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終身成長》:親子關係最優解,應從根源覺知,育人先育己

2020-08-30 瑾說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有研究表明:「中國父母是全世界最為焦慮的父母」,為了能夠讓孩子成績能夠有所突破,人生能有個不錯的選擇。家長為了孩子殫精竭慮,無所保留的付出,總覺得這樣孩子即使不會感恩戴德,起碼也會努力奮進。可結果通常卻不盡人意,孩子的成績和生活不見起色,親子關係卻一度緊張。

長此以往,這種模式又會投射到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以及和他人的相處模式上,潛移默化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造成一定困擾。

《陪孩子終身成長》是「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老師的著作,對於家長的迷茫;孩子的無助;親子關係的衝突,這本書裡都有著答案。

想要教育好孩子,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長。父母必須有學習的心態,以發展的眼光看孩子,擺脫以往高高在上的家長的架子,跟孩子一起成長。要知道家長的自我成長,才是孩子更快成長的基石。


矛盾激化是由於親子間的認知偏差與溝通障礙,父母的固步自封是源頭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曾說: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感覺到艱難,感覺到失望、傷心,一定是因為方法錯了。

如果父母的教育的方法得當,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如果父母用了錯誤的方法,困難就會接踵而至。

01、親子間矛盾的來源,父母原生家庭的影響

人無法脫離人群、社會而獨自生存,每個人都只需要處理好兩種關係,就能與世界從容相處。


第一種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

第二種是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包括與伴侶、孩子、同事、合作夥伴等的關係。

第二種關係是第一種關係的投射。

人類千百年來的智慧,其實就是一種傳承。每個人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著原生家庭的印記。這是由於所身處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影響,好的傳承和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墊腳石;如果不幸有一個比較糟糕的原生家庭,原有的印跡就會深刻在潛意識的深處,也許自己也無從察覺。

很多父母常常對孩子說:「給你說多少遍了?你今天又犯這樣的錯,我有沒有提醒過你?跟你說多少遍了?」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耳熟,這句話背後的潛臺詞是:「這事我已經給你說過了,你做錯了不能怪我,誰讓你不聽話。」

究根結底這是父母的原生家庭所不能容忍的,你不聽話,所以導致一系列的事情。犯錯就要挨批評是父母潛意識裡的噩夢,即使現在已經長大。但潛意識裡還是這樣的事情不被允許,為了不讓自己挨批評,孩子就是最好的責任人,只要找到責任人,我就安全了。

父母對子女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如果這一種關係出現問題,那他跟世界的連接就會出現問題。

02、親子間的矛盾的來源,是父母的思維模式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麥肯錫教我的思考武器》告訴我們,並不是「知道的越多越聰明,而是知道的太多會變笨」。

一個人的如果堅持太多現有的批判思想,而去解讀新的事物。大概率會因為原有思想的根深蒂固,而新的思想本質的邊緣也沾不上。

關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可謂操作了心。可是表達的方式卻往往事與願違。這是因為我們聽到了太多了消息,如果不去甄別,全盤接收,不僅是徒增煩惱,更有可能是連事情的本質都沒有搞清楚。

一年級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一年級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年級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二年級的題目變難了。

三年級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三年級學的知識要和高年級銜接。四年級很重要!

為什麼?

因為四年級是孩子學習生涯的轉折點。

其實,孩子的哪個年級不重要呢?

如果不把問題的本質搞清楚,只是人云亦云的想要孩子成績提高,大概率是會不太滿意吧。

畢竟對於孩子的成績來說,是哪科成績不好?具體又是哪個方向不明白?如果說是想讓孩子超前學習,那就得看孩子的能力和精力夠不夠?具體又要朝著哪個方向努力……等這些全部想明白,起碼也就有個方向,不會單純的不知為什麼煩惱,而去跟孩子起衝突。


父母的成長才能激發孩子的成長,好的教育是「育人先育已」

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尼莫的爸爸瑪林,因為妻子和子女的慘遭不幸而變得膽小怕事。尼莫很看不起爸爸,為了顯示自己的勇敢,他去玩耍時被抓走。

瑪林為了兒子終於克服了種種困難,也經歷了種種磨難,只為了能把唯一的兒子救出。影片的最後,在爸爸的鼓舞下,小尼莫終於逃了出來。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遠大的,大到人生觀、價值觀,小到生活習慣,坐臥行走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健康成長,可供參考的三大重要支柱

