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串門走親戚,不知道怎麼稱呼?親戚稱謂在這裡,千萬別叫錯!

2021-02-14 瀋陽小升初

「瀋陽小升初」致力於幫助家長及時了解瀋陽本地各所中小學、中考、高考、小升初、幼升小等全方位升學信息。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標題下方「瀋陽小升初」關注。

春節串門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你叫不全,不知道怎麼稱呼?親戚稱謂大全在這裡,千萬別叫錯!

視頻來源:壹讀(ID:yiduiread)

家族親戚關係稱呼表【普通話版】

1父系

◢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高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註:祖父一輩人的稱呼:

祖父的哥哥 伯祖父(伯公)

祖父的嫂嫂 伯祖母(姆婆)

祖父的弟弟 叔祖父(叔公)

祖父的弟婦 叔祖母(嬸婆)

祖父的、妹夫 姑祖父(姑公)

祖父的姐姐、妹妹 姑祖母(姑婆)

祖母的哥哥、弟弟 舅祖父(舅公)

祖母的嫂嫂、弟婦 舅祖母(妗婆)

祖母的姐夫、妹夫 姨祖父(姨公)

祖母的姐姐、妹妹 姨祖母(姨婆)

2母系

◢高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高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子孫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3旁系血親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父、伯伯、大爺

◢伯母:伯父的妻子,也稱大媽、大娘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父、叔叔

◢嬸:叔叔的妻子,也稱叔母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姑媽

◢姑父: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母:舅舅的妻子也稱舅媽、妗母、妗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姨母

◢姨父:阿姨的丈夫

●晚輩

◢侄兒:兄弟的兒子

◢侄女:兄弟的女兒

◢外甥:男性稱姊妹的兒子

◢外甥女:男性稱姊妹的女兒

◢姨甥:女性稱姊妹的兒子

◢姨甥女:女性稱姊妹的女兒

4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妻:或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嶽父:丈人,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嶽母:丈母娘,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大姨子:對妻子姐姐的稱呼

◢小姨子:對妻子妹妹的稱呼

家族親戚關係稱呼表【粵語版】

曾祖父(太爺)

曾祖母(太婆)

祖父(阿爺、爺爺 )

祖母(阿嫲、嫲嫲)

外祖父(阿公、公公 )

外祖母(阿婆、婆婆)

伯父(大伯 )

伯母(伯娘)

叔父(叔叔、阿叔 )

嬸母(嬸嬸、阿嬸、家嬸)

姑父(姑丈 )

姑母(姑媽、姑仔(僅指小姑子))

姨父(姨丈 )

姨母(姨媽、阿姨、姨仔(僅指小姨))

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僅指小舅))

舅母(舅母、妗母、阿妗)

父親(爸爸、阿爸、老竇、爹啲)

媽媽(母親、阿媽、老母、媽咪、老媽子、媽子)

嶽父(嶽父、外父、阿爸 )

嶽母(嶽母、外母、阿媽)

丈夫的父親(家公 (僅背稱)、阿爸)

家婆(丈夫的母親 (僅背稱)、阿媽、奶奶)

妻子(老婆、老婆仔、愛人(僅背稱)、內人(僅背稱)、女人(僅背稱)、黃面婆 (表鄙視的背稱)、財政大臣(含戲謔意味的背稱)、米飯班主(和財政大臣同理)、人哋個老母(別人的媽媽即孩子他媽))

丈夫(老公、老公仔、愛人、人哋個老竇(別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

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 )

嫂子(阿嫂、大嫂)

姐姐(姐姐、家姐 )

姐夫(姐夫)

弟弟(弟弟細佬 )

弟婦(弟婦)

妹妹(妹妹阿妹妹細妹 )

妹夫(妹夫)

兒子(仔、阿仔、仔仔)

女兒(女、阿女、女女)

侄兒(侄、侄仔)

兒媳(心抱(「新婦」的變音)、家嫂(僅面稱))

女婿(姑爺)

孫子(孫)

曾孫(曾孫、塞(這裡指找了個同音字))曾祖父(太爺)

