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說課稿:《魚我所欲也》

2020-12-19 華圖教師網

初中語文說課稿:《魚我所欲也》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4:0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這篇課文是九年級下學期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反覆誦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觀點,了解它們各自的論述方式和語言風格。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學習了議論文的有關知識,本單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講讀課文墨子的《公輸》和《〈孟子〉二章》,學生通過學習對先秦的散文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課之後是一篇自讀課文《〈莊子〉故事兩則》,所以這篇課文是由講讀向自讀的過渡。

孟子主張人性善,本文從這種理論出發,開篇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捨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正反對比論證,最後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賦予了捨生取義以廣泛的現實內涵,使這個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論證了捨生取義這一論點。孟子的這一觀點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後世許多仁人志士的行為準則。更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人格標準,本文行文流暢,論證嚴密,引譬設喻,排比鋪陳,氣勢恢宏,體現了《孟子》散文的藝術特點。

二、教學目標設計

(一)知識與技能:

1、積累基本文言文詞彙。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二)過程與方法:

在誦讀中探究作者怎樣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的。

(三)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教學重點:在誦讀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

四、教學難點: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捨生取義的現實內涵。

【教學方法設計】

對本課的教學主要採取誦讀法和討論法

本文是一篇經典的傳統課文,又是一篇規範的議論文。相對於初中階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難度,初中生學習起來可能興趣不大,但教師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許他們提問,提倡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體會收穫的快樂,成功的喜悅。《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導思想是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每個環節都儘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學這篇課文應以誦讀法主,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文意,在讀中感悟課文精美的語言,運用討論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論證過程,領悟文章豐富的內涵。我在教學中只是一個組織者----把握學習整體走向的,一個引導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學生學習。

【學法指導】

九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學習能力,熟悉了議論文的學習流程。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通過聽讀,資料助讀、跳讀、研讀、品讀等方式來理解課文,積累基本的文言文詞彙豐銀行。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義」的提出,「義」的論述方式和「義」的現實內涵。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內容豐富,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可運用多媒體課件,擴大教學容量。 我在教學上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圖:

【過程分析】

一、激趣導入

2006年全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李春華,湖南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生,2006年 7 月21日在家鄉勇救兩名落水少年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跡在當地傳誦開來後,感動了很多人,團中央全國學聯號召:向李春華學習做青年先鋒。可是有人卻在網上發表文章說,這樣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過學習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會找到答案的。

(設計意圖:這樣導入,既有時代氣息,又能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憾,懸念的設置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好本課創造良好的情境。)

二、配樂朗讀,初步感知「義」

1、聽配樂朗讀,多媒體出示語音,句讀,節奏,重音示範。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朗讀標準:(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

(設計意圖:古人云:「三分詩七分讀」。文言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要達到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我設計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感知課文,掌握字音、字義,初步把握文章的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資料助讀,整體感知「義」

學法指導:介紹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張、生活的時代背景。(以小組競賽的方式說說學習《〈孟子〉二章》後你所了解的孟子)

(設計意圖:既聯繫了舊知識,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有助於理解本文的主旨。)

四、細讀課文、疏通積累「義」。

學法指導: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疏通文意,將交流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記錄在本子上,準備在全班交流中提出來。

2、小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決的向教師質疑。(教師點撥並用多媒體顯示歸類)

(設計意圖:以上三個環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它的設計體現了《新課標》對初中文言文教學的要求: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運用文言文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合作掃清字詞障礙,並積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通假現象,培養學生依據文脈推斷詞義的能力,初步理解文意,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1:積累基本文言文詞彙。)

五、研讀課文,探究「義」的論證??

探究論點:1、文章用哪一句話提出論點?

2、關於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捨生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捨生取義」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個觀點?

