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區2020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突破300天

2020-12-12 中國網

中國網12月11日訊 12月9日,筆者從區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2月8日,2020年璧山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取得歷史性突破,在距離年底還有23天的情況下,首次達到300天,同比增加了18天,其中PM2.5超標天數同比下降6天,臭氧超標天數同比下降11天,PM2.5年均濃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16%。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璧山區持續發力大氣汙染精準防治,尋癥結、抓關鍵、補短板、強弱項,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大氣環境也得到明顯改善,璧山不僅水清了,天也更藍了。

加強統籌領導

讓治汙更精準有效

藍天保衛戰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近年來,璧山區成立由區長任組長的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藍天辦常態化開展大氣汙染防治攻堅。通過劃分重點區域、重要時段,將全年的大氣防控任務細分到責任單位,實行網格化管理。藍天辦每天發布空氣品質情況並進行預報,每周對空氣品質進行分析並強化針對性措施。同時完善定期巡查制度,統一九大類巡查記錄,細化巡查要求,定期印發《璧山區打贏藍天保衛戰督查通報》,對防控工作開展不力的區級部門和鎮街實施扣分,同時將結果納入區生態河長辦每月考核通報。

同時,璧山區委託市環科院開展PM2.5和O3源解析,分析研究該區PM2.5與O3趨勢及成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空氣品質自動監測點位,通過1個國控站、1個市控站和4個區控站(包括青龍湖背景站)數據,客觀準確分析該區空氣品質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印發《重慶市璧山區大氣汙染精準防控工作方案》,根據汙染因子對環境空氣品質的影響程度不同,堅持整體與局部相結合,將全區劃定為紅色控制區域、黃色控制區域、重點控制區域及一般控制區域,突出重點區域和特定時段差異化管控。每年5至9月,實施O3汙染控制重點管控;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特別是秋冬季,實施PM2.5重點管控。

今年以來,璧山區還不斷強化措施,推進科技治汙。通過在重點控制區域、重要時段持續提升抑塵車使用頻率,加大清掃保潔力度;積極探索高空噴淋、路燈噴霧和超聲波噴霧等科技治汙項目,在重點區域形成小環境,局部範圍內降低顆粒物濃度,抑制臭氧生成;同時,初步建成空氣品質網格化監測與自動分析系統,利用環保物聯網平臺實現對大氣汙染趨勢的分析研判,以及汙染源的精準定位,從而全面提升汙染防控預警能力,及時落實針對性的應急防治措施。

多管齊下

加速汙染源頭治理

在工業汙染方面,璧山區持續開展「散、亂、汙」企業治理,嚴格落實整改,不滿足整改條件的堅決搬遷或關停,減少面上的汙染;針對磚瓦窯、水泥製造、鞋業等重點行業,組織各類專項執法檢查11次,增加監測、監管頻次,減少點上的汙染;加大行政處罰力度,近三年共檢查企業2000餘家,發現環境違法行為400餘個,立案查處200餘件,處罰金額2000多萬元,減少違法排汙的汙染。

在交通汙染方面,璧山區全力推進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工作,累計淘汰黃標車500餘輛;在城區主要路口長期設置4處檢查站,完成機動車路檢4500餘車次,查處冒黑煙車輛2000餘輛,處罰近30萬元,有效減少了汽車尾氣排放量。

在揚塵汙染方面,加大對施工揚塵的管控力度,成立聯合執法小組,指導施工單位嚴格落實控塵十條,近兩年已累計檢查工地5000餘個次,督促整改問題近3000起,查處工地揚塵汙染案件11起,罰金累計26萬元;加大對髒車入城、帶泥上路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在城區主要道口設立2個運渣車及髒車入城檢查站,檢查渣車、運土車1萬餘車次,查處違法運行的運渣車和髒車入城等案件共100餘起,罰款近30萬元;加大城區道路清掃保潔力度,近兩年來出動作業人員6萬餘人次、清掃車3000餘臺次、灑水車5000餘臺次開展市容環境衛生整治,衝洗灑水近20萬噸,城市道路機械化作業率達95%以上。

在生活汙染方面,2018年起,璧山區就在全域開展餐飲油煙治理,督促15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單位和所有公共機構食堂全部安裝油煙治理設施,已累計對3000餘家餐飲企業開展執法檢查,完成餐飲油煙整治驗收460家;針對露天焚燒秸稈頻發現狀,璧山區建立了秸稈管控網格化監管機制,經過近兩年的強化整改,已得到有效遏制。

璧山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節點,「十四五」期間工業必然快速發展、城市必然快速擴張、經濟必然快速增長,汙染物排放增量也會高於全市水平,大氣汙染治理任重道遠。下一階段,璧山區將再接再厲,按照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環節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加大巡查檢查力度,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向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曾清龍、王程)

