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哭窮」,讓我放棄了高考,也影響了我的一生

2020-08-09 有孩有家

父母的「哭窮」並不會刺激孩子努力,帶來的負面影響反而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1、

我小時候住在山區的農村,我有一個姐姐。我們兩姐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裡雖然清苦,但我們也感到很快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母親在吃飯的時候,會向我們訴說家裡很窮,訴說他們的辛苦。然後念叨的時間越來越多,開學交學費時會念叨,有哪裡婚喪嫁娶的酒宴時會念叨,我們需要新書包、新的筆時會念叨……

我不知道母親到底是因為貧窮,還是因為一個人養育我們、照顧這個家太辛苦,還是想說這些來刺激我們好好學習,但是我慢慢地不敢再去向父母表達自己在金錢和物質上的需求,哪怕是鋼筆壞掉需要更換,也要猶豫著很久,話擠到了嘴邊又吞了回去,反反覆覆。


同學們擁有很多漂亮的東西,漂亮的書包、漂亮的文具盒,漂亮的不乾膠明星貼紙,漂亮的筆記本……我只能投去羨慕的眼神,然後臉上緩慢地開出欣賞的笑容。

儘管如此,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有什麼不同,我喜歡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

但是,母親卻總是拿我們倆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張家的孩子成績更好,李家的孩子做更多農活,楊家的孩子更加會做飯菜……

在潛移默化中,我也開始跟同學比較起來。

漸漸地,我感覺到了自卑。

在學校裡和同學們玩耍或者參加活動時,我逐漸變得遲疑和猶豫。我沒有那麼自信了,也沒有了少年時代天真爛漫的的快樂。

中學一學期四次的電腦課學完,我除了背得鍵盤字母在哪個位置之外,只會開機,不敢亂按,因為老師說一臺電腦1萬多塊。萬一按壞了,家裡拿什麼賠啊。

2、

我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艱難,感覺自己就是父母的負擔,我們消耗了父母所有的精力和金錢,父母這麼辛苦似乎也難以支撐我們。

每當看到母親天微微亮就出門幹活,每當想起父親在煤礦裡的辛苦,每當聽到煤礦安全事故的新聞,我的心裡就像刺蝟翻滾過。

春節前總是對父親的回家充滿期待,但是在通訊落後的那個年代,有幾次父親沒有按照約定時間到家,心裡會慌張地不敢說話。

逐漸比父母個頭還高的我,甚至有了一種負罪感。

在高三第一學期結束,同學們都在緊張地準備著下學期的高考衝刺,憧憬著大學生活,有的同學相約去同一個城市。

而對於我,上大學意味著幾年的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甚至意味著從汽車轉火車的路費。

大學是我不敢去想像的地方,而夢想大概就是在夢裡也不敢想。

我沒有聽取老師的勸阻,選擇了與大多數人都不同的路:我放棄了高考,離開了學校,第一次走出了這個縣,去了姐姐打工的城市,也開始打工。


3、

匆匆進入社會的我,沒有學歷,也沒有技能,做過好些工作,從電子廠流水線員工,到飯店員工,到服裝銷售,我在這個新環境裡不斷地嘗試和重新認識自我。

我掙到了錢,終於可以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終於可以打扮一下,終於可以寄一些錢回家替父母分擔,終於有了父母的誇獎:這孩子真懂事、真孝順。

逐漸存起來的錢,讓我感覺到一陣陣甜。

我終於可以養活自己,可以為家裡分憂,能為家裡做貢獻了,心裡映照在臉上的陰霾逐漸散去,從心底笑逐顏開。

終於,有人誇獎我:你真漂亮。


4、

一個溫暖的下午,我和朋友們在河邊閒逛散步,接到了母親的電話:

「小春,你還有沒有錢啊?你舅舅家裡做生意需要借一些錢,我們家已經給他借了5萬,可是還不夠,你舅讓我問下你,看你這邊還能借出來一些嗎?」

我停住了:「你們哪裡來的5萬元?我前後給你們一共也就轉了幾千塊?」

母親:「之前家裡存的啊,我賣豬賣雞蛋,你爸爸打工,存下來的錢啊。」

我仰著陰沉而發麻的臉望向天空,陽光格外刺眼。

母親:「有沒有啊?你舅他們比較急。」

我:「媽,你知道嗎?如果你們早點告訴我你們有幾萬,我就可以讀大學了啊!」

母親:「是你自己選擇從高中退學不考大學,不是我們逼你的,這不能怪我們啊,再說你也沒有去考,考不考得上也不知道呢。」

……

氣憤嗎?無奈嗎?悲傷嗎?