養育孩子要充滿探索精神,家人應該把孩子的思想和意願結合現實著重考慮,把孩子當成一個個體,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未知領域;而不是把孩子當成流水線上的機械體,全部一個模式就可以成才。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節目的主題是: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作為一個獨立個體,一個有思想、有想法的年輕人恐怕會覺得這個想法很可怕。但如果是作為父母,作為一個為了孩子操碎了心的家長,這個決定不好下,就像張泉靈的最後結辯:「如果我是一名決定這項技術是否推進的議員,我不會摁。但是,如果我是一名媽媽,我想我會摁。」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要孩子以我們的意願生活,也不可能為孩子完美的避開所有坑。而是需要相應的引導和堅持,需要家長無條件的愛、需要家長能協助孩子找到自己「歸屬感」和「價值感」;能培養孩子一個成長型的心態。

01、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什麼樣的愛才是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是指你對孩子的愛裡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

很難嗎?不難,不難嗎?難!

想想我們生氣時,孩子沒有達到我們的要求時,我們還能做到平心靜氣,不急、不怒不給孩子提條件,不去威脅恐嚇孩子嗎?

很難吧,我自身是不能完全做到不遷怒。但千萬不要單純地陷入自責與愧疚,只要意識到問題。及早更正,不管在孩子的哪個時期,都不會晚。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告訴孩子:放心,一切有我。

02、歸屬感和價值感

當一個人擁有價值感時都會知道自己是值得悲哀的,他的內心會充滿能量,對未來會充滿期待,對人生擁有極高的熱情度。


一個孩子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兩樣東西,一個叫做歸屬感,另一個叫做價值感。

那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價值感,首要任務是讓孩子做事。讓他有被需要的感覺,他能意識自己做的事是有價值的。他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狀況。

03、成長型的心態

教育孩子跟學歷無關;跟職位無關;甚至跟父母的背景也無關;它唯一相關的就是父母的心態的成長。

如果孩子很叛逆,讓父母覺得不可理喻,其實他只是在自我保護,因為父母不尊重他的想法、不尊重他的做法,因為父母總是言語中傷他,為了自保,他只好披上厚厚的鎧甲,把自己層層的保護起來。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高價值的歸屬感,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善意,而願意去做出改變。


