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鼻屎弊大於利,不提倡
網上流傳的「小朋友吃鼻屎增強免疫力」說法是不靠譜的,在目前這種行為是不值得提倡的。
究竟為何這種說法不靠譜,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鼻屎」是怎麼來的。
其實,鼻屎最開始只是鼻腔內黏膜和毛囊分泌的粘液,而這些粘液具有保護潤溼鼻腔,以及過濾空氣中的灰塵,消滅細菌和病毒,保護我們的呼吸道和肺部不受到迫害的作用。
同時,在過濾的過程中,一些鼻腔粘液在沾染了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後,會慢慢被風乾成我們肉眼可見的一坨坨硬硬的鼻屎。
網絡上「吃鼻屎增加身體的免疫力」是一種理論分析,因為鼻屎可能夾雜著細菌等外界的抗原,在經過腸道刺激後可能會產生抗體,從而對抗致病菌。
但是,這僅是一種理論分析,而實際上現在空氣汙染嚴重,鼻分泌物中會沾染各種灰塵和細菌,其中可能包括有害物質,吃進嘴裡猶如吃壞了的食物,對身體的傷害往往大過所謂的抗體產生。
其實,當我們平時身體本能地將鼻腔裡分泌的粘液進行吞咽,進入體內後就已經自覺在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不需要冒著風險來吃鼻屎增強。
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寶寶有摳鼻屎吃應立即制止,不要聽信這種不靠譜的言論而加重孩子患病的風險。
關於小朋友吃鼻屎現象,有些家長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得了「異食癖」,才會動不動就把從鼻孔裡摳出來的鼻屎往嘴巴裡送。
異食癖的出現通常是因為孩子體內微量元素的缺乏導致吃一些奇怪的東西,但吃鼻屎比較少見,主要是吃泥土、牆灰、紙片等,所以孩子吃鼻屎往往不太可能是患了「異食癖」。
其實,一般孩子吃鼻屎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可能是由於好奇心趨勢,不清楚這種行為的意義或者鼻屎有股淡淡的鹹味而錯當食物來吃,只要家長耐心糾正就可以。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孩子明白了這種行為的意義也會慢慢改正這種行為。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經常摳鼻屎吃,還是不太放心,可前往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的檢查,看寶寶是否存在缺鋅、缺鐵等問題,及時補充營養即可。
為了防止孩子摳鼻屎吃和強迫症,很多家長會出現過度關注自家寶寶的鼻孔,發現有一點鼻屎就想要把它弄出來,其實這種做法可能對孩子是有傷害的。
因為如果頻繁的清理寶寶的鼻孔,往往會刺激到脆弱的鼻黏膜,造成鼻黏膜的損傷。所以,正常情況下,當發現孩子鼻孔裡的分泌物已經堆積到影響正常的呼吸,家長再主動進行清理就行。
而在為孩子清理鼻屎時,要注意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指甲去摳出來,因為鋒利的指甲很容易損傷寶寶嬌嫩的皮膚和黏膜,出現流血的情況,同時指甲裡寄存很多細菌,也會因為細菌感染造成鼻腔炎症出現。
除此之外,在為寶寶處理鼻屎時最好也不要用幹紙巾或者溼紙巾,因為上面的化學刺激成分可能也會刺激到嬌嫩的鼻黏膜,給寶寶帶來傷害。
一般正確為孩子清理鼻腔裡的汙垢,是建議家長們使用濃度為0.9%的37-40℃左右的鹽水滴鼻液或者鼻噴霧來軟化和清理鼻屎,不僅處理得乾淨,也可以預防炎症的發生。
網絡上「小孩吃鼻屎提高免疫力」的說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鼻屎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孩子吃了是弊大於利。同時家長不要過度清理孩子的鼻腔,建議當鼻屎影響了呼吸才處理,頻繁清理容易損傷鼻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