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慧輔助肺結節的診治:診斷利器,前景可期——中山醫院張勇
本文轉載自張勇醫生好大夫在線 專家簡介:張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博士。其中,肺結節的AI輔助診斷是臨床最容易的切入點。已有很多的AI軟體可以用來輔助診斷肺結節的良惡性。本人有幸使用過5年前的傳統軟體和目前的AI軟體分析過肺結節,相比較目前的AI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即將進入臨床發揮巨大的作用。 AI軟體在識別肺結節上的巨大進步:目前的AI軟體已經可以做到自動識別肺結節。
-
普通體檢者查出肺結節,到底要不要手術?聽這個MDT團隊怎麼說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圖/受訪者提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體檢中心去年10月到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接受了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的1.6萬體檢者中,女性肺結節的檢出率達到72.24%,男性肺結節的檢出率為67.61%。這些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是否需要手術?
-
肺結節診治實例(1):AI人工智慧對於荷包蛋型肺腺癌的診治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肺結節前沿專家簡介:張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博士。今天起另外開一個診治實例系列,因為肺結節診斷是第一步,還包括之後手術方式的選擇和預後判斷。 荷包蛋型為肺腺癌的特徵性表現。為混雜磨玻璃結節,由中央實性成分和周邊的磨玻璃邊緣組成。典型者如下圖:
-
肺結節讀片(16):再談肺磨玻璃結節邊界的CT形態特點
本文轉自公眾號: 肺結節前沿 專家簡介:張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博士。
-
家門口就能看專家 中山醫院肺部腫瘤診療中心金山分中心掛牌成立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肺部腫瘤診療中心金山分中心揭牌。通訊員 供圖 【新民網·最新報導】隨著人們健康意識逐步提高,肺結節、肺癌等肺部疾病的發現率也越來越高。這些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胸外科、呼吸科和放射科等科室醫生的聯合診治,需要統一、規範的診療。
-
肺結節到底吃不吃藥,需不要需要治療?
大家好,我是放射科宋醫生,這也許是很多肺結節患友都想知道的答案,那麼肺結節到底怎麼治療,你接著往下看。右下肺磨玻璃結節,術後微浸潤腺癌那麼良性的肺結節呢,良性肺結節病理類型分類太多了,簡單舉幾個例子,比如肺結節是結核性的,大部分都是增殖性的或肉芽腫類的,這種肺結節,吃藥很難吸收,大部分都有鈣化灶了
-
【天天健康】怎麼科學對待肺結節?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尤其是多層螺旋 CT 的普及,肺結節的檢出率明顯增高。人們往往容易將肺結節當做是肺癌。那麼,肺結節和肺癌到底有什麼關係?當體檢查出肺結節,我們應該怎樣處理?疾病的隨訪工作如何進行?
-
體檢發現肺結節,肺結節是怎麼一回事?一文解答關於肺結節的知識
而打完結後就會在繩子上形成一個疙瘩,所以肺結節我們就可以形象地表示為肺部形成的疙瘩。醫學上對肺結節的說明則指的是在肺裡邊發現了一個佔位性的,圓形、類圓形結節性病變物。依據肺CT結節密度將肺結節分為三類:實性結節、部分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如果該結節超過3cm,專業上叫做肺部腫塊,小於3cm的才為肺部結節。
-
體檢查出肺結節,到底是不是肺癌?福州母女雙雙中招!
在昨日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舉辦的肺結節義診諮詢人群中,有差不多20%帶著報告前來的市民,被醫生判定肺結節可能為惡性…… 體檢發現肺結節,65歲母親確診肺癌 35歲的王女士(化名)是福州人,前不久,她給自己65歲的母親安排了一次全身的體檢
-
科普大賽作品展|別怕,肺結節≠肺癌
在8月1日至7日報名階段,收到近百篇科普作品,根據原創性、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觀賞性等原則,其中原創性為基本原則,經專家綜合評分後在近百篇科普作品中遴選出20篇優秀的科普作品,特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展播。如果您喜歡這篇科普文章,請在文末點擊「在看」或留言告訴我們哦~~~別怕,肺結節≠肺癌!