相關焦點

  •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丨湘潭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突破300天
    湘潭在線12月1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12月10日,市生態環境局對外通報了11月份湘潭城市空氣品質情況:11月空氣品質優良率90%,同比上升了20個百分點。1-11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突破300天。11月份,湘潭城市空氣品質累計監測30天,優良天數為27天,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0%,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0%。
  • 2020年松山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43天,持續刷新生態顏值
    2020年松山城區空氣品質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343天,比2019年多出11天,優良率達到94%。松山城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由2015年296天增加至2020年的343天,優良率較2015年增加12.9個百分點,實現空氣全質量達標。二氧化硫、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預計下降68.2%、36.8%、35%,空氣品質已經連續5年持續改善。
  • 2016年長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91天
    原標題:我市城區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記者日前從市環保局獲悉,該局把環境空氣品質改善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堅持綠色發展、重點攻堅,全力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效。2016年,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91天,優良率為79.7%,同比增加54天,提高14.8%。
  •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平均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5天
    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 同比增加22.5天 圖為西安漢城湖 01 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平均優良天數
  • 主城區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突破100天
    &nbsp&nbsp&nbsp&nbsp重慶晨報訊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王倩)昨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10月22日,主城區空氣品質為優的天數首次突破100天,同比增加19天,為2013年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優良天數累計達到254天,達標率86.1%。
  • 北京去年四分之三的天數為優良天
    全年「好天兒」多了36天2020年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76天,較上年增加36天,優良率達75.4%,增加9.6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全年四分之三的天數為優良天,「好天兒」比上年多了一個多月。其中,一級優天數106天,較上年增加21天;二級良天數170天,較上年增加15天。
  • 2018年鄭州優良天數為 168天--大河網
    1月24日,鄭州市環境攻堅辦召開2018年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新聞通氣會,對2018年全年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空氣品質、環境違法案件查處及12369環保有獎舉報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    2018年,鄭州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綜合指數、6項指標、優良天數實現「七降一增」;PM10、PM2.5超額完成省定年度目標;7、8、9月份,連續三個月空氣品質達到二級標準,實現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歷史性突破。
  • 鄭州去年環保成績出爐:優良天數「鄭」得177天 多項數據取得歷史突破
    大河報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9年鄭州空氣品質為新的空氣品質標準評價考核以來最好的一年,6項汙染物除臭氧同比持平外,其他5項均同比下降,多項數據取得歷史性突破。去年鄭州的優良天比2018年多9天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李孟舉在發布會上介紹,2019年鄭州優良天數共計177天,同比增加9天,優良天數達標率48.5%,重汙染24天,同比減少9天;重汙染天數減少,汙染程度明顯降低,人民群眾藍天白雲獲得感逐步增強。
  • 11月貴州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100%
    11月貴州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100% 2020-12-20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個月排全國前20強 今年四川資陽主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300天
    資陽城區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12月9日,四川省資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20年第四次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去年達標基礎上,資陽今年的空氣環境質量繼續呈現持續改善的良好態勢,有5個月進入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前20名,其中9月和10月進入前10名。截至11月30日,主城區優良天數達到300天,優良天數率為89.5%,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
  • 義烏220多天空氣品質優良 暫未能預報霧霾天
    昨天,記者請教了金華市環境監測站、義烏市環境監測站的專家,他們介紹,由於冷空氣南下帶來了汙染物,前幾天金華和義烏的空氣品質處於輕度汙染狀態,但目前已好轉。據悉,在一年當中,金華和義烏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的天數約佔63%,中度和重度汙染天氣約為5%。
  • 前11月,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
    生態環境部18日通報2020年1—11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7%,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
  • 2019年煙臺環境質量各項指標出爐 293天空氣品質優良
    近年來,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響汙染防治8場標誌性的戰疫,煙臺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以下是煙臺市2019年環境質量總體情況:城市空氣環境。2019年,煙臺市區主要汙染物PM2.5平均濃度為35μg/m3,PM10濃度為70μg/m3,二氧化硫濃度為8μg/m3,二氧化氮濃度為27μg/m3,臭氧濃度158μg/m3,一氧化碳濃度1.3μg/m3。空氣品質綜合指數4.12,全年優良天數293天,優良比率80.3%。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及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均居全省第二位,空氣品質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
  • 生態環境局:常州提前完成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年度考核指標
    截至11月28日,常州市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272天,提前33天完成省政府對常州市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這一年度考核指標,優良天數為近三年來最好水平。 2018年,常州市成立了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指揮部,下設16個工作組,強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 各地空氣品質狀況出爐:上月北京優良天數比例為100%,這個城市排名...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7.7%,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1~12月,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
  • 優良天數最多!PM2.5濃度最低!重慶一季度環境空氣品質創歷史同期...
    資料圖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7時訊(記者 邱小雅 通訊員 陳娟)今(23)日,重慶市召開2020年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獲悉,今年一季度,重慶環境空氣品質實現「開門紅」,優良天數、優天數為歷史同期最多,PM2.5濃度創歷史同期最低。
  •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
    記者從會上獲悉,在「十三五」期間,我省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全省106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4%。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
  • 2018年121城空氣品質達標 優良天數比率79.3%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高敬)2018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121個城市空氣品質達標,佔35.8%;全年優良天數比率79.3%,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2.2%。  21日,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
  • 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 去年四分之三的天數為優良天
    同時,2020年北京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平均每周7天就有6.3天為PM2.5優良天,全年的「好天兒」比2019年多了36天。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2020年北京的空氣品質真是可圈可點。
  • 新鄭市2016年度空氣環境優良天數達213天
    4月12日,新鄭市召開2017年度環境保護工作會,對2016年環保工作進行總結,安排部署今年環保工作,對先進集體代表進行表彰。新鄭市領導關民安出席會議。會議指出,2016年,新鄭市持續深化環境治理,重點抓好藍天碧水工程,著力改善大氣和水環境質量,重點落實四項主要汙染物減排目標;空氣環境質量年度優良天數達213天,超出目標天數23天;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會議要求,今年,新鄭市環保工作將緊緊圍繞大氣和水汙染治理,統籌推進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