信噪比和線寬等性能指標提升,相關技術在重大工程、交通網絡、電力系統和金融行業等領域應用前景廣泛。
  • 航天科工203所為風雲衛星打造精準「刻度尺」
    航天科工203所供圖中新網北京3月20日電 (吳巍 孫曉寧 郭超凱)記者20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中國計劃發射的風雲三號E星近日完成定標試驗。此次試驗流程更為複雜、工作時間更長、獲得的定標數據更加精準。203所為風雲三號衛星提供微波溫度計、微波溼度計、成像儀的定標服務,打造精準「刻度尺」。
  •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中國航天科工2019年十件大事 2020-01-1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天科工203所為「千乘一號」保駕護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日訊 (記者 姜天驕 通訊員 吳巍 張磊)日前,「千乘一號」衛星發射入軌取得圓滿成功。航天科工203所圓滿完成了「千乘一號」地面監測站電磁環境的監測和評估工作,為衛星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
  • 航天科工203所研發出井蓋監控系統
    航天科工203所研發的井蓋監控系統安裝於一處道路管井內。 203所/供圖 攝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 (吳巍)針對經常見諸媒體的城鎮道路上發生管井因井蓋缺失而傷人、「吃人」事件,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自主研發出一款井蓋監控系統,可在多種環境條件下,有效提醒、警告井蓋缺失或位移的管井周邊行人和車輛。
  • 航天科工203所助力海外智慧市政建設
    近日,航天科工203所智慧市政團隊繼遠距離虹膜識別測溫一體機實現海外成功應用後,又一海外項目成功籤署,項目實現了203所智慧市政項目的國際化經營的落地目標。  隨著中國走向世界步伐的加速,「智慧市政」的理念也從國內延伸到了海外。
  • 航天科工203所虹膜測溫設備中標多地安保領域項目
    本報訊 (倪 娜 記者王惜純)近日,航天科工203所(以下簡稱203所)遠距離虹膜識別系列產品連中三標,將為江蘇某地公安局、陝西某煤礦、安徽某地應急管理局提供近千臺套虹膜設備。據悉,此次203所遠距離虹膜識別設備在江蘇某地公安系統的使用,將大大提高公安系統對各類人員的排查效率和安全管控力度,為公共安全管控提供技術支撐。陝西某煤礦是203所遠距離虹膜測溫識別產品首次進入煤礦安保領域。由於煤礦工作的特殊性,礦工在上礦歸來後,灰塵、汗水、器具遮擋,面容識別比較困難,「刷眼」可以有效提高識別精準度,更加快捷方便確認人員身份。
  • 航天科工203所成功研發超穩晶體振蕩器
    光明網訊 日前,航天科工203所成功研發超穩晶體振蕩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產品已經交付給用戶使用,實現產品化。高穩晶振作為基準頻率源,作為系統「心臟」,有助於提升定位精度和測距準確度。
  • 航天科工203所北鬥檢測中心通過複評審
    本報訊 (吳 巍 記者王惜純)近日,航天科工203所北鬥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通過複評審。在取得檢測中心資質的3年時間裡,該所立足北京,服務華北地區,不斷充實業務能力,開展各類北鬥衛星導航終端產品的檢測,涉及交通、電力、船舶等行業,服務國計民生。
  • 航天科工203所職工「冬衣送暖」獻愛心
    本報訊 (通訊員 丁默)近日,航天科工203所開展了以「冬衣送暖」為主題的捐助活動。據203所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所向全體幹部職工傳達了海澱區民政局「愛心暖陽」系列之「戰疫情奔小康」主題社會捐助活動的文件精神,號召幹部職工心繫災區和貧困地區,傳遞愛心。隨後,所領導帶頭捐款捐物,各部門積極響應,職工紛紛慷慨解囊。
  • 航天科工203所面源黑體已順利投產
    針對目前紅外測溫槍、紅外成像測溫儀等測溫設備的校準需求,航天科工203所迅速開展了實時在線校準裝置的研製。日前,203所自主設計研發的面源黑體已完成批量生產。  該面源黑體主要用於現場紅外測溫系統的實時校準,以減小其受現場複雜環境影響所產生的誤差,從而有效提高測量準確度,降低體溫是否超標誤判的風險。
  • 輝煌「十三五」報導之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天工量物 奏響軍工...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強大「心臟」、貴州「中國天眼」周邊「寧靜」的電磁環境、每晚新聞聯播開播前的精準報時、城鎮街道地下管網的全天候守護……從浩瀚太空到地下空間,從國家重大工程到百姓日常生活,「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的技術與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家現代化建設主戰場。
