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星空」41 天背後的故事——我市1-5月空氣品質三項指標全省...

2020-12-12 韓城傳媒網

韓城日報

權威/主流/時政/綜合

關注

41 天背後的故事

——我市1-5月空氣品質三項指標全省排名第一

韓城日報記者 榮佳玉

今年截至5月底,我市優良天數113天,同比增加41天,增幅全省第1;PM10濃度84ug/m,同比下降28.8%,降幅排名全省第1;PM2.5濃度49ug/m,同比下降31.0%,降幅排名全省第1;空氣品質排名關中第4、全省第9;優良天數排名關中第2、全省第7;空氣品質改善程度排名關中第1、全省第2。

空氣品質各項指標均好於歷史同期,

三項重要指標位居全省首位。

在過去,

這樣的好消息是韓城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好成績的背後,

也有著鮮有人知的故事。

空氣品質監測一小時一上報

郭秀莉的手機鬧鐘每隔一小時就會響起一次,每天如此。她清楚地記得,從2019年11月16日早上8點開始,這個習慣就一直延續到今天。

郭秀莉是我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測站的一名工作人員,環保微信工作群裡每小時的空氣品質數據監測就是由她負責發送。「以前的空氣品質報告都是給相關業務科室和領導定期報送一次,從去年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們改為每隔一小時上報一次,實時監控各大指標數據,便於及時調整應對策略,每天衝刺優良天。」郭秀莉說。

郭秀莉這工作聽起來可能不像其他環保人一樣忙,但卻一樣重要。每小時上報的好處就是,可以每時每刻緊盯PM2.5、PM10、臭氧等空氣品質六項指標數據,同時發布周邊縣市空氣品質數據及氣象數據,實時了解動態變化,結合氣象數據及時進行分析比對,倒查指標變化原因,便於發布下一時間段的工作指令,確保措施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實效性。此外,我市投資1600餘萬元,建成了智慧環保網格化監管平臺,安裝了113個微型空氣品質監測站、100個高清攝像頭。實行環境劃片管理,織密織牢了環境監管網格,實現了監管全覆蓋、零死角。

郭秀莉每天發送空氣品質數據的微信群,是全市規格最高、覆蓋最廣、人數最多的「韓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群,用以發布信息、安排工作、督辦問題、交流情況、展示成果。在微信群裡,從市級領導到全市生態環境委員會的各項業務負責同志,有260餘人。主要領導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和問題線索,各部門積極配合和互相支持,形成了全行業、全領域、全員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大格局。

現在,郭秀莉除了每小時發送空氣品質監測以外,還要將前一天空氣品質分析和各指標與去年的同比進行分析後發送到群裡,工作雖辛苦,她卻甘之如飴。「從接手這個工作後,我就沒有間斷過一天,不管我在做什麼,是否在休假,只要手機鬧鐘一響,我就趕緊就近找電腦登陸系統,把數據發出去才安心,這個習慣早已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郭秀莉說。

90後「偵察機長」

程晨博,是我市生態環境局環境監察大隊執法辦的一名幹部,標準的90後,對工作有熱情,對學習有渴望,對新鮮事物有好奇。2019年10月,他和同事李念申被單位派出參加了省生態環境廳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無人機執法培訓並取得了超視距垂直起降固定翼駕駛員執照。

學習完成後,程晨博倆人回到韓城,在全局積極開展無人機執法,通過高清攝像頭對龍門工業園、西昝工業園進行拍攝,共發現三堆問題22處,累計清理100980餘噸。利用無人機紅外夜視儀進行夜間巡查,重點對企業落實錯峰生產情況及「散亂汙」企業利用夜間違法生產造成環境汙染現象進行巡查,有力打擊了夜間違法行為。疫情期間,根據無人機特性採用常態化對工業園區飛行17架次,發現環境違法行為5起,解決了不能到現場執法的問題。先後對龍門工業園區、西昝工業園區及城區芝川片區進行環境監察執法,累計飛行24架次共960分鐘,共發現環境違法行為30起,立案8起。

在5月份播出的廣播評論節目《今日點擊》中,主持人就我市無人機環保執法工作與生態環境局局長高光進行深入探討。高光表示,通過近半年的無人機執法,我市成功總結了不同條件下無人機的執法經驗。無人機具有視野廣、動態跟蹤、機動靈活等諸多優勢,能夠對環境監察執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辦案科技化。

「利用無人機進行全天候空中巡查與航拍執法,能有效克服取證難的問題,徹底解決環境汙染難發現、難監管、難溯源的問題,推進了環境保護。我們採用『無人機數據+智慧環保網絡監控平臺+在線監測系統』的監察模式,為環境執法收集證據,便於地面人員快速響應,及時進行現場調查。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強無人機配套建設並邀請專家培訓,發揮無人機時效性強、機動性好、機動範圍廣的執法優點,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使執法的精準性和效率不斷提高。」高光說。

