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家庭教育不只是「看到」孩子,而是所有人共同成長

2020-08-08 朗朗育兒課堂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一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

很多家長談起孩子就是一臉煩惱,覺得孩子哪裡都不對:這不行,那不會,還總給家長添麻煩。

但很多家長都忘了,教育本就是雙向的,育人要先育己,好的家庭教育不只是家長「看到」孩子的缺點、情緒,而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共同成長。

一、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重要性

1、讓每個家庭成員發現自己的問題

好的家庭教育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發現自己的問題。以前我們談起孩子時,總說:「這孩子以前不是這樣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變成這樣了」「這麼簡單都不會,沒用了,這孩子以後沒什麼希望了!」仿佛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孩子的問題。

可是一個完整的家庭中不只有孩子,更有家長。孩子會犯錯,家長也會犯錯。優秀的家長不僅能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也能從自身出發,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和孩子一起改正。

2、讓每個家庭成員一起成長

時代在不斷發現,想成為一位優秀的家長,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總喜歡抱怨說「現在的孩子懂太多了,很多不該在這個年齡知道的東西,現在都知道了」,這也許是一個問題,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作為父母的我們知道的太少了。

家庭教育不僅僅只是教育好孩子一個人就夠了,而是家庭裡的每位成員都能得到成長。我們需要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變成更好的我們,更好的家長。

也許成年人的世界沒什麼容易的,每天只關注自己的關注和家庭就讓我們累的筋疲力盡。我們太累了,所以不再關注孩子需要什麼,社會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總以為能讓孩子健健康康長大就已經足夠了。

但隨著孩子年齡增大,接觸到的新知識越來越多,家長如果只關注工作和家庭,那麼和孩子間可以溝通的話題將會越來越少,親子關係的質量也會變低。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爸爸媽媽,我們更需要不斷學習,改變自己。

二、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成長

1、多閱讀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培根

閱讀從來都是我們獲得快速成長的最簡單的方法,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一個人的深度都是由他讀過的書決定的。

現實中我們也能發現,有閱讀習慣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也相比不愛讀書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更優秀。

所以家長想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就少不了需要培養閱讀習慣,多看些育兒類書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懂得孩子的心理變化,選擇合適的方法和孩子溝通,成為值得孩子信賴的優秀家長。

2、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

學者西奧多·馬丁·赫斯伯格說過:「作為父親,你能給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愛他們的母親。」

父母對孩子再好也不如對彼此的伴侶好,當夫妻彼此相愛,孩子能從家長們身上學到更多,比如關於責任、安全感、自信、尊重等。

孩子不應該是家庭的核心,但很多中國式家庭中孩子就是家庭的核心,家長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甚至為了孩子不斷壓抑自己。

家長想和孩子一起成長就必須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尊重伴侶,相互溝通,為了家庭一起努力。

3、多溝通

和孩子一起成長也需要家長與孩子加強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尊重孩子,而不是強加自己的看法給孩子。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不盲目為孩子的人生做規劃。

尤其是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識強烈,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權威,走向獨立時,家長更需要和孩子多溝通,注意聊天技巧,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留足私人空間。

