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休閒農業產銷結合而吃香。花蓮縣立川養殖場的峴池可請遊客先撈獲產品,再加工成美味臨池品嘗,頗受歡迎。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
臺灣休閒農場鄉土味濃
2008年06月23日 09: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臺灣休閒農業產銷結合而吃香。花蓮縣立川養殖場的峴池可請遊客先撈獲產品,再加工成美味臨池品嘗,頗受歡迎。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
中新網6月23日電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在「六日譚」欄目發表林友順撰寫的文章說,吸取了香港向大陸遊客開放旅遊的經驗,臺灣已把休閒農業當作化解大陸遊客湧入所造成的壓力的解壓器,在大陸遊客淹沒旅遊景點時,休閒農場將是東南亞遊客休閒旅遊的新去處,這將讓臺灣的旅遊業取得較均衡的發展,同時為次級旅遊業創造商機。
文章摘錄如下:
在臺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邀請及馬來西亞蘋果旅遊的安排下,日前與大馬一批媒體到臺灣走了一趟,這也是相隔16年後再次踏上臺灣。
休閒農業在臺灣紮根約30年的歷史,目前全臺有逾200家較具規模的休閒農業產業,投入的人力逾3000人,吸引逾千萬人次的遊客,創造園區農業品及周邊休閒產業逾1億美元的商機。
隨著臺灣向大陸開放旅遊業,計劃每天允許5000名大陸遊客訪臺,從經濟上看,這對臺灣旅遊業界及社會是個喜訊,不過也對臺灣旅遊業帶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及與文化和歷史相關的景點。
吸取了香港向大陸遊客開放旅遊的經驗,臺灣已把休閒農業當作化解大陸遊客湧入所造成的壓力的解壓器,在大陸遊客淹沒旅遊景點時,休閒農場將是東南亞遊客休閒旅遊的新去處,這將讓臺灣的旅遊業取得較均衡的發展,同時為次級旅遊業創造商機。
與歐美休閒農場不同的是,臺灣休閒農場具有更濃厚的鄉土味,對東南亞遊客,那將會是一個非常親切、非常熟悉、較易取得認同之旅。臺灣的休閒農業基本上可以分為休閒農場、教育農園及觀光農園,遊客可以各取所需。其中較讓人印象深刻的有把5星級酒店建在稻田中的香格裡拉休閒農場、三代一起打拼、熱情、善良的大坑休閒農場、猶如金庸筆下情花谷的臺一生態教育農園、讓年輕一代了解阿嬤古早生活的北關頭城休閒農場等。
臺灣的休閒農場具休閒、教育、生態、生活及生產功能,它不但為轉型的農民創造生機、也為遊客提供休閒的去處,同時讓孩子經歷一場寶貴的生態及教育之旅。目前一些農場甚至成為新加坡及大馬小學生的戶外課室,讓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失去眾多的城市學生來一場時光倒流,更珍惜我們的環境與生態。
臺灣休閒農場的成功除了業主的打拼精神,它也獲得政府在政策及行動上的扶助及由休閒農場主聯合設立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為它制定培訓、市場促銷等活動。
大馬也有休閒農場,不過他們面對土地缺乏、資金有限、專業知識不足、宣傳不夠等問題,政府似乎並不重視休閒農場的存在,讓他們自生自滅,這是非常可惜的。也許大馬的休閒農場主或有意發展休閒農場業者可以向臺灣取經、尋找合作與協助,讓臺灣的成功經驗在大馬開花。
【編輯:劉雨生】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