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其實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多的。最常見的就是三歲、四歲的孩子,他已經可以控制小便不尿床,當媽媽又懷了二寶。
當這個四五歲的孩子目睹二寶出生以後,媽媽整天陪她吃、陪她玩、陪她睡,突然有一天大寶又開始尿床了。
大寶尿床讓大人特別頭疼,一般媽媽就會來給他換尿布,當然可能媽媽也不是特別的高興,大寶他不是已經不尿床了怎麼又開始了,而且現在有二寶,一般的大就會有些不耐煩。
因為這個大寶他的這個尿床,不僅就是說偶然一次就結束了,甚至他還有其他的一些行為,他可能會在媽媽餵二寶的時候盯著媽媽看,想用手去摸媽媽的乳房,甚有頻繁的吸吮手指的行為。
種種跡象表明這其實大寶是吃了二寶的醋。
我們在心理學上用退行這個詞來形容,就是在生理的發展中,我們只有一個方向叫做順行,你的身體會越長越大,個子越長越高。但是在心理上是有兩種發展方向,一種方向就向成熟的方向發展,我們叫順行。表現為他會體貼媽媽,幫助弟弟妹妹呀,大的帶小的,然後幫助爸爸媽媽做飯做菜。
而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是大寶看到二寶出生的前後,他自己逐漸從一個四歲、五歲的一個孩子變成了一個兩歲、三歲的,說話變得奶聲奶氣,一些行為特別的幼稚。就說明什麼呢?
就說明大寶他小時候的這種缺憾,他必須去感受媽媽的這種存在,而且媽媽是一個恆常的存在,它不僅要存在,它存在的性質是個一致性的。就是媽媽是照顧他,是看到他的,是願意去陪伴他,並且還是愛他的。
當他知道這一點以後,他退行了一段時間以後,他突然一下就變成了正常的他的那個年齡,他就才可以放心的就往前走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的話,當比較大的孩子重新出現尿床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第一個是不是出現了同胞競爭。
第二個意義是尿床的結果是要清洗,因為床單變得不乾淨了。有一種關係叫做依戀關係,依戀關係是什麼呢?就是皮膚的接觸,擁抱、親孩子、撫摸孩子,親情還在。第二種關係,我們叫照顧關係,照顧關係呢就是你屁屁髒了,媽媽給你清洗,很多母親在給孩子清洗的時候,不僅僅是一個清洗她還有撫摸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各種觸碰。
所以照顧關係和依戀關係不一樣的,所以當大的小孩又重新出現了尿床的習慣,這個的時候首先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大寶也需要照顧。他這個時候不再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他就相當一個一歲以內的孩子需要照顧。所以他渴望照顧關係,他是回到了特別原始特別小的時候,他需要照顧。
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就是在生理上他需要照顧說明什麼?說明他的心理上需要照顧。我們知道有很多大人,我們稱之為巨嬰,就是他自己在心理上他是需要照顧,所以他表現的就是別人在現實中要在生理上去照顧他?那麼這個孩子他覺得母親可能要離開自己,對自己不好。
舉個例子來說,夫妻之間的問題往往以孩子的症狀表現出來,就是孩子的症狀帶有某種功能,比如說夫妻之間吵架,然後丈夫和妻子都互相威脅,我們要這樣下去我們就離婚了。那這個孩子他雖然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兒,但是他知道這個事情的後果很嚴重,因為媽媽不高興,晚上哭啊,對他也不好。所以呢當這個孩子感覺到有危險的時候,他就開始出現了這種退行,又開始出現尿床。所以實際上是孩子通過尿床增加了依戀關係,這個時候母親可能是很抑鬱,照顧不到他,看到孩子尿床以後母親就過來,那麼他們依戀關係得到了強化。
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每當他這樣鬧一點症狀的時候,夫妻之間就不吵架了,甚至婚都不離了。所以碰到這種情況的話,這個尿床它就變成了有功能的這樣的一個症狀,就是你要反覆去檢查,你不一定檢查出來什麼東西,它沒有腎的問題,也沒有膀胱的發育的畸形的問題。所以很多情況我們要考慮他的心理上的一個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從心理的意義上來說,這個小孩子尿床啊就是一個失控的表現。那我們就問是不是壓力過大,比如說在幼兒園裡面他受到欺負了,白天他碰到了什麼難題。
這個在幼兒園,在小學,對我們都會發現這種情況。就是白天裡面啊有的孩子玩得特別興奮,他回來偶爾尿床,這是嬰男孩子的神經控制力就不是那麼好。
但是如果是沒有發生什麼事兒,他也回來尿床,那我們就要去學校、幼兒園去問一下,他是不是在幼兒園碰到過大的一些壓力,受到霸凌、老師特別嚴厲、學習上的壓力比較大、聽不懂課堂內容等等。那麼有些孩子他表面上沒有什麼問題,但其他的方面他卻表現得有壓力,比如說尿床、搖手指甲,或者是上課睡覺,這些情況是需要我們對孩子做一個調查,跟孩子做一個交談,有時候要到學校去跟老師做一個交談,看著孩子到底在學校表現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