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這個標題,你是不是感到疑惑?「Pardon」不是我們從小就會的單詞嗎?還記得《新概念1冊》裡第一篇課文嗎:
A: Excuse me!
B: Yes
A: Is this your handbag?
B: Pardon?
A: Is this your handbag?
B: Yes, it is.
A: Thank you very much.
Pardon 可以表示「對不起,沒聽清,請再說一遍」。
但要注意,《新概念》教材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語言也跟著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這就就好像10年前,中文裡的「呵呵」只表達很純粹的開心,但現如今,你跟別人發微信發個「呵呵」試試?(想跟對方撕X除外)。
所以,《新概念》裡有一些說法顯得有點過時,但大部分語言還是很經典的。
上面是牛津詞典對 pardon 的定義,它是一個 exclamation(感嘆詞),主要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 當你沒聽清或不理解,要求對方再說一遍。
2. 當你不小心做了一件粗魯的事(比如打了個很響的噴嚏),表示歉意。
pardon 來自於法語,本意為「原諒」,相當於「forgive」。英國人喜歡單用一個 pardon,而北美地區的人喜歡用 pardon me 或者 I beg your pardon,字面意思是「請原諒我」、「我請求您的原諒」。
從這種客氣程度上可見,pardon 屬於那種比較「正式」的用詞,一般場合越正式,用詞越客氣。
但如果在一個「非正式」的場合用了「正式」的詞,反而會讓對方感覺不太舒服,舉個中文的例子:
「您」是「你」的尊稱,朋友間在生活中一般都以「你」相稱,但某一次你朋友給你發了條微信說「您事兒真多」。一個「您」字體現了某種吐槽的情緒。
再參考下對潮流用語有著敏銳嗅覺的《美國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看看美國的潮人們如何看待「pardon」:
俚語詞典說「pardon」是一種「nerdy」的方式,來表達「sorry」、「excuse (me)」的意思。所謂的「nerdy」,說得好聽點是「書生氣」,說得不好聽就是「書呆子」,類似於中文裡的「呆板的」、「傻傻的」的意思。
可見,潮人們是不太待見「pardon」這個說法的。
在號稱「美國版知乎」的Quora 上,也有人提過這個問題:「沒聽清對方話時,使用 pardon 是否顯得粗魯?」
下面這位網友講了5點,都特別好,我提煉一下要點:
1. 沒聽清別人的話,說 pardon 其實不粗魯,沒有問題。
2. 但這是一個 old-fashioned(老派的)用詞,他85歲的老媽媽耳朵不好,頻繁使用這個詞。
3. 這是一個很有禮貌的用詞,你經常在約翰·韋恩的老電影裡聽到這個用法。
4. 說得時候不能用諷刺性的語調(sarcastic intonation),否則就會冒犯他人。
5. 這兩句其實更好:「Sorry, can you say that again?」、「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其中第4點值得我們注意,我們在說「pardon」、「pardon me」,或者「I beg your pardon」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在不同的語境下要用不同的語氣。
比如這個語境:
A: Go back home, kid!
滾回家吧,小孩子。
B: Pardon?
體會一下,表面上冷靜克制的「Pardon」,實際上更能凸顯出說話人的憤怒,或許可以翻譯為「你特麼再說一遍?」
我突然想到了瑞典環保少女那聲怒吼,可能就是此處語境中「pardon?」的潛臺詞吧:
總而言之,沒聽清別人的話,我們可以說 pardon,但可能給別人一種「nerdy」的感覺哦!另外,說的時候語氣要真誠(懟人的情況另當別論),否則會有冒犯性。
如果你覺得使用 pardon 挺麻煩,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替代說法。比如:
1. 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能再說一遍嗎?
補充一點,注意區別:You can say that again. 這句話表示「你說得對,我贊同」,不是讓你再說一遍哦!
2. Could you repeat that please?
能重複一遍嗎?
3. Come again?
請再說一遍好嗎?
上述表達適用於「沒聽清」,有時候我們聽清了,但不懂對方什麼意思,可以這樣說:
1. I didn’t catch your meaning.
我沒有抓住你的意思。
catch(抓住)這個詞非常形象生動,比如你沒聽清老外的名字,也可以說:Sorry, I didn’t catch your name.
2. I don’t get it.
我不懂。
get it 是「低配版」的 understand it,但更口語化。
3. I didn’t follow you.
我沒聽懂你的意思。
最後一種情況,當對方聲音比較小或說得比較快,導致你沒聽到,你可以說:
1. I can’t hear you.
我聽不見你。
2. Could you speak up a little bit?
能不能大聲一點?
3. Could you slow down a little bit?
能不能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