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年收入400億元:一個曾瀕臨破產的玩具帝國

2020-12-22 騰訊網

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一隻名叫小柴胡的弗萊鴨

本期關鍵詞

玩具品牌 | 價值營銷 | 超級IP

北京時間3月5日,樂高集團公布其截至2019年12月的年度財務報告。樂高集團全年銷售額達到385億丹麥克朗(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同比增長6%。其中,在中國市場的零售額獲得兩位數增長,超過美洲和西歐。

報告還顯示,樂高集團在全球已擁有570家品牌零售店,並計劃在2020年再開設約150家品牌零售店,其中大部分將設於中國市場。截止2019年底,樂高共計在中國進入了35個城市,擁有140家品牌零售店。而2020年,樂高的目標是將中國門店數量增加近60%,開設80家品牌零售店,達到220家。

對於中國市場,樂高CEO尼爾斯-克裡斯蒂安森(Niels Christiansen)還表示,儘管疫情造成了短期影響,但公司不會改變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計劃,這是其發展最快的市場。此外,他還表示2020年的增長將再次由中國市場帶動。

許多人對於樂高並不陌生,但對其起源和發展僅略知一二。事實上,這個創立於1932年的丹麥玩具品牌也經歷了一波三折的戰略調整和轉型,最終才成就了如今的積木玩具帝國。

樂高的品牌歷史溯源與發展

1. 積木的誕生與發展期:產品的轉型與品牌的定位

樂高一開始只是丹麥的一家生產木質玩具的家庭企業。創始人奧利·柯克·克裡斯蒂安森於1934年創立了LEGO商標,自丹麥語「LEg GOdt」,意為「play well」(玩得快樂),樂高從此問世。為了提高企業的銷售額,創始人及其兒子凱爾先後研發出第一款塑料積木和玩具凸起+凹進的「凸起管」系統,實現了產品的轉型,並成為後來樂高的標誌性技術。

1960年,公司開始定位,將塑料積木作為其核心產品,停止生產其他佔公司產品種類90%的玩具。從此,樂高一路高歌猛進。

2. 品牌的快速成長:企業的全球化擴張和品牌的個性化

1978年,創始人的兒子凱爾接手樂高成為第二任總裁,年輕的凱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體系,讓樂高經歷了一個長達15年的高速增長期。

一方面,樂高專注塑料積木玩具這一細分市場,以產品經營和渠道擴張為核心,實現全球化經營戰略,迅速擴張。在全球化的紅利下,從1978年開始,公司收入年均增長率達14%,公司的銷售額每5年就翻一番。

點擊播放 GIF 1.5M

另一方面,樂高玩具從大眾化玩具成為了一個更具有個性化的玩具:向消費者打開了「敘事」和「角色扮演」兩個消費入口,把樂高從簡單的造型積木逐步變為了容納一切人生觀、世界觀、具體故事及人物形象的敘事媒介,樂高的積木遊戲系統至此形成。

3. 衰敗的低谷期:不合時宜的多元化戰略

1994年,樂高為了更多地佔領市場和開拓新市場,實施了多元化戰略,進入電腦遊戲、教育、服飾、媒體等不同業務領域。

但此時的樂高尚且處於發展階段,面臨著兩大困境:

一是樂高並未在其核心業務和細分市場內站穩腳跟。面對技術與文化快速演變驅動下玩具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電子玩具大行其道,傳統玩具日漸式微。同時,競爭對手們紛紛向低成本國家發展外包製造業務,提供更低廉的玩具。樂高在其價格和產品上的優勢大大挫敗。

二是樂高的資金實力、商業版圖尚未成熟,在多元化的同時底氣並不足,導致了管理匱乏和經營困難。

2003年底,樂高發展到最低點,負債達到8億美元,一度面臨破產清算的危機。

4. 涅槃重生期:回歸聚焦戰略並打造品牌核心價值

2004年10月,克努德斯託普接任第三任CEO。他一上臺就提出聚焦於核心盈利產品,專注於公司優勢業務——拼搭玩具製造,回歸創造力、樂趣和品質的企業核心理念;並堅定執行公司的「環球瘦身計劃」,控制業務的複雜性,明確核心業務,開發更大的受眾群;基於玩具的核心業務進行適當的產業鏈延伸。這也成為了此後樂高始終堅持著的核心戰略。

2017年,樂高業績再次下滑,企業換屆第四任CEO,成功推動了集團的數位化轉變。樂高在數位化和全球化進程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直至發展成為如今的玩具帝國。

樂高的品牌管理和營銷方式有哪些亮點?

