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管委會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有一群「奶爸」,在他們的悉心照顧下,今年被救護的8隻藏羚羊「小朋友」快樂成長。
「今年藏羚羊產仔期間,巡山隊員在卓乃湖區域成功救助了8隻藏羚羊幼仔。」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說道,「當時,在卓乃湖產羔的藏羚羊約有3萬多隻,產崽過回遷過程中因為躲避天敵,部分體質較弱的藏羚羊幼仔會與羊群失散。」
據了解,位於可可西裡腹地的卓乃湖被譽為藏羚羊「大產房」,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會到卓乃湖區域產仔,其往返遷徙行程可達上千公裡。
為了讓這8隻藏羚羊幼仔儘快適應環境、健康成長,每天早上,保護站隊員鄧海平和達才要先用大鍋燒水,把奶瓶煮透消毒,倒放著瀝乾,再煮牛奶,晾溫裝瓶,用手背或嘴測試牛奶的溫度,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流程後,小藏羚羊的早餐就可準備好了。
記者了解到,這些牛奶是和保護站工作人員的食物一起,定期從格爾木運上來。為了適應小藏羚羊的腸胃,保護站工作人員有時還會在奶裡兌一些水,或者加一些葡萄糖為小羊們補充營養,照顧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奶爸」們真是操碎了心,比自家孩子還上心。
「奶爸」們還沒走進圍欄,七八隻「小可愛」已經向他們奔跑過來,「咩咩」地叫著,團團圍住他們,迫不及待的咬住奶瓶,昂起頭,「咕咚咕咚」美美地喝了起來。
「剛出生的小藏羚羊跟小孩一樣,剛救助回來的時候,一天要餵4到5次,餵的次數多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逐漸減少餵奶的次數。」趙新錄一邊端著奶瓶餵著小藏羚羊,一邊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你看看,這隻小羊的臉好像有點腫,是不是發炎了?」……
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上世紀80年代,因不法分子獵殺,藏羚羊數量從原先的20萬隻銳減至不足2萬隻。據可可西裡管理處初步統計,經過多年保護,如今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已超過7萬隻。
據悉,索南達傑保護站每年救護10多隻小藏羚羊。獲救的小藏羚羊在保護站這個「幼兒園」裡,經過「奶爸」們的精心餵養至半歲後,隔離野化再放歸可可西裡,讓他們重回大自然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