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介紹相關情況
膠東在線6月2日訊(記者 王向榮 鄔勇)6月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響汙染防治8場標誌性戰役,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城市空氣環境。2019年,煙臺市區主要汙染物PM2.5平均濃度為35μg/m3,PM10濃度為70μg/m3,二氧化硫濃度為8μg/m3,二氧化氮濃度為27μg/m3,臭氧濃度158μg/m3,一氧化碳濃度1.3μg/m3。空氣品質綜合指數4.12,全年優良天數293天,優良比率80.3%。六項主要汙染物平均濃度及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均居全省第二位,空氣品質連續兩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地表水環境。2019年,全市26條重點河流市控及以上斷面主要汙染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濃度分別為17.11mg/L和0.41mg/L,同比分別改善2.34%、51.28%;12個省控及以上河流斷面中,除3個斷面全年斷流外,其他9個斷面均達到年度水質目標;開展水質監測6個重要湖泊(水庫)中,Ⅰ~Ⅲ類水質湖泊(水庫)比例為100%。
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5個地級和12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全部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達標率100%。
近岸海域水質。全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為99.19%,與2018年相比,提升15個百分點,徹底消除劣四類海水。渤海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62%,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
土壤環境。對87個國控基礎點位開展例行監測,監測點位全部位於農用地內。按照《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GB15618-2018)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良好,無明顯汙染。
聲環境。2019年,煙臺市區環境噪聲晝間等效聲級為54.3分貝,與2018年基本持平,屬於「較好」等級;市區道路交通噪聲加權平均值為67.9分貝,較2018年略有提高。噪聲來源主要為生活、交通、工業、建築,影響範圍最廣的是社會生活噪聲源,所佔比重為49.11%。八個縣級城市區域及道路交通噪聲均屬於「較好」級別。
生態環境。全市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76.64,總體達到「優」級。2019年,全市250個村莊完成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島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一手抓疫情防控,堅決守住最後一道防線。制定實施了醫療廢物規範處置、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等專項工作方案,強化環境執法和應急監測,切實加強疫情防控環境監管,印發了《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輕微環境違法行為目錄清單》,實行環評文件不見面審批,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一手抓治汙攻堅,扎紮實實改善環境質量。今年1-4月份,我市空氣品質四項主要指標均明顯改善,二氧化硫濃度為9μg/m3,同比改善10%;二氧化氮濃度為26μg/m3,同比改善23.5%;PM10濃度為69μg/m3,同比改善30.3%;PM2.5濃度為38μg/m3,同比改善28.3%。優良天數105天,同比增加12天。市控斷面優Ⅲ類比例63.6%,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累計完成1185個村莊生活汙水治理,治理率達到20%。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