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尿床傷了孩子的未來

2020-12-25 紅網

小明已經6歲了,還是隔三差五地尿床。媽媽經常批評小明說:「這麼大了還尿床,太不聽話了,如果你今天晚上還尿床,我就不要你了!」被嚇壞的小明,整晚都戰戰兢兢的,一直不敢睡著,生怕自己再次尿床,直到眼皮越來越重,小明才沉沉地睡去……可是,小明還是尿床了!

尷尬的尿床,家長如何應對?

尿床是個很尷尬的問題,但其實在孩子們身上很常見。自家孩子尿了床,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長大了自然就好了嘛!」確實每年有15%的遺尿症患兒可以自然痊癒,但如果不進行治療,仍有約2%~3%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至成年期,並且小時候尿床越嚴重,越有可能持續到成年。

兒童3歲時就可以自己控制排尿了。如果3~4歲還偶爾尿床,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如果超過5歲,孩子仍在夜間睡眠時頻繁發生無意識的尿床行為,這在醫學上就認為存在遺尿症了。

尿床雖不會對孩子造成急性傷害,但長期尿床可影響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讓孩子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動孤僻等心理行為異常。

一項對8~16歲尿床兒童的調查顯示,尿床對兒童來說是僅次於父母離婚和吵架的第三大嚴重事件,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及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常常給患兒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疾病負擔和心理壓力。

因此,兒童遺尿症一經確診需儘早進行治療,家長切勿採取「觀望」的態度。

孩子尿床,也許和家長有關?

為什麼孩子會尿床,醫學專家通過對兒童遺尿症的臨床觀察後發現,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夜間產尿過多

人體會分泌一種特殊的激素叫抗利尿激素,顧名思義,這種激素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尿液的產生,正常情況下,抗利尿激素在夜間分泌會增多,使夜間尿量減少一半以上,遺尿症患兒抗利尿激素晝夜分泌節律紊亂,夜間分泌不足,使夜間產尿量過多,容易出現尿床。

2、膀胱功能障礙

正常兒童的膀胱是可以容納一晚上產生的尿液的,但如果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功能性容量小,產生尿量超過膀胱的容量,就會出現尿床;如果孩子是敏感性膀胱,也就是說膀胱長期處於收縮狀態,一有尿就需要馬上尿,不能憋尿,白天也有尿頻、尿急的表現,也就難免出現尿床的情況。

3、睡眠過深不易喚醒

尿床患兒常常睡眠很深,入睡後膀胱膨脹的刺激又較弱,不足以將其喚醒,一些影響兒童睡眠的情況,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也可能加重尿床的問題,所以孩子如果尿床同時合併有打鼾等睡眠問題,一定要及時就診。

4、遺傳

尿床與遺傳密切相關,沒有遺尿家族史的孩子出現尿床的風險是15%,如果父母中一方兒時有過尿床,孩子出現尿床的風險達44%,如果父母雙方兒時都有過尿床,孩子出現尿床的風險更是高達77%。所以,當孩子出現尿床時,家長不要責罵和體罰孩子,因為他可能是遺傳了你的「尿床基因」。

兒童遺尿症診療複雜,家長配合很重要

遺尿症的診斷

兒童遺尿症診療較複雜,涉及各個系統、多重內分泌的機制參與其中,需要到專科就診,醫生會詢問家長孩子開始尿床的時間、尿床頻率、是否有一段不尿床的時期、晚上容不容易喚醒、睡眠情況、白天排尿情況、排便情況、飲食習慣、學習情況、是否有心理行為異常表現、既往治療情況、家族史等,還會進行體格檢查並完善一些相關檢查(如尿常規、泌尿系統彩超、心理行為評估量表等檢查)。家長可以記錄孩子的排尿日記,來幫助醫生判斷潛在的病因,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遺尿症的治療