曾祖母(太婆)

祖父(阿爺、爺爺 )

祖母(阿嫲、嫲嫲)

外祖父(阿公、公公 )

外祖母(阿婆、婆婆)

伯父(大伯 )

伯母(伯娘)

叔父(叔叔、阿叔 )

嬸母(嬸嬸、阿嬸、家嬸)

姑父(姑丈 )

姑母(姑媽、姑仔(僅指小姑子))

姨父(姨丈 )

姨母(姨媽、阿姨、姨仔(僅指小姨))

舅父(舅父、舅仔、舅父仔(僅指小舅))

舅母(舅母、妗母、阿妗)

父親(爸爸、阿爸、老竇、爹啲)

媽媽(母親、阿媽、老母、媽咪、老媽子、媽子)

嶽父(嶽父、外父、阿爸 )

嶽母(嶽母、外母、阿媽)

丈夫的父親(家公 (僅背稱)、阿爸)

家婆(丈夫的母親 (僅背稱)、阿媽、奶奶)

妻子(老婆、老婆仔、愛人(僅背稱)、內人(僅背稱)、女人(僅背稱)、黃面婆 (表鄙視的背稱)、財政大臣(含戲謔意味的背稱)、米飯班主(和財政大臣同理)、人哋個老母(別人的媽媽即孩子他媽))

丈夫(老公、老公仔、愛人、人哋個老竇(別人的爸爸,即孩子他爹))

哥哥(哥哥、阿哥、哥、大佬 )

嫂子(阿嫂、大嫂)

姐姐(姐姐、家姐 )

姐夫(姐夫)

弟弟(弟弟細佬 )

弟婦(弟婦)

妹妹(妹妹阿妹妹細妹 )

妹夫(妹夫)

兒子(仔、阿仔、仔仔)

女兒(女、阿女、女女)

侄兒(侄、侄仔)

兒媳(心抱(「新婦」的變音)、家嫂(僅面稱))

女婿(姑爺)

孫子(孫)

曾孫(曾孫、塞(這裡指找了個同音字))

