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通過選秀節目出名的歌手多是各個地方音樂學院,比如川音,沈音,武漢音樂學院等等學校的,很少見到有中央音樂學院的。但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應該是實力最強勁的,為什麼他們不通過參加選秀節目出名?
1,央院和其它幾大音樂學院的差距,就是清北和普通大學的差距,所以央院的畢業生往往不太愁下家的問題,各地的樂團、合唱團、音樂院校還是有頗多就業機會的(當然很多人瞧不上也很正常),況且全校學生也不過2000多人,每年幾百人的隊伍對於偌大的中國還是消化的下的。
2、能考進央院,說明個人的專業素養在國內是相當出眾的,管弦系的某位同學,按捺不住,參加個央視的鋼琴小提琴大賽,回來都被嘲笑一番,此景相當於「全運會冠軍參加鮑家街社區趣味比賽喜獲第一」的狀況。
3、選秀節目能從平民百姓裡選出實力出眾的唱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龐大的參選人數。選擇更多才有更好的選擇,很簡單的道理。而中央音樂學院作為中國音樂最高學府,每年招生名額300上下,全院本科生加研究生也就一千多,這個數量放在全國有志選秀的人堆裡,無疑是石沉大海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4、中央音樂學院關於唱歌的系所叫做聲歌系,目前只開設美聲專業,沒有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5、眾所周知,如今大多數選秀節目諸如**好聲音,**女聲,**男聲,以歌唱類節目居多。而中央院是一個全面的音樂學府,通俗點分類的話,大致分為器樂表演,聲樂表演,作曲理論,音樂教育,提琴製作等等……如你所見,聲樂表演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說一小部分而已。而其餘的人則是從事和歌唱無關的專業,怎麼說呢,術業有專攻。再退一步講,不是說唱美聲或者民族的人都能唱好通俗,它們從發聲方法到情感表達都不是一個概念。當然這也取決於個人的樂感和審美取向。
6、還有一點是很多專業學習音樂的人不願意承認的。眾所周知,考入中央院的學生,基本都是各省音樂人才的佼佼者,或者說,經過十幾年勤學苦練成為佼佼者。實事求是的說確實比常人有著更高的音樂能力和音樂素養,你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比常人有天賦。然而這能和唱歌好劃等號麼?當然可以!確切的說是可以劃約等號。個人認為,音樂的兩大基本要素音準和節奏,都是要依靠耳朵的判斷來實現。耳朵靈敏的人對音準節奏的控制能力強調節速度快。中央院的孩子長年累月地泡在琴房,對著鋼琴一赫茲一赫茲地磨,專業課上依舊被主課老師虐到體無完膚Q_Q 對耳朵的要求絕對是大多數人無法理解和想像的。所以你會看到,身邊音樂學院的朋友在KTV個個是麥霸。然而對於頂尖的歌唱舞臺來說,只有耳朵好並沒有什麼卵用,你還得有一副好嗓子。上帝是任性的,他並不會因為你有音樂天賦就附送你一副好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