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父母的心,高考哪能說放棄就放棄?

2020-09-03 幸福一波波

晚上在抖音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男孩因走錯考點,欲放棄考試,在眾人的勸說下,同意接受交警同志的護送趕往考點繼續參加考試。

考生跑錯考點欲放棄考試

看到這樣的視頻,突然感覺特別心塞,說不清具體是為什麼,也許是被眾人的一片好心和交警同志暖心的做法感動,又或者是對視頻中的男孩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氣憤。

即便不是自己的孩子,但也希望他能走進考場,不管能不能考上,但至少孩子經歷了這樣一場答卷,人生也會少點遺憾,也許這就是他們這份善舉的心聲。

「你考考看」

「我們給你護送過去,來得及沒事的」

「加油啊,不要放棄好不好」

簡單真誠又飽含善意的語言,讓我看到這個社會是多麼的有人情味,人們內心深處那份最真誠、最純粹的善良!

回過神來,我們再來說說視頻中的這位男孩。

高考哪能說不考就不考?走錯地方了,努力爭取趕過去,萬一時間還來得及呢?為什麼不爭取試一試呢?是對考試本就不抱希望,還是因為年輕人內心的倔強?

其實,作為過來人我也特別理解視頻中的男生,因為曾經的自己也是這般不懂事,稍微遇到一點點的不順就想給自己找個理由放棄。

然而到了自己現在的年齡(30歲),好像越來越理解年輕時的那種倔強,那份不負責任是多麼的氣人,多麼的令父母傷心!

有多少個日日夜夜,不管你是主動熬燈苦讀還是被父母督促著學習,但這些你都熬過來了,終於等到了這麼一天,為什麼輕易就想要放棄,為什麼不想著給自己一個交代,給父母一個交代?

說高考是人生命運的轉折點,這句話一點都不都不為過,一點都不誇張,尤其是寒門子弟,唯有通過「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方式才能改變出身。

父母們期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題名,不光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不希望他們將來的生活還像自己一樣再受苦。

這讓我想起昨天下午路過澠池二高時,在校門口看到一個媽媽站在路邊的樹下等孩子,她不時的朝學校大門裡邊望去,又不時注意著校門口來往的穿著校服的學生們。

看我一個人在那站著她就問我學校裡邊這會是不是有課,自己的孩子進去好久了一直不見出來,想給孩子打個電話又擔心萬一孩子在上課。

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我,憑自己的經驗,這個時候學校最不可能有課。因為明天就是高考了,考場都已經準備就緒,教室的門也會貼上封條。這個時候學校怎麼可能安排學生上課?更何況一般考試的前一天學校都不會給學生上課,因為給學生們減壓還來不及。

於是我就對那位媽媽說「這個時候學校應該沒課,頂多是老師會召集學生們在一起,為孩子們加加油,打打氣,安撫下緊張的情緒,要麼就是孩子們這會可能在看考場,或者和自己的同學在學校聊天,畢竟這都要畢業了,孩子們都會特別珍惜現在的這段時間,你可以給孩子打個電話問下情況,不然你在這邊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了。」

可是那位媽媽愣是沒打,還是擔心萬一孩子這會在上課,怕打擾到他。

在與這位孩子媽媽的聊天中,得知她家孩子學習並不好,對於高考都沒什麼信心。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即便知道自己的孩子平常學習就不怎麼好,更何況到了高考前這即便有老師的補習作用也是微乎其微,可是她就是不願意放棄,擔心因為自己的一個電話打擾到孩子的學習,硬是在校門口孤獨的站著,一直等下去。

看到這樣的畫面,真的是感觸頗深,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願意付出一切,而孩子們卻往往不懂父母的苦心!

明明白白父母的心,高考哪能說放棄就放棄?

要不要高考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放棄真的是一種不負責任!

