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盧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考情介紹】

布盧姆教學目標分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為主,考察重點時以理解和識記類為主,主要考查地位、排序、概念等。

【知識詳情】

布盧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他的認知目標分類影響深遠。

1.認知領域目標分類

認知領域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級水平。

(1)知識,是指學生所獲得的實際信息,也就是必須知道的確切的事實、術語和方法。比如知道定理、方程式、人名、歷史事件、地名,記住烽火連三月這句古詩詞,學會教育學之父是誇美紐斯等。

(2)領會,是指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可以用三種形式來表達對知識的領會:一是轉換,即用自己的話或用與原先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所學的內容,比如能解釋烽火連三月是什麼意思;二是解釋,即對一項信息加以說明或概述,比如看完紅樓夢之後,可以繪製人物關係圖;三是推斷,即預測發展的趨勢,比如分段學完《父親的背影》,能知道文章中心大意。領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應用,是指將所學材料應用於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規則、方法、規律和理論的應用。應用代表較高水平的理解。比如,學a²+b²=c²,可以做課後習題,即靈活運用知識。

(4)分析,是指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並理解組織結構,包括對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論文由幾個部分構成)、關係的分析(如因果關係分析)和組織原理的分析(如語法結構分析)。分析代表了比應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內容,又要理解其結構。比如寫記敘文時應該包括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等,完整的論文包括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致謝。

(5)綜合,是指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系統。包括三個水平:①用語言表達自己意見時表現的綜合;②處理事物時表現的綜合;③推演抽象關係時表現出的綜合。綜合目標所強調的是創造能力,需要產生新的模式或結構。比如面對教學中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的現象,分析幹擾因素,設定方案,用方案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問信息技術之後,設計開發相親軟體。

(6)評價,是指對所學材料(論點的陳述、小說、詩歌以及研究報告等)作價值判斷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內在標準(如材料內在組織的邏輯性)或外在標準(如材料對目標的適用性)評價。比如,周末與閨蜜見相親對象,從個子中等,善於溝通,再到吃飯時時刻注意閨蜜需要,體貼入微,餐後送閨蜜回家,最終可以分析出目前這個男生還可以值得交往;寫完論文,交給導師後,導師反饋論文中缺乏典型事例調查數據不真實。

2.情感目標分類

情感領域的教學目標根據價值內化的程度而分為接受、反應、評價、組織和個性化等五個等級。

(1)接受,指學生願意注意特殊的現象或刺激(如課堂活動、教科書、文體活動等)。包括三個水平:知覺有關刺激的存在;有主動接受的意願;有選擇地注意。這是低級的價值內化水平。比如學生上課專心聽講;在電影院看《戰狼》不是很討厭。

(2)反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並從中得到滿足。處於這一水平的學生,不僅注意某種現象,而且以某種方式對它做出反應(如自願閱讀規定範圍外的材料),以及反應的滿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閱讀),這類目標與教師通常所說的「興趣」類似,強調對特殊活動的選擇與滿足。比如上課認真聽講,舉目凝視,呼吸變緩,出現所謂的屏息現象;看完《戰狼》後,主動去尋找相關的愛國主義影片。

(3)評價,指學生將特殊對象、現象或行為與一定的價值標準相聯繫,對所學內容在信念和態度上表示正面肯定。包括三個水平:接受某種價值標準(如願意改進與團體交往的技能);偏愛某種價值標準(如喜愛所學內容);為某種價值標準作奉獻(如為發揮集體的有效作用而承擔義務)。這一水平學習結果是將對所學內容的價值肯定變成為一種穩定的追求,相當於通常所說的「態度」和「欣賞」。比如,看完《戰狼》後,評價電影,提高愛國意識。

(4)組織,指將許多不同的價值標準組合在一起,消除它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並開始建立內在一致的價值體系。它包含兩個水平:價值概念化,即對所學內容的價值在含義上予以抽象化,形成個人對同類內容的一致看法;組成價值系統,即將所學的價值觀匯集整合,加以系統化。與人生哲學有關的教學目標屬於這一級水平。比如,要尊老愛幼,但是老人摔倒扶起來之後被敲詐,雖然很傷心,但是依然會樂於助人。

(5)個性化,指個體通過學習,經由前四個階段的內化之後,所學得的知識觀念已成為自己統一的價值觀,並融入性格結構之中。它包含兩個水平:①概念化心向,即對同類情境表現出一般的心向;②性格化,指心理與行為內外一致,持久不變。因此,這種行為具有普遍性、一致性,並且是可以預期的。其學習結果包括廣泛的活動範圍,但重在那些有代表性的行為或行為特徵。比如,人們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樂於助人,堅守自己的信念。

【易混點辨析】

認知目標:

(1)知識:識記。比如「△」是三角形。

(2)領會:理解。即①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②能夠正確去執行。比如: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對應的高,s是面積。

(3)應用:理論聯繫實際。比如,能用三角形面積公式做課後習題。

(4)分析:整體到部分。比如,梯形面積公式是三角形面積公式和長方形面積公式相加得出的。

(5)綜合: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設計建築圖紙時,屋頂的設計要符合一定的數學定理。

(6)評價:反饋意見。比如,圖紙的設計得到院長好評,認為符合實際構造。

情感目標:

