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福了!內蒙古優質牛肉將端上成都市民餐桌

2020-12-23 騰訊網

11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內蒙古扎賚特旗優質農畜產品展銷暨合作項目推介招商會上獲悉,成都益民集團與扎賚特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引進該地優質的農副產品,讓市民吃到優質牛肉等優質農副產品。

根據協議,雙方將聚焦人民對安全、綠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長,進一步整合雙方優質資源,加強在種植和養殖板塊、糧食加工、肉類加工、農副產品貿易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助力扎賚特旗產業全面提檔升級,助推「成都農場」「成都牧場」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打造成都異地糧源基地

內蒙古扎賚特旗地區是全國重要的產糧基地,也是內蒙古十大產糧旗縣之一。該地區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水源純淨豐富,糧食生長周期長,有201萬畝耕地通過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認證,主產玉米、水稻、大豆、綠豆等。

「扎賚特旗自然環境優越,農業發展基礎良好。」成都益民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成都「米袋子」供應,今年6月,集團旗下成糧集團與內蒙古裕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通過土地流轉返包經營,開展玉米和水稻種植、糧食收儲等,打造了2.5萬畝屬於成都自己的異地農場,已進入全面收割階段。

「此次籤約,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扎賚特旗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糧源基地建設、農資農具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成都益民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市場前景廣闊,依託益民集團國有企業資金、渠道等平臺優勢和品牌優勢,以及扎賚特旗資源優勢,將實現協同發展,加快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推動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還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糧食加工領域探索合作,全力保障成都市民餐桌安全,滿足成都高品質糧食消費市場需求。

把扎賚特旗肉類產品帶回來

「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我們還將因地制宜培植養殖產業,保障成都市場肉類供給。」成都益民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將以促進養殖產業升級實現產業鏈協作為導向,進一步擴大合作廣度和深度。同時,將大力促進當地養殖產業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增強發展致富的「造血功能」,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該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將依託扎賚特旗產業基礎和優質肉類產品供應能力,在肉類加工板塊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提升成都市優質肉類產品供應能力,更好滿足成都市民對於農產品便捷、新鮮、實惠的消費需求。

在此次推介會上,益民集團旗下成都中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還與內蒙古森發林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加強在肉牛養殖行業的投資,深耕肉牛全產業鏈,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為成都市民提供安全、健康和品類齊全的肉類食品。

