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2月7日拍攝的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管護區域一隅(無人機照片)。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王豔 攝
12月7日,站長趙新錄(中)與隊友鄧海平(左)、達才在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管護區域內巡查(無人機照片)。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王豔 攝
12月7日,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在給藏羚羊幼仔餵奶。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王豔 攝
12月7日,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在撫摸藏羚羊幼仔。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12月7日,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達才在給藏羚羊幼仔餵奶。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藍翔 攝
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鄧海平給藏羚羊幼仔餵奶(12月6日攝)。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王金金 攝
可可西裡巡山隊員鄧海平給藏羚羊幼仔餵奶(12月6日攝)。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世界自然遺產地可可西裡,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被譽為「動物天堂」。為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可可西裡索南達傑保護站於2000年設立了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自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運行以來,先後救護、餵養、治療藏羚羊、斑頭雁等各類野生動物300餘只。目前,13隻藏羚羊、2隻大鵟、1隻黑羊、1隻藏原羚在救助中心生活,等它們恢復健康、符合放生條件時,將被重新放回自然。
新華社記者 王金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