瀋陽小升初,權威、及時發布遼瀋地區小升初及中高考升學、競賽信息,永久免費提供中小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資料、家庭教育及班主任工作方法等教育資訊。歡迎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親戚稱呼南北有別 春節串門七大姑、八大姨莫喊錯了
    每逢春節串門,市民白先生就很頭疼,因為常住成都的他要回河南的大家庭,碰上那些好幾年沒見過的親戚,白先生總會「嘴拙」,不知道應該怎麼稱呼對方。而跟白先生有類似煩惱的人還不在少數,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稱呼大家族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呢?南北方又有哪些區別呢?
  • 串門拜年必備圖:幫你搞定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
    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  小提醒:左右手反過來,是哀拳,報喪、求饒才用的,春節拜年可千萬別搞錯!  大年初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大團圓,在外地工作的人再遠也要趕回家過年。中國有句老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圖的就是在新年裡合家歡聚,幸福美滿。
  • 常見英文親戚稱呼,千萬別叫錯啦!
    有沒有從春節放假模式中順利切換出來呢?不用多說也知道大家肯定在春節中走了不少親戚,而有些親戚幾乎一年才見一次,所以免不了會出現和小愛一樣的困擾:不知道或總叫錯親戚的稱呼!相對於中文的親戚稱呼,英文的親戚叫法則相對簡單很多,許多不同的中文親戚稱呼會在英文中簡化成一個單詞,現在就來看看以下這五個走親戚時常會碰到的吧!
  • 親戚稱呼摸不著頭腦,對著「嫂子」喊「嬸子」,你家娃別犯這種錯
    馬上要過年了,到處都是春節的氣息,再說沒年味兒,一出門撲面而來的炸肉丸子、烀豬肉的香味,還是能提醒你,春節到了。 過年就免不了帶娃出門拜年,跟親朋好友團聚,想想七大姑八大姨的稱呼,對我就是個不小的挑戰,更別提孩子了。
  • 複雜親戚稱謂要失傳? 七成年輕人認不全各種親戚
    又到春節走親訪友高峰季,總是少不了拜年和親戚聚會。其中,讓不少人,尤其是「80後」、「90後」頭疼的是,突然冒出來的七大姑八大姨該怎麼稱呼。   上師大人文學院的學生張中瑗在假期中和同學們一起就中國當代民眾對親屬關係稱謂的認知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7成以上的年輕人都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了「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
  • 媽媽的姐姐的兒子的兒子管你叫什麼?一圖讀懂親戚稱謂
    春節回家走親戚   表舅堂姐侄子外甥……   各種親戚怎麼稱呼?   一圖幫你複習 一圖讀懂親戚稱謂,也有網友這麼應對   @只發網戀:直接微笑,您好,over~@是跳跳同學呀:記是不可能記住的   @MS_王懟懟:一般是我媽直接告訴我「這是你……」,然後跟著叫   真正能捋明白的神網友   @千帆清引過:
  • 春節走親訪友,各種長輩的稱謂你會叫嗎?
    12歲的表外甥斌斌,這樣稱呼32歲的小鄭,聲音裡帶著疑惑。「怎麼叫哥呢?」媽媽(小鄭的表姐)笑著責怪道。一家人聽到後,也都樂懵了。「那,叫什麼?」斌斌無辜地看著媽媽問道。這是小鄭一家大年初一聚餐時,鬧的「笑話」。而小鄭的兒子,今年又是過人生中第一個春節,這個目前在家族中最小的孩子,又該如何稱呼那些祖祖輩輩。於是,親屬間的稱謂,成了今年團圓飯的話題。
  • 客家人親戚稱呼大全!趕緊收藏!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身邊的親戚越發的少了,又或者很早就從村裡搬出來了,也沒有以前的「一大家子」了,突入冒出一個親戚,我們這些後生仔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稱呼了。  那些被80後90後00後生疏了的親屬稱謂,是時候該重新撿起來啦!
  • 小米親戚計算器怎麼用?簡直是春節大殺器
    過年了,除了搶紅包之外,免不了各種走親戚,每次碰見三姑六婆不知道怎麼叫該如何是好?現在,小米又一春節大殺器「親戚計算器」已經正式上線,碰到親戚再也不用尷尬了。  從網友曬出的截圖來看,輸入親戚關係之後,即可得出最終稱呼,比如「爸爸的媽媽的哥哥的姐姐」——祖姨母。
  • 親戚稱呼計算器 凸顯「春節恐歸症」焦慮
