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著名的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在微博上公布了當天早晨全國各地城市的PM2.5濃度排名。在這份前十名的排行榜中,浙江共有5個城市入圍,分別是嘉興、杭州、紹興、富陽和諸暨。隨後,這條消息被廣泛轉發。
無獨有偶,11月10日人民網發布了一條《今日空氣品質最差十城浙江佔5席紹興排最差》的新聞。報導稱:截至今日(10日)早上6時,紹興的AQI(空氣品質汙染指數)達到290,屬於重度汙染,成為74個公布PM2.5數據城市中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空氣品質最差10個城市分別為:紹興、濟南、杭州、寧波、南昌、武漢、嘉興、邢臺、衢州和昆明。
聯繫到近日的霧霾天氣,這兩條新聞引發了市民的高度關注。昨天,記者請教了金華市環境監測站、義烏市環境監測站的專家,他們介紹,由於冷空氣南下帶來了汙染物,前幾天金華和義烏的空氣品質處於輕度汙染狀態,但目前已好轉。據悉,在一年當中,金華和義烏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的天數約佔63%,中度和重度汙染天氣約為5%。
【記者調查】
冷空氣南下
全省PM2.5普遍短時飆升
上周六晚,記者漫步金華街頭,感覺空氣品質還不錯。次日早上,記者出門晨跑,卻明顯覺得空氣品質欠佳。據金華市環境監察站檢測數據顯示,上周日早上PM2.5為107微克/立方米,屬於輕度汙染狀態。不過,等到當天中午冷空氣正式降臨後,隨著一陣陣大風,金華的空氣品質又好起來了。當天早上10時,金華市環境監測站檢測到PM2.5的指數降到了47微克/立方米,義烏為51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處於優良水平。
或許由於PM2.5濃度變化不明顯,多數市民感受不深,且讓我們看一看寧波的情況:上周日凌晨4時,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監測點的PM2.5還只有75微克/立方米;凌晨5時,一下子就躥到了179微克/立方米;早上8時,PM2.5甚至達到191微克/立方米。然而,冷空氣到來後寧波的PM2.5又迅速回落到正常水平。
記者注意到,11月10日早晨浙江PM2.5汙染嚴重的區域集中在紹興、杭州和嘉興;中午12時,衢州以219微克/立方米的數值成了浙江最高,而紹興、杭州等地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由此可見,冷空氣大規模南下,對浙江各地區的PM2.5濃度影響比較明顯。
「冷空氣把北方的汙染物帶了過來,按由北往南的順序影響著浙江各地。」金華市環境監測站空氣品質監測科負責人曹先生表示,金華地區長年流行東風,冷空氣把杭州、紹興等地的汙染物吹到了金華、衢州。而金衢盆地地理位置較為特殊,不利於汙染物的擴散,因此短時間內PM2.5會飆升。「但這種實時數據不能代表一個地區的真實空氣品質水平。昨天冷空氣降臨後,空氣品質馬上又變好了。」
金華和義烏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63%
從1月1日起,金華地區範圍內的金華和義烏率先監測PM2.5,並向省裡報送監測數據,向社會發布AQI指數。根據指數評價標準,AQI指數0~50為「優」;51~100為「良」;101~150為「輕度汙染」;151~200為「中度汙染」;201~300為「重度汙染」;大於300為嚴重汙染。
截至10月31日,金華市空氣品質
「優」的天數為37天,「良」為156天,「輕度汙染」為93天,「中度汙染」為11天;「重度汙染」為7天,整體空氣品質水平在全省處於中遊。「中度汙染和重度汙染的18天,幾乎全部集中於1月份,也就是北方『爆表』的那段時間,導致我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曹先生說,根據測算,金華市區一年當中有63.5%的天數空氣品質為優良,輕度汙染的天數約佔30.6%,中度和重度汙染天數為5.9%。
「義烏的空氣品質情況與金華較為相近。」義烏市環境監測站站長朱力介紹,義烏空氣品質優良的天數約佔全年的60%~65%,輕度汙染約為30%,中度汙染約為5%,重度汙染則是偶發現象。「最近11天,義烏的空氣品質有7天處於輕度汙染。這種情況在秋冬季節比較常見,主要與氣候有關。」
事實上,除了浙江,整個長三角地區近期的空氣品質都不算好,上海、江蘇、安徽等省市的PM2.5濃度監測結果同樣不容樂觀,比如在11月8日早上的PM2.5濃度全國排行中,江蘇的泰州、鎮江、揚州等6個城市均榜上有名,無論是城市數量還是PM2.5濃度數值都比浙江更嚴重。
據中國氣象局11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值得一提的是,共有13個省市的霧霾日數達到歷史同期最多,涵蓋東北、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的眾多地區,其中就包括浙江省。
預報霧霾天氣的條件
義烏目前不具備
「我們正在向義烏市政府申請購買霧霾監測設備,目前還不能預報霧霾天氣,只能以能見度為準,人工進行判斷。」義烏市氣象臺專家趙賢產表示,大範圍霧霾天氣主要出現在冷空氣較弱和水汽條件較好的大尺度大氣環流形勢下,近地面低空為靜風或微風。受近地面靜穩天氣控制,空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動性均非常小,大氣擴散條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無論規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產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汙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斷積累。與此同時,由於霧霾天氣的溼度較高,水汽較大,霧滴提供了吸附和反應場所加速了反應性氣態汙染物向液態顆粒物成分的轉化,同時顆粒物也容易作為凝結核加速霧霾的生成,兩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汙染。
據悉,霧霾天氣空氣流通性差,質量也較差,大霧中的有害物質會誘發哮喘、氣管炎、咽喉炎和一些過敏性疾病,並對健康人群造成相對比較輕微的氣道損傷,出現咳嗽痰多、咽喉疼痛等症狀。對此,義烏市稠州醫院內科賴醫生提醒市民,霧霾天氣儘量減少外出,外出時可戴棉質口罩,外出歸來應及時清洗臉部及裸露皮膚。同時,市民平時應多飲水、吃清淡飲食、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加強鍛鍊增強免疫力。
如何防治空氣汙染?義烏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汙染物的治理,難就難在需要綜合手段,實現多項汙染物協同減排。同時,大氣汙染呈現區域性特徵,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