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長的虎頭虎腦,不過八九歲的樣子,感覺都有100斤了,因為胖讓本來有1米4的個子看著不那麼高。他還有一個小兩歲的妹妹,比起哥哥瘦小的多了,在上一年級了,兩個孩子的爺爺也不瘦,但不感覺胖那種,年齡不過五十多歲的樣子,耳朵上掛的眼鏡讓人感覺很臨時,可能並不是那麼近視的緣故。
帶著這兩個孩子的中年人來找我是給兩個孫子列印轉學資料的,那個男孩子開學之後準備轉學到綿陽富樂國際讀小學三年級,那個小女孩是到東辰國際學校讀一年級。
中年人說:「兩個娃兒的學費生活費加各種雜費一年起碼都得七八萬元。」
我羨慕不已地說:「娃兒的爸爸掙錢簡直是太厲害了!」
那個男孩子說:「我爸爸他每個月掙的錢都不夠他自己用呢。」
我感到訝然,看著孩子的爺爺,孩子的爺爺說:「靠他,掙個屁的錢,還不是我給拿,兩個娃兒在綿陽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畢業考大學差不多都要一百萬。」
這下,我才把面前當爺爺的中年人好好打量了一番,淺發,圓頭圓臉,鼻子高而有力,上身穿著帶小花點的短袖襯衫讓他顯得年輕不少,他說他是國光鄉的,管他媽的,給他們換個好的學習環境,將來的社會書讀不出來農村娃兒根本就莫得出路,以前還在農村徵兵,現在連徵兵都在大學裡面,只有讓娃兒把書讀出來才有出路。
看來,面前的中年人是個有見識的發財人,他指著小男孩說:「光我們這個娃兒報名的那個年級就是26個班。」
我看到一份資料是這樣描述朝鮮的教育制度的:
「實行公費11年義務教育,所需的學雜費、文具費全部由國家負擔。朝鮮實行全民11年制義務教育。朝鮮的學制與中國不同,其中學前教育1年,小學4年,中學6年,總共11年。在這11年中,所需的學雜費、文具費由國家負擔。高中畢業之後,要進行高考,擇優錄取,大約有50%的高中生可以升入大學學習。在大學,國家給大學生發放助學金。」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到了城市,我們小學初中高中等課本知識被劃成條狀的塊,懸掛起來,在不同場合明碼標價以課外補習或考前培訓等方式按時段叫賣,我不知道是科技時代對人類應當共有的知識真正的價值體現還是對知識盡到了真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