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熱愛生活的詩人,命運辜負了他

2021-01-08 初衣勝雪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唐朝盧照鄰《長安古意》摘錄

詩文漫讀:我借著吹簫排練的當口,問了問那達官家的仙女一樣的美女,問她是怎樣生活的。他說,在學習舞蹈中度過著青春年華。

要是能夠和她像比目魚一樣的雙雙對對,哪怕讓我死一回也甘心,要是能和她一起做一對鴛鴦,我願意放棄成仙的機會。

比目魚和鴛鴦,真是令人羨慕呀,你難道看不到他們快樂的雙雙對對嗎?我一生最討厭繡簾上繡著孤孤單單的鸞鳳鳥,就連普通的門帘上,我也要貼上雙燕子!

初衣解詩:初唐詩人盧照鄰,時逢盛世。幼年時候的他出身望族飽讀詩書。18歲的他為鄧王的幕僚,鄧王稱做他的司馬相如。可以說他的前途無量,青春氣盛。

在京城長安,盛唐的氣象,使這位年輕的詩人和官人投入繁華和生活。在他的《長安古意》裡,有著對現世長安的讚美,有的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便是他的愛情宣言。這首詩,大氣明快盛唐氣象一覽無餘。我們可以從中領略詩人澎湃的才氣與熱愛生活的激情。

很顯然,他在這裡一定遇見了他心愛的女子,因為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正是年輕愛情熱烈到極致的表達。在這種輕快中,看什麼都是成雙成對,連門帘上也要貼個雙燕子,因為孤單的鸞鳳實在看起來可憐。

這也是唐王朝,同意了全國之後,經濟繁榮,人民安定,有著自然的對愛情的健康的表達和勃發。我們在長安古意裡,看見的是輕快,節奏明麗,在繁華綺麗當中,有著詩人獨特的理想。

所以真該祝福他。

但如此熱愛生活的詩人,卻因為這首膾炙人口的長安古意,改變了他的一生。長安古意裡「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說的是東漢外戚梁冀家,曾經在京城大興土木,在這裡來比喻唐朝的繁華。但是這首詩卻得罪了一個要命的當權派,那就是武則天的侄兒梁王殿下武三思。

30來歲的盧照鄰,剛剛吟詠完他的愛情名句,馬上就鋃鐺入獄,雖然被人營救出來,但是政治前途斷送了。不久悲憤的他,染上了所謂的風疾,在太白山附近養生吃丹藥,結果手足殘廢。

在經歷了數年的疾病困擾中,生活中逐漸貧病交加,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40歲左右沉水自盡。

盧照鄰作為初唐的四大詩人,他的詩風明快磅礴,清朗大氣,極度有著生活的熱情,然而這個熱愛生活的他,卻被命運拋擲,先是因詩獲罪,後又染上了現在所謂的中風,偏癱之類的疾病,吃丹藥後又丹藥中毒。最後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

關於他的生平事跡,實在流傳不多。所以初衣也非常希望,他在年輕時,能獲得一份真正滿意的愛情。那麼「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也是這位命運坎坷的詩人的安慰。

這句詩,以其飽滿的熱情,歌頌了愛情,成為情詩的經典金句。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唐詩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

