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一種可怕但安全的精神疾病

2020-12-12 窗簾拉開了

如果你突然間出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煩躁不安……你會忍不住問:我會死嗎?

27歲的小張在大城市的一家金融公司努力工作。通常,我很少有私人時間,我得出差,或者找客戶。手機24小時處於待命狀態,您必須熬夜進行分析。

由於長期生活不規律,小張總是感到沮喪和擔心自己是否得了心臟病?畢竟新聞報導說許多很小就突然去世了,所以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小張做了一系列檢查,但沒有發現他的心臟有問題,他告訴他要休息,適當運動,放鬆。

張先生看到他查了沒什麼並把他放下了。繼續投資自己的事業,才開始自覺地注意維護自己。

這一天,小張剛和客戶談完生意,就要回公司了,突然,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像是在崩潰的狀態,好像他的力量已經用盡,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讓小張很不舒服。他支撐著想找個地方坐下,但他感到心跳加速,好像要從喉嚨裡跳出來似的。我不能呼吸了,我覺得呼吸困難。他大汗淋漓,腦袋都要爆了。小張覺得自己快死了,於是立即讓同行撥打120。

送到醫院後,醫生看到張某的狀態,認為是急性心肌梗死,他立即為他準備了一系列的考試。結果發現,張某除了心率有點快外,沒有其他問題。張進醫院後,恢復了正常。

所有的原以為都是沒問題,這只是個開始。小張回家後,這件事又發生了,於是他又去了醫院,但什麼也沒發現。今後,會無緣無故出現這樣的情況,時而長,時而短,急診科的醫生認識小張,他們建議小張去看心理醫生。

驚恐障礙(panicdisorder)是一種急性焦慮症,其特徵是反覆出現心悸、出汗、顫抖等自主神經症狀,伴有強烈的瀕死感或失去控制感,害怕發生驚恐發作的不幸後果(panicattacks)。

恐慌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他可能與杏仁核及其周圍的「恐怖網絡」有關。

驚恐障礙是焦慮症的一種,但主要表現為軀體感覺異常表現,並伴有情緒體驗。

身體症狀可以是表現:1,心悸、心悸或心率加快,出汗;3,顫抖或顫抖;4,呼吸急促或窒息感5,窒息;6,胸痛或胸口不適;7,噁心或腹部不適;8,頭暈、腳不穩、頭暈或暈厥,發冷或發燒;10,異常感覺(麻木或針刺感覺)11現實解體(感覺不真實)或人格解體(感覺與自己分離)12害怕失控或「發瘋」13瀕死

病人意識清楚,能回憶起發作的過程,即使不舒服的感覺過去了,記憶還是很新鮮的。患者往往害怕這種經歷,擔心將來會再次復發,因此他們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嚴重者甚至不願外出並關在家裡。

幸運的是,恐慌症的治療更有效。之前採用多種處理方案相結合的原則

1、藥物治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雙通道受體阻滯劑,苯二氮藥物

2、心理治療:行為認知療法、心理動力療法和支持療法

3、物理療法:重複經顱磁刺激

雖然驚恐障礙在精神科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他會使生命比死亡更糟。生病的人總是希望能夠停止經歷,但他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現,這種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引起人們的擔憂。我們很難控制一切,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而不是被動地等待。