遺尿症的治療包括基礎治療、藥物治療、遺尿報警器、行為治療、中醫藥治療等,醫生在評估後會根據孩子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基礎治療貫穿遺尿症的整個治療過程,包括正確的認知、飲食作息調節等,要重視基礎治療。

家長要認識到夜間尿床不是孩子的錯,不要責罰孩子,要鼓勵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孩子樹立治療的信心,減輕心理負擔,積極參與治療。

飲食作息調節主要是要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白天正常喝水、規律排尿;不要吃含茶或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晚飯要清淡,少鹽少油,飯後不要劇烈活動或過度興奮;睡前2~3個小時不要喝水或進食。

遺尿症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治療前需要進行相關專科檢查,治療過程需要醫師、家長及患兒積極主動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兒保專家給家長們的提醒:一定要正視和重視有遺尿症的孩子。若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尿床現象,應該儘早諮詢醫生,及時採取醫療幹預以減少尿床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營造一個好夢童年。

文/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廖鳴慧

相關焦點

  • 孩子已經學會自己上廁所卻依然尿床?別讓尿床傷了孩子
    印象中,比我大2歲的姐姐,在她5歲的時候,夜裡依然會尿床。當小孩尿床成為習慣時,也成了父母非常頭疼的事情。不僅僅是夜裡換洗被子床單的辛苦,也擔心尿床成為孩子的一種疾病。但需要澄清的是,這並不是一種疾病,只是一種機能性問題。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去找到孩子尿床的原因,隨後採用針對性的措施對孩子進行引導,糾正孩子的尿床習慣。
  • 別讓尿床毀了孩子的未來!醫生建議:5歲以上尿床得看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日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腎臟科醫生繆千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針對家長普遍存在的「孩子尿床等等就會好」的誤區進行糾正。繆千帆說,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尿床很正常,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實際情況是,如果5歲以上的孩子仍然出現尿床的情況,那很有可能得了遺尿症,應當及時就醫。根據復旦兒科腎臟科研究團隊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範圍5~18歲的遺尿流行病學橫斷面調查,5~6歲的兒童中,遺尿症的患病率為12.1%。隨著年齡增長,到了7~12歲,患病率為5.1%。
  • 孩子尿床傷自尊,只怪憋尿玩心重,做好3個細節,再洗被單不丟人
    此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體罰孩子。 其次,請家長保住孩子的屁股,不要打。跟孩子說說尿床的原因、尿床的後果、尿床的成長過程。孩子在尿床這件事情上,他們是有自尊的。所以,除了避免體罰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罵孩子,畢竟孩子告別了紙尿褲的那一套裝備,給家長省錢,值得表揚。
  • 動物大聯盟小貼士|別讓尿床傷了孩子,3個方法有效解決