因為成熟的無人機環境執法經驗,程晨博和李念申被借調到省廳,正在積極配合其他地市做黃河流域陝西段無人機航測任務。

「鞋底都走穿了」的工信幹部

「因為天天要去企業檢查,一天最起碼跑五六家。半年下來,估計跑了200多家次企業,鞋也換了好幾雙。」張鑫半開玩笑地說道。

張鑫是我市工信局產業與原材料科的一名幹部。冬防期以來,他和同事兵分幾組,每周對全市6個行業43家企業檢查一次,確保企業嚴格按照冬防期限產和錯峰生產的要求執行。「尤其是重汙染天氣預警時,我們每個人都有包聯企業,必須每天死死盯緊企業,嚴格按照應急指令中的各項要求執行,全力確保管控措施到位有效,最大限度爭取空氣品質各項指標向好發展。」張鑫告訴記者。

近兩個月,張鑫和同事們又在忙著督促相關企業進行煤棚料倉、噴淋裝置建設及廠區環境優化、道路硬化、廠區綠化等一系列環境整治工作。張鑫說,我市復產的焦化配套洗煤企業共18家,二電配套企業2家。13家已完成各項整治工作,剩餘7家企業將在本月底全部完成。

「2017年8月從事環保相關工作以來,感觸頗多,尤其是企業內部環境的改變。最初,我們天天追著洗煤行業企業跑,督促他們整治,現在企業開始主動適應大環境,強化環保理念,求新求變,追求綠色發展。」張鑫說。

這41天的背後,是無數個像郭秀莉、程晨博、張鑫這樣的基層環保人同心同力、默默付出的故事;是他們背後環保、工信、住建、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龍門鎮等部門鎮辦,各司其職、聯防聯動的故事;更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合力攻堅,統籌謀劃重點開展「二電煤專線」整治、龍門地區「清汙治塵」、焦化洗煤企業汙染治理、建築工地揚塵治理等一系列專項治理工作的結果。

環保工作,道阻且長。

久久為功,行則將至!