俗話說,心自在,身自在,身安室。身心是安全的,有什麼關係。

相關焦點

  • 恐慌症發作:我該如何阻止他們?
    恐慌症發作是一種突然的強烈恐懼感或使人喪失能力的焦慮感。它會導致嚴重的痛苦,以至於一個人害怕失去控制或死亡。知道如何防止恐慌情緒失控,對經歷恐慌症狀的人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壓力和焦慮等狀況會導致恐慌症發作。心臟病和貧血等血液疾病也會引起類似的症狀。
  • 實用心理疾病小手冊:焦慮與各類恐慌病症
    我們所熟知的密閉空間恐懼症和恐高症就屬於單純恐懼症。這些恐懼症名字聽上去有些嚇人,但事實並非如此。恐懼症雖然讓人痛苦,但它不屬於重度精神疾病的症狀,也不能說明患者性格軟弱、抗壓能力差。一般來說,這種病很快就能治癒,而且效率很高。
  • 實用心理疾病小手冊:焦慮與恐慌病症的分類和詳解
    我們所熟知的密閉空間恐懼症和恐高症就屬於單純恐懼症。這些恐懼症名字聽上去有些嚇人,但事實並非如此。恐懼症雖然讓人痛苦,但它不屬於重度精神疾病的症狀,也不能說明患者性格軟弱、抗壓能力差。一般來說,這種病很快就能治癒,而且效率很高。有趣的是,至今幾乎還沒有科學知識來解釋這些恐懼症的根源是什麼,有人認為是童年陰影,有人認為是基因,也有人認為是環境所致,眾說紛壇。
  • 愛神自曝已患上恐慌症 四大原因是主兇
    那究竟什麼是恐慌症?人為什麼會患上恐慌症?,這些症狀可能不會同時出現,但是只要出現4個以上的症狀就是恐慌症。  導致恐慌症的原因:  1、遺傳因素。根據國外的調查,發現父母患上恐慌症那麼孩子也容易患上恐慌症,而兄弟患上恐慌症的也非常常見。
  • 五類人易得「年關心理恐慌症」
    心理科來了不少新病號  據了解,這些患者中除了患「抑鬱症」、「強迫症」等「老病號」外,還多了不少平時很少看心理醫生的「新面孔」。該科室的李豔苓主任告訴記者,臨近春節,因年底生活和工作壓力加大,來看心理醫生的病人明顯增加,日診量為十五六人,以中、青年人為主。其中20%的病人表現為害怕、厭惡過年,醫學上把他們稱為「年關心理恐慌症」病人。
  • 一個比抑鬱症還可怕的精神疾病:躁鬱症
    躁鬱症是一種既有躁狂發作,又有抑鬱發作的精神障礙疾病,可以分為雙相障礙I型、雙相障礙II型、環境心境障礙和其他類型。此外,躁鬱症患者在躁狂發作之後會感到疲憊,但又會因失眠而在晚上做出不理智的決定,比如酗酒、吸毒等,甚至對自身安全造成危害。常有人會把躁鬱症和抑鬱症弄混,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
  • 考試恐慌症1、中考恐慌症
    考試恐慌症1、中考恐慌症 由於現在取消了小升初考試,所以現在第一次的大考恐慌症,基本出現的時間點就是中考。我們來看看自媒體口中的中考恐慌症吧!!!
  • 「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
    「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6-05-23 14:49   來源:煎蛋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美國有數百萬成年人忍受著焦慮症和恐慌症帶來的痛苦,一旦患上這兩種病,恐慌發作就成了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為頑固的症狀。雖然每位病人的恐慌發作時感受都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恐慌發作非常嚇人。 波士頓大     原標題:「恐慌症」發作是什麼感覺? 恐慌症的症狀有哪些?
  • 抽動症是什麼病?得了抽動症並不可怕,6招幫你解決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神經遞質代謝障礙的一種疾病,起義的遺傳性概率很高,多發於4~12歲之間的男孩。  另外,這種疾病會有很多其他的併發症其實抽動症的發病有一定的規律,比如很多孩子在換了環境以後會發生等,因而家長朋友們也需要找準病因,對於避免病情的發病也有很好的助力。
  • 可能是恐慌症發作
    跑了數次急診,每次的檢查都沒有特別問題,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看了精神醫學科,才知道自己得了恐慌症。恐慌症好發於年輕人或中年人,100個人中就有1~4個人患,而女性患的機率則比男性高2~3倍。恐慌症患者平常好好的,但在某個時刻,猛然感到一陣焦慮、恐慌、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感、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病人常誤以為是心臟病發作。