(1)接受:注意。

(2)反應:展示興趣和滿足。

(3)評價:表達態度或欣賞,呈現穩定的價值觀。

(4)組織:價值體系化,保持一致。

(5)個性化:內化於自身。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人物簡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1913--1999) 班傑明·布盧姆是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從1944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以布盧姆為代表的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
  •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被數千萬老師推崇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中,教師傳授知識,其最終的目標是學生能夠掌握知識。而掌握,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能夠理解、分析與運用等等。有一個教學理論可以有效幫助教師讓學生達到掌握,它就是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的背景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法是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在1949—1953,教育家們在美國舉行了一系列會議,圍繞課程設計和考試的本質展開討論。這一會議的目的,是以分類法的形式把學習目標系統模型化,形成從易到難的學習目標層級結構。
  •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教育心理學模塊常考考點,出題方式多為選擇題。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他的認知目標分類影響深遠。大部分題目考查的也是認知目標分類,本次著重給大家介紹認知目標的分類,大家需要重點把握含義、地位、例子。
  • 布盧姆認知學習領域目標分類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布盧姆認知學習領域目標分類這個考點主要出現在單選題中,以識記和理解主。本文對此知識點進行梳理,希望對各位同學有幫助!認知學習領域目標分類:布盧姆根據認知動作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的順序,將認知領域的目標分為知識、理解(領會)、應用、分析、評價和綜合六個層次。
  •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
    布魯姆講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個領域。每個領域又分為多個層次。該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下這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教師招聘複習會有所幫助。我們通過下圖,從涵義和舉例兩方面幫大家梳理下這個知識點。
  •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
    關於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在考試過程中一般都會以客觀題的形式來進行考察,首先是多選題,記清楚它包括三個基本領域: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或者每個領域裡邊包括了哪些層次,此外單選題備考,關於每個層次的理解性反選,所以大家要能夠區分開幾種層次結構,尤其是認知領域考察頻率最高。下面是關於認知領域目標的細分:認知領域
  •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的課程分類目標是將課程分成三個領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種確定,與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盧姆的教育目標的分類的思想基本相似。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他的認知目標分類影響深遠。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教育心理學模塊高頻考點,出題方式多為選擇題。布魯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中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他的認知目標分類影響深遠。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認知領域)。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關於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在考試過程中一般都會以客觀題的形式來進行考察,首先是多選題,記清楚它包括三個基本領域: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或者每個領域裡邊包括了哪些層次,此外單選題備考,關於每個層次的理解性反選,所以大家要能夠區分開幾種層次結構,尤其是認知領域考察頻率最高。
  • iMEANS-036 Bloom教育目標分類及其在醫學考試中的應用
    「 介紹Bloom教育目標分類及其在醫學考試中的應用。」教育目標分類學是把各門學科的教育(教學)目標按照統一標準分類,使之規範化、系統化的理論,旨在為教學和教育評價的科學設計提供技術指導。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等人出版《面向學習、教學和評價的分類理論—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修訂版》[iii],將教育目標分為知識和認知過程兩個維度。知識維度主要協助教師來區分教什麼,認知過程維度主要協助教師明確促進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階段歷程。知識維度專指知識的分類,共分為事實性、概念性、程序性和元認知4類。認知過程維度主要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6類。
  • 教師教學|如何撰寫教學目標(一)
    布魯姆(有時也譯做「布盧姆」)是第一個將分類理論運用到教育領域的人,根據教學目標分類的對象和應遵循的原則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領域,每一個領域的目標又由低級到高級分成若干層次。以下分別從三個領域進行說明。一、認知領域的目標認知領域目標包括六個層次:記憶/回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 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四川比較喜歡考察關於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的知識點。對於這一類知識點,往往考生們由於未進行系統的梳理總結,總是容易分不清此知識點的幾種分類,以至於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失分的情況。鑑於此種情況,本文在此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知識點之——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進行總結梳理,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學習的認知層次,影響了兩代美國人的教育認知目標分類體系
    人們給事物進行分類時,是通過歸納概念,為進一步的複雜的推理做準備,布魯姆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從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這一規律來作為其教育目標分類理論依據的。他們的教育目標分類強調指導教學過程和對結果進行評價,用來判斷學生對一個知識點的精通程度,同時對自己了解的知識來進行評價和創造,幫助人們從簡單的記住知識點走向更深層次的精通。
  • 專業理論 | 教學理論與教學設計
    首先,教學設計的產生是教學理論發展的需要。教學理論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通過對古今中外大量材料的分析研究和實踐檢驗,已經發現和揭示了許多教學過程中富有穩定性、普遍性的內在本質的聯繫和客觀規律。但是歷來教學理論的研究多是只涉及教學過程及其理論原理的個別方面,不能完整地反映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在實踐中推廣和應用這些理論觀點時,容易陷入片面。
  • 【教綜必背】​第六章 第三節 課程目標
    往期福利:1、關注華圖教師網(微信公眾號:htjiaoshi)2、點擊菜單欄教師招聘→教綜必背一、課程目標的概述(一)課程目標的概念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
  • 2021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學: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一、考情分析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在各類教師考試中一直是一個比較詳細的知識點。多以識記和理解類客觀題出現。
  • 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之認知目標
    許多系統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同學都會知道在教育學和心理學界都非常著名的大家:布魯姆,一提到布魯姆,我們就會想到「木有掌握目標」——即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和「教學目標分類」。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系統講解一下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中認知目標的考點~【知己知彼-考情】:首先,要應對教師招聘考試,我們需要知己知彼,也就是了解考情,知道這個知識點如何考查。
  • 【智慧】目標模式:課程開發的理性精神蘊含其中
    目標模式是以明確的目標為核心開展課程研製的模式。其代表人物有博比特、泰勒和布盧姆。
  • 布魯姆的認知領域教學目標
    布魯姆的認知領域教學目標一、考情分析在廣東教師招聘考試中,該知識點屬於較偏的知識點,主要以單選、多選的形式出現,考查以理解類題目為主,題幹一般為課堂實例或定義,以定義為題幹的一般為識記類,以課堂實例為題幹的一般為理解類題目,題幹課堂實例的題幹容易混淆,因此,在複習時,需要增強對認知領域各層次之間的對比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