相關焦點

  • 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值得嗎?
    如果說,這麼做值得,支持寶媽們勇敢放棄事業或暫時放棄事業的可能有以下理由:我自己帶過一個學生,初中成績很好,但是中考失利,找關係進的我們學校,成績很好,高考再次失利。我為此內疚很久。後來跟一位心理醫生朋友聊天,談到了這件事。他問我,這個學生是爸爸媽媽帶大的嗎?我很詫異他為什麼這麼問。他說,孩子的原生家庭環境對孩子的人格影響很大。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往往安全感比較差,不夠自信,面臨重大挑戰時,容易恐慌。而這個孩子,就是由奶奶帶大的。我不禁愕然。
  • 「不是我放棄了你,是你自己放棄了自己」,那個完美的男孩說
    但女孩兒卻因為理科成績不好,逐漸放棄了學習。儘管男孩兒時常給她補課,但女孩兒好像並沒有學習的決心,她想不論自己如何男孩都會喜歡她的,於是開始放鬆對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男孩兒也就放棄了。男孩兒考入了很有名的外語大學。向著翻譯官的夢想一步步前進,但女孩兒卻在高考時落榜了。很多年過去了,男孩兒定居海外,後來回到家鄉看望父母。
  • 應該放棄英語高考日語高考
    應該放棄英語高考日語高考簡單介紹應該放棄英語高考日語高考。
  • 雙胞胎學霸為照顧父母,一人放棄清華,一人放棄中科院
    但湖北農村有一對雙胞胎學霸,他們就顯得與眾人不同,兩人在本科畢業後,一人放棄清華,一人放棄中科院的邀請,要知道,這兩所大學都是多少學子擠破腦袋都想進的學校,這兩兄弟為何要拒絕呢? 兩個雙胞胎出生於湖北鹹寧,一人叫周海,一人叫周洋,父母都是務工人員,雖然二人都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文化教育,但他們深深地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即使生活並不富裕,兩人還是努力掙錢供孩子讀書,幸運的是孩子也十分爭氣,自打上學以來
  • 「不明不白」的分手,更要「明明白白」的放棄!
    從那之後他的電話已經成了空號,至今一個多月聯繫不上,我真的特別傷心,就算分手也該說個明白,一句話不留就這樣走了,不明不白的分手,讓我如何接受?是否應該去他老家挽回呢?明一悅讀:愛情最怕的就是無言的結局,有人還眷戀,有人已離開,有人委屈著,有人已絕決。
  • 高考倒計時28天,你的「敵人」都這麼努力,你還有什麼理由說放棄
    小編想要告訴這些同學的是:其實,成功哪有那麼容易,有件事情很現實,那就是你努力了未必會成功,但是你不努力絕對不會成功。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某個班級的班長為了大家能更好的進入高考複習的氣氛,鼓勵大家在這段時間頑強拼搏下去,從家裡拿了一個手榴彈模型放在老師的講桌上。高考是一場持久戰,越是在緊要關頭,拼的往往是意志力。班裡的同學說,高考複習的這段時間,他們每個人都像即將進入戰場的戰士一樣,每時每刻都在磨劍,為的就是在戰場亮出那華麗的一劍。
  • 腦癱少年高考623分的背後,是父母和孩子付出多少汗水,永不放棄
    天生缺陷的少年,高考623分,受到媒體和很多網友關注。腦癱兒有如此的成績和父母的教育分不開。 姚俊鵬的父母都是老師,對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沒有放棄,而是付出了常人無法想像的功夫培養孩子。由於身體原因,抓筆都困難,可父母從小學就要求練字,孩子和父母都付出比別人多很多。也是常人不可想像的辛苦。
  • 放棄高考復讀的同時,我也放棄了更好的人生
    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卻是10幾年前的高考。01 原以為高考只是一道坎,卻沒成想是個坑在進入高中前,自己當時也算是一個優秀生。便沒成想到了高一後,課本知識的深度驟然提高,難度加大了不少,而且課程安排的節奏快得多。一時沒晃過神來的我,竟然在期末考了個40幾名,而當時全班只有60人。
  • 放棄清華的保送資格,卻堅持高考的韓衍雋,高考考了多少分?
    要參加高考的孩子們,學業都很重,為了這一場考試,他們努力了很多年。 很多人甚至想要通過考試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更是人生的一大助力。 但是現在和你說,有人被保送了清華北大,但是他卻主動放棄了這個資格,你會不會認為這個人有點「不知好歹」呢?他究竟是狂妄還是有實力?
  • 如果可以我寧願放棄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來臨,可是不幸的是2020年爆發了新冠肺炎,給所有的人們,特別是分秒必爭的高考大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由於停學停課及網課的低效率,大部分考生面臨,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的極端處境,前進的道路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思變,高考不等同於舊社會的科舉,但是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人的4年寒窗苦讀,就是為了在這幾天裡戰閥沙場脫穎而出,經驗告訴我們能通過高考的獨木橋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是有多麼的困難
  • 放棄54萬元的高考狀元