  • 抽動症是什麼病?孩子得了抽動症並不可怕,6招有幫助意義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神經遞質代謝障礙的一種疾病,起義的遺傳性概率很高,多發於4~12歲之間的男孩。另外,這種疾病會有很多其他的併發症,例如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行為問題等都頻有發生。而很多家長面對這樣的病症一籌莫展,但其實孩子的抽動症病情都有波動,只要家長做好6招,要能夠大大的緩解,甚至解決而同抽動症的問題。
  • 研究: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據報導,來自新加坡心理衛生學院(IMH)和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共同在新加坡展開了一項強迫症全國性調查研究,共調查了6126名新加坡民眾。該研究團隊於11日公布了此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
  • 焦慮障礙是精神疾病
    文/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近年來,從政府官員、企業員工到學生,因焦慮抑鬱自殺輕生的個案頻發,各類因精神疾病而放棄生命的新聞不絕於耳。「適度焦慮是生活中的一個正常部分。」廣東省神經心理學組組長、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腦系科主任潘小平教授指出,「當焦慮嚴重幹擾每天的生活,持續存在、不合理且無法抵抗,影響個體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時,便有可能是焦慮障礙,需要引起重視。」
  • 恐懼比疾病更可怕,你該有平常心態
    在人們過度恐慌下,會導致信謠傳謠。這是每次流行病中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為了經濟利益、炒作流量或者刷存在感而炮製出的各種謠言,無論是造謠還是傳謠都是一種遊走在違法邊緣的事情。《鼠疫》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世間的罪惡幾乎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
  • 開門費勁,擰瓶蓋吃力……漸凍症比癌症還可怕!這些症狀一定警惕
    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霍金|知名物理學家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此前,霍金與漸凍症抗爭了50多年,他是世界上活得比較久的「漸凍人」之一,他也成為「漸凍人」們的精神楷模。
  • 韓星心理疾病問題多!秀智、泫雅、太妍都有憂鬱症,李準患恐慌症
    韓國演藝圈高壓環境大家都知道,除了泫雅之外,鍾鉉、雪莉、具荷拉更是一提到就會讓人想哭的名字,很多韓星都有心理疾病,不僅需要公司、粉絲愛護及注意,更希望網路酸民可以適可而止、不要再造成另一件悲劇,一起看看公開過患有心理疾病的韓星。
  • 關於精神心理疾病的11個常見誤解
    驚恐發作可能是致命的恐慌症發作是非常令人不愉快的,涉及心跳加速和嚴重的恐懼感。但是,它們不能直接導致死亡。但值得注意的是,恐慌症發作的人可能更容易發生意外。如果有人正在經歷驚恐發作或能感覺到驚恐發作的來臨,找到一個安全的空間可以幫助減輕這種風險。
  • 謝勇專欄:是什麼造成了「肯德基恐慌症」?
    這些話題通常包括:轉基因、中醫與中藥、養生、同性戀婚姻、貨幣戰爭,以及今天要談的,肯德基恐慌症。  已經想不到這是肯德基第幾次「出事」了。對比曾經的四隻翅膀六條腿雞妖怪,大量用激素催肥、餵養轉基因飼料、豆漿不是現磨的種種惡行,這次的新聞,怎麼看都算是低調克制:廣州某女士從買來的雞翅裡面吃出數條活蟲。
  • 網絡成癮竟是一種精神疾病!
    網癮是網絡成癮症的簡稱,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網際網路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 據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疾病核心標準有兩個:第一,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喪失。
  • 強迫症為新加坡三大常見精神疾病之一 年輕患者居多
    調查結果顯示,每28個受訪者中有1人就患有強迫症,這使強迫症在新加坡成為了繼重度抑鬱症和酗酒之外的第三大精神疾病。該研究團隊人員援引新加坡第二次心理健康研究的結果稱,18歲至34歲的年輕人比50歲及以上的人更容易患抑鬱症。研究還發現,家庭月收入在2000至3999新元(約合人民幣1萬到2萬元)之間的人比家庭月收入在2000新元以下的人更容易患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