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

編輯 陳怡西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有口福了!吉林大米端上深圳市民餐桌
    活動旨在推動吉深兩地優質糧食產銷深度合作,提升吉林大米和吉林鮮食玉米品牌在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劉紅霞表示,希望「重如沙、亮如玉、溢馨香、湯如乳」的吉林大米和粒粒飽滿、口口香甜的吉林鮮食玉米可以受到廣大深圳消費者的青睞,端上鵬城百姓餐桌。品質優良的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走進深圳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市場,堪稱優糧產區與主銷區的「天作之合」。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偉認為,深圳作為糧食純銷區,糧食對外依存度高達100%。
  • 成都人有口福了!進博會上,益民集團籤下16億大單,有西班牙豬肉...
    紅星新聞消息,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成都企業又有「斬獲」。紅星新聞記者從今日(6日)舉行的成都益民集團2020年(上海)國際進口與合作重大項目籤約儀式上獲悉,該集團旗下成糧集團與愛瑪客服務產業(中國)有限公司籤署備忘錄,雙方將為成都大型賽事提供餐飲保障服務,努力提升成都賽事營城服務水平。
  • 保障市民「菜籃子」 成都新組建益民集團
    ,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農產品及食品產業鏈和生態圈,保障服務成都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 隨著年關將至,肉類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增加。為補充豬肉替代肉源,進一步豐富市民肉類食品供應,益民集團從新疆引進的首批580頭褐牛,目前已先期到達益民牛肉保供養殖基地,即將陸續進入成都市場銷售。
  • 加拿大牛肉17道「體檢」 從牧場直達上海餐桌
    其中的加拿大牛肉,自2010年重返中國市場以來,銷量不斷攀升。此次在盒馬鮮生銷售的加拿大牛肉,都來自百年牧場,經過17道「體檢」,直供上海市民的餐桌,價格平民化,具有競爭力。加拿大牛肉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三,而中國已成為加拿大牛肉的第二大出口市場。此前,因為進口許可的限制,加拿大牛肉不在國內的進口牛肉名單之列。2010年,中加雙方達成合作協議,中國將有條件分階段開放加拿大牛肉的進口。目前,消費者可以在盒馬鮮生的門店以及APP端購買到西冷、肋眼、菲力、上腦、牛肉粒、金錢展等近十種加拿大牛肉產品,還能在門店品嘗到現場加工的牛排。
  • 江寧援疆工作組攜手南京餐飲商會 將特克斯牛羊肉端上南京市民餐桌
    9月28日,來自新疆伊犁特克斯縣的2噸有機牛羊肉抵達南京祿口機場,它們將通過真知味、珍寶坊、頌福樓、胡家花園、麗湖雅致等南京市領軍餐飲連鎖企業走上餐桌,在國慶期間豐富南京市民的味蕾。為了突破認知瓶頸,江寧援疆組主動聯繫南京餐飲商會,將特克斯牛羊肉樣品一一送到南京金陵飯店、湖濱金陵、維景國際、夜上海、小廚娘、好記、頌福樓等14家南京餐飲連鎖龍頭企業總廚手中,請他們以特克斯牛羊肉為食材,研發特色菜品。
  • 體驗舌尖上的內蒙古! 奶茶、奶豆腐、馬奶酒……內蒙古綠色農畜...
    記者獲悉,9月5日至8日,「2019內蒙古味道——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展覽交易會」將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西館舉辦。  據悉,2019內蒙古味道—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展覽交易會以味覺體驗為切入點,精選優質安全的蒙字號食材原料,以味道的延伸體驗為主線。
  • 海南優質水產品鄭州推介 市民家門口可以買到
    今後,鄭州市民有口福了,在家門口超市就可以買到優質、新鮮的海南水產品。12月20日,在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主辦的海南省優質水產品鄭州推介會上,來自海南深海的羅非魚、金鯧魚、海蝦等海鮮,讓部分鄭州市民嘗了鮮。  海南省漁業資源豐富,水產品年產量近200萬噸。
  • 「人造肉」將端上美國人餐桌:好處多多 價格不菲
    好處多多 價格不菲 聯合監管「人造肉」即將端上美國人餐桌據美國《科學》雜誌近日報導,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產品,俗稱「人造肉」,很快就會出現在美國人的餐桌上。根據分工,FDA將負責監管制造人造肉所需細胞的收集、儲存和培育;而美國農業部主要負責食品的生產和貼標籤工作。實驗室培育出來的肉類有何特殊?為何需要兩大監管機構聯合監管?這種肉類在走向消費者餐桌的路途上,還會遇到什麼「攔路虎」?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相關人士呼籲市民「手下留情」,留住海知了。  稀罕,80歲老漢頭回見  6日上午10點鐘,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這時沙灘上人不算多。「現在還不到時候,十一二點鐘退潮時,挖『海知了』的人就來了。」一名市民說。幾分鐘後,就有人帶著工具來到沙灘上,他們帶著大鐵鍁,在剛退下潮水的地方開始挖起來。很快,就有人挖出了一隻海知了,只見模樣像蝦虎的頭部,只要放在沙灘上就往沙裡鑽。
  • 「放心菜」端上市民餐桌 永康市8個小區成為首批便民助農蔬菜直送點