結語

俗話說「養兒100歲,常憂99」。父母對於子女的愛和牽掛是永無止境的,但如何引導孩子,讓孩子更成功,更幸福,卻是父母常常掛心的事。

《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以作者樊登的個人經歷、職業註解和諸多案例為讀者解惑。破解親子關係的難題,應從根源覺知,「育兒先育己」。讓親子關係的連接更緊密,也讓孩子的人生擁有更多可能,擁有更大的成功!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終身成長》:自我覺知,家長的成長,才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家長為了孩子殫精竭慮,無所保留的付出,總覺得這樣孩子即使不會感恩戴德,起碼也會努力奮進。可結果通常卻不盡人意,孩子的成績和生活不見起色,親子關係卻一度緊張。長此以往,這種模式又會投射到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情緒處理方式以及和他人的相處模式上,潛移默化的在工作和生活中造成一定困擾。
  • 最好的親子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
    很多時候父母喜歡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跟孩子講話,當孩子一旦出現叛逆或者反抗時,家長就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選擇用暴力的語言去指責,否定,甚至謾罵的方式去批評孩子。要知道有時候語言是一把鋒利的刀,帶給孩子的影響可能是終身的。
  • 《陪孩子終身成長》:構建新式親子關係模式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又不完全是。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最先開始認識的人,就是父母。那麼,如何才能夠當好父母這一角色,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相信是每個父母都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如何才能夠與孩子建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就是值得借鑑的一本好書。
  • 館長的育兒經:育人先育己
    正在講故事的蒲蒲。  蒲蒲是一家兒童圖書館的館長,在經營圖書館的同時陪伴孩子成長。2020年,她和相識15年的老公都將邁入30歲,開啟而立之年。相識15年的愛情  為了準備圖書館的聖誕節閱讀活動,蒲蒲和副館長琪琪每天精心排練到深夜,蒲蒲調動全身細胞詮釋故事情節的能力,讓琪琪爆笑不已。在開圖書館之前,蒲蒲從事的也是親子相關職業,是一名國際母乳餵養諮詢師。
  • 親子關係,決定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陪孩子終身成長|電子書
    序號:sj22名稱:陪孩子終身成長作者:樊登分類:電子書--兒童教育格式:epub/mobi/pdf/txt大小:2.78MB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年:2020年4月簡介:《陪孩子終身成長》是一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親子家教類圖書,於2020年4月出版發行,作者樊登。
  • 陪孩子終身成長
    最近閱讀了樊登先生的《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它匯集了其多年的關於育兒的閱讀經歷和實踐經驗。重建親子關係模式的三大支柱書的第二部分探討了重建親子關係模式的三大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成長型心態。無條件的愛是親子教育中的第一根支柱,不需要交換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同時,無條件的愛也絕不是溺愛,也要包含著父母一定要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 育人先育己:家庭教育不只是「看到」孩子,而是所有人共同成長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很多家長談起孩子就是一臉煩惱,覺得孩子哪裡都不對:這不行,那不會,還總給家長添麻煩。但很多家長都忘了,教育本就是雙向的,育人要先育己,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家長「看到」孩子的缺點、情緒,而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共同成長。
  • 陪孩子終身成長:樊登獻給所有渴望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
    為什麼家長一味給孩子找「藥方」,卻不能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改進和彌補?焦慮和擔心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樊登洞察所有親子問題背後的根源: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在新作《陪孩子終身成長》中,樊登建立起親子教育的三根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終身成長的心態。
  • 《陪孩子終身成長》:重建親子關係的三根支柱,能智慧伴孩子成長
    最近,我讀了樊登老師出版的一本新書——《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是我在《樊登讀書》裡聽書時看到的。這是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作品,這本書不但得到了比爾·蓋茨的推薦,也對薩提亞·納德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講出了很多父母教育子女時會出現的一些困惑,並且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於是,我決定把這本書分享給大家。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48天—4四部曲成長法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48天—4四部曲成長法【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內容:先完成作業再做測評。作業是會與不會的最好證明。生活與學習越簡單越好。很多數學題型都可以總結出四部曲。
  • 紫光老師親子育兒育己大課堂打卡第78天
    紫光老師親子育兒育己大課堂打卡第78天—培養孩子的方向1成績數位化是最好的說明聽課筆記: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妄想:各種安排往往要不斷的調整計劃,之所以調整是因為計劃是隨著周圍的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計劃可以變,但大的方向不能變。給孩子時間,讓她有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孩子知道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家長也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不要越界、包辦。
  • 子函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第7天。 性教育-從心開始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子函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第7天。性教育-從心開始第7課聽課筆記:如果你在孩子手機或書籍裡發現了色情的圖片,我們得讓孩子明白這個底線青春期的孩子,要關心孩子有沒有關注這方面的話題,但不要讓孩子知道你有動他書包或手機。如果被孩子發現,那麼先道歉,把你的擔心告訴孩子。孩子越大,與孩子交流,要點到為止,還要穩定自己的情緒。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天—47四部曲成長法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天—47四部曲成長法【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沒有作業的學習等於零,先做作業再測試。學習四部曲:預習,學習,測試,復盤。預習可以學習更好,測試可以更好的學習。
  • 子函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第6天。 性教育-從心開始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子函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第6天。 性教育-從心開始第6課聽課筆記:如果孩子看到有動物求偶的鏡頭問你,直接告訴他動物在交配,這是動物生小寶寶的方式。
  • 育人先育己,家長你做到了嗎?
    她還向記者表示:孩子還小,不想曝光太多,而且孩子因為此事,獲得了他學校老師的表揚、獲得了同學的讚揚、獲得了家裡親戚朋友的稱讚,對於他來講已經夠了,謝謝大家關心。網友們紛紛展開了討論,大部分人的看法是: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的,爸爸肯定也這麼對媽媽的,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成長都孩子都會有愛和暖心。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每一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0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0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我們要做耳濡目染,水滴石穿的薰陶。1.把計劃放長,家長有長期規劃,帶著孩子去執行,心裏面就不會亂。主要看家長有沒有未雨綢繆的遠見。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82天—親子蓋章相互成長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82天—親子蓋章相互成長【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我們能夠傳遞給孩子最好的品質就是堅持。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天—性教育從心開始(7)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7天—性教育從心開始(7)【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筆記:孩子手機出現色情圖片,我們得讓孩子明白底線。(圖片,小說)圖片或小說,滿足他的性幻想。
  •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一手拿著垃圾鉗,一手提著垃圾袋,邊走邊撿被人隨手拋棄的礦泉水瓶、菸頭、紙屑……在合肥街頭,你可能看到過這位戴著眼鏡,穿著紅馬甲的中年男子。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17天—情緒管理5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17天—情緒管理5(情緒管理與時間管理)【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筆記:情緒管理與時間管理是相關的。一個你的時間管理裡為自己的時間很少,那麼你就會容易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