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是我們祖先最早賴以生存的根基,是祖先們繁衍後代的安全港灣,也是文明社會早期的產物。它從選址到布局都強調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因而表現出了山水風光之特色。我國有三千多年的村落史,向人們展示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我國的古村落,生動地展現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更加能反映出我國的歷史,民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古村落集人文、歷史、建築、民俗等多種文化於一身,具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科學和旅遊價值,成為了所有人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隨著一些很有歷史的古老村落,不斷地被列入國家級的重點保護單位。標誌著古村落,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和全人類的共享寶貴財富。比如說:皖南的西遞和宏村、福建土樓等等很多的古老村落,已經成為了《世界遺產名錄》中的寶貴財富。所以,也意味著我國的古村落,不僅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也逐漸成為了國內外旅遊愛好者嚮往的旅遊的打卡之地。
這些古老村落在新的時代中,又一次的煥發了新的生機,又一次讓人們了解村落特有的內涵。其實我國的古村落中,不止有上述的幾個古老村落,還有著很多歷史久遠的,風格各異的古老村落。如山西的大院、河北的城池山村,貴州少數民族的山寨等,這些都是極具特色,還是歷史悠久的文化村落。結合上述,今天給夥伴們說說,這個極具歷史意義的雲南省歷史名村。——白霧村
該村位於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境內,佔地面積9.9平方公裡。目前村中有6500餘人,應該算是個不小的山村。山村是背靠老烏青山山脈的老尖山,村周邊有金沙江支流的小江、以禮河、海河等小河流過,是一個青山綠水田園型的古老村落。在20005年,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白霧村的歷史久遠,有著千年的發展史,自從西漢開始在這裡開採青銅資源,一直到發展到民國時期,在明清時期最為鼎盛,這裡的銅原料支撐著明清朝時代半數以上的銅幣製造。當時被人們譽為「萬裡京運第一村」的稱號。從那時起,這個平靜的村落變成了接待南來北往的商業中心。
白霧村比較突出的就是村中的古民居和山村的文化內涵,隨著會澤縣的銅資源的開發,這裡就成了經營和運輸銅原料的第一個驛站。由於由官府的官員來此地監督管理,又有全國各地的富豪商賈雲聚經商,還有各行各業的人來此開發,村中逐漸形成一條主街巷為主,主街兩側延伸建起了各類的建築,建築基本都是明清時期的風格。有公館、商務會館、酒樓、茶樓戲樓、煙館等,各式各樣的建築。
村中現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建築就有3000餘處,主街兩旁的各種館驛和商鋪、貨倉等,也有150餘所。進入山村,沿著用青條石鋪就的主街道延伸走去,伴隨著由大青山中流入街道中的小溪流,聽著溪流譁譁的流水之聲,看著街道兩旁已經顯得古老質樸的會館和商號。也許你會聯想起當年街道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會館裡邊談生意邊喝茶的老爺們,有著走街串巷的賣吃食的小商販,還有著挑擔推車運輸的腳夫,一派經濟繁榮的景象。
村中古民居多是以明清時期的四合院為主,都是因為各地官商來到此地建房居住,在此影響的作用下,這裡也承襲了院落建築的風格。山村形成體系後,為了豐富繁榮當地及來往商人的文化生活,在村子的中央部位建有一座大戲臺。從那個時代到今天,戲臺依然還在,不知為人們獻上了多少臺的大戲,為多少人帶來歡樂。
白霧村在清朝鹹豐年間還建有城牆護衛,並建橋設卡,在西北兩面還設有拱形門洞,儼然形成了個城堡。村中還有一些官家的建築,如:三聖宮、壽福寺、財神廟、太陽宮、聖若瑟教堂等,很多的老建築,這些都是向人們訴說著一個一個古老的傳說和有趣的故事。
白霧村讓人聽起來就有夢幻的感覺,因為山村被群山環抱,幾條金沙江水支流纏繞,河水從大山中徐徐地流出蔓延開來,經過溝渠流向村周邊的田野,灌溉著不同色彩的農田。在太陽沒有出山之時,一條白霧纏繞在山峰之間難以揮去,當太陽出現在上空之中,就不再能看到峰間的白霧。隨之出現的藍天白雲,帶給人們一種愉悅清爽的心情。
白霧村有著山野田園的美景,也有著眾多的地方特產,這裡盛產鹽水石榴、黃果、大蔥、黑山羊等。現在的白霧村是以農業和旅遊為主,春耕時節,村民們忙碌在田野鄉間,金秋時節收穫當年的物產。到了夏季和冬季,家家開起了小店,向遊客們售賣當地的特產及手工製品,村民們的生活富足悠閒。來這裡趕巧還能看到雲峰寺廟會,每年農曆正月十九、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有各地到此的香客,還有地方特色的演出等,都很有意思。
若夥伴們來此地遊玩,來感受山村的生活,品味這裡的歷史文化,欣賞古老建築的同時,再品嘗當地美食,參觀有趣的民俗活動,體驗當地風情,都是不錯地選擇。若是背包客的話,可以到會澤縣坐公交到此。自駕導航就可到達,交通還是比較便利。
總的來說,了解了村落的形成,村落的文化,這些村落傳承下來的精髓,是我們應該銘記的。也應該通過大家共同努力,還給山村的自然風貌,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治理好家園的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願我國的所有鄉村都能成為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