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特輯:只羨鴛鴦不羨仙——那些化學大師們的愛情故事

2020-08-30 學研天地

今天是七夕,中國人的愛情節日。人們常說:「愛情是一種化學反應」。那麼,對於化學家而言,愛情又會是怎樣一種體悟?他們的愛情故事,又有著怎樣的浪漫與感動?——

徐光憲❤高小霞

1927年,8名女生進入交通大學就讀,首開男女生同校之先河,此事在當時轟動一時。老校長黎照寰曾詼諧地說道,交大Girl必嫁交大Boy,利權不得外溢。

徐光憲和高小霞的結合正應了黎校長的這句話。由於兩人有著太多的相同閱歷,被譽為「十同夫妻」。而共同的志趣與追求,更讓他們有著一致的人生選擇:1947年,夫婦倆都通過了赴美留學考試,然而經濟拮据的他們無法承擔兩人的學費。於是,高小霞默默放棄了此次機會,全力資助丈夫讀書。直到兩年後,在親友的幫助下,她才得以來到紐約繼續學業。而當新中國成立的喜訊傳來,高小霞又毅然放棄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與徐光憲一起衝破美國當局重重阻撓,回到祖國的懷抱,開始了艱辛卻充滿華彩的科學探索之路。

1994年,他們作為「藍寶石婚佳侶」,在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節目現場度過了自己的藍寶石婚。採訪中,徐光憲說:「我想我們現在還希望過一個金剛石婚。」

遺憾的是,這個願望卻最終沒能實現:1998年,高小霞不幸病逝。在她病情加重的日子裡,徐光憲衣不解帶地守在病榻前,任誰「換班」都不肯離開。追悼會上,徐老最後一次深情擁住妻子,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在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時,徐光憲這樣總結:「我一生中,最滿意的,是和高小霞相濡以沫度過的52年;最遺憾的,是沒有照顧好她,使她先我而去。」

2015年,徐老與世長辭。這對「化學界的比翼鳥」一定又在天上相伴翱翔,共同繼續著他們的學術與愛情。

傅鷹張錦


傅鷹(1902-1979)物理化學家、教育家,中科院院士中國膠體科學的主要奠基者,中國色譜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張錦(1910-1965)有機化學家、教育家,中國有機化學領域較早的女博士,教授。

在一般人眼裡,傅鷹與張錦的愛情故事似乎一點也不浪漫——他倆在美國密西根大學留學時在同一個實驗室工作。傅鷹生性靦腆,張錦有點矜持,兩人天天見面,點個頭,笑一下,卻在半年裡不曾交談過。有一次,兩人又共處一室,各做各的實驗。張錦在操作中不小心碰翻了一瓶水銀,地上頓時布滿了水銀珠。傅鷹急忙上前幫忙:用濾紙做的「小勺子」將到處亂滾的水銀珠一粒粒舀進瓶中。他只是埋頭幹活,一聲不吭。張錦看到他滿頭是汗,也只是低聲說了句「謝謝」。但這個意外的小小事故,卻開啟了他們的愛情的閘門,從此,兩顆熱愛科學的心走到了一起。

1935年,學成歸國不久的張錦與傅鷹結為連理,儘管兩人都出身名門(傅鷹父親是清末外交官傅仰賢,張錦是兩廣總督張鳴岐次女),但他們卻相濡以沫,過著儉樸的生活。當時,兩人每月薪水有760大洋,但張錦只買了一匹黑布和一匹藍布裁製成衣,冬季二人總著長袖黑布長衫,夏季只著短袖藍布長衫,一年到頭如此。「一對布衣教授」被學術界傳為美談。

何炳林❤陳茹玉


何炳林(1918-2007)高分子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國離子交換樹脂工業開創者,被譽為「離子交換樹脂之父」。

陳茹玉(1919-2012)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為中國的農藥事業及有機化學尤其是有機磷化學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

1938年,何炳林、陳茹玉分別從廣東和天津考入西南聯大化學系,由此拉開了他們一生比翼齊飛的序幕——

一入學,漂亮的陳茹玉就吸引了不少男生的目光。但專心讀書的她,對這些愛慕從來都視而不見,直到有一次,何炳林和陳茹玉一起「做題目」時,另一位「傾慕者」出於嫉妒,踩了何炳林一腳,但厚道的何炳林卻並未生氣。陳茹玉因此對這位「老實人」刮目相看。於是,二人「做題目」的機會更多了,在互幫互學的氛圍中開始了他們的愛情。