總結: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讓孩子成長,「看見」孩子的情緒和需求,更是讓家庭中的每個成員一起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館長的育兒經:育人先育己
    正在講故事的蒲蒲。  蒲蒲是一家兒童圖書館的館長,在經營圖書館的同時陪伴孩子成長。2020年,她和相識15年的老公都將邁入30歲,開啟而立之年。相識15年的愛情  為了準備圖書館的聖誕節閱讀活動,蒲蒲和副館長琪琪每天精心排練到深夜,蒲蒲調動全身細胞詮釋故事情節的能力,讓琪琪爆笑不已。在開圖書館之前,蒲蒲從事的也是親子相關職業,是一名國際母乳餵養諮詢師。
  • 孩子怎麼都是問題?教育不只是「看到」孩子,而是所有人共同成長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教育看成是一種商業的同時,也會讓越來越多的人帶著功利心去對待教育,而忘記了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一名常年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的事教師,我也堅持在今日頭條教育領域進行創作,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期待著能遇到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因為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會讓孩子們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好。所以,今天我也就來和大家分一下我對教育的感受和感悟。
  • 探討丨育人先育己,方可為人師,如何踐行?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由於共同的生活,特殊的感情,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教育作用,在嬰幼兒時期尤為明顯。如果父母對子女能師之以範,教育得法,就會產生積極的,效果。應當承認,絕大多數父母是願意盡其教育子女責任的,並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品質高尚,才華出眾的人。但是,有這種理想不一定就能教育好孩子;有熱情不等於會操作。因此,在一些場合中,出現了與願望相悖的行為。如:帶孩子上公共汽車時,逃票,搶座;領孩子到市場上買東西,總小拿小摸或佔小便宜等。有時甚至公開進行反面教育。
  •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兒》:育人不如先育己
    特別是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因為要在家帶孩子,無法出去工作,靠著孩子爸爸一個人掙錢養家,從此也就慢慢失去了自我。認為一個人照顧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事兒。全職媽媽厲來被社會所忽視,男性也時常會低估帶孩子的辛苦程度,他們甚至覺得做家庭主婦是一件十分輕鬆的事情。所以,對全職媽媽來說最可怕的不是身心俱疲,而是累死累活卻無人關心。
  •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
    大學副教授撿垃圾傳遞社會正能量 稱「育人先育己」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一手拿著垃圾鉗,一手提著垃圾袋,邊走邊撿被人隨手拋棄的礦泉水瓶、菸頭、紙屑……在合肥街頭,你可能看到過這位戴著眼鏡,穿著紅馬甲的中年男子。
  • 育人先育己,家長你做到了嗎?
    小編在給咱《母嬰和育兒》公眾號找資料時,經常看到一些很可怕的新聞:在落後的非洲,少女要承受著割禮這個非人的習俗;在可怕的印度,25個月大嬰兒被強姦,竟被指責是嬰兒穿著過於暴露……雖然,我們的生活也都還不容易,要為柴米油鹽的生計而奔波,要為養娃帶娃而傷透腦筋,可相比於非洲,相比於印度,我們還是很幸福的。而且,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正能量滿滿的國度。
  • 「一切為了孩子」可能害了孩子,育兒需先愈己,後育已,共同成長
    在我看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整個家庭的共同教育,其中不除外父母,甚至,父母的教育可能要優先於孩子的教育。否則,錯誤的教育可能會誤導孩子,讓孩子走更多的彎路,經歷更多的坎坷。所以,只有父母先做好自身的教育,不斷的學習和成長,才能讓孩子接收到真正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夠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創造出更多屬於他們的奇蹟。
  • 優秀教師邱文祿: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沈所中學教師邱文祿既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也擔任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的理念,起到了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認可。因此他更加注重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心理動態,讓他們健康成長。
  • 優秀教師邱文祿: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
    沈所中學教師邱文祿既是學校的教導主任,也擔任著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師,工作二十多年來,他始終堅持「育人先育己,為師先為人」的理念,起到了先進模範帶頭作用,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認可。因此他更加注重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了解每一位同學的心理動態,讓他們健康成長。
  • 絕學無憂,學習是一種習慣,育人先育己
    聖人絕學不是沒有智慧,智慧是包含天地萬物,而又不去執著於天地萬物,是順事物發展之理而放棄個人逆自然之欲,這個時候就會無憂。憂與無憂主要體現在用不用智巧上,它們是一體的兩面。其實愚蠢和智慧,或者說凡夫與聖人之間,都是一體兩面,從根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做法和依據不同,所以會表現出區別。恭敬與傲慢,相差有多遠?
  • 《陪孩子終身成長》:親子關係最優解,應從根源覺知,育人先育己
    如果父母的教育的方法得當,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如果父母用了錯誤的方法,困難就會接踵而至。01、親子間矛盾的來源,父母原生家庭的影響人無法脫離人群、社會而獨自生存,每個人都只需要處理好兩種關係,就能與世界從容相處。
  • 中國有句古話:育人先育己
    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她就像一面鏡子,她是縮小版的我。我總以為孩子不聽話,孩子脾氣暴躁,孩子不可理喻,可是才發現她是在模仿我的一言一行。我才是孩子情緒陰晴不定的根源。有這麼一個故事:馬克過了十八歲就拿到了駕駛證,他少有機會開車。有一天,父親要去鄰村辦事,就叫馬克開車送他去,馬克就特別興奮,想著終於有機會過過車癮了。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25天—復盤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目前我們所有的學習是為了什麼?一定要經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我為什麼要跟著紫光老師學習?
  • 紫光老師親子育兒育己大課堂打卡第74天
    紫光老師親子育兒育己大課堂打卡第74天——分步驟緩解壓力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筆記:所謂的壓力是自己設置的障礙。精準的緩解壓力,思維構架要清晰,光知道是不行的,要會表達會做。只要想做的事情,沒有不會做的。要有一顆空杯的心態來學習。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0天—5穩住與堅持是最好的成長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50天—5穩住與堅持是最好的成長【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做事、學習、生活要有自己的節奏,穩住自己的情緒。 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可以聽所有人的說,要做自己的決定。
  • 《高情商養育》:情商會「遺傳」,先育己,再育人
    除去第五部分有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參與之外,其餘4個部分都是在親子之間發生的,具體來分:前2部分是告訴父母:先改變自己,然後再去影響孩子,是在教我們如何做好父母;第2、3部分是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獲得「高情商」的素養。
  • 教育——育人先育己
    教育的功能就是把人由無知變為有知,由愚昧變為聰明,由不諳世事變為知書識禮,學會與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教育可以把一個野蠻人變為文明人,可以把一個兇殘的人變為一個人道主義者。由教育完成的這些功能,使一個生物人變成一個社會的有用人。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天—47四部曲成長法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天—47四部曲成長法【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收穫:沒有作業的學習等於零,先做作業再測試。學習四部曲:預習,學習,測試,復盤。預習可以學習更好,測試可以更好的學習。
  • 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
    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點,而一個不快樂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趙曉玲)【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我們要多鼓勵、讚美孩子,而不是批評、指責、埋怨孩子。只有鼓勵和讚美才能帶給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評、指責、埋怨只是在發洩情緒,傷害孩子的心靈。(陳瑞瑞)【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誰能讓孩子有主見又懂得妥協,既果敢又懂得順從,誰就遏住了教育的關鍵。
  •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49天—5穩住與堅持是最好的成長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打卡第49天—5穩住與堅持是最好的成長【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聽課內容:1做事學習生活要有自己的節奏:要穩住。不為別人打亂自己,不要被別人植入焦慮,那只是別人家的,不為別人改變自己,不被別人的優秀嚇倒。