1. 基於消費者互惠理論,打造開放式創新平臺

互惠理論指出,社區中的個體通常會採取互惠而獲得長期的合作回報,互惠是長期社會博弈中的使博弈雙方均獲利的均衡策略。基於此,樂高推出了開放式創新平臺「LOGO Ideas」,調動UGC的力量。

在這樣一個虛擬創新社區內,用戶可以自由註冊、發布自己的樂高模型創意,並努力爭取平臺中其他人的支持。高質量創意、得票較高的創意,會得到樂高官方的回覆認可、優先展示,甚至是購買應用等。

對於用戶個人而言,能夠展示自我、得到認同。對於企業而言,一方面吸引平臺內創新用戶多關注高價值創意, 使用戶為了獲得企業的認可更加關注創意本身,同時也能為企業汲取更多的靈感和創意。另一方面,提升消費者的忠誠度,提高與消費者的互動性。基於這種互惠模式,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價值共創。

2. 號召樂高創造,實現價值與價值觀營銷

通常而言,營銷傳播分為四個階段:交易營銷、關係營銷、價值營銷和價值觀營銷。品牌營銷的最終歸宿往往都是追求價值和價值觀營銷,而樂高也深諳這一點。

玩具企業不應該只開發短暫佔據市場的一次性產品,也就是交易營銷,而應該開發一種不同玩具之間互相關聯的綜合體系,這個綜合體系才能形成重複銷售。帶著這種頂層設計的理念,樂高讓所有積木都具有兼容性,所有創新都是在樂高系統性基礎上的創新,讓不同形狀、不同套系、不同年代的產品都可以更好地組合在一起。允許消費者不按照規則,自主地創造和拼接,從而讓我們看到各類有趣的用戶MOC(My Own Creation)產品

同時樂高會輸出一種價值和價值觀。對於樂高產品而言,它會給每一套樂高玩具都塑造一個故事,賦予其更多的價值。對於消費者而言,針對家長和小朋友打造教育價值,使得「寓教於樂」深入人心。而對於成年人,號召他們藉助樂高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實現「樂高創造」

因而,對於樂高打造的這種價值與價值觀營銷而言,消費者玩樂高不僅玩的是樂趣,更是一種創造力、想像力和文化價值。

3. 打造超級IP,打通玩具、教育、娛樂的產業鏈

樂高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玩具公司,如今更是發展成為了一種超級IP,打通了玩具、教育、娛樂的產業鏈。

針對玩具本身,樂高把每個零件、積木都精確到低於0.002毫米的高精度誤差,不斷改進材料環保性;同時還在原來男性化的基礎上,推出更多女性向的玩具,以打破性別的界限。此外還發布了樂高互動遊戲《樂高:次元》,實現傳統和數字的整合。

在教育領域,樂高推出「樂高教育」,在全球打造了上百個樂高活動中心,進行針對小朋友的樂高益智教育,並聯合First(一個世界非盈利性教育組織)打造針對小朋友的FLL機器人世錦賽——一個能與奧林匹克競賽相提並論的教育競賽。

而在娛樂方面,樂高從不在熱點事件、跨界營銷上缺席,瘋狂「刷存在感」。比如,2011年,威廉王子與凱特結婚,樂高搭出了倆人的婚禮現場來表示祝福,後來生下小王子喬治的時候也是如此。這兩個借勢營銷成為了行業的一段佳話。2015年在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樂高用積木拼接的奧斯卡「獎盃」送給多個電影巨星,引發了一陣熱議。

2018年1月,騰訊與樂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展開在內容、遊戲、社交等多方面的合作,並推出了創造型沙盒遊戲——《樂高無限》,這也是樂高發力數位化轉變的一大重要標誌。

實現「把玩性做透、把教性做粘、做娛性做寬」,這就是樂高的核心競爭力。

樂高,這個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玩具帝國,在發展路上一波三折,但也通過戰略的調整和變革逢兇化吉。在2019年玩具行業低迷的狀態下,樂高還能一路高歌猛進,並在當前繼續推進其計劃與布局。但風頭正勁不代表沒有危機,例如,如何降低樂高積木不復刻而衍生出的二級出租市場帶來的影響、如何抵抗當下爆火的盲盒營銷、如何深入布局影視內容和數字娛樂領域、如何減少高價格帶來的壁壘等,都需要樂高集團時刻警惕。