學法指導:(無論學生同意哪個觀點,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論證過程:

1、文章的論點是怎樣提出來的?為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為「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孟子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運用了哪些證方法逐層展開?(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道理論證,舉例論證。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時應當捨生而取義的道理,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論點進行理論論述,最後進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結合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保持本心的重要性。多媒體顯示結構板書。)

3你能夠從所了解的詩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證明文章論點的詩句或事例嗎?(多媒體顯示補充)

學法指導:1、前二個問題 ,小組討論,派一名代表發言。 2、最後一個問題,用自由發言的方式補充論據。

探究重難點字詞句:

1、「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惡有甚於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這裡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 :為人民大眾作有利之事,為國家建設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這裡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汙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體指什麼?這與「捨生取義」有何聯繫?(「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於「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捨生取義。)

學法指導:小組討論,派一名代表發言,其餘同學補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對文章的論證過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分組討論法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更調動了中差生的學習興趣。為課文的理論論證補充事例論據是對學生聯想和積累的考查。拓展「所欲」「所惡」的現實內涵可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六.品讀「義」的精美語言。

在《〈孟子〉二章》裡同學們已經領會到了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語言自然流暢,節奏感強,富有文採和氣勢。在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這些特點的句子品讀。(注意比喻、對比、排比等修辭。)

學法指導:學生自由發言。也可用讀的方式來體現或先品後讀。

(設計意圖:在誦讀中欣賞和品味,學生的感受會更深刻,這也是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完成知識和能力目標3: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七、領悟思想,拓展延伸「義」

學法指導:時空連線,設置情境.從下面的問題中任選二個回答(用課件出示)

假若我是節目主持人,同學們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時空隧道,請回答我的問題:

①你如何評價捨身救人的李春華?

②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你該如何捨生取義?(把「道德」 、「正義」 放在首位,勇於識別真、善、美、假、惡、醜,堅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受各種各樣變相的「利」 的誘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義、不合法的事,做一個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個對國家、對集體、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③我們中學生的「義」和「不義」表現在哪些方面?(只要結合實際,言之成理即可)④你也可以把老師當作孟子,就你在探究的過程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向我發問。

在節目的最後:用一句話概括你所理解的「義」。義是—————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能就適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我設計這一環節,既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突破了課文的難點,將孟子所說的義連結到現實生活中來,拓展了生和義的現實內涵,一舉多得。同時在活動中鼓勵學生自主質疑,照顧了在理解上存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有利於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落實三維目標中的情感、 態度 、價值觀目標。)

八、總結回顧:

同學們,孟子以自己的行為實踐著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著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著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充滿了崇敬,但卻不要認為高不可及。捨生取義,是這樣的崇高與豁達,是這樣的平凡與偉大;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更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行為準則。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譜寫現實生活的捨生取義的壯麗篇章。

九、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現實生活中,面對著義和利,你一定也作過許多次選擇,其中哪一次對你的影響最大,給你的印象最深?請以「選擇」為話題寫一篇小作文。

【教學效果預測】

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六個重要環節以誦讀為主,緊扣一個「義」字,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全面落實了三維目標。聽說讀寫等能力得到全面培養,既體現了自讀課型,又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鍛鍊,多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心情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拓展思維。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論點的確立可能會有爭議,在舉例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混淆「仁義」與「哥們義氣」的情況,我將結合文本,讓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來理解捨生取義的內涵,相信適當點拔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學生最終達成共識,。

【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文體特點,顯示文章的論證思路,突出重難點,讓學生一目了然