此後,讀書、畢業、結婚、任教、出國、回國,兩人始終保持步調一致,風雨同舟、不曾分離。何炳林曾說,他們的緣分是「上帝幫忙」。

遺憾的是,上帝卻將他提前帶離了妻子身邊。2007年,何炳林因病辭世。此後的日子,陳茹玉都是斷斷續續在醫院度過的,嚴重的疾病困擾著她,使她喪失了近期記憶,卻經常問起已經去世的丈夫:

「何先生去哪裡了?」

「您又忘了,何先生已經走了。」

「走了?什麼時候走的?」

「已經走了五年了。」

「哦。」

——這是陳茹玉生前最後一次問起丈夫,之後,她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當晚,陳茹玉闔然長逝,去找她的「何先生」了。這對離別五載的伉儷院士終於又在天堂團聚。


蔣麗金❤許國志

蔣麗金(1919-2008)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中國光化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許國志(1919-2001)中國工程院院士,系統工程、運籌學專家,中國系統工程創建人之一。

不知是巧合還是偶然,蔣麗金和許國志夫妻的經歷出奇地相似。兩人同年同月生。當然,由於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直到33歲以前,他們還是不曾相識的陌路人。

1946年,兩人分別通過了赴美留學考試,也都在經過了一番節衣縮食後輾轉來到了美國。美國很大,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很多。巧的是,蔣麗金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到堪薩斯大學去工作,那裡的中國學生不多,圈子裡的人幾天就熟悉了。

極為相似的年齡和經歷使得蔣麗金和許國志這兩個多年來忙於學業,無暇顧及談愛成家的大齡男女涉入愛河,並且很快就請朋友們喝了喜酒。這一天是1954年8月15日,一對新人都剛剛過完35歲生日。

1955年,克利福蘭號輪船駛離美國,這是一次被載入史冊的航程。以錢學森等為代表的第一批歸國受阻的科學家歷經艱難險阻,終於乘船回到祖國,同船回國的學者中,就有蔣麗金和許國志夫婦。他們和所有歸國科學家一樣,將全部的身心和熱血,都傾注到了祖國的科研事業中。

儘管兩人研究領域各不相同,但他們卻有著許多共同愛好:酷愛文學的許國誌喜歡做詩,常常興致勃勃地念給妻子聽。而每每於這個時候,蔣麗金總是賢惠順從地坐在老伴跟前,靜靜地聽他高誦低吟。許國志有詩曰:「雨後小窗燈下硯,詩成先為老妻吟」,正是這種溫馨生活畫面的生動寫照。

鄒承魯❤李林

鄒承魯(1923-)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學家,主要參與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製工作,近代中國生物化學奠基人之一。

李林(1923-)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家,主要從事高溫超導薄膜無源微波器件等的應用研究。

提起地質學家李四光,可謂婦孺皆知。但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他的女兒李林、女婿鄒承魯,也是卓有建樹的科學大家——

1946年,鄒承魯、李林分別來到英國伯明罕大學留學。英俊瀟灑、滿腹經綸的鄒承魯成為女生們心目中理想的白馬王子。李林也對他頗為傾慕。畢業後,兩人又不約而同進入劍橋大學繼續深造。相似的經歷、共同的理想,使得這對身處異鄉的年輕學子成為互相鼓勵、相互幫助的朋友。有時,李林在數學或物理方面遇到難題,便向鄒承魯請教;每當李林工作到子夜時分,鄒承魯又會送來可口的夜宵並送她回宿舍。很快,兩顆熾熱的心靈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不過,和現在的年輕情侶一樣,這對戀人有時也會鬧些小彆扭:一次在劍橋划船,不會水的鄒承魯掉到了河裡,折騰好久才爬上岸。而水性很好的李林卻在岸上笑得前仰後合。鄒承魯氣得直抱怨:「差點兒淹死你還笑」。

當然,這樣的小插曲絲毫沒有動搖兩人的感情。不久,李四光夫婦來英,對鄒承魯的人品、學識極為讚賞。兩人在父母主持和見證下喜結良緣。從此開始共同度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人生,成就了一段父、女、婿「一門三院士」的學界佳話。

閔恩澤❤陸婉珍

閔恩澤(1924-2016)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中科院院士,2007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同年獲「感動中國人物」。中國煉油催化應用科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催化劑之父」。