-
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下周治癒出院病例比例可能會增加
當日,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朱蕾談及出院病例時表示,病人出院標準由國家統一制定,每個人出院都是符合要求的。科學就是科學,這種科學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總結出來的,符合要求就出院,不符合要求就不出院。朱蕾還表示,隨著時間延長,病患確實好的多了,可能下周出院病例的比例會大幅增加。
-
這8種感染易被誤認為癌性「肺結節」!
以下文章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團隊 ,作者大寶 小蔡 鶯喃 了解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團隊的最新動態身體倍棒、吃嘛嘛香的一個人,體檢結果一出:肺結節!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不是眼前「咣當」一黑?!
-
肺結節病人做PETCT有意義嗎? - 呼吸科孫思慶醫生
臨床上經常遇到許多病人,體檢時發現了肺結節,十分緊張,怕這個肺結節是腫瘤,又聽說PETCT對檢查腫瘤的效果特別好,到醫院來要求醫生給他開一個PETCT的檢查。什麼是PETCT檢查?PET全稱為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是核醫學領域比較先進的臨床檢查影像技術。
-
被誤讀的群體性肺結節
10月28日起,常熟農商銀行位於蘇州的金融科技總部上百名員工被曝體檢查出肺結節的消息引發持續關注。截至11月2日,共收到107份肺部結節體檢報告,其中原位肺癌2人。有員工稱,病因與新裝修的辦公環境有關。
-
肺結節一定會導致咳嗽嗎?可以推斷出是不是肺癌嗎?
現在呼吸科門診的基本上的兩大主訴是肺結節和咳嗽。但今天專家門診,來了一個女病人,把兩者結合到了一起,說她一個月前體檢發現了肺結節之後,開始全身不舒服了,原來不咳嗽的,現在不時的咳個幾聲,有時還故意咳幾聲,恨不得把肺結節給咳出來。肺結節會導致咳嗽嗎?
-
肺結節就是肺癌?哪有這麼多興風作浪的結節,別自己嚇自己
據說,每三個「健康人」去做胸部螺旋CT,就會有1人查出肺結節,如今查出肺結節的人並不少見,當發現肺部有結節之後,驚慌失措總是難免的,尤其是作為普通人的患者,又難以鑑別,肺結節究竟是不是肺癌呢?別急,先來搞清肺結節的真面目。
-
發現了肺結節,我們怎麼來確診它是不是肺癌?
實際上,肺結節實際上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疾病名稱,它是指在CT片子上看到的,肺內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的、密度增高的實質性或亞實質性的肺部陰影。換句話說,只要是肺裡面3cm以下的病灶都可以叫「肺結節」。
-
惱人的肺結節
夏日的呼吸科門診,忙碌而嘈雜。我坐在桌前,電腦屏幕上,預約的三十位患者,就像三十道考題。完成一道,不知道下一題是否更加困難。我按下呼叫器,呼叫22號患者小周。推門而入的是一位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的年輕女性。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快速地走進診室並落座。在這短暫的間隙,我觀察了一下患者。穿著得體,大方。妝容整潔,優雅。看得出,患者的生活比較優越。
-
「肺結節」是肺癌前兆嗎?要不要切?
檢查出肺結節,患者起初一般比較慌張。「是惡性的嗎?」「還有治癒的機會嗎?」「要手術切掉嗎?」 肺結節如此普遍,它到底是個啥? 肺結節是肺部CT顯示≤3cm的類圓形或者不規則病灶。
-
查體報告中的肺結節GGO是什麼東西?到底是不是肺癌?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去醫院做健康查體。很多人拿到查體報告後看著胸部CT結果上的肺部磨玻璃樣病變(GGO),拿起手機上網搜索,搜索出來的結果都是類似於「GGO就是肺癌」、「肺磨玻璃樣結節不治療會變為肺癌晚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