 相關資料推薦

>>2016年最新教師考試輔導資料下載

>>免費專業學科知識試聽課程

>>在線教師考試模擬中心

責任編輯:yangyang

<上一頁1下一頁>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魚我所欲也》說課稿
    (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魚我所欲也》的教學設想。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教師必須能夠深入透徹地分析理解文本內容,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把握課文的重點。下面我將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語文說課模板分享:《魚我所欲也》
    (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魚我所欲也》的教學設想。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依據,教師必須能夠深入透徹地分析理解文本內容,才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把握課文的重點。下面我將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 福利丨教招面試資料:小學、初中、高中語文說課稿大放送!
    教招面試初中語文說課稿匯總二、教師招聘面試資料之《初中語文說課稿匯總》(一)初中一年級:>1.教師招聘面試資料:初中語文說課稿《老王》;2.教師招聘面試資料:初中語文說課稿《安塞腰鼓》;3.教師招聘面試資料:初中語文說課稿《錢塘江春行》;(二)初中二年級:1.2教師招聘面試資料:初中語文說課稿
  • 初中語文說課稿:《背影》
    初中語文說課稿:《背影》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4:0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答辯技巧:初中語文《魚我所欲也》答辯
    在甘肅教師招聘考試中,一般含有面試環節,面試內容一般包括說課技巧,講課技巧,答辯技巧考點,為方便各位考生了解甘肅教師招聘面試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甘肅教師招聘答辯技巧:初中語文《魚我所欲也》答辯,希望可以幫助考生備考
  • 初中語文《錢塘湖春行》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不同類型的作品,比如我今天選取的《錢塘湖春行》這篇詩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錢塘江早春美景的著名七律,選自《白氏長慶集》。此詩通過描寫西湖早春旖旎動人的風光,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愉悅閒適之情和對錢塘湖春景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
  • 陝西教師考試:初中語文《桃花源記》說課稿
    陝西教師考試:初中語文《桃花源記》說課稿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文言文因其自身晦澀難懂、抽象難解的特點,一直是我們考試文本中的重難點領域。我今天選取的《桃花源記》這篇課文,是一篇文言虛構遊記,作者通過對桃花源這一理想世界的描繪,展現了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生活。通過世外桃源的刻畫,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 初中語文說課稿:《安塞腰鼓》
    初中語文說課稿:《安塞腰鼓》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4:12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面試】初中語文說課稿之《愛蓮說》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首先裡談一談我對於教材的理解:《愛蓮說》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初中語文課本第二冊第六單元《短文兩篇》的第二篇,本單元是文言文單元,這篇講讀課文在全冊古文教材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陋室銘》,在寫作手法上進一步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在語句方面,它又講究駢散結合,使學生能順暢地朗讀並背誦,這對後面的古文學習有啟下的作用。
  • 初中美術《廣而告之》說課稿
    二、說學情初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思維方式也已從直觀形象思維向高級形象思維發展,並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而且初中階段也是培養審美感知能力、美術鑑賞能力、美術創造能力和樹立健康的審美觀念的重要時期。學生有了一定的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廣泛體驗,與美術相關的理解力、設計能力、動作製作能力都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 初中語文說課稿:《最後一課》
    初中語文說課稿:《最後一課》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30 13:5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語文說課稿:《師說》
    《師說》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來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師說》,下面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七方面來展開我本次說課。首先我將說我的教學理念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
  • 小學語文《月光曲》說課稿
    針對這篇文章,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說課稿以供參考。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月光曲》。我認為,對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下面我來談談我對這篇課文的一些看法。一、說教材《月光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六年制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課文,位於本單元第二篇。
  • 教師招聘面試說課稿:初中語文《桃花源記》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桃花源記》。下面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這三個維度來分享我的教學設想。一、說教材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桃花源記》選自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3單元第9課,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作者陶淵明敘述了漁人迷路後誤入桃花源,從桃花源優美的景色以及人們自由平等的生活等方面展開描述,進而表達了對於現實生活的不滿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學習本文有利於進一步了解陶淵明,了解那個時代。
  • 語文萬能說課稿,中小學通用
    我是中(小)學語文組8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xxxxx》,接下來,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法、說教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根據我擬定的學習目標,以及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結合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就是目標3)說課稿
  • 小學語文《落花生》說課稿
    《落花生》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號考生。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落花生》的教學設想。二、說學情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五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知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
  • 小學語文說課稿:《船長》
    小學語文說課稿:《船長》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5-27 15:2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師招聘面試初中語文《散步》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散步》。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散步》選自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六課,本篇課文是一篇敘事類的散文,話題選取貼近生活的小事——散步,以小見大地引發了作者生命的感慨,抒發了一種交織在母子、父子、祖孫三代之間濃濃的親情。
  • 2017中考語文情景式默寫片段:《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   1.《魚我所欲也》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魚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論點的句子是:捨生而取義者也。   3、《魚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會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 初中語文《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
    看來大家在生與義之間都選擇了後者,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孟子的《魚我所欲也》,看看在生與義之間孟子是如何進行選擇的。(板書:魚我所欲也)(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教師範讀,注意字音、停頓、節奏等。明確:字音規範,語氣適中,節奏準確,重音恰當。2.學生自讀,解決重點字詞。明確:①得:通「德」,恩惠,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