    交匯點訊今晚,國內某知名手機廠家在默認系統中推出了一款「親戚稱呼計算器」。與普通計算器相比,「夫、妻、父、母、兄、弟、姐、妹」等稱謂代替1—9等數字鍵。使用方法也很簡單,比如你想知道「我的爸爸的媽媽的弟子的女兒」應如何稱呼,就依次按下父、母、弟、女四個按鍵,答案揭曉——舅表姑母。那對方又該如何稱呼你呢?按下「互查」鍵,答案就是——表侄/表侄女。說來也是諷刺,素以人情社會見長的國人,如今竟要靠「計算器」才能搞清親戚之間的稱謂。
  • 春節親戚見面 你會正確稱呼嗎?
    尤其是對一些關係比較遠的親戚,很多人都說不出正確的稱謂,見了面只含糊地以「阿公阿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之類來稱呼。「我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比起父母一輩,同輩的親戚要少許多,親戚間的稱呼就沒分得那麼清。」同樣是90後的小鄭說,他父母對親戚的稱呼是分得很清的。自己對親戚的稱謂都糊塗,為人父母后,如何讓寶寶叫對親戚就成了必補的課。
  • 民俗稱謂應編入中小學課本 一些年輕人稱呼親戚有誤
    本報熱心讀者、閔行區文化局已退休的老局長王洪日前來信反映,每逢過春節是我們中國人走親戚的大好時光,然而,平時不見面的七大姑八大姨該怎樣打招呼?春節拜年,遠房親戚稱呼難倒了一些青年人,特別是80後、90後的青年人不知道怎么正確稱呼。王洪呼籲,有關教育部門應該把民俗稱謂納入中華文明禮儀教育內容,並編入中小學課本。
  • 媽媽的姐姐的兒子的兒子管你叫什麼?一圖讀懂親戚稱謂!
    來源:北京晚報、@人民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春節回家走親戚
  • 3分鐘理清各種親戚的英語稱呼!
    小E掐指一算,不多不少,三周以後就是春節啦!小的時候,過年最期待的就是去各家串門走親戚,收壓歲錢。
  • 元宵聚會還在愁親戚該咋叫 「計算器」拜年派用場
    今年春節,25歲的曹小姐從深圳回老家,在7桌人的家庭聚會上,她從頭至尾緊跟老媽。瞄到某個親戚迎面走來,立馬先面帶微笑,在老媽的指點下,一一熱情招呼。大多數年輕人都有和曹小姐相同的煩惱,因此,在元宵節家庭聚會到來之前,幾款能計算親戚稱呼的APP在網絡爆紅。
  • 拜年稱呼難倒年輕人 「親戚關係圖表」網上流傳
    就在前天晚上,小沈同學緊急「做功課」,從網上下載了時下頗為流行的「中國人親戚關係圖表」,為的就是走親戚時能把堂兄表弟嬸嬸伯父之類的親戚稱謂叫準確。概念模糊時常叫混小沈同學對記者坦言,以前一直沒搞懂堂姐與表姐、外甥與侄子的區別,上午要去爺爺的表妹家拜年,那麼一大家子裡有長輩有平輩也有晚輩,怎麼才能稱呼準確,的確要事先弄明白,「過去一直以為父系家族的平輩都是堂的,孰不知還要按父親的兄弟姐妹不同性別作堂表之分。」
  • 乘飛機該如何稱呼空姐?三種叫法絕對不會錯,但千萬別少了一個字
    空姐我們都知道在飛機上若你有所需要,那麼這個時候你便會尋求空姐的幫助,而對於陌生的稱謂一直以來都是個問題,因為我們需要考慮到禮貌這件事。喊「餵」自然最不行,無論何時何地,這樣的稱呼方式都顯得很沒有禮貌,而我們也不能直接喊別人空姐吧,這個時候小編為大傢伙帶來三種絕對不會錯的方式,既可以讓你顯得有禮貌而且也不麻煩。
  • 媽媽的舅舅叫「舅媽」好像不太對啊 年夜飯前必讀:親戚稱呼全攻略
    好像不太對啊……正逢過年,網上對這個話題的討論也非常熱鬧。有網友問「我本姓的姑奶奶嫁給了外姓同輩的哥哥,請問我哥哥的兒子和我姑奶奶的孫子怎麼稱呼?」還有網友說,「每年面對龐大的親戚群體,稱呼那叫一個頭痛,現在有了孩子,更是蒙了。」
  • 對女性最尊重的稱呼就是姐?!
    先別糾結在稱謂上,觀察一下周遭的人都是怎麼稱呼的,比方說,大家都叫彼此的英文名字,或者都有加一個「哥」、「姐」在名字後面,或是詢問身邊的人,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家族、公司、朋友聚會也是同樣的道理,假設不確定怎麼叫,或是忘記了,那就問問身邊的人,別害羞,寧可多問也不要多錯!仔細地觀察周圍,歸納出自己的一套稱呼法。
  • 灰太狼關於親戚的稱呼都記得很清楚,這是禮儀問題
    轉眼之間,2019已經成為了過去式,2020年正在進行時,春節快到了,說起過年,今年的你也一定會去親戚家串門拜年吧,你還記得他們的稱呼嗎?你還能把他們對號入座嗎?說實話,小墨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基本上都是一年回兩次,在路上碰見親戚,小墨都是記住的都打個招呼,不記得的要麼是叫個相近的,要麼就是不叫,假裝在看手機。接近年關了,親戚們之間的走動也更頻繁了,突如其來的一大伙兒親戚,小墨都不太記得叫什麼,什麼表姨、姑、大伯、七姑婆、舅公……稱呼多得讓人頭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