陸婉珍(1924-2015)分析化學家,石油化學家,中科院院士,色譜法創始人之一。

1942年,年方18歲的閔恩澤和陸婉珍懷著科學救國的理想,從不同的地方來到中央大學求學。兩人是同一個專業又在同一個班級。

也許是一見鍾情,陸婉珍第一眼看到閔恩澤便怦然心動。她常以對照筆記為藉口與閔恩澤接觸。天長日久,閔恩澤也喜歡上這個上海姑娘。

畢業時,兩人相約一塊去上海找工作。但閔恩澤的父親要求他回鄉支撐門戶,父命難違,一對剛剛開始交往的男女青年只好各奔前程。

陸婉珍在上海一家印染廠當上了技術員。而閔恩澤回到家鄉不久,聽說某公司要招收一批技術人員培訓出國,他很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於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到上海這家公司擔任印染車間工程師。而這裡正是陸婉珍工作的地方。兩人在上海不期而遇、舊情復熾。

不過,愛情的纏綿並未牽絆住兩人求知的腳步。1947年初,陸婉珍隻身一人帶著外婆給她的一枚金戒指作為盤纏赴美求學。一年後,閔恩澤循著陸婉珍的足跡,也赴美留學。兩人第三次相聚,再度成為同窗。。

1950年,兩人雙雙獲得博士學位。在經歷了一次次聚散別離之後,這對有情人終於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半個多世紀的歲月流轉,閔恩澤、陸婉珍夫婦走過了銀婚,又走過了金婚,滿頭銀髮見證著兩位老人的滄桑人生,也昭示著他們的恩愛婚姻。

2015年11月17日,陸婉珍院士不幸在北京病逝,享年92歲。

也許是怕相伴了一生的妻子孤單,時隔不到半年後的2016年3月7日,閔恩澤先生也與世長辭,享年93歲。

他們的愛情,就仿佛天空中的那顆「閔恩澤星」,永遠閃耀著動人的光輝。

汪爾康❤董紹俊


汪爾康(1933--)著名分析化學家,中科院院士。在中國最先用極譜法研究絡合物的電極過程和均相動力學。領導研製了我國第一臺脈衝極譜儀和新極譜儀。。

董紹俊(1931--)分析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長期從事電分析化學研究。率先在我國開展化學修飾電極研究與光透光譜電化學的現場方法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2年,一位年僅19歲的熱血青年,懷著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從草長鶯飛的江南來到冰天雪地的東北,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祖國建設的大潮中。之後,他又被選派到捷克斯洛伐克留學。師從著名分析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海洛夫斯基教授,主攻當時新興的極譜學。他,就是我國著名分析化學家、中科院院士汪爾康。

同樣也是在1952年,一位來自山東青島的年輕姑娘,由於成績優異,提前從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被分配到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開始對極譜絡合物電極過程動力學和示波極譜方法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研究。她,就是中科院院士董紹俊。

相似的人生經歷,相同的研究方向,讓兩人走到了一起。共同為我國分析化學事業的創新發展嘔心瀝血。多年來,只要沒有出差或其他安排,兩人都是夜裡11點以後才相伴一起離開實驗室。每年正月初一,因為考慮可能有人來拜年,兩人也總是家裡留一人接待客人,另一人去實驗室。

汪爾康和董紹俊所從事的研究工作極其複雜,而他們的生活卻極其簡單。兩人對吃穿沒有任何講究,每頓飯都只是董紹俊自己做的一個菜。汪爾康覺得,這麼多年忙於事業,沒能照顧好家庭,感到十分歉疚。而在董紹俊看來,丈夫把精力放在了國家需要的事業上,自己沒有任何怨言。

幾十年如一日,這對志同道合的科學伉儷,就在這種簡單而忙碌的生活中,享受著人生,品味著愛情。

後 記

回顧這些化學大師們的愛情故事,心頭感慨良多:他們在學術上的高度和成就,我們也許永遠難以企及。但他們在愛情中的執著與堅守,卻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和欽羨。正所謂——

志同道合情益堅,

青絲白髮度華年。

吾輩追思心神往,

只羨鴛鴦不羨仙!

