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臺灣五大典型農場,探尋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秘訣

2021-01-19 奇創旅遊集團

臺灣農業產業競爭力在世界上高居第六位。其休閒農業發展起步比較早,質量比較高,現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休閒農業是臺灣農業成功轉型的範例。現如今國內投資休閒農業的人士越來越多,而大部分人士在做之前或在經營的中途都會紛紛選擇參加一次或多次臺灣休閒農業考察的項目或活動。臺灣休閒農業為何如此出名,到底好在哪裡?透過臺灣的5個經典休閒農莊,我們一起探尋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秘訣。


臺灣的農場雖有很多,但絕不像大陸那般千篇一律,而是家家都富有特色,雖都是農業的領域,但各有各的主題特色。這或許就是大陸休閒農業者去考察學習的原因。


宜蘭、南投、苗慄是經常出現在人們耳中的一些地區,也臺灣休閒農場密集的區域,都是臺灣都市人短程休閒的好去處。


臺灣休閒農莊有一個共同點,都特別熱愛鄉村田園生活,建設農莊的初衷,有的甚至只是為了圓兒時的一個夢想,他們不追求短時間的暴利,而是從一開始就非常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在建設與經營中,不斷融入自己的創意,將農莊比作自己的藝術作品,讓遊客可以明顯感受莊主的藝術風格和個性追求。




臺灣休閒農莊主題鮮明,個性突出,主題包括了水果、香草、竹、茶葉、名花、昆蟲、畜牧、珍禽……


地震災區的桃米村蘊藏著豐富的青蛙和蜻蜓資源,通過新奇創意和品牌包裝,桃米村從一個地震廢墟變成一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閒區。



臺灣大的休閒農莊大多會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他們對產品的潛在經濟收益和市場銷路掌握的非常清楚,並且農會知道幫助農戶,最終農戶自己也成為一名生產專家、經銷專家和市場分析家。




臺灣休閒農莊不僅僅是休閒娛樂、遊玩,還是時間、學習的好場所,農莊平時主要接待學校師生,用作旅行或戶外教學,周末則吸引全家度假為主。因此,沒有所謂的淡旺季。


臺灣的農產品深加工從果品鮮食、存放保鮮、幹品制煉以及成分提取等方面具備一系列的生產、製作和包裝技術,極大的延伸了產業鏈。


一塵不變是很危險的,臺灣的大部分休閒農莊都在保有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如「葉拓T恤」「聯合國西紅柿」「搖晃的記憶」

以上7點只是臺灣休閒農業典型的一些概述。我們可以具體看看以下5個農場案例。




「酒」是藏酒休閒農場最鮮明的主題,也是起特色所在。一進農場就可以看到一家酒廊,旁邊便是農場的餐廳,每一道菜在做法上都配合了酒的元素,牛腩是用酒沁過的,八寶鴨也會澆上酒,拿火點燃,火苗瞬間躥起來,幾秒鐘之後服務生再將它熄滅。此外,農場還提供品酒、釀酒DIY的體驗。






北關農場是一處依山面海的自然生態農場,主打的是「螃蟹」, 是全世界第一座以螃蟹為主題的博物館,經常有東南亞的客人慕名而來。人們一去就能看到各種螃蟹的造型,並且博物館收藏的可不只是標本而已,這裡還養著為數不少,珍奇有趣的活螃蟹。


老闆之所以會自建「螃蟹博物館」, 是因為其獨特的資源。龜山島是一座活火山,成就了一個奇特的海底世界,螃蟹族群中有龜山島特有的物種——「烏龜怪方蟹」。


它們生活在沸騰的溫泉口,周圍最高溫度可達140℃,在硫磺純度很高的洞穴和縫隙中,靠著吃被燙死的浮遊生物生存,是全球極為少見的生態體系。龜山島螃蟹有特色,農場主人便建了這樣一個博物館,螃蟹標本的製作技藝,成為農場招徠客人的絕活。






勝洋水草休閒農場原本是臺灣有名的鰻魚養殖場,九十年代後開始發展水草養殖,生意做到全臺灣還出口;2002年,老闆徐志雄向休閒觀光轉型,從最早只有二三十種水草陸續增到400多種;2008年底投資重新打造水草主題餐廳,主打水草創意料理,如水紫蘇番茄沙拉、魚腥草雞湯等。


這是一家主打「水草」的農場,徐志雄還建了水草文化館,成為了水草科普樂園,教授人們手工製作水草瓶,傳遞生態理念。利用水草、夏威夷火山蝦以及消化菌構成生態循環結構,水草在光合作用下可以生長藻類提供給小蝦食物,消化菌可以將蝦的糞便分解成水草的養料,構成一個自足的微型世界。農場將生產、生活、生態整合起來,形成水草的文化符號。