我提前回到了宿舍,看著我從家裡帶來的那些英語課本、聽英語的收音機,欲哭無淚!

然後,我得了一場重感冒。


5、

在服裝店,我涉及到的工作越來越多,經常需要做一些盤庫統計、數據匯總匯報等,經常由於不會電腦而卡殼,我就會在網上諮詢辦公室裡的同事。在這些同事那裡,我才了解到,原來大學可以有助學貸款,也有獎學金,還可以做很多兼職。

真是不敢想像就不敢去了解啊。

門店的一些營銷宣傳活動也開始讓我出方案,可是我想出的方案,都會被老闆說太小氣而不過關。因為我心裡老是怕花老闆的錢,根本不敢去想花錢多的方案。

我的姐姐已經離開了這個城市,回到了老家結婚生子,和老公租住了一套市區邊上的房子,安頓下來。

我繼續留在這個大城市裡,鼓起勇氣,跟朋友一起報了英語學習班,有線上也有線下,很貴的那種。

後來我進入了酒店行業,禮賓部、接待部、銷售部……

幾年以後,我貸款買了房子。父母年紀大了也做不動了,我把他們接過來一起住。


6、

姐姐的生活一直沒有什麼起色,我有時候也嘗試著幫助姐姐。但是, 我發現姐姐的脾氣越來越怪,越來越對她感到陌生。對於家裡很多事情,姐姐有時候也表現得更加像是一個外人。更讓我生氣的是,無意中從父母那裡得知,姐姐對我有各種不滿,我一片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

我心裡堵得慌,特地去把姐姐約了出來,在外面的茶館想深入地談談心,我們怎麼就變成這樣了呢?

姐姐終於沒有繃住,崩潰了,哽咽著說:

「小春,其實我很自卑,我從小就因為家裡的貧窮一直自卑,直到今天。我現在特別看不慣誰在我面前說房子、車子、孩子的學校,可是我們的親戚朋友們坐在一起不就是談論這些嗎?所以我討厭跟親戚朋友見面,拒絕走親戚。我甚至討厭工作,因為工作中同事們也經常談論這些,所以我經常換工作。我也從來不和以前的任何同學和小時候的玩伴聯繫,我只想在他們世界裡消失……」

「我也知道你有時候想幫我是為我好,可是我就是自然反應地認為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就是不想讓你幫,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我靜靜地聽完姐姐的訴說,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能理解她的感受。我又似乎明白了什麼,壓著喉嚨說:

「姐,我們小時候,家裡的貧窮和父母的哭窮,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影響,但那也都是以前了。而且,那並不是我們逃避現實的藉口。後來的人生和生活,都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這種選擇和改變會很艱難甚至痛苦,但我們必須為此鼓起勇氣。」


(圖片來自今日頭條正版圖庫,圖文無關)