相關焦點

  • 古代有很多隻羨鴛鴦不羨仙的愛情神話故事,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導語:古代有很多隻羨鴛鴦不羨仙的愛情故事,你知道的有哪些呢?在中國的神話故事中,有著多少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也有不少愛情故事,感動上蒼,感動大地,到如今世人都深深的為之感動。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梁祝,白蛇,牛郎織女,嫦娥后羿,七仙女和凡人董永的故事,都擁有著矢志不渝的愛情,就算在他們的前面有著千難萬阻,也能攜手跨過所有的坎坷。之所以,他們能擁有齊心協力的默契,大概就是因為他們把彼此都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深深的愛著彼此,才會跨過所有艱險,彼此攜手走到最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古代那些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愛情故事。
  • 律師說姻緣之只羨鴛鴦不羨仙
    《世說新語·惑溺》中記載了一段透著悲戚的夫妻恩愛故事。荀奉倩與婦至篤,冬月婦病熱,乃出中庭自取冷,還以身熨之。婦亡,奉倩後少時亦卒。夫人最終不治身亡,荀奉倩不久也去世了,他的死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思念亡妻而悲傷過度。
  • 從懵懂無知,到只羨鴛鴦不羨仙
    還記得有一位三觀正的明星談論他教導自己女兒的方法,他說:「我從來不幹涉我女兒的感情問題,這是她自己的事情,我們為人父母要做的不應該是阻止,青春期是個情初竇開的年紀,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她豎立一個正確的方向,早戀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這個詞本身就很混蛋。」
  • 曲徑通幽處,只羨鴛鴦不羨仙:這些常見的成語或名句都來自哪裡?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是87版電影《倩女幽魂》中,寧採臣和聶小倩的定情詩。雖然人鬼殊途,卻演繹出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悽美絕戀。 詩中最後一句「只羨鴛鴦不羨仙」,被廣泛引用於歌頌愛情的文章中,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
  • 話鴛鴦:只羨鴛鴦不羨仙
    「鴛鴦」,由鴛與鴦組合而成,鴛意指雄鳥,鴦意指雌鳥,鴛鴦經常成雙入對,在水面上相親相愛,悠閒自得,風韻迷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鴛鴦被認為是一種吉祥之鳥。詩經·小雅—《鴛鴦》這是一首祝賀貴族結婚的詩。《荷花鴛鴦(邵可侶上款)》齊白石被譽為「樂府雙璧」之一的《孔雀東南飛》中,最後也以鴛鴦作為焦仲卿、劉蘭芝真摯愛情的象徵。「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 只羨鴛鴦不羨仙——全國網媒記者走進婺源賦春鎮鴛鴦湖景區
    網媒記者們在景區合影留念網媒記者們在拍攝湖景網媒記者們拍攝景區美景(本文圖片均由王玉磊攝)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李運輝報導:12月10日,全國網媒記者來到了賦春鎮鴛鴦湖景區,十二月寒冬,正是鴛鴦在此越冬的季節。
  •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熱愛生活的詩人,命運辜負了他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唐朝盧照鄰《長安古意》摘錄詩文漫讀:我借著吹簫排練的當口,問了問那達官家的仙女一樣的美女,問她是怎樣生活的。他說,在學習舞蹈中度過著青春年華。要是能夠和她像比目魚一樣的雙雙對對,哪怕讓我死一回也甘心,要是能和她一起做一對鴛鴦,我願意放棄成仙的機會。
  • 七夕節送愛情信物,原來這些才代表愛情,不要送錯啊!
    愛情信物龍鳳佩,分為兩種,一種是龍鳳紋樣在一塊玉器上出現;另一種是龍佩和鳳佩,兩人,定情永遠。02——鴛鴦戲水鴛鴦在民間傳說和文學上常用來比喻愛人,是愛情美好的象徵,常言道「只羨鴛鴦不羨仙。」鴛鴦一旦結為配偶,便陪伴終生,人們便以鴛鴦賦予對愛情的祝願,所以玉雕師傅所制鴛鴦配,便寓意愛情的絕對忠貞,一夫一妻、相親相愛、白頭偕老。03——喜鵲報喜喜鵲的雌鳥和雄鳥大多是成對生活,攜手扶持,相伴一生,因此也常作為愛情的象徵,寓意愛情圓滿。
  • 鴛鴦本意居然是形容兄弟?看那些被曲解的古語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在史海長河中,流傳著無數璀璨的瑰寶,這是先輩們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在文學領域,從古漢語發展至今,誕生了無數經典巨作,我們上學時背誦的那麼多經典文章,朗朗上口,文採華美。鴛鴦大家都知道,在中國人的意識中,鴛鴦就是一種忠貞的鳥,代表男女兩情相悅,恩恩愛愛,情意纏綿。因為鴛鴦常常一對一雙的出現,一起玩耍,一起戲水,一起覓食。看著確實是一副恩愛纏綿的樣子。古人很多詩句也都是用鴛鴦影射情人。「只羨鴛鴦不羨仙「,說的就是情人們。可是在漢代以前,鴛鴦其實是比喻的是兄弟情,感覺是不是有點怪怪的?