    當天,像她一樣,小區裡有30多戶居民通過小程序購買了本地時鮮蔬菜。「這個便民服務是剛推行的,其中購菜小程序還是小區業主開發的,大大方便了統計和下單。」今年的特殊疫情讓宅家成為常態,市民出門採購不便,農貿市場縮減營業時間,外地菜農無法及時返回……如何理順關係,確保市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穩定、質量安全和市場供應。為此,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郵政分公司等多部門積極探索便民惠農出路,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整合資源開通了基地直採+郵政專送+市民餐桌的「防疫保供」配送新模式。
  • 中國「牛」品種 豐富「牛」味道——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
    晉南牛、渤海黑牛、魯西牛、郟縣紅牛、夷陵牛、文山牛、雲嶺牛、新疆褐牛……12月2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上,代表全國各地最優質的牛種生產的優秀牛肉產品經過推送和選拔,最終匯聚一堂,呈現百家爭鳴。
  • 寧波口岸首次進口活體波士頓龍蝦 市民們有口福了
    寧波口岸首次進口活體波士頓龍蝦 市民們有口福了2017-01-20 10: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王婧&nbsp&nbsp&nbsp&nbsp通訊員&nbsp張大鵬&nbsp何勤&nbsp&nbsp&nbsp&nbsp舒林軍&nbsp岑建燦&nbsp張琦&nbsp&nbsp&nbsp&nbsp寧波市民們有口福了
  • 領導人餐桌上的美食有講究 要用一副刀叉能搞定
    其中有兩道菜杭州人很關注:一道是傳統杭幫菜「龍井蝦仁」,一道是著名杭幫菜「東坡肉」的改良版——「東坡牛肉」。胡忠英說,杭州作為本次G20峰會的東道主,在飲食上肯定要突出「杭州特色」。作為36道經典杭幫菜之一的「龍井蝦仁」,賣相好看,味道鮮嫩,入選菜單不算意外。「這道菜更看重的是一種意境,裡面有龍井茶的元素,一看就能讓外賓們感覺到身在杭州。」
  • 吃貨們,有口福了!陸海新通道首批原箱進口巴西JBS凍品牛肉抵渝
    8月11日上午,第一批通過陸海新通道原箱進口的巴西JBS凍品牛肉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進行開箱儀式。此次海運原箱進口的約84噸,貨值近400萬人民幣的巴西JBS凍品牛肉從巴西巴拉納瓜港出發,海運至廣西欽州港,再轉乘陸海新通道班列運抵重慶團結村車站,全程耗時48天,較傳統江海聯運方式節省約20天時間。此後,每月預計將有超過30噸的進口凍品牛肉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重慶及周邊市場。
  • [內蒙古] 包頭「德潤鹿城「小餐桌轉動大文明
    [內蒙古] 包頭「德潤鹿城「小餐桌轉動大文明 發表時間:2013-03-18   來源:>   3月17日,100多名志願者來到包頭市青山區民族東路美食街,他們既不是來聚會,也不是來享用美食,他們是用張貼宣傳海報、發放傳單等方式,向過往的市民宣傳
  • 在「以吃牛為禁忌」的古中國,牛肉是如何端上四川人的餐桌的?
    許多菜系裡的牛肉菜餚,都可以拿其他肉替代:比如魯菜裡有蔥爆牛肉,也有蔥爆羊肉;浙菜裡有杭椒牛柳,也有杭椒炒肉;湘菜裡有小炒牛肉,也有小炒肉片;粵菜裡有蠔油牛肉,也有蠔油裡脊……
  • 打翻的牛蛙又被端上顧客餐桌 事發張楊路辛香匯
    ● 一會兒,服務員從廚房又端出一盆乾鍋牛蛙,說是新做的。  ● 市民吃出了異物,吐出一看,竟是被收走的塑膠袋。  ● 在一番交涉後,餐廳方承認確實是之前打翻的那一盆。  東方網10月14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被服務員打翻並混雜了雜物的菜在廚房兜了一圈後,居然又端上了顧客的餐桌。
  • 牛肉怎麼做更美味?重慶成立「蒸牛肉研究院」
    重慶是美食之都,烹飪方式也五花八門,隨著牛肉被越來越多地端上人們的餐桌,如何烹飪牛肉味道更好,營養更豐富,成為不少市民關注的話題。近日,在重慶市非遺協會餐飲食品行業分會等美食行業協會的支持下,我市美食行業首個蒸牛肉研究機構——拉唯蒸牛肉研究院成立了。該研究院主要針對新時代牛肉的吃法,烹飪方式等技藝進行研究,打造出更美味、營養更合理的牛肉膳食。
  • 中國牛肉乾最好吃的地方,內蒙古、四川、新疆?不,是它!
    ,尤其是嘴裡沒味道的時候,吃上一些,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這種美食就是牛肉乾。對於牛肉乾,大就都吃過,其主要做法就是用牛肉與其它調料一起醃製而成,最早的牛肉乾源於蒙古鐵騎的戰糧,因其攜帶方便,並且有豐富的營養,故而被譽為「成吉思汗的行軍糧」。不過,隨著歷史的演變,牛肉乾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在口味上更是多種多樣,有麻辣的,有香辣的,有辛香的,有多汁的等等,反正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特點。
  • 七旬臺灣美食家成都再創業:四川人的餐桌可有一碟「臺灣味」
    中新網成都6月24日電 題:七旬臺灣美食家成都再創業:四川人的餐桌可有一碟「臺灣味」作者 王鵬「兩岸一家親不是掛在嘴上,而是要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23日下午,在成都的一場美食分享會上,身著繡花衫、一頭爽利短髮的孫亦敏正給成都市民分享臺灣風味水晶粽和滷肉粽的做法,講到高興處,這位70歲的臺灣美食家神採飛揚。孫亦敏與成都美食愛好者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王鵬 攝孫亦敏已在成都定居15年。在成都美食圈,「臺灣孫阿姨」的名號很響。她曾在臺灣生活40多年,也曾在美國洛杉磯開餐館,生意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