End


這裡是《有孩有家》,一個推崇用阿德勒積極心理學和非暴力溝通陪伴孩子成長博主。歡迎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父母的節儉,讓我越來越自卑!」跟孩子哭窮,是一件好事嗎
    朋友有次提醒我說別老在孩子面前說這種事,對孩子影響不好,我還非常不以為然的反駁他,說我從小也是這麼過來的,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大人賺錢的辛苦,讓他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誰知草莓的情緒卻突然爆發了,仰著頭哭著對我說:「可是蘭蘭說花盆很貴,我們家買不起的。」我當時啞口無言,細想了下,能讓孩子產生這樣想法的,只有我平時那些哭窮的話了,我以為只是幾句嘮叨的抱怨,誰知孩子心裡會記得這麼清楚。
  • 父母哭窮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報復性買買買的性格就是這樣養成的
    父母總是哭窮,對孩子很摳是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人生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想要讓孩子養成節儉的性格,就經常會在孩子的耳邊說家裡的條件多不好,沒有錢給他買很多的東西。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養成自卑的心理,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 父母總向孩子哭窮會有什麼影響?
    不給買就不給買,還總給孩子哭窮,給孩子灌輸一些我們不比別的就比學習這種思想。關鍵你孩子在學習上真能把所有人比下去麼?別學習比不下去,又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心理陰影,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不極度自卑,要不自尊心太強。都不是什麼好事。說說父母總向孩子哭窮會造成什麼影響?小時候我家也窮啊!
  • 整天跟孩子哭窮的父母,可能正在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不要老是跟我說家裡窮》,心裡生出很多感慨。文中的父母,不得不說是對奇葩夫妻,在兩個兒子面前,珠聯璧合始終如一的上演著「哭窮」大戲。以至於大兒子讀書時,因為讀了高價學校,被父母再三提醒家裡很窮,孩子省吃儉用到有時可以只吃白飯,穿爛了許久的鞋子,從不買新衣服。
  • 哭窮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父母要明白下面3點,希望你做到了
    就算有錢,也會「哭窮」,目的是想要逼迫孩子更懂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會一遍遍告訴他們,我們家裡條件不好,你和別人比不得,長此以往,孩子也很容易變得自卑。哭窮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父母要明白下面3點,希望你做到了!
  • 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
    導讀: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比「窮」更可怕的,是父母向孩子「哭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和孩子「哭窮」傷害大,自卑心理影響金錢觀,父母給錢方式有講究
    有了孩子後,作為父母怕孩子有奢侈浪費的習慣,有的家長開始經常和孩子「哭窮」,想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品質。殊不知,這種「哭窮」行為會讓孩子一直自卑,影響長大後的金錢觀。@雲端漫步:哭窮是可怕的窮人思維,會讓孩子偏離正常的金錢觀,影響一輩子的運氣和生活。
  • 養不起,為什麼要生我?哭窮父母被問懵,別讓孩子戴上「窮帽子」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父母之愛子,則為其計深遠」,近些年來,頻頻爆出的「富二代」的負面新聞,讓很多家長不寒而慄,稍微有點家底的父母都怕孩子「有錢就學壞」,於是一種「哭窮教育」應運而生。明明家庭條件還可以,父母卻總是在孩子面前「哭窮」,孩子提出什麼物質要求,或是想要花錢的想法,他們就用「家裡窮、沒錢」來搪塞,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懂事,殊不知,孩子卻因此陷入了另一個「坑」。
  • 為什麼不能向孩子哭窮,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而且會伴隨孩子一生。儘管很多家庭並不是真的窮,卻還是喜歡用哭窮來教育孩子,父母哭窮的本質,是希望孩子聽話懂事,不亂要東西,不亂花錢。可是,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抱怨「沒錢沒法過日子」,說「錢不可以買閒玩意兒」,說孩子「敗家」,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自卑、無助和匱乏感,沒有安全感。在年幼的孩子心理會造成多大的創傷,父母可能始料未及。
  • 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哭窮」?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答案