胡云華| 文字

吳瓊| 編輯

羅玉清 | 責任編輯

END

相關焦點

  • 樂高年收入400億元,還要在中國開80家店
    3月4日,樂高公布了2019年年報:  營收385億DKK,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同比增長6%  營業利潤108億DKK,約合人民幣113億元,同比增長6%  淨利潤83億DKK,約合人民幣86億元,同比增長3%  經營性現金流96億DKK,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 從瀕臨破產到世界最大的玩具製造商,樂高做了什麼?
    21世紀初,面對電子遊戲和網際網路日益激烈的競爭,樂高(LEGO)發現自己瀕臨破產。該公司在經過不斷奮鬥之後出現了令人矚目的轉機,並超越美泰(Mattel)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玩具製造商。這一轉變的核心是樂高接洽客戶方式的根本性改變。 在75年多的歷史中,樂高是在一個封閉的創新流程中專為客戶製造玩具。可是在過去的十年裡,樂高學會了如何與他們的粉絲社區共築事業。
  • 美國玩具反鬥城破產 中國玩具出口暫未受影響
    有行業人士表示,「玩具反鬥城目前破產清算的是英國和美國業務。玩具反鬥城亞洲作為獨立法人,其主導的在華業務應該不受影響。」  據了解,玩具反鬥城自2006年起持續大規模在中國開設門店140多家。目前在廣東省有15家專賣店,其中7家在深圳。在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後,玩具反鬥城仍在中國加速市場拓展。
  • 樂高不再僅僅是簡單的玩具
    編者按:正在被移動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和VR顛覆的世界裡,樂高是一個異類和超級明星。  創辦82年,最核心的產品仍然是那塊帶有8個凸起3個小孔的矩形方塊。這塊神奇的塑料顆粒(Lego Bricks)如今仍然是樂高的主心骨,樂高所有的產品與故事都圍繞它展開。  樂高的故事並不是一個老牌明星與時俱進、枯木逢春的勵志片。這家創辦於1934年的丹麥玩具生廠商,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始終按照自己的遊戲法則尋找生存之道。
  • 積木帝國-樂高教育轉型記:本土化路漫漫
    01一波三折的登頂之路1.從木製玩具出發樂高公司創立於丹麥的一個小鎮,創始人克裡斯蒂森是一個出色的木匠。1932年的經濟大蕭條使得他的木製廠接不到訂單,他辭退了最後一名工人。為了讓生活繼續下去,他做出了生產木質玩具的決定。1934年,他為自己的木質玩具設計了「樂高」商標。1940年,戰爭爆發,德軍佔領了丹麥。政府禁止進口玩具並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金屬和橡膠,這為樂高公司帶來了發展機會。短短兩年,樂高公司的產量翻了一番。
  • 玩具反鬥城在美破產清算 常州門店仍正常營業
    玩具反鬥城在美破產清算    常州門店仍正常營業    常報全媒體訊 3月中旬,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最終向美國法院提交破產清算申請,關閉在美國的約700家門店。消息傳出後,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給玩具實體零售業籠罩一層迷霧。
  • 玩具反鬥城能像通用一樣破產重組嗎?
    69年來一直象徵童年的玩具反鬥城,終於也像我們一樣迎來長大成人的煩惱了。近日,玩具反鬥城(Toys "R" Us)申請破產保護,這也是史上最大宗專賣店式零售商破產案。去年四月份,玩具反鬥城的長期債務就達到了五十億美元,其中過半需要在接下來一年裡還清。玩具反鬥城在聲明中表示,希望通過申請破產保護「重組當前債務,建立可持續的資本結構,以利於長期增長。」但無論業績如何改善,要還的都是天文數字。假期購物旺季即將到來,一般來說,年末假期購物季能貢獻四成的全年收入。
  • 有一種投資叫Pre-IPO,有一個公司叫「中國版樂高」!
    在世界知名企業群中,若說還有哪家公司能跟蘋果公司一樣具有極高的品牌忠誠度,非樂高莫屬。  一個數據或更加能說明問題:在全球範圍內,擁有樂高玩具的人已經超過三億,平均每人擁有49塊樂高積木。
  • 玩具反鬥城:激烈競爭中尋求門店擴張
    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玩具反鬥城計劃到2021年將中國門店數提升至400家,較目前實現翻番。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玩具消費國。根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的《2019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2018年全國玩具零售市場規模達705億元,同比增長近10%,且市場規模在不斷穩步擴大。
  • 積木帝國「變形記」
    積木帝國「變形記」樂高成立於1932年,是一家以生產啟發嬰幼兒智力的簡單玩具起家的玩具生產商。翻看樂高87年的發展史你會發現,這家專注於積木玩具的百年老店雖然在發展中經歷過無數次的波折,甚至瀕臨破產,但卻總能化險為夷,並能牢牢佔據全球積木玩具市場無可動搖的領導地位。
  • 樂高製造:如何為中國兒童打造玩具中的奢侈品