相關焦點

  • 「戳中淚點」的走心文案: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愛情這蹚渾水,愛得越深,陷得越深。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8.I love you, but if only here. 我很喜歡你,可是好像只能躲這裡了。 9.Your little kindness to me will shake my determination.
  • 人一生必讀的11句唐詩經典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春風理解離別的痛苦,所以它不讓柳條變成青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如此美妙的曲子應是天上的仙樂,人間能有幾次聽到這樣的演奏?這裡,作為無知草木的牡丹,遭到雨水的澆淋,詩人卻感同身受,把她當成一種最美好生命農謳歌,用字字關情的賞愛筆墨,曲折其文,傾心攝寫她所留給人的印象。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李商隱《隋宮》)如果你在陰曹地府遇見了陳後主,怎麼再好意思向他問起寫《後庭花》的事情!
  • 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做鴛鴦不羨仙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寬廣的長安大道連接著街頭巷尾,寶馬香車穿梭其中,皇帝的玉輦,從主路經過,王候的貴族的馬車駛向府邸。樓上的歌女和樓下的行人相望而不相知,他日相逢,是否會認識彼此。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帘帖雙燕。
  • 話鴛鴦:只羨鴛鴦不羨仙
    「鴛鴦」,由鴛與鴦組合而成,鴛意指雄鳥,鴦意指雌鳥,鴛鴦經常成雙入對,在水面上相親相愛,悠閒自得,風韻迷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鴛鴦被認為是一種吉祥之鳥。《荷花鴛鴦圖》陳洪綬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有鴛鴦的形象出現。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鴛鴦在梁,戢其左翼,君子萬年,宜其遐福。
  •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溫言不羨仙1: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5:敲響的是鐘聲,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帶來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來的是祝福,願您新年快樂!鼠年希望朋友們有「鼠」不盡的收穫,「鼠」不盡的幸福。6:耐心點,堅強點;總有一天,你承受過的疼痛會有助於你。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會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
  • 一首詩讓他青史留名,也害得他跳了河,而世人只記得這一句
    這四位才子,都少年成名,都官小名氣大,卻都算不上一帆風順。世人都說四人裡最可惜的是王勃,才活了27歲就溺水而亡。但小編卻一直覺得,盧照鄰才是最可憐的一個,雖活過了40,卻悲苦了一生,而他一切的苦都是從他的一首詩開始的。這首詩成就了他的青史留名,也害得他跳了河,就是這首《長安古意》。這首近500字的七言律詩,也被後人稱為詩歌版《清明上河圖的》。
  • 曲徑通幽處,只羨鴛鴦不羨仙:這些常見的成語或名句都來自哪裡?
    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這是87版電影《倩女幽魂》中,寧採臣和聶小倩的定情詩。雖然人鬼殊途,卻演繹出了一段人鬼情未了的悽美絕戀。 詩中最後一句「只羨鴛鴦不羨仙」,被廣泛引用於歌頌愛情的文章中,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句。
  • 從懵懂無知,到只羨鴛鴦不羨仙
    還記得有一位三觀正的明星談論他教導自己女兒的方法,他說:「我從來不幹涉我女兒的感情問題,這是她自己的事情,我們為人父母要做的不應該是阻止,青春期是個情初竇開的年紀,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她豎立一個正確的方向,早戀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這個詞本身就很混蛋。」
  • 盧照鄰《長安古意》願作鴛鴦不羨仙,帶你領略意想不到的驕奢淫逸
    復道交窗作合歡 [10] ,雙闕連甍垂鳳翼 [11] 。梁家畫閣中天起 [12] ,漢帝金莖雲外直 [13]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14] 。借問吹簫向紫煙 [15] ,曾經學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辭死 [16] ,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生憎帳額繡孤鸞 [17] ,好取門帘帖雙燕 [18]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鬱金香 [19] 。
  • 帶你了解古詩文中的鴛鴦
    說到鴛鴦,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提到這種動物,大家應該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象徵著愛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古詩文當中的鴛鴦。 鴛鴦是一種水鳥,棲息於池沼之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這樣介紹鴛鴦:「終日並遊,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名曰鴛,雌名曰鴦」。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桃之卵,栽培技術鴛鴦句子
    描寫鴛鴦的優美句子:1、鴛鴦是幸福美好的象徵,鴛鴦在淡淡的晨霧中飛翔,透過五彩煙霞看見了鴛鴦瓦相依相併,不禁為之動情而迷戀不已,人們也常常以它來寄託美好的理想和願望。2、一對鴛鴦在水中相互嬉戲著,看著它們形影不離的樣子,真有種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這種亙古不變的情誼最能讓人動心。
  • 我先來: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他住在他的板屋裡,我的心裡好煩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越人歌》山上的枝呀,都有枝椏,我喜歡你,你知道不知道呀?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天不見到她,我就想她想得發狂。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白頭吟》我想要一個一心一意的人,從一而終,相伴到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被《唐詩三百首》拋棄的四大著名詩人,個個才華橫溢,驚豔了詩壇上...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固然是這個道理,但要真正品出唐詩的味道,讀懂千年前那些詩人們的心事,三百首還真不夠呢!如果要評選影響中國人最大的書,《唐詩三百首》也是有力競爭者之一,無數學生捧著它吟誦唐詩,在心靈中點燃了熱愛傳統文學的第一束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