    ,自信,懂事,聰慧,《魯豫有約——後高考時代,狀元來了》解構最真實的高考狀元。第一部分:高考狀元秀——考場狀況百出,想不到的意外放棄54萬的高考狀元--陝西文科狀元張璐小時候,我小時候挺胖的,然後一出生我爸就說我屁股小,然後有人說我頭很大,有人就誇我聰明。
  • 能放棄的我就不堅持了
    從小到大,我們被動地放棄過很多東西,後來我們開始主動選擇放棄。事實就是,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必須要學會放棄。奧託·瓦拉赫中學時,父母希望他走文學之路,老師對他的評語卻是:「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於是,他改學油畫,學校的評語是:「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 父母的「哭窮」,讓我放棄了高考,也影響了我的一生
    逐漸比父母個頭還高的我,甚至有了一種負罪感。在高三第一學期結束,同學們都在緊張地準備著下學期的高考衝刺,憧憬著大學生活,有的同學相約去同一個城市。而對於我,上大學意味著幾年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甚至意味著從汽車轉火車的路費。大學是我不敢去想像的地方,而夢想大概就是在夢裡也不敢想。
  • 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放棄3件事情
    因為下雨,班級取消了去野餐的計劃,9歲的埃裡克很生氣。平時爸爸遇到這種情況,回應是「天氣不好,哭也沒有用,以後會有玩的時候,又不是我讓它下雨的,你為什麼衝我發火?」這樣說的結果通常是埃裡克發更大的火,激怒全家人,掀起一場親子大戰。這一次,爸爸卻改變了態度,溫和地說:「你看上去很失望。」過了一會兒,埃裡克自言自語了一句「不過以後可以再去玩」,之後家裡風平浪靜。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我有很多年長我十歲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會說到她們同齡人的狀態。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製地圖。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對於新的信息和資訊,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於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我們的人生地圖,至少要通過三組關係來定位,分別是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世界的關係。
  • 變質的愛情:永不放棄?永遠放棄!
    至於是不是三毛說的,無從考究,畢竟沒有出現在她哪本書裡。但是大家都認為她說得,那便是了。小q跟男友小z,生活在南方的一個都市,同居三四年了。「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們應該已經結婚了。結婚證年前都領了,但是現在我看著結婚證,卻瑟瑟發抖」……原來,男友復工比較早。
  • 育兒:​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要放棄3件事情
    兒童教育專家錢志亮曾說:「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親子關係建立好。」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獲得愛和安全感的源泉。而能感知愛,表達愛,建立安全感,更會影響他們性格和人格的養成,以及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 高壓下,我要放棄2018年的高考嗎?
    高壓下,我要放棄2018年的高考嗎?接下來的幾天她的這位朋友一直恍恍惚惚,私下裡她們聊天,她告訴小文,自己不想學了,她父母還因為高考前模考這件事情在家裡批評了她。孩子有心事一般不會和父母坦白,有心事的時候也只會對自己同齡人說。這個時期應該努力學會和孩子進行心靈上的交流,開解自己的孩子,努力引導他們排解自身心中的疑惑,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切不可在這個階段打罵孩子,如果真出了問題,想辦法多方打聽,從同學之間、老師那裡入手,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 高考完「跪謝母親」,放棄985選擇211的王恆傑,現在咋樣了?
    文 /福媽育兒日常,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考可以說是萬人過獨木橋,對孩子來說是有一定挑戰的,而對照顧孩子的家長來說也是十分不容易的。當孩子考完試後,不僅孩子整個人會感到放鬆,同樣陪伴孩子多年的父母也會放鬆下來。也有很多懂事的孩子,懂得去體諒父母。2019年考生王恆傑就在高考後跪謝母親,一時間走紅網絡。
  •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後的事業……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很多父母自認為選擇了一條安逸的路,結果卻被動地陷入煩惱的泥沼。到頭來,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