    2013 年,樂高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4億丹麥克朗,已然是全球第二大玩具巨頭;淨利潤逾61 億丹麥克朗,淨利潤率達到24%。去年,在全球主要玩具市場北美出現下滑、歐洲幾乎增長停滯的環境下,樂高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增幅仍然達到了可觀的11% 和9%,而這一領先於市場的高速增長在樂高已經持續多年。
  • 山寨積木品牌「樂拼」被提起公訴:19個月「複製」樂高玩具400多萬...
    中國網財經3月3日訊(記者 郭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三分院日前發布案情通報,該院對一起侵犯「樂高」玩具著作權的特大案件提起了公訴,涉案金額高達3億餘元。公開資料顯示,樂高是「LEGO」的中文名,該品牌1932年誕生自丹麥,2002年,樂高在香港設立了公司,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 「加拿大國寶」陷36年最大危機:裁員95%、瀕臨破產,債務...
    3月26日,路透社報導稱,太陽馬戲團的母公司太陽馬戲娛樂集團正研究債務重組方案,其中包括可能的破產申請。消息人士透露,集團正在與重組顧問合作,以解決其現金緊縮及高達9億美元的債務。「在太陽馬戲團的歷史上,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曾經因75萬美元的財政赤字而瀕臨破產。」太陽馬戲團副總裁馬裡奧曾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稱,「那是最艱難的一刻。」
  • 警方搗毀一仿製「樂高」玩具山寨窩點 2億元玩具被查封
    成百上千塊不起眼的積木,卻可以拼插出多變的造型,說到這種產品,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多半都是樂高積木。正版樂高因為多來自於進口,所以在國內售價不菲。於是,一些廠商開始生產、出售仿樂高的積木玩具。去年十月,上海警方發現,市面上銷售的「樂拼」積木拼裝系列玩具與「樂高」玩具極度相似,疑似不法分子未經授權擅自複製、生產。經過偵查,本周,上海警方成功偵破了這一案件,發現了10多條仿製樂高的流水線。
  • 「樂拼」涼涼 價值2億元產品被查封!樂高向警方致謝
    警方搗毀生產、包裝、倉儲等窩點3處,流水線10餘條,繳獲生產模具90餘塊,包裝盒20多萬件,成品「樂拼」玩具63萬多件,涉案金額超過2億元。這家名為「樂拼」的廠商山寨了多款樂高的玩具,它能在一個月做出盜版,售價只有原版的十分之一。
  • 樂高48億英鎊收購默林娛樂,樂高主題公園或將落戶房山
    基於積木在幾何、數學、想像力方面的潛力,樂高在全球擁有上億粉絲。財報顯示,2018年樂高集團營業利潤已達到108億丹麥克朗,成為估值高達2500億元的玩具大亨。這樣驕人的業績離不開中國市場的支撐,其財報顯示,在美國和西歐等成熟市場,公司收入呈現較為緩和的個位數增長,而隨著更多城市的擴張,以及在電子商務、數位化和實體等平臺的發展,中國市場取得了收入兩位數增長的發展。樂高集團曾表示,公司將加速在中國市場的擴張,並計劃於2019年在18個城市開設80家品牌零售店。
  • 《樂高大電影2》票房不高,但樂高玩具一直在賺錢
    樂高的樂趣在於其近乎無限的組合可能。看似簡單的樂高積木,有超過9.15億種玩法。所以儘管定價不菲,但樂高依然被不同年齡層的人們愛不釋手,激發出了無數人的妙想和巧思。這些小小的塑料積木塊令樂高從一個製造積木的公司,變成一個橫跨電影、電視、遊戲等行業的龐大玩具帝國。除了品牌本身的無窮創造力,樂高的成功還得益於懂得依託流行文化的影響力,跨行業將品牌文化滲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 全球玩具巨頭業績紛紛下滑,但中國的玩具商店卻越來越大
    縱觀近年國內的玩具市場,哈姆雷斯只是全球玩具巨頭加注中國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樂高在中國大陸的首家授權專營店在上海開業,成為其計劃2017年內在中國開設10餘家新店中的第一家。 全球玩具巨頭瞄準中國市場 與這些玩具巨頭中國開店風光無限相比,今年它們的業績並不能讓人滿意。 在9月5日樂高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財報中,集團整體收入同比下降5%,營業利潤下降6%。這是樂高10多年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
  • 「樂拼」2億產品被查封:山寨樂高玩具 售價為原版10%
    (原標題:「樂拼」涼涼,價值2億元的產品被查封!樂高向警方致謝)成百上千塊不起眼的積木,卻可以拼插出多變的造型,說到這種產品,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多半都是樂高積木。正版樂高因為多來自於進口,所以在國內售價不菲。於是,國內一些廠商動起了歪心思,生產、出售仿樂高的積木玩具。
  • 「樂高」玩具被盜版:涉案金額高達3.3億元 9人被起訴
    【來源:檢察日報正義網】原標題:「樂高」玩具被盜版,涉案金額高達3.3億元,9人被起訴!由上海市檢察院第三分院依法起訴涉案金額高達3.3億元的李某等9人侵犯「樂高」玩具著作權案,日前收到樂高公司相關負責人的感謝,高度評價檢察機關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努力,提振了企業的投資信心。國際知名玩具企業丹麥L.E.G.O公司(樂高公司),是「樂高」玩具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