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西門豹、林則徐、蘇軾等入選】近日,國家水利部官網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共12位,分別是: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
筆者看到這12位治水名人的名字,其中大禹、李冰、蘇軾、林則徐是相當熟悉的,對西門豹,初中課本上學過《西門豹治鄴》,還有印象,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科學家,初中歷史課本上有介紹,對孫叔敖也還有點印象,其他的則不太熟悉。
說說李冰吧。以前筆者在四川待過,經常去都江堰出差或去玩,舉世聞名的都江堰水利樞紐工程就是蜀郡守李冰父子兩千多年前的傑作,都江堰市以前是叫灌縣,31年前設為縣級市時改名,就是為了紀念李冰父子。還有二王廟,就是古代紀念李冰父子的。
從魚嘴到二王廟,要過一座架在岷江上的索橋,橋上鋪的木板,人從橋上過,搖搖晃晃的,膽子小的還不敢過去,會晃得你膽顫心驚。魚嘴、寶瓶口、飛沙堰(上世紀七十年代興建)三個項目共同構成新的都江堰水利樞紐。把岷江分為內外江兩部分,夏天洪水季節,內外江水四六分,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大量洪水從外江排走,這樣過成都的內江就不會漲洪水;冬天枯水季節,內外江六四分,可確保成都平原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不會因雨少而乾旱。
都江堰修建以前,成都平原夏天總是遭受洪澇災害,冬天總是乾旱,建了之後,變害為利,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日漸富庶,後來才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深掏灘,低作堰」,都江堰的設計建設具有相當科學的原理,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就創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令後世驚嘆。都江堰十多年前與青城山一起入選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去年又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成為首屈一指的世界「三遺產」,當之無愧。
李冰父子率眾建成至為科學的都江堰,成就了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居功至偉,值得世人永遠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