    孩子尿床是每一位父母都會遇到的事情。尿床是孩子的特權,不過這項特權也是有期限的。孩子在2歲之前,由於神經系統沒有發育完全,大腦不能控制排尿行為,還沒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所以會出現偶爾尿床的習慣。可是仍有一些孩子會不斷地出現尿床現象。當孩子尿床成為習慣,這也就成了父母非常頭疼的事情。孩子習慣尿床,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1.遺傳因素有些孩子尿床有遺傳因素,如果孩子的父母雙方或者單方曾經習慣,那麼他們的孩子愛尿床的概率則會達到77%。
  • 別讓尿床毀了你的孩子!
    很多家長多認為孩子尿床不是病,長大就好了,但這只是針對非病理性的偶爾尿床的孩子,而現實中不少孩子3 歲,甚至5歲以後還是會尿床。當孩子的生活環境突然發生變化,比如換房間、上幼兒園、弟弟妹妹出生等,就可能會出現突然開始尿床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爸媽需要多關心孩子,幫助孩子適應這些變化。 但如果寶寶不尿床超過 6 個月之後又突然開始尿床,最好還是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有其他疾病,如尿路感染、遺尿症等。3、遺尿症。醫學上對遺尿的定義為:指達到膀胱控制能力的年齡後,仍然頻繁地自覺或非自覺地把尿排到衣服上或床上。
  • 上小學還尿床?媽媽別崩潰,可能不是孩子的錯
    你家孩子多大開始不尿床了?一般來說,3歲之後孩子的尿床行為會大大減少,但不排除有孩子上了小學後還在尿床。其實這也是一種比較正常的現象,畢竟每個孩子的發育程度不同,但不少寶媽會因此覺得崩潰,除了要頻繁換洗床單之外,更是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如果你家孩子上小學還在尿床,千萬別著急,以下才是聰明寶媽的做法!
  • 四五歲的孩子尿床別不當回事,看看是不是這個原因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尿床也不是什麼大事,以後會慢慢好的。可別太心大哦,孩子大了還頻繁尿床,長大後可能會比同齡人矮小瘦弱,甚至影響智力發育。同時,長期尿床的孩子往往還會有心理或其他的潛在問題,從而導致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受到不好的影響。而且,麻麻們看到寶寶又雙叒尿床後堆積的換洗床單,不會崩潰想哭嗎?
  • 孩子長大還尿床?別大意!可能是生病了
    有的孩子到了3歲或以上還會出現尿床和尿溼褲子,大部分家長單純的以為孩子尿床或尿溼褲子是正常的事情。其實,並不是!家長們別大意,孩子可能是遺尿症!1、除了尿床,還可能睡不好、脾氣差。2、有的孩子每天尿床,有的一周才1-2次;有的孩子遺尿量很大,有的才尿溼一點;
  • 四五歲的孩子還尿床,家長別不當回事,找找看是這個原因嘛
    四五歲的孩子還尿床,家長別不當回事,找找看是這個原因嘛>這種方法是可以的嘗試的,還有一些方法可以試試:第一:孩子尿床尷尬,原來是家長的不理解到了一定年紀的孩子仍會尿床,家長首先要知道這是正常的,別大驚小怪,大喊大叫。
  • 寶寶尿床不是故意的!孩子尿床,爸媽應該這麼做
    小朋友又不小心尿床的時候,你有這樣跟孩子說過嗎?灌輸小朋友「尿床很丟臉」的概念,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做的事,不過這樣對於改善尿床的現象可能一點幫助都沒有,來看看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吧!    小孩尿床,大人別激動,尿床不是做錯事  當小孩開始上學之後,白天都如同打仗一般,常常一團混亂時間匆促,如果小孩尿床被發現,相信很多媽媽都會理智線斷掉,如果這時候忍不住對孩子大罵甚至動手,雖然負能量看似可以得到紓壓,對小孩的心理傷害卻會不斷累積。
  • 孩子尿床了,父母別急著罵他,這樣處理寶寶尿床,讓孩子不再尿床
    我們問小靜昨晚幹什麼去了,小靜和我們說;她家寶寶3歲多了,昨晚又尿床了,凌晨一點起來換空調被、枕套、床單。小靜說孩子白天大小便都不成問題,可是一到晚上, 就尿床。小靜還聽說很多同齡的孩子已經會在夜間自己排尿了,真擔心自己的孩子發育有問題。孩子為什麼會尿床?
  • 孩子頻繁尿床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尿床)
