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體驗臺灣休閒農業
夜晚有流螢,山間有蝶飛。驚蟄的時候播種,夏天看各種作物長得蓬蓬勃勃,秋天的時候,和農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在臺灣的休閒農莊,看到的是讓城市人體驗和參與農村生活的努力,是農莊對有機安全食品的認可和積極的推行。
最孩子氣的牧場
飛牛牧場的口號是:飛牛就是愛地球。走完一圈你會感受到,這個牧場,也許是臺灣西部最孩子氣的牧場了。
帶小朋友到臺灣,飛牛牧場絕對不可錯過,在這裡可以親手擠牛奶,也可以在特色餐廳試試獨特的牛奶火鍋,品嘗包裝像手雷的牛奶布丁。
其實,飛牛牧場的過去並不浪漫,早年它也是眾多純奶牛牧場中的一分子。直到10年前,經營者發現,養的奶牛越多,成本越高,銷售的牛奶卻越來越便宜。他們不得不走上轉型之路,沒想到,這一轉轉出了春天。
飛牛牧場很萌,現在的餐廳早年是牛舍,放映廳是原來的穀倉,遊人可以遠觀,還可以體驗。最讓人稱道的,是他們把牛奶的衍生品發展出了一系列的產品,除鮮奶、酸奶各種牛奶餅乾、奶片等食品,還有牛奶沐浴露、洗髮水;有奶牛造型的各式小用品、小擺件,令人目不暇接。
據說,小朋友最喜歡這個牧場了,一年有20-30萬人次到這裡來。在臺灣,這可是個大數字。
最本真的農地體驗
我想有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說的應該就是頭城農場這樣的地方吧?
頭城農場位於臺灣東北海岸,步行1.5公裡,就可以看到太平洋。
這個佔地1800畝的農場,是一塊有三條溪流穿越的坡地,是一個姓卓的女教師在36年前創辦的。
現在,已經76歲的卓媽媽仍然身輕體健,農場也已經成了臺灣著名的休閒基地和戶外環境教育基地,一年有6萬人次來這裡體驗農莊生活。
城裡人對農村的體驗,更多的是遠觀。你可能去農場採過果,去農家樂吃過農家菜,但你有沒有試過捲起褲管、赤腳踩在水田裡插秧?拿起鋤頭去真正挖田?去收割水稻?在頭城農場,這種體驗很能觸及靈魂。
明知道是一場體驗遊戲,但當我穿著農婦的圍裙,赤腳站在田埂邊,跟著導覽員念起插秧的口訣,然後拿著一塊秧苗踩進滑溜溜的泥土時,還是很新奇的。
據說,小孩子來插秧後,吃飯都不會在碗底留下飯粒,比念一萬遍《憫農》更讓小孩子記憶深刻。
卓媽媽的兒子曾留學法國,熱愛釀酒。在他創建的藏酒酒莊,你可以嘗到金棗酒、嘉寶果酒等口味獨特的果酒。這些果酒,也成為農莊一個特色伴手禮。
刀耕火種的樂趣
看過很多亮眼睛的休閒農場,文山農場從硬體來說顯得很草根、很原生態。
或者,這裡的特色就是原生態,所以,你儘可能來這裡體驗各種刀耕火種的感覺。
比如,用硬土塊壘個土灶,先點火把土塊都燒成黑色,然後放進包好的食物,比如整隻雞,或者紅薯、土豆,然後敲塌土灶,讓滾燙的土塊慢慢把食物烤熟。
比如,砍根竹子來做竹筒飯,或者用砂紙慢慢把竹筒磨成一隻喝水的杯子。
我想,或者這也算是一種基礎的生存培訓吧?
一棵柚子樹的故事
雖然有露營基地作為特色,但東風農場仍然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農場。這裡盛產柚子。我們去的時候,他們正在籌備第二天就要開始的鄉村集市活動。
咖啡廳裡提供烏龍茶露飲用,有柚花精油系列的護膚產品,還有精美的檜木聞香擺件,讓咖啡廳變得很有格調。
臺灣創新農業專家遊文宏講述了一個關於冬山柚子的故事。柚子本是中秋前後產出的水果,集中上市,行銷不當就要價低傷農。一個「柚見幸福」的創意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
他們做了一個卡通化的柚子形象「小柚」,從小柚的成長故事推出柚子的整棵認養計劃,鼓勵市民周末來農場照看柚子樹。
同時推出柚子料理、柚花精油SPA、柚花茶飲等各種富有特色的活動和產品。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