    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一些家長物質根本不匱乏,但他們還是習慣對孩子"哭窮",希望孩子早點懂事,這樣真的好嗎?為什麼不能對孩子"哭窮"?這是我聽過最戳心的答案那些從小被在家長"哭窮"聲中長大的孩子是很懂事,但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令人心疼的。
  • 被「哭窮」長大的孩子,性格易有這些缺陷,多數父母常忽略一點
    「媽媽,我想要這個玩具。」 「家裡已經有個類似的了,不能再買了,浪費錢。」 「可是鄰居樂樂就有,我也想要。」 「人家樂樂家有錢啊,咱家能比嗎?」 「可是我真的想要啊,媽媽。」
  • 哭窮式教育|從小被父母灌輸這種思想的孩子,長大後會變得很自卑
    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童年經歷,特別是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行為、心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並且會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甚至會決定個人的一生幸福。有些父母會說,我告訴孩子省著花錯了嗎?家裡窮也是事實,哪裡教育錯了?
  • 父母該不該跟孩子哭窮
    1現在有這樣一種教育模式,就是父母跟孩子哭窮。窮人家的父母跟孩子哭窮,是為了激勵孩子從小自力更生,給自己爭氣,不要攀比,從小要勤儉節約,體諒家裡的不易。也有一些富人家的父母,跟孩子隱藏自己家裡有錢這個事實,怕孩子花錢大手大腳,揮霍無度,貪圖安逸,不思進取。這看似都很合理。實則蘊藏著諸多隱患。
  • 富爸爸禁止孩子說「我買不起」,被「哭窮」養大的孩子會怎樣呢?
    還有很多哭窮的家庭並不是沒錢,只是想通過向孩子哭窮來教育孩子更懂事,對於想要的東西才更加有節制。這句話在孩子童年時期說上100遍,父母的一個任務就完成了,那就是讓孩子的一生都在貧窮意識中無法逃脫,從而導致孩子一生窮困的命運。這就是很有名的「太貴效應」。這種「窮養」式教育,窮的不僅僅是物質,更是對精神的一種打擊和禁錮。為什麼不該跟孩子哭窮?
  • 「媽媽,給我10塊錢」,當孩子要錢時,家長態度會影響孩子一生
    這兩個孩子要錢的故事,也給廣大父母提了醒,有時候父母不經意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要錢」和「父母給錢」本就是一件頗具爭議的事情,稍微處理不好就會誤導孩子的金錢觀,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痛。並不是不愛,而是另有原因富人「藏富」:人人都說「寒門出貴子」,富裕家庭的父母不希望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刻意隱瞞真實的家庭條件,目的是希望孩子早早獨立賺錢。窮人「哭窮」:貧窮的父母本就沒錢給孩子,每當孩子花錢時更是斤斤計較,希望孩子懂得父母賺錢不易,在花錢時能夠「一分錢掰開兩半花」。
  • 父母 哭窮式 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限制了眼界和格局
    父母都希望養育出一個懂事的孩子,對此很多父母都會陷入一種教育誤區,就是對孩子進行「哭窮式」的教育,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錢,父母都會展現出家庭狀況都是一貧如洗,概括一個字也就是「窮」。今天我在下班路上,偶然聽到一個媽媽在打電話,電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生了孩子,就是在造她的錢。面對孩子對物質上的任何需求時,父母總是會表現出一臉的為難,這種情況我也有過。
  • 「媽媽,給我錢!」當孩子要錢,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
    一個無知的孩子,卻把父母的辛苦就這樣「糟蹋」了,真讓人寒心。其實,孩子的行為背後,暴露了父母對孩子金錢教育的缺失。許多父母,很少與孩子談金錢,所以很多孩子才不「認識錢」。殊不知,父母缺失的金錢教育,藏著孩子一生的幸福與格局。
  • 訂婚宴婆婆哭窮,我父母出錢給我們裝修新房,看了朋友圈我想悔婚
    訂婚宴婆婆哭窮,我父母出錢給我們裝修新房,看了朋友圈我想悔婚!我和男友大學畢業後,我們就見了雙方父母,我也去了男友的家,當時婆婆對我非常的熱情,並且拉著我手,一口一個閨女的叫著,也是非常的親切,讓我對他們這一家人都有好感,回家後,我還和父母說,公婆對我好,這就比什麼都強了。
  • 為何父母喜歡向子女「哭窮」,難道不會影響孩子嗎?早看早認錯!
    為何父母喜歡向子女「哭窮」,難道不會影響孩子嗎?早看早認錯!父母們應該都有說過家裡的條件水平不是很好,希望我們可以努力讀書改變自己的生活水平,從而提升到更高的一個生活層次。而那種向孩子「哭窮」的行為在某些方面就是覺得自己無能為力,想給予孩子們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但是自己沒有錢沒有能力,只能看著孩子們羨慕其他孩子想買什麼玩具就買什麼玩具。但其實,這些想法都是窮人思維,也是不利於大家去學習的說話和思維方式。孩子們都是比較天真單純的,當你們將這些事情告訴了孩子們後,他們在心裡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覺得自己就是不及他人,也就不敢去伸手問父母要一些東西。
  •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哭窮教育會毀了孩子一輩子! 有些爸媽經常會在生活中對孩子哭窮。當孩子提出想買某種東西時,爸媽總是以「太貴了,我們很窮,買不起」這類理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殊不知,你的這種「哭窮」教育很容易培養孩子的貧窮意識,甚至會害了孩子一生!在超市裡遇到一對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