  • 中國航天科工天地協力保障「天舟一號」
    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副總指揮單位,中國航天科工所屬8家單位為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共提供45臺套單機產品、近70萬件各類工業基礎件產品,為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天地一體化的安全保障支撐,為我國自信邁入「空間站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觀風測雲——記航天科工203所風雲青年突擊隊
    在航天科工203所有這樣一支默默無聞的年輕隊伍,雖然人數不足10人,平均年齡也只有三十多歲,卻承擔著國內唯一能夠開展微波輻射計真空定標研究和服務的重任,其自主研製的星載輻射計真空定標裝置先後為風雲、海洋、嫦娥系列衛星提供定標服務,他們就是「風雲青年突擊隊」。
  • 東嶽子公司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淄博實現了零突破
    做學生的時候除了放學沒有作業外,最開心的莫過於獲得了獎勵。不管是學校發的「三好學生」,還是只是班級上得到的小紅花,都能開心一整天,仿佛得到了全世界一樣。所以,這次東嶽集團旗下子公司山東華夏神舟新材料公司的一種「全氟離子交換樹脂及其製備方法與應用」獲得中國專利金獎時,應該會開心一整年吧!
  • 航天科工203所多款產品亮相商業航天論壇
    日前,203所小型星載銣鍾、空間藍寶石主動氫鍾等時頻產品在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線上展廳精彩亮相,展示了該所時頻計量和航天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而該組網中的每顆衛星上均搭載著203所研製的小型星載銣鐘模塊。  該小型星載銣鐘模塊作為典型的星載原子鐘,在滿足星載原子鐘高性能的基礎上,具有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等工程搭載亮點優勢。作為導航衛星的「心臟」,其決定了導航系統的導航定位、測速和授時的精度,是一個國家能否具備獨立發展導航系統能力的核心技術之一。
  • 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航天科工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20-12-10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大排鎘乳桿菌獲中國專利金獎
    江大排鎘乳桿菌獲中國專利金獎(楊潔丹/攝)「這就是我們此次獲獎的一株植物乳桿菌,它可以吸附鎘離子,將我們在日常飲食中攝入的鎘離子排出體外。」12月17日,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王剛向記者展示了在第十七屆中國專利獎中獲得金獎的專利菌株。據悉,獲獎專利「一種具有排鎘功能的植物乳桿菌及其用途」由該校食品學院陳衛教授帶領的「益生菌理論與技術研究團隊」完成。該團隊共由11人組成,其中4名教授、6名副教授,1位實驗師,王剛便是其中一員。
  • 中國航天系統名錄
    1999年,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機電集團,2001年,中國航天機電集團改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那麼,兩大航天央企是如何分工的?其實,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科技與科工在業務上互有交叉,航天科技也有軍品,航天科工也做民用衛星,在軍民融合大背景之下,兩大央企也出現了大量航天技術民用工業化的業務,比如已經上市的稅控龍頭航天信息、借殼上市的大型無人機獨角獸航天彩虹。
  •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建設:建設航天秉初心 乘勢風雲夢必成
    在「兩彈一星」研製和三線工程建設中,她立下汗馬功勞;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她勇立潮頭、奮進開拓;在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北京奧運等國家重大工程和事件中,她發揮特長、作出突出貢獻;在世界各大洲、祖國各省市,她立起無數地標建築,多次獲得詹天佑獎、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等。在新時代的徵程中,她快速發展、突破自我、轉型升級,以高質量發展的業績向祖國匯報,與中國航天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