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革命傳統 堅持實事求是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繼承革命傳統 堅持實事求是

  偉大的紅軍長徵,培育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紅軍長徵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徵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徵精神。長徵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前僕後繼、忘我奮鬥。特別是在艱難曲折的長徵過程中,貫穿和體現出的革命傳統和實事求是精神,是我們共產黨人永遠的豐碑。

  艱苦卓絕的長徵,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生動體現。中央紅軍在長徵中,為了避免陷入國民黨軍隊的羅網,從客觀實際出發,放棄去湘西與紅二、紅六軍團會師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進軍,以爭取主動,這正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研究和解決問題的生動體現。特別是從當時的軍隊戰力、地理條件、政治環境的實際情況出發,四渡赤水,直插雲南,巧渡金沙江,出神入化,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書寫了現代戰爭史上的光輝一頁。正是由于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實際出發,才能在當時化被動為主動,挽救了黨和紅軍,其精神光輝在今天仍然照耀著我們。

  艱苦卓絕的長徵,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絕佳寫照。紅軍長徵開始以來,從進軍湘西到準備開闢川黔邊、雲貴川,再到準備創建川陝甘蘇區,黨中央為尋求紅軍長徵的落腳點經過了多次變化。紅軍選擇落腳點的實踐一再證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不僅善於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戰略方針,而且善於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靈活果斷地改變行動計劃,適時作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新抉擇,這是我們黨理論聯繫實際做出正確決策的神來之筆,是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偉大勝利。

  艱苦卓絕的長徵,是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光輝典範。長徵途中,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這次會議前,黨內盛行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這種錯誤傾向曾使中國革命幾乎陷於絕境。經過長徵的實踐檢驗,我們黨改變了這種錯誤傾向,在遵義會議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危局。遵義會議後,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帶領黨和紅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紅軍到達陝北後,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中,對實事求是的科學內涵作了馬克思主義的界定。這是我們黨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的光輝典範,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徵途上奮勇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回望長徵,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長徵不僅是一次人類精神和意志的偉大遠徵,也是一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優秀兒女尋求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都需要我們堅持實事求是。

  堅持實事求是,夯實思想理論基礎。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長徵精神的重要內容。經過長徵特別是遵義會議,我們黨開始自覺地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才能把革命事業引向勝利。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都反覆和充分證明了一個歷史真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是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創造性地走自己的路,使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最根本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領會把握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用這一當代中國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堅持實事求是,營造幹事創業的輿論氛圍。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它宣傳了黨的政治主張,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沿途群眾不僅見到了共產黨,見到了紅軍,還了解了他們的方針、政策和主張,從而使共產黨和紅軍的影響擴大到了廣大的西南、西北地區。《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認為:「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大規模的轉移是歷史上最盛大的武裝巡迴宣傳。」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迫切需要向廣大幹部群眾宣傳闡釋好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宣傳闡釋好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提出的「追趕超越」與「五個紮實」的新要求和繼續腳踏實地、幹事創業、實幹興陝的新號召。我們要著力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強化輿論推動,大力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聚焦發展進步,促進陝西的全面振興。

  堅持實事求是,凝聚強大精神動力。長徵中的每一場勝利,都是從當時的軍力條件、地理環境等實際情況出發而取得的。在一次次艱苦卓絕的戰役戰鬥中,紅軍面對的是眾多的敵人和數不清的艱難險阻。為了奪取勝利,紅軍將士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既實行了高度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同時發揚了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徵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徵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這使得紅軍克服了千難萬險,戰勝了兇惡的敵人。實事求是既是長徵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精神與長徵精神前後相連,一脈相承,都是我們黨創造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大力弘揚長徵精神和延安精神,推進延安精神當代化、系統化研究,著力用延安精神強化思想引領。要繼續堅持實事求是,在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打造當代陝西的精神高地,凝聚幹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實事求是,掌握正確思想方法。長徵的勝利,也是實事求是的正確思想路線的勝利。紅軍在長徵過程中,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了解當地社會民情,實行了正確的群眾政策特別是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了各族群眾的支持和幫助。當紅軍經過陝甘一帶回民區時,由於紅軍正確的民族宗教政策,回民群眾相信紅軍,不少地區的回民群眾主動打開寨門,熱情慰勞紅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求真務實是共產黨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們要從長徵精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立足陝西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現代文化雄渾厚重、異彩紛呈,文化資源富集的實際,大力推進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體制機制創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攀登新的文化建設高峰。(梁 桂)