由於前來的遊客太多,現在可容納二十幾個人一起做水草的教室已不夠用。勝洋水草休閒農場正在擴大它的水草DIY教室。




苗慄飛牛牧場,從字面上,就可以揣測這是一家以奶牛為主的農場,據了解,飛牛牧場上世紀70年代就是奶牛場,但開業不久就面臨能源危機、牛肉開放進口等壓力,僅剩下施尚斌和吳敦瑤兩人繼續經營,後來向休閒觀光轉型。



現在的飛牛牧場,讓遊客有多重休閒選擇,分為遊客遊憩區、農業生產區和自然生態區。遊客遊憩區中有烤肉區、露營區、住宿區、餐廳、紀念品屋、乳製品專賣店、會議室等等,提供遊客來到飛牛牧場享受最完備的休閒服務。


農業生產區出產乳牛牛乳之乳製品和牧草種植、有機園區種植花草和有機蔬菜區,讓遊客體驗農場生活;自然生態區則分為乳牛生態區、蝴蝶生態區、可愛動物區、自然步道和水域生態區,讓遊客親近自然生態與大自然交融,在草原上奔跑嬉戲,享受最自然的生態。





宜蘭頭城農場是一個農家種植的樂園,是城市裡的孩子體驗農事活動和手工勞作的好去處。在宜蘭頭城農場可以體驗插秧、餵羊、採摘橘子等農家生活的樂趣,DIY的葉拓T恤和環保袋,所用的主要材料也是一片一片的樹葉。



臺灣依託農業發展起來的農業觀光旅遊與鄉村休閒產業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十分豐富,不僅有上規模的農耕田園、漁業風情、森林旅遊、鄉野畜牧活動內容,還有別具特色的農耕教育、生態保育、民宿體驗、鄉土民俗等休閒活動項目。歷經多年的發展和完善,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景象。


(本文參考地產與經營,由農場主+整理)

聲明:我們轉載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來源和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有版權疑問,請聯繫本微信後臺,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


小編求關注

關注「奇創旅遊規劃」微信訂閱號,回復關鍵詞「專題研究」、「民宿」、「鄉村旅遊」、「房車營地」、「景區體驗設計」、「全域旅遊」、「森林旅遊」、「特色小鎮」等,獲取奇創最新研究成果。