  •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1: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5: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帶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來的是祝福,願您新年快樂!鼠年希望朋友們有「鼠」不盡的收穫,「鼠」不盡的幸福。6:耐心點,堅強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疼痛會有助於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會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
  • 只羨鴛鴦不羨仙 御劍情緣盛夏新版本雙人浪漫輕功
    有常人道,只羨鴛鴦不羨仙,當清涼的觸感驅走烈日炎炎,《御劍情緣》盛夏新版本攜雙人浪漫輕功,邀請御迷踏入愛戀與飛仙的新殿堂。大規模無差別空戰、新地圖「惑音天城」以及泳裝派對等,也將成為御迷們最愛不釋手的驚喜。
  • 詩詞|七首《七夕》七彩意,祝願天下有情人愛情甜蜜,終成眷屬
    兩千多年來,牛郎織女的故事,不知感動過多少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無不為這泣天動地的愛情所動容。天上人間,眾心所向,只願天下有情人能終成眷屬!今天,小月借著七首《七夕》的古詩詞,祝願每個人都能等到那位踏著七彩祥雲而來的意中人,共赴美滿餘生!
  • 5本古代婚後溫馨甜寵文推薦,只羨鴛鴦不羨仙
    推薦五本古代婚後溫馨甜寵文,1V1, 暖寵無虐,男主超寵女主,一生一世一雙人,只羨鴛鴦不羨仙~1,書名:《如珠似玉》 作者:月下蝶影小短評:很暖心的甜寵文,女主外表溫婉實際腹黑,男主病弱痴情,超長待機,男女主一致對外,沒有小三,沒有誤會,沒有太多的陰暗,大家都提倡兩情相悅
  • 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寬廣的長安大道連接著街頭巷尾,寶馬香車穿梭其中,皇帝的玉輦,從主路經過,王候的貴族的馬車駛向府邸。車蓋上雕刻的龍似乎要觸到太陽,鳳嘴上的流蘇蕩向晚霞。春蟲吐出的遊絲繞滿了樹枝,一群嬌俏的小鳥,正在在花間啼唱。蜜蜂蝴蝶,在門前飛舞,碧樹與銀臺在陽光的照射下,映出萬種顏色。
  • 驚天動地的愛情故事,除了梁山伯和祝英臺,還有這幾對
    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悽美愛情故事流傳千古,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津津樂道,這樣的愛情實在是太偉大了,現實中很少有這樣的愛情,梁山伯因為祝英臺要嫁給別人得了相思病,最後鬱鬱而終,祝英臺知道梁山伯魂遊太虛之後,傷心欲絕,最後化為蝴蝶,終於和梁山伯在一起了,成雙成對,永不分離,真正的只羨鴛鴦不羨仙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桃之卵,栽培技術鴛鴦句子
    描寫鴛鴦的優美句子:1、鴛鴦是幸福美好的象徵,鴛鴦在淡淡的晨霧中飛翔,透過五彩煙霞看見了鴛鴦瓦相依相併,不禁為之動情而迷戀不已,人們也常常以它來寄託美好的理想和願望。2、一對鴛鴦在水中相互嬉戲著,看著它們形影不離的樣子,真有種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這種亙古不變的情誼最能讓人動心。
  •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
    中國古代鴛鴦一詞最早用來比作什麼?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4日每日一題的題目難住了不少朋友,現在我們常聽說只羨鴛鴦不羨仙,總覺得是用來形容情侶的,古代鴛鴦一詞是什麼含義呢?這就來了解下吧。
  • 帶你了解古詩文中的鴛鴦
    說到鴛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提到這種動物,大家應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象徵著愛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古詩文當中的鴛鴦。 鴛鴦是一種水鳥,棲息於池沼之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介紹鴛鴦:「終日並遊,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名曰鴛,雌名曰鴦」。
  • 冷知識:鴛鴦都是成雙成對,恩愛無比的,其實它們的感情並不專一
    一般形容夫妻非常恩愛,我們都會想起一句詩,叫作「只羨鴛鴦不羨仙」。在古代有很多年輕的女子,當她們想處對象的時候,發現了心儀的男子時,他們都會在手帕上繡上一對鴛鴦,再繡上一首詩。然後送給心儀的對象。當男子看到手帕上的鴛鴦和詩的時候,就會明白女子的心意。如果男子對女子也是一見傾心。那兩人定情之後,自然就需要到談婚論嫁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