    孩子尿床您還只是用紙尿褲解決問題嗎?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研究一下尿床孩子如何處理。首先要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睡前3個小時不吃東西不喝水,睡前排空等習慣。孩子在恢復良好的生活習慣後,作為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在孩子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提醒。
  • 孩子總尿床?家長別急著責備,孩子經常尿床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
    在一天早上,鄰居發現自家孩子尿床後感到十分的氣憤,因為這代表她需要多花費時間去清洗被褥還有孩子的衣服,這擾亂了她一天的計劃安排。氣憤的她忍不住跑去向閨蜜吐槽自家孩子尿床的事情。然而在經過閨蜜的勸說之後,鄰居終於清楚認識到了孩子尿床其實跟自己的教育有關係。
  • 孩子總尿床?家長別急著責備,孩子經常尿床可能是這3個原因導致
    在一天早上,鄰居發現自家孩子尿床後感到十分的氣憤,因為這代表她需要多花費時間去清洗被褥還有孩子的衣服,這擾亂了她一天的計劃安排。氣憤的她忍不住跑去向閨蜜吐槽自家孩子尿床的事情。然而在經過閨蜜的勸說之後,鄰居終於清楚認識到了孩子尿床其實跟自己的教育有關係。
  • 孩子戒了尿不溼,竟然又尿床了,氣得牙痒痒也別這麼處理
    孩子尿床的態度真的是會影響孩子一生啊。所以,雖然孩子尿床是件小事,但不管是對於孩子的心理還是生理,你的處理方式都格外重要。因為,孩子也是無辜的,他們沒有辦法來控制自己的身體,如果你的言語中還要灌輸給孩子尿床是件羞恥的事情,那他們本身因尿床產生的羞恥、自責、害怕和自卑感會更加上升。這樣的他們該有多麼無助。所以,孩子尿床後千萬不要河東獅吼或者拳腳相加,這樣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壓力,精神緊張,反而會加重這一現象。
  • 小孩尿床怎麼辦? 如何克服小孩尿床
    小孩尿床對待尿床的寶寶,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建議家長們別把尿床當大事,也千萬不能忽視行為訓練。孩子尿床後,應該儘快為他換上乾淨的床褥和衣物,並可在幫他做清潔時小聲、溫柔地告訴他:「長大了,不該尿床了哦!」切勿在其他孩子面前指責孩子尿床。
  • 孩子晚上喜歡尿床怎麼辦?寶媽手把手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寶媽琴琴有個7歲的孩子桐桐,年紀也不小了,但是尿床的毛病卻一直改不了,時不時就把床尿溼了,不僅收拾起來很麻煩,琴琴還擔心孩子老這樣下去以後會被其他同齡人嘲笑,傷及自尊心。為此,琴琴也想了不少辦法,最後終於在朋友的建議下,摸索出一套最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幫助兒子桐桐改掉了尿床的習慣,孩子的被單也不再被尿溼了。琴琴孩子的尿床問題不是個例,通常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大腦皮層感受到興奮,排尿系統就不受控制了。
  • 寶寶受驚嚇尿床?艾灸命門穴試試!但千萬不要這麼做
    剛好之前這個粉絲,又在群裡看到過艾灸命門穴,可以緩解驚嚇,所以就給孩子灸了灸,第三天孩子尿床的情況就緩解了。受驚嚇會尿床?怒傷肝,肝氣疏洩功能失常,就會面紅耳赤,吐血甚至昏厥;恐傷腎,就會讓腎氣不固,表現為大小便失禁,或者尿床,遺精等。
  • 俗話說「玩火尿床」,可我家孩子三歲了還尿床,愁死人也沒轍
    孩子尿床並不少見,但如果你的寶寶三歲還在尿床,一個月尿床次數超過兩次,就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讓我們來看看:孩子為什麼尿床?一、兒童睡覺和尿床的原因如下:1.排尿意識不敏感一般來說,兒童遺尿發生在睡眠期間。孩子睡覺尿尿不容易醒。
  • 孩子尿床本來很正常,但是這部分孩子尿床是種病
    年幼的小孩偶爾尿床是很正常的,但是,雖然父母不會責備孩子,更換床單被套時還是很麻煩,特別是到了秋冬季節,孩子尿床了還很容易感冒。:首先,在睡前要儘量少喝水,在睡前也要先排尿一次;其次,在半夜,或者摸清孩子夜間排尿的時間點後,父母可以調好鬧鐘,定時喊醒孩子起床排尿;再次,夜間不要讓孩子受涼,身體寒冷就會很容易尿床;最後,在睡前好好和孩子溝通,告訴孩子,想要尿尿時,一定要醒來自己上廁所或者叫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