相關焦點

  • 臺灣清境農場休閒農業啟示錄
    休閒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能將農業從單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涵養、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滿足城鄉居民休閒消費需要,開闢了現代農業建設新途徑
  • 臺灣清境農場給休閒農業的啟示
    休閒農業,一般認為,是指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 臺灣休閒農業發展歷程 童話農場處處皆故事
    本月中,臺灣《旺報》舉辦「兩岸新聞交流——來臺採訪休閒農業」活動,邀請了廣州日報在內的近十家大陸媒體參加採訪。期間,本報記者深入了解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歷程,並與臺灣有機農業相關機構進行經驗交流。 近年,臺灣遊大熱,除了傳統的日月潭、阿里山等風景名勝區外,遊客更願意選擇遠離都市煩囂的休閒農場。
  • 【智慧田園 • 休閒農業】深訪臺灣六大最牛農場 跨越兩岸休閒農業距離
    :10月22-12月5日微信回復投票代號,如「1A」、「24C」,可直接給候選項投票。【組織機構】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承辦單位:南方農村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三農研究院、深圳田園創意諮詢顧問有限公司協辦單位:臺灣休閒農業學會、臺灣海峽兩岸農業交流發展協會支持媒體: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種業、水產、畜牧、農場)
  • 臺灣6大休閒農場,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 臺灣休閒農場鄉土味濃
    文章摘錄如下:  在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邀請及馬來西亞蘋果旅遊的安排下,日前與大馬一批媒體到臺灣走了一趟,這也是相隔16年後再次踏上臺灣。  休閒農業在臺灣紮根約30年的歷史,目前全臺有逾200家較具規模的休閒農業產業,投入的人力逾3000人,吸引逾千萬人次的遊客,創造園區農業品及周邊休閒產業逾1億美元的商機。
  • 6大休閒農場案例 | 取經中國臺灣,這才是真正的休閒農業!
    來源:青藍文旅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合理開發休閒農業,對於深度挖掘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臺灣休閒農業相對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遍地開花的繁盛階段。
  • 臺灣休閒農場鄉土味濃(圖)
    中新社發 賈國榮攝  中新網6月23日電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在「六日譚」欄目發表林友順撰寫的文章說,吸取了香港向大陸遊客開放旅遊的經驗,臺灣已把休閒農業當作化解大陸遊客湧入所造成的壓力的解壓器,在大陸遊客淹沒旅遊景點時,休閒農場將是東南亞遊客休閒旅遊的新去處,這將讓臺灣的旅遊業取得較均衡的發展,同時為次級旅遊業創造商機。
  • 【休閒農業】看臺灣農業為何這樣出色
    一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農業發展重點逐漸轉向發展新的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品質,如開發與推廣優質米,開發多產期與高價值水果等。二是推動農業生產企業化、自動化與科技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升級。三是發展森林、海洋遊樂與休閒農業。四是培養核心農民,增加農民福利。從此,臺灣精緻農業逐漸形成體系,並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已跨入世界先進農業行列。
  • 臺灣精緻農業與農業文創主題館經典集合(奔田2015臺灣休閒考察備選農場•上)
    一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農業發展重點逐漸轉向發展新的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品質,如開發與推廣優質米,開發多產期與高價值水果等。二是推動農業生產企業化、自動化與科技化,以提高農業生產力,促進農業升級。三是發展森林、海洋遊樂與休閒農業。四是培養核心農民,增加農民福利。從此,臺灣精緻農業逐漸形成體系,並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已跨入世界先進農業行列。
  • 臺灣休閒農業的20個法則
    在綜合性的休閒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採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臺灣休閒農業大概有鄉村花園、鄉村民宿、觀光農院、休閒農場、教育農園、市民農場、休閒牧場等模式。服務體系包括營銷體系、培訓體系、行業自律體系等,關鍵是發揮農會、農業推廣學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幫助農民轉型。如臺北市農會成立輔導小組,按照「一鄉鎮一休閒農漁區計劃」,研究臺北市20家市民農園轉為休閒農場的可能性。臺灣省農業策略聯盟發展協會和臺北市農會聯合開展農業休閒旅遊,還與全省100多家休閒農場結盟,推銷優惠休閒遊。
  • 25個大陸農民比不上1個臺灣農民的收入,臺灣休閒農業如何玩.
    針對這一挑戰,臺灣採取了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於是就開始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閒農業。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追求環境優美、景觀獨特、地域性強的鄉村花園開始出現。
  • 榮振環:臺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居民收入提高,閒暇時間增多,旅遊風氣興起,體驗式消費成為一種風尚。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走進鄉野,回歸田園,體驗自己動手做的樂趣,以及感受生態和慢生活的魅力。為了迎合市場需求,進一步規範行業發展,1990年臺灣農委會設立了《發展休閒農業計劃》,從技術、經費、宣傳等方面加大了對休閒農業支持力度。
  • 案例 臺灣農場鼻祖——香格裡拉休閒農場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曾是臺灣第一個觀光果園,也是臺灣第一座休閒農場,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規模龐大,農業項目非常豐富,山坡遍植果樹、建有百餘間住宿小木屋,並提供多達十餘項的體驗活動,農場實現了將文化、教育
  • 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花露休閒農場
    今天的海峽兩岸農業論壇——走進臺灣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進花露休閒農場。臺灣花露休閒農場位於苗慄縣,是一家以花卉為主題的農場,被山間桃源、群山鄉野所包圍,環境清幽,農場內的庭院造景皆是透過農場主人精心設計打造而成,農場內擁有各式花卉盆栽、藥用香草等植物,從每盆10元臺幣的香草植物系列到高價位的松柏均有。
  •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臺灣寫真:探訪臺灣苗慄休閒農場  【正文】位於臺中苗慄縣通霄鎮的飛牛牧場,坐落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野中,歷經了40多年的經營發展,如今,這裡已成為臺灣休閒農業的「明星」
  • 休閒與農業丨25個大陸農民比不上1個臺灣農民的收入,臺灣休閒農業如何玩.
    臺灣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農業面臨快速發展工業和商業的競爭,以及國際農產品的衝擊,農產品成本高,價格低,農民收益少,臺灣農業發展面臨衰退、萎縮。針對這一挑戰,臺灣採取了加快農業轉型,調整農業結構,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開發農業的生活、生態功能,使農業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延伸,於是就開始發展觀光農業和休閒農業。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追求環境優美、景觀獨特、地域性強的鄉村花園開始出現。
  • 臺灣休閒農業遭遇瓶頸
    上世紀50年代,臺灣農業是重點發展的產業。為了保障糧食供給,臺當局以土地改革、興修水利等措施全面恢復農業生產,增加糧食產量,農業發展奠定了臺灣其時的經濟基礎。到了上世紀60年代,臺灣的加工業興起,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產值。到了七八十年代,臺灣經濟起飛,工商業迅速發展,2000年農業產值僅佔臺灣經濟總產值的2.9%,農業的經濟功能直線下降。
  • [報名] 探尋臺灣休閒農業成功模式-三月一起去取經!
    探訪交流課題一:農場的運營模式及發展分享人:張清來 香格裡拉休閒農場董事長案    例:香格裡拉休閒農場課題三:休閒農業創意設計特邀講師:張國禎 臺一生態農場董事長案    例:臺一生態農場牧場佔地寬廣,讓遊客有多重休閒選擇,分為遊客遊憩區、農業生產區和自然生態區,提供都市民眾休閒活動,未到周末,已經很多家庭聚集於此,diy、生態教育、牛奶火鍋每一個業態都圍繞主題展開。課題五:清境農場的主題景觀和休閒娛樂活動打造分享人:清境農場高階管理者案    例:清境農場
  • 絕美農業 臺灣花露休閒農場:花草與精油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