總編|樊君峰

主編|黨建東

責編|趙 靜

編輯|馬 麗

相關焦點

  • 我市空氣品質持續向好 六項指標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3日消息  記者  蔡文潔  通訊員  張王堯  新年第一天,市藍天辦傳來好消息,2019年,我市空氣品質首次實現六項指標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洪兵 攝)藍天刷屏  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超320天  記者從藍天辦了解到,2019年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
  • 293天空氣品質優良!2019年煙臺環境質量各項指標出爐
    新聞發布會現場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介紹相關情況 膠東在線6月2日訊(記者 王向榮 鄔勇)6月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響汙染防治8場標誌性戰役,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城市空氣環境。
  • 空氣俠七月工作簡報|守望星空聯動,政策倡導研修,召喚少年空氣俠
    2020年7月5日,輕霧中的風陵渡口,對岸是潼關   ©空氣俠7月19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2020年6月和1月至6月全省119個縣(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山西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提供數據顯示,今年6月芮城縣空氣品質最好,全省排名第一。
  •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出爐 平均優良天數同比增加22.5天
    1-11月全省空氣品質成績單發布 數據顯示 2020年1~11月2020年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
  • 藍天白雲常駐 青島空氣品質多項指標創近年最優
    汙染防治,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藍天白雲」是老百姓判斷空氣品質好壞最直接的感官標準,而這四個字也逐漸成為優良空氣品質的代名詞。微信朋友圈屢屢被「青島藍」刷屏,這五年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已經成為青島市環境質量不斷提升最直觀的展現。
  • 金華空氣品質六項指標 首次達國家二級標準
    1月10日,記者從市藍天辦獲悉,2019年金華空氣品質六項指標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在氣候條件不利(秋冬季雨量較往年明顯偏少)、盆地效應異常突顯、都市區大建設大交通使揚塵汙染防治難度加大的嚴峻形勢下,藍天辦統籌各部門之力,綜合施策,鐵腕治汙,藍天保衛戰取得關鍵成果。
  • 6月空氣品質排名 張家口市兩項指標居全省第一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全省6月環境空氣品質排名情況。數據顯示, 張家口市空氣品質綜合數據為3.21,PM2.5平均濃度降至19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兩項指標排名均位居全省第一。數據顯示,全省167個(縣、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依次是康保縣、赤城縣、張北縣、崇禮區、沽源縣、尚義縣、橋西區、豐寧滿族自治縣、橋東區、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蔚縣、平泉市、陽原縣、萬全區、雙橋區、宣化區、雙灤區、灤平縣、隆化縣、懷來縣、懷安縣等(張家口市經開區、塞北管理區、察北管理區3個區未列入省公布名單), 其中康保縣以2.42的環境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首位
  • 2019年煙臺環境質量各項指標出爐 293天空氣品質優良
    水母網6月2日訊(記者 李波)6月2日上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 關於2019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會上,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徐世剛對2019年煙臺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進行介紹。近年來,在煙臺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煙臺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打響汙染防治8場標誌性的戰疫,煙臺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以下是煙臺市2019年環境質量總體情況:城市空氣環境。
  • 11月,我市空氣環境質量蟬聯全國第一!
    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今年11月舟山市區PM2.5日均濃度為14μg/m3,同比 下降12.5%,空氣品質 優良率為100%。我市空氣品質在10月和11月 蟬聯全國第一。2020年1-11月,舟山市區空氣品質 優良率97.6%,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均值16μg/m3,同比下降了20%;空氣品質在 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名列第三,全省第一。
  • 山西公布2020年3月及1-3月環保指標完成情況
    全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1%,創採暖期單月歷史最高值,其中,大同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實現空氣品質「全優良」;全省11個設區市無一出現重汙染天,首次實現採暖季月份設區市重汙染天「清零」;6項監測指標中,除O3濃度124微克/立方米(標準為160微克/立方米,達標)同比上升0.8%外,其餘5項指標均全面改善,其中,CO下降33.3%,PM2.5及PM10均下降18.2%,SO2下降20.8%
  • 北京空氣品質發布新增兩項汙染物 6項指標全公開
    新增指標昨天都達標  昨日,市環保監測中心「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網站中,在新增的PM2.5濃度之外,還悄悄地增加了兩項新內容:「一氧化碳試運行監測」和「臭氧試運行監測」。  和顆粒物不同,臭氧還有一項限值,為每小時的濃度限值,按照我國標準,臭氧日1小時濃度限值為200微克/立方米,昨日臭氧小時濃度也沒有超標。  新增兩項汙染物中,臭氧和PM2.5的關係密切,臭氧高的地方,易出現灰霾天,PM2.5濃度也高。
  • 空氣品質標準過於落後 評價指標有望三變七
    省環保部門表示,廣東省實施新標準的時間表基於兩個前提,一是全省購買監測儀器大約需要2.6億元;二是國家儘快出臺新的空氣品質標準。國家新標準一出臺,廣東將率先在粵港建立監測網絡,按新的標準發布空氣品質情況。
  • 11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排名公布!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11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排名情況,詳情如下:全省11個設區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排名  按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由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是:張家口(3.54)、承德(4.00)、秦皇島(4.31)、廊坊(4.80)、滄州(5.09)、唐山(5.23)、衡水(5.25)、保定(5.55
  • 我市空氣Ⅱ級5月個僅66天(圖)
    我市空氣Ⅱ級5月個僅66天(圖) 甘俠義攝本報訊(記者黃顯章實習生趙可欣)「未來7個月,只能允許有24天不能滿足Ⅱ級空氣品質。」昨天,副市長趙公卿在市政府召開的五管齊下淨空工程通報會上要求各部門加大對環境汙染的監管查處力度,力爭完成市政府提出的今年主城區空氣品質滿足Ⅱ級(適合人群居住的空氣品質級別)以上的天數佔70%%(256天)的目標。
  • 去年德州PM2.5改善幅度為1.9%,列全省第一位
    下一步,切實抓好清潔取暖、加強揚塵精細化管理、加快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建設三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強力推進。據介紹,2019年6月,鑑於市級機構改革和人員變動情況,德州市調整充實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主任」,10名市級有關領導任副主任,31個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任成員,對全市生態環境工作統籌協調、決策部署、指揮調度。
  • 空氣品質預報背後的「玄機」
    17時許,湖南省環保廳環境質量發布平臺上顯示,長沙市10個監測站點中,有9個顯示重度汙染。當天下午,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發布,預計未來幾天中低層偏北風,易受汙染傳輸影響,同時考慮降雨的清除作用,全省整體輕度汙染至中度汙染。 像預報天氣一樣預報空氣品質?背後有何「玄機」?1月4日,記者前往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大氣監測與預報中心(簡稱:大氣室),一探究竟。
  • 2017年1月鄂州環境質量月報(空氣、水體監測)
    在出現首要汙染物29天中,首要汙染物均為細顆粒物(PM2.5),空氣品質狀況所佔比例見圖1。1月份鄂州市城區空氣品質指數(AQI)最大值257(1月4日),最小值 2017年1月份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1天,佔總監測天數的35.5%,與去年同期相比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增加3.0%
  • 廣東7城空氣品質全國前20!全省這兩項指標首次階段性達標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通訊員 粵環宣5月20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1-4月,廣東7座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全國前20位;全省國考斷面優良和劣Ⅴ類比例首次全部階段性達到考核目標;截至5月17日,今年全省大氣AQI(空氣品質指數)優良率96.5%,全省大氣6項常規監測指標均達標
  • 青島11月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位居全省第3 優良率達90%
    青島新聞網12月15日訊(記者 李倍 通訊員 王諾 代瑋)今天,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0年11月青島市環境空氣品質評述》。據悉,11月份我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3.84,同比改善6.8%;空氣品質優良率90%,同比持平。
  • 韶關市區空氣六項指標綜合指數全省排名第五!
    韶關市區空氣六項指標綜合指數全省排名第五!市區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藍天白雲常駐。韶關市大氣環境質量年報顯示,2020年12月,市區環境空氣中六項指標(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月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