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碗容 通訊員 李進 高翔
「我在武漢學習生活了10年,畢業季首選就是留在英雄的城市武漢。」前日,記者聯繫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呼吸內科2020屆博士畢業生張磊,7月中下旬,他入職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他告訴記者,選擇留在武漢,留在同濟醫院是他的初心,他要追隨老師、師兄師姐的腳步踐行醫生的使命,和英雄的城市武漢共成長。
張磊在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言
10年華中大曆練他一步一個腳印
2010年秋,張磊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從家鄉湖南來到了武漢。大學期間他勤奮求學,2015年大學畢業,他留在華中大繼續讀研深造。2016年張磊順利獲得國家醫師資格證書並於2017年成功轉博。研究生求學階段,作為一名學術型研究生,他刻苦奮鬥,辛勤鑽研,收穫了較為優秀的學習成果,他目前正參與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並承擔主要的任務分工,旨在探索呼吸系統難治性疾病(肺癌、哮喘和肺纖維化)的發病機制以及針對性尋找疾病防治的有效辦法,科研上他也取得諸多成績。
張磊在做科研
「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對於我們成長成才十分重要,在研究生階段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學術型研究生主要是好好做科研,專業型研究生側重於提升臨床技能。這些積累對於我們求職發展十分重要,我十分感謝母校10年的培養。」張磊告訴記者。對於就業求職,他還建議,「我們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能力。時刻保持自信樂觀的態度,優秀的人在哪裡都會有舞臺。當然,自己也要用心,多關注各類招聘信息。」張磊介紹,今年學校就舉行了多場線上的招聘會,他所在的學院還給學生提供了求職補貼,助力學生就業。
在校期間,張磊還十分注重全面發展,他積極參加同濟醫院組織的健康宣講活動,組織醫學博士生走進武漢龍湖東岸社區,將健康義診服務帶到廣大百姓的身邊。張磊在同濟醫院研會主席團任職期間,曾主辦了同濟醫院研究生元旦晚會、同濟醫院研究生羽毛球賽和同濟醫院研究生辯論賽等。日常生活中,他十分熱愛運動和音樂,多次參加各類運動比賽和歌唱比賽並獲獎。
「我們博士不是書呆子,我是熱愛生活的人,科研學習和娛樂生活我希望做到平衡。學習時我努力把時間價值最大化,注重效率。生活時就多做有意義的事情,給生活添色彩 。」張磊說。
張磊參加歌唱比賽
畢業季毅然留漢他說要傳承醫生的使命
「在去年12月初,我投遞了外省的醫院,陸續收到一些面試邀約和錄用通知,但是我還是想留在武漢,想留在同濟醫院。」張磊回憶。今年2月底,經過層層選拔後,張磊被同濟醫院正式錄用。看到錄用結果,張磊內心除了喜悅更有一份使命感。
「我最初選擇呼吸內科是感興趣,但是這次新冠疫情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看到老師和師兄師姐們在前線抗疫,我被他們的事跡所震撼、所感動。老師們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也讓我永遠銘記自己披上白衣時的錚錚誓言,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疫情期間張磊雖然沒能在醫院參與抗疫工作,但是他積極參加家鄉的基層防疫工作,承擔社區值守和物資採購工作,「我想著,暫時不能上醫學一線,那就到社區去。」
目前張磊正在同濟醫院呼吸內科工作,「我現在的狀態忙碌又充實,我要抓緊時間學習,儘快進入狀態,爭取早日成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好醫生。」每天早上8點不到,張磊就到了醫院,他提前查看病人的病歷了解檢查的情況。晚上他也會多做些功課再下班,有時候回到家裡了他還會整理病人的病歷,鞏固臨床知識,「工作生活目前適應的還不錯,但是還有很多需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