相關焦點

  • 重溫革命文化,堅持實事求是
    原標題:重溫革命文化,堅持實事求是   經過28年血與火的淬鍊,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在1949年站上了歷史新紀元的起點。不忘所出,方知何往。為不斷前行的徵程補足精神給養,以歷史觀照當下、指引未來,不啻為一種好的選擇。
  • 邵華澤:論鄧小平堅持實事求是的幾個特點
    這都是因為重新確定了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都得益於實事求是,決定於實事求是。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堅持實事求是。    兩次大苦頭,兩次大勝利,深刻地啟示我們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重要到什麼程度?就是關係到革命成敗、國家興衰。     縱覽《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在堅持實事求是方面,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 堅持實事求是要一以貫之
    原標題:什麼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活的靈魂,也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2012年5月16日,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表了題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內涵、堅持實事求是的重大意義,旗幟鮮明地提出領導幹部要努力作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
  • 談談領導幹部堅持實事求是
    正是由於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照搬照抄蘇聯革命經驗,堅持從我國農村多、農民多、城市經濟不發達、工人階級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才取得了偉大勝利;正是由於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從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實際出發
  • 堅持實事求是
    我們黨就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實踐反覆證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  堅持實事求是,首先要深刻理解把握它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毛澤東同志把實事求是形象地比喻為「有的放矢」。
  • 李軍:談談領導幹部堅持實事求是
    正是由於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照搬照抄蘇聯革命經驗,堅持從我國農村多、農民多、城市經濟不發達、工人階級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中國革命才取得了偉大勝利;正是由於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堅持從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實際出發
  •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一以貫之
    這段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性,對於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中國共產黨章程》把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完整地表述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
  • 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
    因此他強調:「我們紀念鄧小平同志,就要學習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我們體會,鄧小平同志始終堅持的實事求是的理論品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正確處理「老祖宗」與「新情況」的關係,在新的「結合」中堅持實事求是 在「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中,理論與實際的關係,是個關鍵。總結經驗教訓,鄧小平強調:「甚至於包括什麼叫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也要解放思想。」
  • 湯建軍:「實事求是」始末考
    走進嶽麓書院內,抬頭就能看見二進門框正上方高懸著四個蒼勁有力、古樸大方的大字「實事求是」。儘管晚清經學家王闓運放言「吾道南來原是廉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但胡宏以後的湘學整體上的確是講究實事求是、經世濟用。中國傳統文化正脈,從道家等諸子百家到儒家一統天下,從程朱理學到王船山,從曾國藩到毛澤東,「實事求是」一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和精華所在。
  • 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
    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1978年12月13日,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實踐標準提高到黨的思想路線的高度。他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順利進行,我們黨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也才能順利發展。
  • 堅持實事求是 勇於開創新局
    原標題:堅持實事求是勇於開創新局 中國共產黨誕生在上海石庫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上,開天闢地的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如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朝著強起來的目標奮進。
  • 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黨的這條思想路線是毛澤東同志確立的,他在領導革命的大部分時間內是堅持這條思想路線的……決不能忽視毛澤東同志在這個問題上的偉大功績。」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的時候,回顧他在確立黨的思想路線方面的功績,有著重要意義。  首先,明確提出黨的思想路線問題,最先使用了「思想路線」的概念。
  • 習近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堅持實事求是,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研究和解決問題,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來制定和形成指導實踐發展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
  • 義務教育統編語文教材突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
    從去年9月1日起,義務教育起始年級統一使用的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突出加強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從革命精神中感知責任使命,在歷史坐標中構築時代擔當。  豐富內涵,革命傳統教育更具體更形象  革命傳統教育的強化,首先體現在教材相關篇目的選取上。
  •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探析
    作者:李竹紅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同志基於中國傳統文化,運用中國成語對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作出的經典概括。毛澤東同志用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將「實事求是」這一經典詞彙加以改造,貫穿到黨的思想建設過程中,使其成為黨的思想路線。  可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經典表述。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用中國語言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
  • 實事求是為什麼如此重要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毛澤東同志更加重視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59年,毛澤東同志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時說:「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
  •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的,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在中國革命的漫長曆程中,圍繞著是否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辦事,始終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兩條對立的思想路線。民主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主張一切正確的認識來源於客觀實踐,認為馬克思主義原理只有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戰鬥力,才能對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把革命引向勝利。
  • 堅持和發揚重視吸取歷史經驗的好傳統
    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變更舊的環境。」換言之,歷史就是一個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進程中繼承的過程。而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歷史,實質上就是一部不斷沿承前人成果、總結歷史經驗、進行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的歷史。
  • 實事求是的具體內容和含義
    毛澤東論實事求是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反對主觀主義,尤其是反對教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他提出「共產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範」,「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同時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實際運動的深刻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33頁)。
  • 實事求是思想品格的淵源和發展
    毛澤東認為,「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應該是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路線,而不應是本本主義即教條主義的路線。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明確指出我們黨所應堅持的思想路線,就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