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是人生?
麥家在《人生海海》中,通過一個傳奇人物一生的經歷,為我們打開了通往這個靈魂問題答案的大門:
所謂人生如海,既有陰冷詭譎的漩渦,也不乏暖陽舒緩的水流,一切因緣際會,最終只看你怎麼選擇而已。
麥家
作為一位已過了知天命之年的作家,麥家無疑是優秀而又成功的。
勿用說通過《暗算》獲得了茅盾文學獎,更有《解密》、《風聲》這樣經典的作品,奠定了他在諜戰類小說中的地位。
他本人早年的從軍經歷,更是為他的思想和小說情節設定鋪設了具體而豐富的基礎。
但是,這樣一位成功的諜戰小說家,這一次卻一改往日的風格,把故事設定在南方的一個小村落裡,一座龍變的前山,一座虎樣的後山,把只有寥寥數人的村子託成一個舞臺,上演著小百姓的悲喜離合。似乎故事的基調就是這樣風輕雲淡,像孩童在午後的溪水邊摸魚。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英雄譜寫的傳奇永不停止。
這個平凡的小村莊,因為有上校這號人的存在,就註定不再平凡。
書中以第一視角「我」來展開敘述,因為父親和上校從小到大過硬的交情,因為對上校到底是不是太監而產生的好奇,「我」從孩童時期就開始了對上校這個人的探索,跟蹤、偷聽、八卦、傳閒話……這些孩子們的常用伎倆讓「我」漸漸掌握了上校越來越多的秘密,也讓看讀者們越來越了解上校這個人。
誠然,上校身上還有著很多謎題,無法讓「我」這樣一個孩子讀懂、解開,但是時代的巨輪不會給人時間去細細思考,也等不到孩子長大成熟的那天,便無情地碾壓過芸芸眾生。抗日戰爭,國內戰爭……這是一代人的歷史。
沒有人能逃脫歷史的迷局,曾經的戰場神醫「金一刀」不能,戰後窩在村裡只顧著養貓、被人嘲笑沒有命根子的太監也不能……
上校的命運一波三折,最終會走向何方?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更無法改變歷史,環境和客觀因素有的時候讓人無法避免的踏入紛亂的汙水,但信仰和勇氣卻是人內心中滋生出來的、能夠操控的藤蔓。
在書中,上校有句意味深長的話:「老鼠多邋遢嘛,陰溝裡的東西,它們(我的貓)才不要吃呢!」這是他從自己跌宕起伏的前半生鬥爭中,給自己的後半生作的指示:明辨善惡,不動聲色。
但當他的底限被挑戰,他不止「抓」了,還「吃」了「老鼠」,這種魚死網破的決絕,反而為他的英雄主義添上了一絲人性脆弱的真實感。
而最後的回歸,亦是「人生海海」,海浪捲起了殘忍,時間帶來了仁慈。
無論是詭譎迷離的諜戰劇情,還是經歷著文革洗刷的偏僻山村,其實麥家想闡述的都是一個永恆的主題:人和人性——在不同環境的影響下的不同人性。
有人壞得透亮、惡得徹底,也有人隱忍堅定,像紅燭一樣始終默默抱含赤子之心;有人經歷大徹大悟,最終與生活和解,也有人閱盡世事,卻走不出自己心中的魔障。
麥家
它是一本既挫敗你自尊又教你勇敢的思想「利刃」之書,既有生命的殘忍又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在這本小說中,除去內容深刻耐讀的特色,貝貝媽媽印象深刻的還是麥家細膩的文字和豐富的詞源。
翻著一頁頁紙張,那滿滿的「爺爺說」很容易就將讀者的思緒帶回童年,那記憶中的故鄉,太陽底下的老人家坐著搖椅、晃著蒲扇,喃喃著做人的道理和老掉牙的傳說。
也許,很多人的小時候都聽過這樣那樣的傳言,見過這樣那樣的傳奇,只是當時懵懂,現在想來時光白駒一般,只留下零星半點的印象,仿佛夜空中不知何時出現、又隨時都會消失的星。
無妨,就讓我們隨麥家一起,翻開這本《人生海海》,從成熟的目光來探看那遙遠的故鄉留下的真理;從上校、爺爺、父親、我、老保長、小瞎子……這些人的人生中探尋那山海蒼茫。
就如很少推薦書籍的莫言所說:「麥家和過去作別,回到童年,去了故鄉,那個生他養他的村莊......這部小說的密碼,就藏在這位神奇人物的身上:在一個最不可描述的地方,卻暗藏著極荒唐極屈辱的內核和刻骨銘心的沉痛,以及對國對人的忠誠。」
莫言與麥家合影
《人生海海》帶貨女王薇婭只用了5秒就賣出3萬冊。高曉松專程從美國回來為新書發布站臺。董卿朗讀落淚,推掉所有活動,只為與麥家見一面。人生海海,潮起潮落,麥家這部小說不僅是為自己寫的,也是為所有在生活中負重前行的人寫的。
董卿與麥家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真正的英雄主義;在亂世中所向披靡,在和平中追尋自我,嘗遍人間百味,人生才會更加純粹。
全書49元精裝版,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卻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點擊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